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盘点|2016年车市分析,几家欢喜几家愁

 一叶知秋6012 2016-12-26
图片来自网络
2016,注定又是个汽车“丰收年”。

文/廖杨婧 王璞

前十一个月,国内汽车产销量均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2016年的中国车市以重回两位数的增速,继续创造蝉联新车产销量全球第一的“八连贯”纪录已无悬念。而即将进入2017年,我们将如何评价2016年国内汽车行业的表现?


自主品牌量质齐飞

2016年,对自主品牌而言是可喜可贺的一年,终于扬眉吐气,实现爆发式增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11月,中国汽车市场整体销量达到2494.8万辆,同比增长14.11%;乘用车共销售2167.81万辆,同比增长15.57%;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925.12万辆,同比增长20.18%。这样的高增长背后,有车企的猛攻、政策的拉动,更有自主品牌的成长。


销量有望突破1000万辆


从市场占有率来看,今年前11个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68%,市场占有率同比提升1.64的百分点。


今年,广汽乘用车、长城、吉利、奇瑞等自主车企的销量增速远高于整体车市与合资品牌的增速,而支撑自主品牌崛起的,不仅仅是销量数字的增长,还有利润和对集团的贡献度。今年长安汽车产销突破30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占比近60%。今年11月,上汽乘用车销量再破4万辆,位列主流车企增速第一;长城汽车月销12.9万辆;长安虽略有回落,但旗下8款车型销量过万;奇瑞继续复苏,艾瑞泽5、瑞虎3和瑞虎7齐破万;传祺GS4单车销量3.22万辆。有机构预测,今年自主品牌整体销量或能达到1000万辆的规模。


抢占合资品牌份额


除了销量和市场占有率,自主品牌在品质和价格上也有了很大突破。15万元已不再是“天花板”,积极进取的品牌正在冲击更高级别的市场。今年北京车展前夕,广汽集团旗下自主品牌传祺推出了首款C级车-GA8,随后,东风汽车集团首款自主高端乘用车-东风A9。10月26日,广汽传祺推出了中大型SUV传祺GS8,产品对标汉兰达,而江淮汽车则在年底推出了瑞风A60。


根据上汽和吉利提供的数据,合资产品客户转向购买荣威RX5比例达到50%,而这其中,70%以上购买的都是单价超过14.98万元的车型,价格区间已经超过很多韩系SUV产品。吉利博越的消费者34%是之前使用合资品牌的车主,13%是曾经进口品牌和豪华品牌的消费者。


毫无疑问,自主品牌集体发力高端是今年自主品牌的一大特点。红旗LS5、北汽BJ80、长城哈弗H7、长安汽车CS95、广汽传祺的GS8,以及长城WEY,吉利LYNK&CO等一大波新车或新品牌的集中发布,再次搅动高端车市场的“一池春水”。


一边是吸人眼球的高端车型,一边是更具影响力的新品牌,“向上”已在自主车企间达成共识。与前几年相比,如今的自主高端车型更成熟、更有底气。在基础核心技术零件、制造工艺等方面,不少自主车型已不亚于合资车型。长城H6、长安CS75、吉利博越等车型的畅销,也让很多消费者逐渐意识到自主品牌的实质改变。


不可忽视的是,自主品牌份额和价位双提升的主要推动力是SUV。今年前11个月SUV销售793.88万辆,同比增长45.49%,占乘用车总销量的36.6%。在SUV狂飙暴涨的有利形势下,自主品牌成为最大赢家,1~11月自主品牌在SUV销量前十中占据6席,前三名分别是哈弗H6、传祺GS4、宝骏560,其中哈弗H6更是以50.02万辆的成绩,稳居SUV销量榜第一。


新品牌层出不穷

2016年,汽车新品牌不断涌现。几乎每一两个月就会有全新的汽车品牌冒出来,新品牌们带着各自的资源和理想闯入造车的“红海”,给汽车圈带来了新气象,他们大部分都已经有了产品,并取得了不错的市场销量。


“遍地开花”的新品牌令消费者眼花缭乱。年底的广州车展上,长城汽车发布了旗下高端品牌WEY;11月8日,北汽幻速推出了“比速”品牌,同时亮相的有比速汽车旗下首款SUV T3和首款MPV M3;10月20日,吉利汽车发布了中高端品牌LYNK&CO,并透露将和沃尔沃共享全新CMA平台,推出包括SUV在内的多款车型。此前亮相的新品牌还有斯威、汉腾、宝沃等。仅仅一年的时间里,还不算层出不穷的互联网汽车,已经有十多个新品牌诞生。


初期表现良好


新品牌的发展情况也让业内颇为关注。宝沃汽车是其中备受瞩目的一员。今年3月,宝沃汽车宣布其中国业务正式启动,4月BX7在北京车展正式上市。从7月起开始逐步交付用车,至今宝沃已取得了约2万辆的销量。


与宝沃一样,斯威也是以回归姿态现身国内的新品牌。斯威汽车的品牌源于意大利的著名摩托车品牌SWM,曾在欧洲盛极一时。2014年1月,华晨鑫源全资收购了斯威品牌,2016年8月30日,SWM斯威汽车旗下首款“智能互联大7座SUV”斯威X7在重庆上市。截至11月,斯威X7累计销量达15699辆。


汉腾汽车品牌推出的时间更短,但进度同样十分惹眼。今年5月9日汉腾汽车品牌在北京发布,在争议中走过了小半年,终于推出了首款车型汉腾X7。据了解,目前,汉腾X7已经收获了超过2万辆订单,对一个新品牌而言,短短几个月时间即取得如此成绩值得肯定。


新思路涌现


细数几年前中国汽车市场出现的新品牌,比如DS、观致、纳智捷等,它们定位各不相同,但市场的开拓均很艰难,与当初的雄心勃勃相去甚远。而今年的新品牌究竟做了什么,让其能够在强敌环伺的中国市场迅速被接纳?


