■实习记者 崔紫阳 仅凭一句“学理工好就业”,郝永刚选择了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因为教师这一行工作稳定、有寒暑假,他毕业后没有多想就应聘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成了一名老师。从走上讲台那一刻起,郝永刚在教师行业一做就是12年,从最初的一名班主任成长为人社部一体化培训师、北京一体化课程负责人。身为一名共产党员,郝永刚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潜心教育、培育人才的同时,不放弃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推动个人和团队共同进步。 学生眼中的刚哥 从2005年起,郝永刚连续12年一直担任学院中级工(初中毕业)班主任,培养了5届毕业生,人数达200余人。除去每周18节课的教学任务,他还很重视学生德、智、体的发展,他常说:“做一名教师,要做好立德树人。” “说实话,进技校的多是一些在初中或者高中学习不好的孩子,十六、七岁正是性格叛逆的时候,加上我自己又没有管理经验,刚开始当班主任确实有点犯难。”郝永刚坦言,“后来我发现这群孩子有重义气的特点,所以我没事就到操场上和他们一起打篮球,没课的时候到宿舍里找他们下几盘象棋。”几个月后,擅长篮球和象棋的郝永刚在学生们心里成了自己的哥们儿,更愿意喊他“刚哥”。不过,郝永刚对此并不介意,“我不认为这是不尊重我,相反听起来比较亲切。” 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后,班级管理起来轻松了不少。同时,郝永刚发现,由于学生们把他当成哥们儿,愿意跟他交流,这让他十分了解学生需求,设计的课程也能贴近学生,即便其他班级的学生也都爱上他的课,这让他教的专业课成绩在学校首屈一指。 教学注重理论结合实践 如今已经升入技师班的张健曾是郝永刚的学生,“刚哥上课时语言风趣,把理论知识和生动的案例结合到一起,我很喜欢上他的课,而且他上课讲的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我认为对我今后工作也是有用的。” 在他担任数控G1502班主任期间,该班的学习成绩名列年级第一,共培养“北京市政府奖学金”获得者8名,占G15级获奖学生的73%;同时该班多名同学从事社团、学生会工作,其中培养院团委办公室主任1名,系学生会部长3名。 作为一体化培训的“名师”,郝永刚连续5年承担人社部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师资培训工作,培训来自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的学员180余名,可谓“桃李满天下”。 一体化课程是将理论教学和实践结合成一体的课程,它的核心特征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因此想要成为一体化培训师,不仅需要丰富的理论教学能力,同时还需要技能实践教育能力,以及企业生产管理能力。 为了出色地完成本职教学任务,郝永刚从没放弃过自我的提高。第二届北京市职工数控技能大赛优秀奖、第三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数控车选拔赛(市级)第七名,一次次技能竞赛的获奖经历证明着他的专业实力;在教学期间,他多次进入企业实践,为西门子等知名企业培养数控加工高技能人才2000余人,累计约500学时(2015年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优秀(免检)。 致力于一体化课程改革 郝永刚认为,做事成长、钓胜于鱼,因此他立足专业编撰国家级一体化课程教材。截至今年,开发并已正式出版单件复杂零件数控铣加工等教材 4本;他还时时不忘专业课题研究与技能推广,从自身教学工作中提炼经验认识并书写成理论,论文《浅谈“鱼骨图”分析技术在教学资源包开发中的应用》获中国职协论文评比一等奖;《数控加工专业人才培养行业企业调研报告》获中国职协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作为一名教师,他没有拘泥于三尺讲台,根据专业特点,理论、实践同时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眼下,郝永刚正致力于高级工层级一体化课程改革, 他常说:“热爱是干好工作的前提。”他在这片他热爱的领域发挥着一个基层共产党员的能量,教学育人、带领团队成长、推广专业理论,全身心地投入。他也积极地践行着技师学院的文化——“做事才能成长,多做事、做难事才能快成长”。 ■企业/供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