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继续扩大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王振岳 2016-12-23
继续扩大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199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方针,两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个方针是正确的,因此我们要继续扩大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一、扩大需求促进经济发展方针的含义
    1、需求
    需求是指在市场上有支付能力的需要。需求量就是购买力。按需求主体不同,可分为内需和外需:内需是指国内个人需求、企业需求和政府需求;外需是指对外出口需求,即国外的个人需求和法人需求。按需求客体不同,可分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包括对消费品需求和对劳务需求;投资需求包括对生产资料需求和对劳动力需求。
    2、供给
    供给是指在市场上有生产能力的供应。供给量就是销售力。按供给主体不同,可分为内供和外供:内供是指国内个人供给、企业供给和政府供给;外供是指外贸进口供给,即从国外进口供给。按供给客体不同,可分为消费品供给、生产资料供给、劳动力供给、劳务供给。
    3、供求关系
    供求关系就是指市场上卖方与买方的关系、销售力与购买力的关系、供给量与需求量的关系。当供小于求时,称为卖方市场、短缺经济;当供大于求时,称为买方市场、过剩经济;当供等于求时,称为均衡市场、均衡经济。
    4、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是指经济总量增长、经济结构合理、经济供求平衡、物价水平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劳动者充分就业。
    5、扩大需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实现供求平衡的最好办法,不是减少供给总量,而是扩大需求总量和调整供给结构。所以,扩大需求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最好办法。
    二、为什么要通过扩大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1、扩大需求是解决当前经济困难的客观要求
    (1)当前经济困难的表现是:商品滞销、物价下降、生产萧条、职工失业、收入减少、三角债严重。(2)经济困难的原因是:供给过剩、需求不足、结构失调、管理失误、资金短缺。(3)解决困难的对策是:扩大需求,促进生产,物价稳定,就业上升,收入增加,结构合理。
    2、扩大需求是实现长期经济增长的客观要求
    改革前,我国是卖方市场,生产量决定销售量,只要扩大供给,就可促进经济发展。改革后,我国是买方市场,需求量决定销售量,必须扩大需求,才能促进经济发展。
    3、扩大需求是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客观要求
    城乡居民收入可分为三部分,即消费、投资、储蓄。其中,增加消费需求,可以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1978年至1998年,城乡居民收入提高3倍,而城乡居民储蓄提高290倍(从200亿元升为58200亿元)。这说明,收入增加不等于生活水平提高;要提高生活水平,就应扩大消费需求。
    三、两年来扩大需求的成效和遇到的困难
    1、出台的政策及成效
    (1)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机关事业工资上调,企业下岗职工补助,减轻农民负担。财政支出540亿元,全国8400万人受益。
    (2)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近年来连续7次降息,收利息税,储蓄实名制,个人消费贷款。
    (3)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国债,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4)开辟新的消费需求途径,包括住房商品化、教育收费、私人购车、自费旅游。
    (5)千方百计扩大出口需求,如纺织品出口创汇。
    2、遇到的困难和障碍
    (1)社会保障未建立,人们在养老、医疗、失业方面有后顾之忧,有钱多存少花。
    (2)预期支出过高。子女培养费用提高,存钱上大学;房屋商品化,自已和儿女买房须攒钱。  
    (3)预期收入过低。经营微利,企业不敢多投资。国企亏损,工人失业,农民收入低,人们对经济前景悲观多于乐观。
    (4)物价越是下跌,人们越是不买,买涨不买跌心理作怪。
    四、正确处理扩大需求中的几个关系问题
    1、正确处理扩大需求与调整供给的关系
    总量上,通过扩大需求量,解决供大于求问题,实现供求总量均衡:
