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真戒》

 好发9 2016-12-25

《初真戒》王常月真人

 (2012-02-06 10:48:54)
标签: 

杂谈

 
分类: 生命学工作

初真戒

初真戒是道教入道者必须遵守的金科玉律,是入道的门户,是修道的起点。

初真戒有五戒、八戒、十戒和女真九介等。

《初真戒说》里就制定初真的意义说得很详细,目的就是树立道心,弘道立德。

初真戒要求十恶不生,无思无为,一念修道,去掉凡心,以戒为师。

  清代王常月著的《初真戒律》中,让入道者先受三皈依戒:
第一皈身,太上无极大道。永脱轮回,故曰道宝;
第二皈神,三十六部尊经。得闻正法,故曰经宝;
第三皈命,玄中大法律,  不落邪见,故曰师宝。

夫虚皇大道秘密灵文,高圣太真清都玉律,万圣宝重,万灵佩奉,非金骨玉名者不得轻遇,亦不得轻受也。戒者,禁止之辞,益善止恶、皈真舍妄之谓也;昔虚皇道君,愍念大地众生,逐利驰名、贪着声色,不知祸福因缘,自贻多生罪咎,大启慈悲,救度沉溺,故传演戒律经教,开化法界人天,为植福修因之慧炬,登真入道之慈航也,代代相承,师师相授,道藏列欵有载矣。后因秦火大变,道经戒律十损八九,科条门列止存一二,故此近代以来,戒法日废。至于今日,间有得传者,万万一二矣;虽然万代不磨之玄律,亦未尝终于淹没也。今感集众善,茂阐玄元之化,益宏清静之宗,可知时至之妙,在斯一举将来之望,在于今日也。遂告余从事:余因崇祯初岁,云踪于楚,谒九宫山复阳赵真人,亲授戒法,得其领要。故不避偈妄之罪,按法于丙申岁三月望日,就白云观设立戒坛,传戒演钵,上祝当今圣主帝道遐昌,下祈宰君士庶身家胥庆,接续先宗,启至圣度世之本,愿提携后进,开道流无妄之真风。入戒者,果能磨励身心,觑身世若浮云之变,精勤戒行,以戒律为急务之修,了生死之大事,尽性命之真常,虽有饥寒风暑切身之苦,不易其操,虽有死生困辱临难之变,不夺其志,实际真宗,加功着力,业累自是冰消,功勋自是日就,一身戒行,自然融通于变化之中,半句律言,亦可出没于阴阳之内,天堂地狱浑然成戒子之家风,日月星辰都是我心中之活计,驾景凌虚,不为尚也,倘若教衍天长,宗抟地久,首则默佐于王纲,次则归功于众善也!

顺治十三年岁次丙申西晋上党传戒大律师昆阳子王常月撰

① 初真五戒

  初真真戒是初真戒的根基,是入道之初门,清心之良方,是出俗与人俗的枢纽,每人道者,必须牢牢领会其意。
  五戒指:一、不得杀生;二、不得荤酒;三、不得口是心非;四、不得偷盗;五、不得邪淫。
  这五戒是持身之本,护法之根,
    如果能以此五戒为对照,就能益算延龄,天神护佑,永脱五刑之苦,世世不失人身。
  五戒后来发展成“八戒”。
    陆修静在《受持八戒》中说:在匠戒之外加:
    六、不得杂卧高广大床;
    七、不得普习香油,以为华饰;
    八、不得耽着,以作倡伎。

② 初真十戒

  持五戒者,校正身心,去除杂念,许受虚皇己尊所命初真十戒。十戒为:
  第一戒者,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当尽节君亲,推成万物;
    第二戒者,不得阴贼潜谋,害物利己,当行阴德,广济群生;
    第三戒者,不得杀害含生,以充滋味,当行慈惠,以及昆虫;
    第四戒者,不得淫邪败真,秽慢灵气,当守贞操,使无缺犯;
    第五戒者,不得败人成功,离入骨肉,当以道助物,令九族雍和;
    第六戒者,不得谗毁贤良,露才扬己,当称人之美善,不自伐其功能;
    第七戒者,不得饮酒食肉,犯律违禁,当调和气性,专务清虚;
    第八戒者,不得贪求无厌,积财不散,当行节俭,惠恤贫穷;(xu)
    第九戒者,不得交游非贤,居处秽杂,当慕胜己,栖集清虚;
    第十戒者,不得轻忽言笑,举动非真,当持重寡辞,以道德为务。
  这十戒,托虚皇天尊所命,能做到者,天神护佑,永脱—切苦恼。
   “十戒”注重道教徒的品德修养,要做到忠、孝、济世、守身、节俭、利人、清修,
    作为修道养性的前提,洁身戒行的道德规范,能使道教徒品行端正,世人竞向慕之、归之。
  道教特别讲究广济群生,要回光返照,与人为善,则广施阴德,普济群生,乃为人道之本。
    对贞操方面来讲要独拔常伦,顿息尘缘,断绝色欲,      精修道行,当证仙阶,福及九祖,庆流一门。
    对于财物方面来讲:夫人之贫富,命禀生初悉已前定,若生财有分,用尽还来,若胎骨受贫,广求不富,能明此理,一切取觅付之自然,非己之财不妄取,非义之财不苟得。合得之财,随分取可,不陷于贪求无厌之欲,能做到“十戒”的人,则心领神会,精神分明,修道积德之第一步成矣。

③ 女真九戒

  王常月在初真戒后面,还加上了女真九戒,作为道姑信女修持之戒,九戒为:
一曰,孝敬柔和,慎言不妒;
二曰,贞洁持身,离诸秽行;
三曰,惜诸物命,慈愍不杀;
四曰,礼诵勤慎,断绝荤酒;
五曰,衣具质素,不事华饰;
六曰,调适性情,不生烦恼;
七曰,不得数赴斋会;
八曰,不得虐使奴仆;
九曰,不得窃取人物。
  道教经书上讲只要能持戒修持,必生十善之家,不经地狱之若,精进修道,则名登紫府,位列仙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