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叙事疗法第五讲第一节

 自然阳光947 2016-12-26

好的,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今天又到了我们上课的时间了,今天开始第五讲,第五讲是讲叙事取向对话的疗愈与持续作用。但是在这一讲里具体讲的技术是重塑对话技术,我们今天晚上要开始一个很重要的技术。

在今天晚上的课程一开始,我还是要再给大家讲一下外化,为什么呢?因为我发现我在给大家布置的作业当中,我看了一下大家对于外化起名字过程当中,还有大家对于起名字的时候的一些想法,还有可能同学也对提问也有一些想法。为什么我在提问的时候,总感觉到好像在质疑或者是在质问别人,这个同学如果有这样的感受的话,我就要说一下,叙事疗法有别与其他疗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提问比较多。问话比较多。那么怎么办呢?其实也很简单。大家在听我说对话,或者听我在课堂上讲案例的时候,大家注意一下我特别的语气。因为在这里,我们看不到对方的表情,所以大家一定要特别的注意一下语气,这个是我在学叙事的时候,我也特别注意到的。我就发现我在上李老师的课的时候,我全是上的他面对面的课堂,他在讲课当中用的语音、语调、语气,和他在给我们示范做案例时候,当他当咨询师的时候,他的语音、语调、语气是截然不一样的,非常温和,完全就是换了一个人。所以,今天我在给大家示范案例对话的时候呢,大家也注意一下这个问题。

好,我们先说说关于给外化的内容取一个恰当的名字的问题,怎么样取一个合适的名字非常重要,我在上一讲课已经说过了,其实现在这个名字我是让大家来取的。大家有时候想一想,我们的来访者会这样取名字吗?当你给他取这个名字的时候,你对他是怎么的一个预设呢?那么你这个时候再想一想,如果是我们的来访者,我们的来访者会这样看待他的问题吗?这里有一个前提,我们每个人其实在做每一件事情,或者给别人说一句话的时候,似乎我们在潜意识认为我们这样做是对的,我们这样说是对的,所以才会这样做,这样说。但是要注意,这是我们对这件事情的理解,是不是来访者对这个的理解呢?很难说。通常被外化的生活故事的比喻,在治疗过程当中是由来访者说出来的,所以有时候要决定外化什么东西,还是要花一点时间的。

比如,我曾经接待过的一个来访者,一来就说,我们有焦虑症,你看我心慌的啥也干不成。他来就是这种语气给我说的,而且他也不坐下。站在那里,搓着手。如果坐下,他的腿就不停的抖。那么这个时候呢,看起来这个问题是焦虑症,但大家注意,焦虑症不是来访者自己的话吧?

所以,当我问他,你怎么知道自己是焦虑症的呢?他说我去医院看,医生说的,我已经吃了半年药了。现在我们看,在这里焦虑症就不恰当的外化对象了,我们现在知道,这个焦虑症不是他说的,是医生告诉他的,是他周围的人告诉他的,他现在有这个病。那么,在咨询对话当中,我们就更要和他讨论,来访者就会通过这个讨论,慢慢地说出自己的状态的表述。比如说,在这个案例当中,在我和来访者进一步谈话后才知道,对于他来说,恐惧,担忧,心慌才是影响他的问题。好了,到了这一步,我们就可以分别给恐惧,担忧,心慌进行一一命名。然后,进行外化式对话,一个个的来探讨这些是如何影响他的生活的。那他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怎样才能得到他想要的生活。他需要做些什么呢?

所以,我们在听来访者讲述他的故事时,无论是什么说法,关键是我们要听到真正和当事人的体验非常接近的说法,这是因为一旦这个问题的名字接近人的体验。就意味着当事人的潜能和创造性更容易出现。因为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处理什么事让他恐惧、担忧和心慌,可能要比处理焦虑症更有办法。因为处理焦虑症可能会是一个很专业的领域。所以,一定要注意被外化的名字与当事人的体验非常接近的时候,就可以一起他们的共鸣,激活他们的策略,技巧和观念。而这些策略、技巧和观念是在他们自己的生活当中已经获得过的成功了的资源,这些资源更有利于解决来访者的处境。所以,根据我们的经验,问话内容是会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的,人和问题的关系,也会随着咨询进行变化。所以随着当事人经验的变化,外化的内容会相应的变化的。所以,外化式对话他是有非常大的弹性和创造性的。