    结构上,通过优化供给结构,解决结构失衡问题,实现供求结构合理。
    2、正确处理扩大内需与扩大外需的关系
    扩大内需是基本方针,基本立足点,是经济发展的内因。
    扩大外需是基本国策,基本条件,是经济发展的外因。
    3、正确处理城镇需求与农村需求的关系
    城镇资源集中,人口密度大,购买力大,需求量大;但需求潜力较小。
    农村资源分散,人口密度小,购买力小,需求量小;但需求潜力较大。
    4、正确处理国家投资需求与个人投资需求的关系
    国家资本雄厚,能集中财力办大事,应主要投资于非竞争性的公共设施和高技术产业。
    个人资本薄弱,分散于各行各业,应主要投资于竞争性较强的产业。
    5、正确处理即期消费需求与远期消费需求的关系
    要鼓励即期消费,通过扩大即期消费,在短期内解决消费品积压问题,进而解决企业生产和职工就业问题。
    适当储蓄的远期消费是必要的。只要加快建立社会保障,改善居民心理预期,解除人们后顾之忧,人们有钱会大胆花的。
    6、正确处理扩大消费需求与勤俭节约的关系
    过去,我国人民在生活上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在生产上是“新三年,旧三年,修修补补又三年。”现在,生产发展了,生活提高了,观念也要改变。勤俭节约有了新的内含,如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降低成本,精兵简政,减员增效,节约时间,加快速度,集约经营等。英国有一则寓言:一群密蜂过着奢华的生活,吃穿用住都很讲究,为了消费而努力发展生产。后来,他们改变了生活习惯,提倡省吃俭用的生活方式,结果生产下降,百业萧条,最后被别的蜂群打散。
    7、正确处理攒钱消费投资与贷款消费投资的关系
    在具有比较良好的工作岗位和较多收入的条件下,要鼓励有偿还能力的贷款消费和贷款投资,发展个人信贷,活跃金融市场。其实,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企业都是贷款经营的,没有银行支持,企业无法扩大经营。消费信贷在外国很普遍,最近我们都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中国老太太对美国老太太说:我们过去很穷,现在富了,我从20岁上班攒了40年钱,今年60岁买了三屋一厨楼房,太高兴了。美国老太太说:我20岁上班就贷款买了个小洋楼,每年还点钱,住了40年,今年60岁终于把欠债还完了,我也很高兴。
    五、今后继续扩大社会需求的主要对策
    1、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膨胀性财政政策,赤字财政政策。表现为财政少收税,多支出,多发国债。这是凯恩斯理论,发达国家实践证明,这是经济增长的好办法。
    (1)财政减少企业和个人税收,让企业和个人多留利润,多投资,多消费。
    (2)财政多支出,给机关事业职工多发工资,多给农民补贴,多给贫困人口救济补助,多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
    (3)财政多发国债,弥补赤字,不会引起通货膨账。我国今年国债1000亿元,未超过财政赤字的警戒线(年GDP的3%)。
    2、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
    (1)中央银行调控货币总量:增发货币,降低贴现率,降低利息率,买国库券等。
    (2)商业银行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向企业和个人发放贷款,包括工商业贷款、住房贷款、助学贷款等。
    (3)开展商业保险业务,包括财产保险、人寿保险、运输保险、意外保险等。
    (4)办好证券市场,支持有条件的公司股票上市。
    3、实行鼓励出口和引进外资政策
    扩大外需,就要鼓励我国企业和个人多出口商品,多派遣劳动力出国进行劳务合作,多引进外资和技术,以减少国内商品积压,增加国内投资需求。  
    4、发展消费需求的新热点  
    (1)住房热。带动装修、家具、家电、供电、供热、供水。(2)汽车热。带动汽油、车库、公路、电子等。(3)电信热。带动呼机、手机、商务通、电脑、网络。(4)旅游热。带动景点建设,旅游公司服务。(5)娱乐热。带动歌舞厅、夜总会、洗浴会馆等。(6)保健热。带动减肥、美容、医疗、健身等。(7)教育热。带动幼儿班、学前班、私立学校、补习班等。
    5、培育投资需求的新增长点
    (1)水利方面。江河治理、农田灌溉、防旱排涝。(2)交通方面。城乡公路、铁路、机场、航运。(3)环保方面。治理三废、绿化美化净化、(4)科教方面。办学、科研、书店。
    6、改善城乡居民的心理预期
    (1)全面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稳定人心,无后顾之忧。(2)继续提高低收入者收入。(3)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氛围。(4)鼓励居民即期消费和投资。

  (此文发表于2001、5、14  佳木斯市委党校县处班、中青班。署名王振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