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记版|黄简讲书法:315裹束15-血的作用1

 田牧 2016-12-25

315裹束15:血的作用1


  终于讲到字像最后一个元素:血。血法就是墨法,一级课程第十三课讲过了。当时讲的是墨色变化,今天的主题是墨色对意象的影响。
  “墨法”称为“血法”,古代很多人有论述。如元代陈绎真《翰林要诀》说:“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者字之血也。”清代陈玠《书法偶集》说:“陈香泉云:'凡墨不足以供挥洒,则情怠兴阑。古人谓墨者字之血也,此言信然。”陈香泉就是陈奕禧,清代书法家。书法意像中的“血”,指的就是墨。“血法”通俗地说就是墨的用法。
  一、材质对墨色的影响
  我们人体的“血”,成分有红血球、白血球、血小板等等。书法的“血”,也就是墨,它也有几种主要成分。我们已经知道,墨汁的主要成分就是碳黑、胶质和水分。人体的血有浓有淡,墨汁也是一样。那么作品墨色浓一点好,还是淡一点好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浓墨和淡墨有什么区别。
  1.1碳黑
  所谓浓墨,就是黑度很高的墨。通俗地说就是够黑。这里最重要的就是碳黑的黑度。碳黑是墨的主要原料。如果碳黑本身就不黑,那么这个墨汁就必然是淡墨了。

  这种淡墨最差劣,使作品看起来没有精神。市面上有些墨汁,写的时候很黑,干了就发灰。你知道写一张成功的作品要付出多少心血,用错了墨汁就太不值得了。
  1.2胶质
  墨中加胶,起着聚合碳黑的作用。写在纸上,有胶可以粘住纸面,所以做墨必须加胶。磨成墨汁后,这不是水溶液,而是胶溶液。如果你平刷,线条上只有薄薄的一层墨,干了以后还是不够黑,在强光照射下尤为如此。
 

  你看过演员化妆吗?涂油彩也要几层的。含胶量的多少非常讲究。所谓浓墨,这是碳黑和胶液占的比例大,水分少。古代有一种“堆墨书”,就是线条上堆积浓墨。要做到这样,墨汁必须相当浓。墨层厚了,看起来线条就特别黑。所以古人主张“积墨”。“积墨”的前提是墨汁本身比较稠,不容易流淌,干了以后,线条表面有比较厚的墨层,颜色就会深很多。
  北宋大臣陈尧佐写字用非常厚重的墨。当时王闢之《渑水燕谈录》记载说:“陈文惠公善八分书,变古之法,自成一家,虽点画肥重而笔力劲健。能为方丈字,谓之堆墨八分。”陈文惠公就是陈尧佐,八分书是一种书体。(八分书,介乎篆隶之间,跟隶书相近。这种字体,一般认为左右分背,势有波磔,故称“八分”。是秦代隶体的一种笔法,相传为王次仲所创。)“能为方丈字”,一个字可以写到一丈见方。可惜陈尧佐的作品我们现在看不到了。

  但王辟之还记录了一件事:陈尧佐镇郑州时,有一次举行宴会,伶人以一幅大字涂浓墨,当中以粉笔点四点,拿上来展示。陈尧佐就问了:“这是什么?”伶人说:“这是堆墨书'田’字。陈尧佐大笑。这当然是开玩笑,把堆墨书大字推向极端。但让我们想象到堆墨书大致模样,笔画肥、墨色黑、空白少。
  明代王世贞《艺苑巵言》也有一个记载:“徐霖字子仁,正、行俱精,雅好堆墨书,神采烂然,觉骨不胜肉耳。”墨多的效果当然是肉多,所以说骨不胜肉。
  我们现在能见到的堆墨书是清代刘墉的作品。清末郑孝胥有一段话,张廉在《海藏书法抉微》中记下来了:“先生谓石庵为'堆墨’,见解似在安吴包氏、南海康氏之上。”石庵就是刘墉,刘墉的室名叫石庵,当时号称“浓墨宰相”,他是用浓墨的高手。“安吴包氏”是包世臣,“南海康氏”是康有为,这两个人都是碑派的,碑派用笔主张平刷。郑孝胥认为刘墉对书法的见解高于包、康两人。
  IMG_256 IMG_256
  这是刘墉的作品,他是用紫毫笔、浓墨的。你先看一下,有个大致印象,等一下我再讲他的用墨特点。
  墨薄颜色淡,墨厚颜色深,看起来厚重。但也有个度,用墨多往往掩盖了笔锋,成为死墨。所以,徐廉《笔法探微》说:“又近人作书,不知往复,而用堆墨以取厚重。不知堆墨之笔,全无锋颖,其墨堆积,亦不能活,是为造作。”有些人写字,不会用笔锋,不知手腕来回往复。于是靠墨重、墨多、墨厚,以掩盖用笔的短处。这种不能表现用笔的墨,就是死墨
  1.3水分的影响
  如果原料碳黑相同,胶质相同,那墨之中的含水量就会严重影响墨色。
  所谓磨墨,就是把墨条中的碳黑融入水中,直到饱和,就得到最浓的墨汁了。  如果反过来,墨汁中的水分太多,碳黑太少,这种“淡墨”其实就是稀薄的墨汁,当然不会黑了。
 