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其实是要面对最大的挑战,就是在整个治疗的对话过程中要一直使用外化式语言,绝不能这个星期使用外化式语言,下个星期又使用内化语言了。尽管外化式对话有各种各样的好处,但是在运用的时候,还有很多难点,其实是我们特别需要小心的。在讨论群中就有同学提过这个问题,但是他自己他也回答了。正好在这里我给大家强调一下。外化式对话一定要在后结构主义的概念框架下来使用,否则的话运用外化的价值就非常有限了。第二个,也不是时时都是适合用外化的。再一个是,通过命名来外化问题,有时候会显得过于简单化,也很难给来访者提供具体的帮助。尤其是对于成年人,理性思维特别强的来访者来说,有的时候也不太容易。第四个、外化式对话不适合用来界定具有强迫特征的行为。这点大家一定要注意。应该说是我在课堂上提的这个问题,当时课堂上老师还没有回答,后来是我在书上看到的,我在书上看到,我在实践当中我就实践了一下,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性,但是非常难。还有一点,是叙事疗法的创始人迈克怀特提出的,他说外化可能存在治疗伦理的问题。我把这个问题先放在这里,我先不说。因为我们课程的内容还挺多的,我要给大家讲两个案例。所以,这个问题大家也可以想一下,看他有可能提到的外化可能存在的治疗伦理的问题是什么。我们有时间了在讨论群里来讨论。那么总而言之,外化式对话,他不单单是一种技术,如果他只是一种技术的话,他一定有他的适用范围。

那么前面就是他的适用范围,他是有他不适用的时候的,那么就像我们在前面也说过,

外化式对话也是一种语言交流的方式,在咨询室当中,任何问题都可以使用外化式对话的,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保证外化适合特定人的体验。外化的范围可以包括来访者所有的经历,描述和想象。

外化式对话技术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如果来到了咨询室之外,他的最大的好处就是他和谁都可以使用。他不像其他疗法的对话方式只能对来访者说,只能在咨询室当中使用。如果我们要是在生活当中使用,我们就会觉得那种问话的方式比较奇怪。

而且即使是叙事疗法的问话方式,在生活当中如果不注意语气的话,那么也是不适合的。有同学已经感受到了,对吧。那么,叙事外化式对话,他在生活当中的使用,就不会像其他疗法的设置中。比如说,熟人啊,家人啊就不能用。这个疗法是可以的,这个我是明确问过叙事疗法的老师的,是可以的。但是我不太用。我是个别时候偶尔用上一两句,我不会一连串的这样子的去问话。但也不是说他就没有设置了,是有的。叙事疗法也有一个设置,就是上下级关系不能做。

就是如果在现实生活中有利益关系是不能做的,还有据我个人观察,如果你意识不到你有边界不清的问题,在这方面还没有处理好的话,那我也建议你,还是先按照传统心理咨询的设置来,这样对我们双方都是一个提醒。

关于外化式对话的方式,我大概说一下我想到的,通过大家的作业,还有提问。我大概想到的给大家再啰嗦这么几点。现在回到我们今天的正式的课堂内容上。

重塑对话技术,也称回溯技术。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外化对话技术,改写对话技术,现在又来到了重塑对话技术。

重塑对话技术是把一个人的生活或者是身份认同比喻成一个生命俱乐部,也有叫重组会员技术。这个俱乐部的会员是我们过去、现在和未来心理投射中的重要人物,他们的话语、思想、生命历程会带给我们精神激励,也会对我们个人的身份认同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我们的生命俱乐部里,各种会员进进出出。那么,对俱乐部的发展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也就是说,他对我们各自身份认同的影响是很大的。

而叙事治疗引导人们去选择那些对个人有重要影响的人物角色成为生命里的重组会员。所以也有人把生命俱乐部技术,称为重组会员技术,甚至有的人就会直接把重塑对话技术叫做重组会员技术。

那么,用重塑对话与来访者对话,就会促使来访者来思考,有利于来访者创造多元的正向的声音,以便于对来访者的自我认同产生积极的影响。因为他通过这种对于重要关系人物的重新的链接。重组会员不再是我们生活历史里默默无闻的角色,也不再是生活在我们生活的边缘当中无人问津的人物,我们好像想不起来他们。而成为现身于聚光灯下,积极贡献力量和资源的重要嘉宾。