有业内人士分析,今年新品牌的发展呈现出一些共同点。首先,它们的首款车型都是SUV。其次,产品颜值高、空间大、配置丰富、性价比高,符合国内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特别是广大的三、四、五线城市的消费者还是以首次购车为主,这一人群对于价格的敏感度很高,对品牌的忠诚度相对较低。此外,新品牌懂得如何把品牌发展的历史脉络、内涵、精神,向消费者娓娓道来,并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向消费者品牌理念的灌输。同时它们很注重经销渠道的布局,让品牌和产品深入终端消费群。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进程中,类似的新品牌云集的盛况在约二十年前也曾出现过,彼时的波导、华普、奥克斯等一批企业纷纷尝试造车,为何在这个时间点我国又出现了汽车新品牌集中涌现的现象?支撑这些企业发展,“卷土重来”的信心到底是什么?


有专家认为,汽车行业从设计、生产再到销售,往往周期漫长,成本不菲,所以品牌培养并不容易。如今,自主车企的工艺水平、产品品质已经实现了巨大提升,要想甩掉过去的低质低价的形象,再造一个新品牌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此外,车企如今面对的是一个分化更大的市场,SUV、MPV势头强劲,新品牌充满无限可能。


合资车企“内忧外患”

2016年,自主品牌汽车开始崛起,展开了强势反攻,合资车企坐收红利的好日子或许一去不复返。这样的状态已经让合资企业感到“烦躁”,推新车的速度明显加快,降价的力度也大了很多。


韩系、法系掉队


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在各大跨国车企“成绩单”上的分量越来越重。从第一时间引入新车型到拉低价格门槛,各跨国车企正倾力“讨好”中国消费者。但他们在相互竞争的同时,越来越多感受到性价比更高的自主品牌汽车带来的压力,“优越感”也正在逐渐消失。


从销量和市场占有率来看,2016年1~11月,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分别销售413.17万辆、340.14万辆、263.80万辆、156.92万辆和55.73万辆,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9.06%、15.69%、12.17%、7.24%和2.57%。与上年同期相比,法系乘用车销量降幅依然明显,韩系品牌增速略低,其他外国品牌则呈较快增长,但增幅仍低于中国本土品牌。


具体来看,今年1~11月,乘用车市场的增幅达到了15%以上,而北京现代增幅却只有6.5%,东风悦达起亚增幅只有8.3%。在市场形势整体向好的大环境下,韩系车企却没能抓住机会扩大市场份额。据统计,法系“主力军”神龙汽车1~11月销量同比下滑19.17%,至52.12万辆。从数据上不难看出,相比德系的性能、美系的豪华、日系的可靠,法系车的浪漫设计也始终没有与中国消费者的真正诉求相契合,难以突显竞争优势。


相反的是,今年德系、日系和美系车在中国加快了产品投放的步伐,销售势头良好。


发起SUV反击战


合资车企市场占有率的萎缩与自主品牌的崛起息息相关。很长时间里,自主品牌集中在中低端车市场,而合资品牌则集中在中高端车市场,然而今年以来,局面发生了扭转,自主品牌不断向上的努力终于开花结果,其产品的外形和品质均大幅度提升。一些车型的售价已接近本田CR-V和起亚KX5,而且是在没有让利的情况下,销售依然红火。


不可否认的是,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在SUV市场的表现呈较大差异。自主品牌车企凭借快速反应的优势,及时调整产品布局推出多款SUV,成为迅速提升销量的杀手锏,挤压了合资品牌市场。今年前11个月SUV销售了793.88万辆,其中,自主品牌销量为455.97万辆,占有率为57.44%,德系、日系、美系、韩系、法系销量分别为63.2万辆、118.63万辆、76.83万辆、53.92万辆、16.78万辆,占有率分别为7.96%、14.94%、9.68%、6.79%、2.11%。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合资车企开始反击,不断加强SUV市场布局,市场份额近两个月开始回升。前11个月SUV销量排行榜中,合资车企占据4席,分别是上汽通用别克昂科威、上汽大众途观、东风本田CR-V、东风日产奇骏。


在应对自主品牌上攻的同时,合资车企也面临着高档品牌下探的压力。高档品牌的低端车型价格已下探到20万元,挤占了很多合资品牌中高级车的生存空间。


2016年的中国汽车市场仍是绝大多数跨国公司的利润“奶牛”。未来,合资品牌势必将在中国汽车市场上继续深耕。


文章来源:感谢中国汽车报,内容有部分删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