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宣武文献速递 | 2016年脊柱外科新进展 (4/6)-脊髓损伤

 springer009 2016-12-27





在一项使用Rick Hansen脊柱损伤注册数据集、针对泛加拿大人外伤性脊柱损伤患者的III级分析中,通过前瞻性观察,对这些患者从遭到外伤至开始手术所经历的时间与神经功能恢复和患者住院时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作者分析了1410名患者的数据,发现在外伤后24小时内接受手术治疗的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AIS评分B,C,D级)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与超过24小时再接受手术的此类患者相比效果更佳(差异较小但仍具有显著性)。对于完全神经损伤患者(AIS评分A级)来说,从外伤至手术的时间对其恢复并没有明显的影响。


在一项对1601名患者进行的III级分析研究中,46名患者根据国家脊柱损伤研究(NASCIS-II)指南采用了甲泼尼龙治疗。通过倾向分数配对法,他们分析了患者的年纪、性别、神经治疗时间、神经损伤水平的变化。当考虑了解剖层次和损伤程度两个因素的情况下,NASCIS-II甲泼尼龙治疗并没有提高急性外伤性脊柱损伤患者的颈椎和胸椎的运动恢复评分。但NASCIS-II甲泼尼龙治疗组的并发症几率有明显增高。以上研究数据都支持对急性外伤性脊柱损伤患者禁止采用常规甲泼尼龙治疗。


一项III级系统性研究回顾了11篇有关嗅鞘细胞移植治疗对1193名慢性脊柱损伤患者的安全性和效用性的文章。 这些文章均采用了低质量的方法论进行研究,认为总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发热,贫血,脊髓空洞),因此他们认为嗅鞘细胞移植是安全的。但嗅鞘细胞移植效用性的分析还很有限,因而对其效应性的前瞻性随机性的临床研究还是很有必要的。


 

脊髓中央损伤综合征

外科手术对脊髓中央损伤综合征的影响一直是研究和讨论的热点,特别是对外科手术的时间优化。


一项IV级回顾性研究分析了脊柱损伤中心超过5年的68名急性脊髓中央损伤手术患者。90%患者在损伤后24小时内接受了外科手术,而剩下的患者则在24小时后接受手术。术后第7天,早手术或晚手术对患者的运动恢复评分并没有影响,除此之外对患者住院时间也没有影响。但年龄却是唯一与运动恢复相关的因素,研究发现年纪的增长与运动恢复呈现负相关性。


美国外科学院的全国性创伤数据库是美国最大的创伤数据库,包含了超过900个全国创伤中心的患者数据。一项针对该数据库的III级研究检测了脊髓中央损伤综合征的最优手术时间。根据损伤程度和协调程度,他们从数据库中筛选出1060患者。数据显示手术时间的延迟与住院死亡率发生几率的降低有一定的相关性(发生几率,0.81;p=0.04)。手术时间每延迟24小时,住院死亡率的发生几率就下降19%,表明优化手术时间对患者可能是有益的。


-----------------------

翻译整理:张璨、菅凤增

原文:Theodore J. Choma, MD, and Darrel S. Brodke, MD,What’s New in Spine Surgery, THE JOURNAL OF BONE & JOINT SURGERY, VOLUME 98-A, NUMBER 12, JUNE 15, 2016 


已有6000+人关注并加入了我们

       

      

关注我们,关注脊柱神经外科最前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