重塑技术是通过特定的方法,一定是问话的方式,让当事人认识到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是自己过去和现在经历过的人和事物共同影响的结果。这个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当事人,看到原本生活中隐藏的不同的可能性。也可以在治疗当中,帮助当事人重构自我认同。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中,都会遇到很多人,这些人或许是我们认识的,或许是我们的家人,曾经共过事,曾经共同履行过的陌生人,也或者只是传说中的人物,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有时候甚至是我们拟人化的玩具,或者是宠物,无论如何这些人中的许多人和事对我们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有的则被我们忘了。

在叙事疗法中,这些人共同组成的这个群体,就被比作了我们人生俱乐部,这些人都是这个巨大的人生俱乐部或者是生命俱乐部中的成员。生命俱乐部的隐喻可以让我们找到我们生命中的贵人,因为生命俱乐部当中的会员是一个人生活史中的重要角色以及一个人对当前生活的情境认同组成。而后者是对一个人如何建构自己的身份认同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而重塑对话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机会,让我们可以修改我们生命俱乐部当中这些成员的会员资格,为重构他们的身份认同提供了一个可能。在做重塑对话的时候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我们只有小心准备,来访者才能重拾和过去、现在生活中具有重要关系人之间的关系。当我们学会了重塑对话这个技术,并应用于我们各自的生活时,相信大家也一定能够感受到他带给我们生活的各种各样的触动。比如,对于我来说,我就会在咨询中反思,我的经历中和哪些人是具有重要的关联的,他们对我的生活和工作都有些什么样的影响。而我和家人,朋友之间的对话也会变得更丰富。我也可以重新塑造和生活中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每次做重塑对话的时候我都能意识到,来访者对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怎样的贡献。我都会做一个小结,做一个记录。

那么既然是生命俱乐部,这些成员的级别自然是不同的,我们可以根据他们对我们的影响力的大小,把他们分成不同的级别。我们每个人的自我认同,都与这些人生俱乐部的成员是有关的。

大家想想看,这些重要人物的会员资格通常是由谁来决定的呢?你现在有答案了吗?其实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由我们个人的偏好,个人的价值取向决定的。当我们遇到生活困境的时候,有可能是因为我们忘记了,我们才是这个俱乐部的老板,我们才是主人。我们却忽略了对这些人的会员资格的管理。而重新与这些会员的链接,他会拓展对身份认同的视野。也会丰富我们对身份认同的理解,使得我们更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而且是怎么样成为这样的人的。我们存在的价值是什么?我们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这些一系列的深刻的人生议题都会在重塑对话中一一浮现出来。

那么我们是怎么忽略了对这些人的会员资格的管理权呢?我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不经意间就提高了那些给我们这个俱乐部带来消极影响的会员的级别,又是怎么样不经意间减低了本来可以让我们这个俱乐部更加美好的成员的级别的。所以我们就要通过重塑技术对人生俱乐部的会员级别进行调整。当然也有可能对这个会员进行删减的,我可以取消他的会员资格的。

具体调整的方法是,首先发现一个曾经欣赏过自己的人,然后仔细询问他欣赏自己的哪一点。询问他是如何表达对自己这一点的欣赏的。然后将这种被欣赏的特点和其他的生活事件相关联建立一个新的自我故事。如果说,我们曾经的生活的片段是被动的。那么通过重塑技术我们就可以重组对我们具有影响力的重要关系成员,加入我们的生命俱乐部。也借由此重新将生活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这个技术的使用也有一个前提,他的假设是什么?还记得吗?叙事疗法有一个假设,我们的认为。

也不知道在你们的脑海里会浮现哪句话?我们叙事疗法的假设就是什么呢?来访者才是自己的生命的专家。所以呢,有权做主自己的生活选择。那么这个技术也有这个前提的,第一个,你有权邀请对你有价值的人进入你的生命,来访者来决定我要想起谁,我想不起谁。我们没有办法一定要让他怎么样做。但是也是有一定的技巧的。第二个,要随时打开你的生命俱乐部的名单,看看哪些会员要升级,哪些会员要降级甚至取消会员资格。第三个,要多层次的描述,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多层次的描述。在案例当中我会给大家说的。透过他人不同的角度来看自己创造新的可能性。

