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症 [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38岁。 主诉:突发上腹部疼痛2天,发热、黄疸1天。 现病史:2天前无明显诱因,突发性出现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剧痛,阵发必珈剧,向右肩及右后背部放散,疼痛时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曾在当地医院静点“消炎药”(用药不详),未见明显好转。一天前出现寒战、发热,体温达39。左右,并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如桔汁状,故来我院诊治。 既往史:既往有右上腹疼痛发作史。 个人史:有烟酒嗜好。 家庭史:家庭成员无类似疾病记载。 体格检查:体温39。5,脉搏96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20/MMHG。急性痛苦病容,表情淡漠,巩膜黄染,皮肤黄染。双肺叩诊无异常,听诊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律齐,心率96次/分,各瓣膜区无杂音。腹部见外科情况。脊柱、四肢无畸形。双膝腱反射存在。克尼格氏征阴性,巴彬斯基氏征阴性。 外科情况:腹平坦,腹式呼吸减弱。右上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阳性。右上腹可触及肿大之胆囊,触礁痛明显。肝区叩痛阳性,肝浊音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4肋间,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减弱。 辅助检查: 1. 血常规:WBC18。5X10`9/L,中性粒细胞85%,淋巴细胞占15%, T-BIL78UMOL/L。(参考值3~20UMOL/L),D---BIL58UMOL/L(参考值0~7UMOL/L),I---BIL20UMOL/L(参考值3~13UMOL/L)。 2. 腹部B超肝脏增大,肝内胆管扩张。胆总管直径2。0CM,胆总管未端可 见2个强回声光团,直径分别为2。3CM及2。0CM,后方伴声影。胆囊增大10X6CM。 3. 腹部X线透视右侧膈肌明显增高,无隔下游离气体,未见液气面。 初步诊断:胆总管结石 [诊断依据] 突发上腹剧痛2天,寒战、发热、皮肤巩膜黄染1天。 体检右上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胆囊增大。 化验白细胞增高,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均增高。 B超示胆总管扩张,胆总管末端探及结石回声。 [鉴别诊断] 1. 壶腹周围癌病人可有明显黄疸和隐痛,但一般皮肤巩膜黄染在先,而且 是进行性加重,疼痛一般是右上腹胀痛不适,无胆绞痛和寒战、高热。B超和CT检查可发现胰头部占位或胆总管末端占位,有助于诊断。 2.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其特点为有多年上腹疼痛病史,发病有季节性。一 般穿孔前有上腹痛加重病史,并突然刀割样疼痛。体检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腹膜刺激征较重。X线透视下可见膈下游离气体,腹穿可抽出混浊性液体。 3. 急性胰腺炎多有胆道疾病史或暴饮暴食病史,上腹疼痛剧烈并向腰背部 放散。腹部体检可有上腹压痛、肌紧张。B超检查可有胰腺形态变化。血、尿淀粉酶升高,腹穿液淀粉酶测定也有助于诊断。 [进一步检查] - 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