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注重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这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学对人本的回归、对学习自由的拓宽以及对个体的尊重。
以往教师由于追求成绩,冷言、脏语、咒语、烦语满堂飘。有的教师对学生的一些言行举止看不惯,觉得不合自己的心意,就对学生讽刺、挖苦、嘲弄。这样会使学生受到不应有的刺激,使稚嫩的童心受到伤害。有的老师不能正确对待有缺点或缺欠的同学,对他们使用鄙视、侮辱性的语言,什么“丑小丫”、“笨猪猡”、“榆木疙瘩”等。这样会在学生的心里播下自卑的种子,给学生造成相当严重的心理负担。有的老师会对班里的个别学生使用揭短和盲目定论式的语言,如“天生的坏”、“神经病”、“傻子”、“没出息”、“没救”等。这类语言会在学生心里埋下仇恨的种子,有的学生会千方百计报复老师、报复同学、报复社会;有的则会失去做人的信心,自甘沉沦,破罐子破摔。这会使学生爱虚荣、爱吹擂,不能踏踏实实地为人、学习、做事。个别教师说话讲课总是啰嗦重复,唠唠叨叨;或东山一犁,西沟一耙,废话连篇,离题太远。这样会使学生滋生厌烦情绪、逆反心理。
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应如何运用课堂语言呢?请听听这些教师的教学语言:孩子们对这些问题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很佩服你的勇气;你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帮帮他,再补充;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默读,要讲究速度,现在我请大家在十分钟内看完这段文字,并请思考…… 你们的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是个善于动脑筋的孩子;有一个问题,是我要请教大家的,谁能帮我解决;同学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本很整洁,书写也端正。我为你们高兴;用自己的笔写自己心里的话,这一点很重要。我们班×同学做得比较好,他的作文虽然也有缺点,却给人一种真诚的感受。有些同学作文中的词语是丰富的,看得出他们课外有较大的阅读量。教师只有把对学生、对职业的爱,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充分溢于自己的言表,才能注情于声、以情动人。只有通过这种包含慈爱、关心、朴实、动人的语言,才能感染学生的情感,拨动学生的心弦,在学生中引起共鸣,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把学生吸引过来。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大家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显。我们有理由相信:校园的花朵会开得更灿烂,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