重塑对话是根据这样一个观念,身份认同奠基于生活协会而非核心自我。注意是看生活协会,他不是核心自我。我们前面说过这个生活协会的会员,也就是说生命俱乐部的成员,是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心理投射中的重要人物。这些重要人物的话,对这个人的身份认同的形成具有很高的影响力的。那么重塑对话在给人提供了一个修改生活俱乐部成员的资格的机会,他会提高某些成员的级别,也会降低某些成员的级别。会尊重一些成员,也会罢免一些成员。为一些声音在影响身份认同方面赋予更大的权利,也会取消一些声音在这些方面产生影响的资格。

当然,重塑对话也不是被动的回忆过去,而是有目的的重塑一个人与生活中的重要人物的关系的历史,重塑一个人对当前的生活和对未来生活的投射的认识。那么找到一个人生活中可能需要重塑的重要人物和身份认同的方法是很多的。在重塑对话中,要成为重要的角色 不一定需要直接认识。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也讲过,比如,他们可以是对一个人产生重要影响的书的作者。电影和连环画中的角色。这些重要角色也不一定是人。可以是小时候玩过的公仔或者是最喜欢的宠物。那么,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两个案例,都是书上的案例,全部是《叙事疗法实践地图》当中的案例。今天为什么要给大家介绍书上的案例呢?是因为我在最初,第一次看《叙事疗法实践地图》时,我看到这里的时候,带给了我一个很强的震撼,就是看到这一部分的时候。为什么呢?就是我在这之前,从来没有想过用这个视角,这样的问话方式,来和来访者对话。大家也可以听一下,一会儿,看看你们以前,有用过这种视角,这种对话方式吗?大家仔细听下面我说的话:(做记录哦,一会儿也有问题要问的。顺便练练大家的倾听的能力。方便的话,做一个记录。)

书上的案例的主人公叫杰西卡。杰西卡40岁了。因为童年和青少年阶段被父母虐待,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而前来咨询。在被虐待的时候,她孤立无援与这些虐待带来的问题做斗争成了她的主要生活问题。这些问题中也包括对自己的身份认同,非常消极。杰西卡认为,她作为一个人毫无价值,感觉生活没有希望。而因为这种绝望感时常伴随着她,杰西卡有很多次就差点放弃了生命。然而她还是活了下来。所以,迈克。怀特就尽力的想了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杰西卡在那一系列的危机中活了下来。结果发现杰西卡总是觉得将来什么时候可能会有变化,有那么一点微弱的希望。

如果我们来做这个案例的咨询师,我们在这个时候会不会去分析个案的幼年经历?分析她的原生家庭呢?我想可能会的,因为我记得我当时在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就这样,当然也有可能是我以我自己的想法来评估大家了。但是,因为我们以前学的这个知识理论,一定会时时的跳出来影响帮助我们判断现在发生了什么的。但是迈克怀特,没有这样做。他认为杰西卡一直受到虐待应该是相当绝望的,可她竟然顽强的活到了四十多岁,这里面一定有一个叫做希望的东西在支撑她。那么找出这个希望是杰西卡未来生活和治疗的关键。这是迈克怀特自己当时的一些想法。

所以,当迈克怀特看到这一点的时候,就开始和杰西卡讨论这点希望。迈克怀特说:他非常想了解,为什么杰西卡经历了这么多事,还是能够保持那一点希望?而且还非常想了解,杰西卡有些什么样的经历让杰西卡感到这些希望确实是存在的?

大家注意到,你看刚才的那个话,那点希望,这是一个问话,对不对?然后一个是他是讨论这点希望,这是个命名。我这里把我带入迈克怀特。我非常想了解为什么她经历了这么多事,还能够保持那一点希望?什么事?保持了这点希望?我做了什么?了解她的什么经历让她感到这点希望确实存在,这是论证。对不对?