  一级课程第十三课讲墨色变化,有六个层次。所谓湿墨、润墨、干墨,其实就是水分多少。从而造成侧锋干了有沙笔,尖锋干了出现燥锋,直至最后变为枯笔,毫毛全部散开。
  这里讲的用笔过程中墨色循环变化,主要是含水量引起的。水分多少,表现出来的用笔痕迹就不同。
  所以《玉燕楼论书》说:“字之肉,系乎毫之肥瘦,手之重轻;然犹视乎水与墨。水淫则肉散,水啬则肉枯,墨浓则肉痴、墨淡则肉瘠,粗则肉滞,积则肉凝。然则如何可免枯滞痴瘠之病?是在于水墨之匀适,以及用之如何耳。”淫就是水多,啬就是水少。这里讲的血肉的关系,大体正确。但血未尽只对应肉,对骨、皮也都有影响。
  1.4纸质
  影响墨色的因素,还有纸张。纸张是由一些植物纤维组成的,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得很清楚。
  纸质的疏密。如果纤维很疏,彼此之间的空隙很大,这张纸就很松。那怕你把这些纤维都染黑了,但整体看上去还是灰灰的。所以纸张之间要有填充料,使其紧密,能托色。
  
  拿这两个纸样来说,左边这纸纤维粗长,空隙大,这纸比较疏松;右边这纸样纤维短而均匀,密度大,比较紧密。如果用同样的墨写上去,干了以后,左边这纸墨迹比较淡,右边这纸紧密比较托色,墨色深。
  蜡笺。如果我们在纸面上打一层蜡,那会怎么样?这就是蜡笺。以前人家做寿写寿联就常用大红蜡笺。蜡笺不吸墨,所以墨是浮在表面上的。因为表面滑,好像你在玻璃上写字,即使用浓墨写出来也像淡墨。所以行笔要慢一点,墨汁中的胶要重一点,有时候还另外加一点胶水,让它可以粘住纸面,颜色才会深。
 
  竹简。你看这四支竹简,为什么右边三枝字迹颜色比较深,而左边这枝比较淡呢?这是竹简的质地不同,左边这竹简表面比较粗糙,高起来的地方染黑了,低洼的地方没有受墨,所以看起来颜色就淡了。古人把纸面砑光、磨平,使纸受墨均匀,也就是这个道理。
  二、用笔对浓淡的影响
  墨是表现笔法的,这一点是笔和墨关系的基础。墨色的变化,也就是用笔的结果。
  陈绎曾《翰林要诀》说:“笔尖受水,一点已枯矣。水墨皆藏于副毫之内,蹲之则水下,驻之则水聚,提之则水皆入纸矣。捺以匀之,抢以杀之、补之,衄以圆之。”你看这么多用笔动作,会不会影响墨色,当然会影响。用笔影响墨色,大致说来有两种。
  清代书法理论家包世臣,我经常讲到这个人。他少年时书法很差,到处找老师请教笔法。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这样说他游学的故事:“壬戌秋,晤阳湖钱伯坰鲁斯。鲁斯书名藉甚,尝语余曰:'古人用兔毫,故书有中线;今用羊毫,其精者及成双钩。吾耽此垂五十年,才什得三四耳。’,余答言书不能佳,然下笔辄成双钩。鲁斯使面作之,书旁皆聚墨成线如界。余以此差自信矣。
  壬戌年即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那一年包世臣拜访一位很有名的书法家钱伯坰,字鲁斯。鲁斯说古代人用兔毫,这是硬毫笔,写起来画有中线。注意只是笔心用兔毫,并非整支笔都是兔毫。而清代改用羊毫,鲁斯也是用羊毫笔。羊毫笔用得好,线条两边有双钩线。钱鲁斯练了五十年,十次只有三四次成功。包世臣听了说:“那我行呀,我下笔就成双钩。”钱鲁斯请他当场表演,果然线条两旁聚墨成线,好像两边有边界。包世臣这下子来信心了。
 
  什么是双钩?包世臣这段话中涉及两个概念:
  一是画有中线,这个我们懂。如果用硬毫笔,尖锋易聚不易散,线条中间就有一缕深色的骨线。
 
  另一个是“双钩”,什么是双钩呢?双钩本来指把物体的外廓用细线勾描出来。古人学习书法,当时没有印刷术,就经常用双钩的方法,可以准确地钩出原样。以前学书法,钩、摹、临、背,跟京剧唱、念、做、打一样,都属于基本功。那钱鲁斯所说的羊毫笔写出双沟是怎么回事呢?羊毫笔是软毛笔,软笔易散不易聚,一下笔很容易铺开、铺平,好像油画笔那样。我就拿一支油画笔来试一下,效果比较明显。
看上边右图,这是油画笔,下笔,开始运行。你可以看到,笔道中间的颜色比较淡,因为给笔锋刷平了。而一部分颜料给挤到线条的两旁,所以两旁形成了颜色比较深的边界。这就是钱鲁斯所说的“双钩”。
  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又说他也会画有中线:“大令真行草法导源秦篆,……锐精仿习一年之后,画有中线矣。每以熟纸作书,则其墨皆由两边渐燥,至中一线细如丝发,墨光晶莹异常,纸背状如针画,自谓于书道颇尽其秘。”注意这个画有中线,他练习了一年。是看王夫之的帖,用篆书方法写出来的。包世臣讲的对不对呢?下一堂课继续。谢谢!
  本节要点:
  书法意象中的“血”就是墨法。
  材质对墨色的影响。
  用笔对浓淡的影响(待续)
  复习思考:
  1、把你的毛笔铺锋,铺平成油画笔刷子状,在洋纸上慢速画一线条,看它是否把墨汁挤到两边,结果中间先干,两边后干。(注意做这练习时,墨汁要浓,用油漆或油画颜料也可以。)
  2、用你的毛笔,聚锋保持笔尖,在洋纸上慢速画一线条,看它是否从两边开始干,而中间一缕浓墨最后干。(注意不要用宣纸、毛边纸等中国纸,洋纸不会洇化,容易看到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