杰西卡在回答迈克怀特的问题的时候,提到了一个发生在她和邻居之间的故事,她认为这个邻居可能在证明和维持着这点希望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杰西卡九岁的时候,搬家之前,大约有两年的时间,大概就是七岁。杰西卡挨打的时候,这位邻居会把她带到家里面,这位邻居为她做了不少事,包括安抚杰西卡身上的伤痛,饿了会给她饭吃。而且因为这个邻居喜欢缝纫和编织,还会教她缝纫和编织。当迈克怀特在鼓励杰西卡充分描绘这位邻居对她的生活贡献之后,就鼓励她反思邻居这么做,说明在邻居的眼里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说明邻居可能欣赏杰西卡身上的什么特点?大家在听到我说到这儿时,你们猜猜我接下来要问的是例外?还是问题?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问呢?我们在这里先停一下,把你能问的问题打在公屏上。

我看到大家的回复了,大家问的都是例外,不错。

知道在重塑对话技术这个关键上和改写对话是一样的,都要问例外,是不是?我刚才介绍了这个案例的过程当中,也介绍了迈克怀特是怎么想的,所以大家现在已经知道了,这块其实就是要问例外的。

然后我们看看迈克怀特是这样问的,你觉得这位邻居为什么要把你带回家?你猜猜她为什么要帮你?杰西卡这位邻居很欣赏你的某些特点?而你的父母对这些特点却视而不见?你觉得这些特点是什么?你觉得她看到了你身上的哪些特点是你的父母看不到的?你觉得她重视你的哪些特点别人却没重视到?

大家可以对照一下,这些是迈克怀特他的问话。你们看看你们问的视角,和他问的视角一样不 一样,我刚才看了,发在公屏上的基本上还都可以。大家慢慢的知道该怎么问话了,但是要避免我们在问的时候一句连着一句。而且要避免语气生硬。我们一定要很温和的、试探性的慢慢的边观察她,边把这些问话问出来。问完了一句然后等等她。如果她回答不上来的话,我们再换一句再问一问。那么就是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杰西卡开始说出一些对自己很不一样的理解。也包括一些积极的自我价值感。一开始她在说自己好处的时候,总是怯怯的,很明显的对以这种方式谈论自己她也感到很新奇。这个确实是这样的,当我第一次学着用这样的对话方式与我的来访者对话时,我能够清楚的观察到,来访者的反思,还有她的那种惊奇。

那么随着对话的展开,杰西卡对自己价值观的结论就会越来越牢固,这个是重建杰西卡的身份认同的第一步,找到了例外。讨论了邻居对杰西卡的生活所做的贡献之后,我们开始反过来看,杰西卡对邻居生活的贡献。这一点是个关键点,我当时觉得这个案例比较震撼就是在这个点上,我以前从来没有在这个点上去问过话,或者是思考过。我们这个时候就开始反过来看,杰西卡对邻居生活的贡献。说到:她这么一个可怜的小孩,对邻居的生活会有什么贡献?她觉得这个想法让她非常吃惊。杰西卡认为在与邻居的关系中,她一直是被动的接受,杰西卡觉得自己只是这段关系中的一个过客。这里是因为杰西卡对自己与邻居的关系是单向的这种成见根深蒂固。所以迈克怀特,在这里就需要提供一个外部的支持,让杰西卡看到,其实她对邻居的生活也是有贡献的,而这种外部的支持是通过下面的问题提供的:

你的邻居邀请你一起做她喜欢的缝纫和编织时,你是接受了她的邀请还是拒绝了她的邀请?

她邀请你的时候,你是和她一起做她非常感兴趣的事呢?还是对此表现的很排斥?

你在和你的邻居一起做缝纫和编织的时候,对她认为最好的东西,你是表现出喜欢呢?还是不喜欢呢?

你猜猜你和邻居一起做编织和缝纫的时候?你的邻居会有什么感觉呢?

你觉得你的这种尊重,可能给她的生活带来什么?你想过吗?

你积极的回应她的邀请,可能会让她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呢?

那么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杰西卡开始说出她对这位邻居生活的贡献。在整个过程中,杰西卡也感到很高兴,她也出现了很多其他强烈的情绪。那么在她和迈克怀特这段对话当中,有时候也会流泪,有时候也会说不出话来。杰西卡为邻居的贡献这段话,为鼓励她进一步反思的提问提供了基础。这次要反思的是杰西卡的反应。可能对邻居的身份认同带来什么触动?这种反思是通过提问杰西卡,她的贡献可能会给邻居,对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自己的人生目标会有什么影响?而杰西卡的贡献,可能会如何强化和验证邻居重视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可能会如何丰富邻居对自己生活的理解呢?因为这段话,我在看的时候我自己也感觉到比较绕口。但是他特别有意义,所以我把这段话给大家,文字版的发上去,对大家的理解会更好一些。

那么为了鼓励杰西卡来反思她的贡献会给邻居对自己是个人样的人等等这些,会怎么样思考呢?有这样的问句:

你猜这可能如何改变邻居对自己生活的理解?

这有没有可能强化了邻居本来很重视的价值观?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你觉得邻居的什么价值观被你强化了?

这对你的邻居觉得生活中什么东西重要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你觉得你的邻居认识你后这么对你,会对她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不同的理解?

杰西卡会被这些问题以及其它类似的问题,强烈的震动。也就是说这些问话,我们在咨询当中,会反反复复的出现。她的大部分时间,杰西卡在这段咨询当中,迈克怀特表述的是,杰西卡大部分时间都是泪流满面的。她可能给邻居的生活和身份认同带来这么大的贡献。这个想法对杰西卡来说太具有冲击力了。因为她一直认为,她和邻居的关系是单向的。而现在这种关系的影响,有可能是双向的,这种想法对杰西卡而言是非常震惊的。杰西卡说,我一直觉得自己是别人的累赘。谁会想到,做为一个七岁小女孩的我,还能对帮助我的人有什么回报?我们在谈话的时候,我感到有些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但我想是因为我第一次感到,对当时我那么一个小孩子产生了尊重。

几个月之后,当回顾这段谈话的时候,杰西卡也说,这次治疗会谈对她的生命来说是一个转折点。因为这次对话让她可以理解生活中曾经被忽略的一些方面。现在她可以理解她的很多的生活方式是对这位邻居热爱生活的证明。也可以说她的很多生活的动力,是对我这位邻居对她的好的尊重。包括,杰西卡会找那些童年被虐待过的妇女,去帮助她们。这次谈话是一个转折点。之前非常消极的自我定论,渐渐减弱被代之以积极的自我定论。从此以后,杰西卡慢慢的也不再那么容易对自己的生活充满批评,也不再陷入那种消极的自我评价中。

我要说,这样的一个对话方式在第一次带给来访者的力量的确是震撼的,也是惊讶的,但是我们要多次来重复这样的治疗。大家一定要注意在文中,人家说的是在几个月之后。也就是说,这一次谈话是一个转折点。但是要巩固持续这个转折点,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的工作。还需要我们后面要讲到的见证技术。不断的来见证她在生活当中是如何被证明的。

所以说,虽然这是一个转折点,但是我们也不能马上就很兴奋,如果你觉得自己我的治疗已经起效果了,她就会好了的话,那也有点未免过于乐观了。

那么,迈克怀特在请杰西卡思考邻居对她这么好,说明她欣赏和重视她的哪些方面时,除了用了刚才那些问话之外,还可以问一些鼓励人们做到以下这些事情的问题:

就是我刚才看到公屏上已经有一些人会打出来一些问话了,对吧?那么还有一些问话的模板,我也在这里给大家说一下:

第一个,探索这些期望获得的对身份认同的理解,对她们的日常生活的真实和潜在的影响。问话方向可以朝这个方向来。还有就是思考通过什么方式,可以在她们的社会圈子里重新唤起并传播这种理解。不排除组织一些可以证明这些理解的人,来证明她们是什么样的人的可能性。思考这些影响可能为她们如何继续生活提供一个什么样的基础。

也就是说重塑对话的好处及目的就是借用重塑这个术语把注意力放在重塑会员上,就是重组会员上。重组一个人生活故事当中的角色,一个人以前的自我,以作为故事中一部分的重要他人。从而重塑一种有目的的重要的一个统一的一个事件。这个回溯和通常伴随其他活动的回想中被动一闪而过的景象和情感片段是完全不同的。根据一个心理学家梅耶霍夫说,重塑技术其实是有利于形成一种多种声音的身份认同的理解。也有助于理解一个人生存活动的开展。以及通过调理化的生活而获得一种连续感。正是通过重塑,生活被赋予了一种形式,他可以延伸到过去和未来。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重塑对话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机会,一个可能去质疑那种对他们的隔离。也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去质疑社会文化背景中普遍接受的身份认同观念。正如现代主义的观点,以及人本中心也会认为,人是封闭的自我,他会强调自我负责,自我接纳,自我依赖,自我实现以及自我动机等等这样的一个社会常态。这些当代的社会文化的力量会鼓励孤立的,单一声音的身份认同。实际上这一类许多在寻求心理治疗的人们所面对的问题反而提供了土壤。因为重塑对话提供了对质这些力量的机会,他们也为人们提供了理解其身份认同的替代方式以及身份认同形成的替代路径。这就是在治疗中,重塑对话可以唤起一种感觉。大家刚才在听那个案例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感受,他可以唤起一种感觉,就是说人生真的如同各种会员组成的俱乐部,身份认同就像生活的协会。与身份认同是封闭的自我这样的概念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由于这种重塑对话鼓励人们形成一种身份认同的观念,重视别人对我们的生活和对我们的自我理解的影响。就是我们要看到这个是别人对我们的生活以及对我们自我理解的影响。有时候可能被我们内化了,所以我们要通过外化的方式来处理。那么在这里重塑对话也就是重新鼓励我们去重新想一个这个自我认同他不是一个核心自我,不是单一的,不是一个,也不是封闭的,对吧?他是一个生活协会。我的这个自我认同来自于许多人对我们的一个认同。而造成我们困扰的往往是我们可能只记住了某一个人对我们的影响,而这个人的影响也影响了我们的自我认同。

重塑对话也有助于来访者形成一种多声音的身份认同感,取代由孤立的自我构成的单一声音的身份认同感,根据这种多声音的身份认同感当事人会发现,他的生活围绕共享的一个重要的一些主题与别人的生活是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身份认同感倾向于对人在生活中的行为以及人对自己的定位形成积极的结论。但不鼓励做人英雄主义的结论。

重塑对话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对其与生活中重要人物关系的双向理解。大家注意到没,尤其是在那种强弱对比,一个弱势的总是被帮助的对象身上这个双向性理解非常重要。这种双向性理解替代了对一个人身份认同的被动接受。他强调双向的贡献,从而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被重新唤起了。什么叫强调双向的贡献呢?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是彼此成就的,我是一个老师,要各位同学们在这里我今天才能以老师的身份在这里。那么,我要想当一个好老师,就要取得大家对我的认可,对不对?你们对这个课程的认可,你们对我在作业辅导上面的认可,才能去证明我真的是一个好老师。也仅仅是此时此刻的对吧?我自己必须要清楚这一点。你们对于我来上这个课呢,是有贡献的。

重塑对话鼓励人们不要只是被动的回忆过去,而是有意识的重建与生活史中重要角色的关系。不要被动的回忆过去,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在治疗当中都是我们来帮助来访者,似乎是在我们的引导下来访者才想到的。我们不能直接点明,让来访者去回忆,是吧?所以我们要通过一些有技巧性的很精巧的问话,来达到似乎是来访者自己想到的这个人,想到了这件事情。所以,这个问话非常讲究技巧。

那么这些问话方式,我不知道大家总结了没有,他是包括两部分的提问方式:

第一个,要求来访者重新描述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对自己生活的贡献。大家要记住这样的一个总结出来的这些部分。这个就相当于同学在讨论群里问我,记住行动蓝图和意义蓝图有什么意义呢?这个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不能给大家讲具体的每一个句应该怎么问,所以呢,我只能告诉大家一个方向。那么大家在问话的时候,看一下是符合这个方向的呢?还是符合那个方向的呢?

大家在问话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你的明确的一个指向吧,这个似乎和我们的叙事的态度又有点相悖了是吧?叙事的态度就是说,不讲究结构式的,我们是要建构。那么对呀,就是在我们和来访者提问,问话,谈话的过程当中我们重新建构起了来访者对于自己的自我认同的。他本来是带着问题来的,那么我们就是要通过来访者与我们的对话与他对于我们的提问的这些回答,以及对他自己的反思,来解构了他以前生活自我认同的一些错误的一些想法和事件。让来访者看到更多的可能性。所以说这些线索非常重要,比我刚才说的那些示范的问话更重要。你只要脑子里想着我要做重塑对话了,那么我这个时候就要想,我要问什么?

第一个,要求来访者重新描述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对自己生活的贡献。

第二个,让来访者透过生活中的重要人物的眼睛来看自己。启动对这种关系如何塑造了或者有可能会塑造来访者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为什么活着的理解的丰富描述。这是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的提问,是鼓励来访者重塑他对这个生活中的大人物的生活做了什么贡献。鼓励来访者丰富的描述这种关系如何塑造了或者可能会塑造这个生活中的重要角色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为什么活着的理解。

例如:在迈克怀特与杰西卡做重塑对话的过程当中,就运用了这两种提问的方式。首先,还记得吗?迈克怀特询问了,邻居,就是这个大人物对来访者生活的贡献。邻居是如何保护,如何提供保护给杰西卡,并且教杰西卡缝纫和编织的。这个就是询问大人物对来访者生活的贡献的。

大家还记得那个问话吗?你觉得这位邻居为什么要把你带回家?你猜猜她为什么要帮你呀?这位邻居很欣赏你的某些特点,而你的父母对这些特点却视而不见。你觉得这些特点是什么呢?你觉得她看到你身上的什么特点是你父母看不到的呢?你觉得她重视你的哪些特点,别人却没有重视到?对吧?然后呢,来访者通过大人物形成的身份认同是积极的自我价值的评估。原来自己还是有用的。对吧?这也是杰西卡的反思。杰西卡说根本没有想到一个七岁的小女孩,会被帮助她的人还有回报,是不是?接下来,迈克怀特让杰西卡谈到了对大人物生活的贡献。也就是杰西卡接受了邻居的邀请和好心并尊重了邻居的爱好,学习缝纫和编织,对吧?这个都是杰西卡对大人物生活的贡献。为什么这么说呢?你看他的问话就可以提现了。

你的邻居邀请你一起做她喜欢的编织和缝纫,你是接受了她的邀请呢还是拒绝了她的邀请?

她邀请你的时候,你是和她一起做她非常感兴趣的事呢?还是很排斥?你在和她一起做缝纫或者编织的时候,对她认为最好的东西你表现出了喜欢还是不喜欢呢?

那么这些问话,大家如果放在生活当中,你就是一个特别会聊天的人,你如果这样子去思考这个问题,你会发现对方会很乐意和你聊天,因为你会给他带来非常好的认同。然后,迈克怀特又让杰西卡谈到了这种贡献对于重要人物的身份认同的意义。通过这个环节验证并强化了邻居重视的东西,包括价值目的以及对生活的理解。你想要是邻居要请她做喜欢的缝纫和编织的话,如果杰西卡拒绝了呢?对不对?还有你看后面的问话是这样子的,下面这些问话,要验证并且强化邻居重视的东西,包括价值目的以及对生活的理解。你猜猜,你和邻居一起做编织和缝纫的时候,她会有什么感觉?我们想想,邻居一定是乐意,她希望她的帮助被接受而不是被拒绝。是吧?还有你觉得你的这种尊重可能给她的生活带来什么,你想过吗?我们现在想一想,如果我要是她的邻居的话,亏得我会缝纫和编织,亏的杰西卡也愿意做这个,否则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和这个孩子相处了。是不是?还有,你积极回应她的邀请,可能会让她的生活有什么不同?那我要是她的邻居我就会想,看样子我确实应该帮杰西卡的。这样帮助她是对的。她非常需要我的帮助。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还会继续帮助杰西卡的。是不是?

所以我们看看,同样是对于一个弱小的,七岁的一个孩子,在接受了别人帮助的同时,还能够给别人带来这种价值和生活意义,并且能够强化并验证别人的这种助人的这种价值观的话,这个对她人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对于这个被帮助的人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个关系就趋向于平等了,她就不会有过于那种感激得无法报答的心态了。对不对?似乎是她找到了一个救星了一样,就不会这样子了。

那么我下面要说的一个案例呢,还是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书上的,因为这章的案例我个人认为书上的案例非常好。我是做了一些处理,因为下面这个案例,在这个环节当中他用到了见证技术。大家知道见证技术是我下一章要讲的。即使要讲,时间也是不够的。我把他做了一些处理,主要是要让大家看一下,这个对话过程是如何发生作用的。

好了大家休息一会儿,我们55回来。好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