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刊 · 连载之 1.x】郑玉虎 | 我读《论语》——用心理成长经验做注解

 刘淑姿 2016-12-28


有一种柿子树,不是种来卖钱的

而是专门等着鸟儿冬天里没有吃的时候

飞来吃它的柿子........


特刊】玉虎老师说,论语是专门写给即将当爹的一位意象对话学员的。我们商量好了,这礼物,就选在娃出生的那天送上......托意象宝宝的福,接下来一年里,玉虎老师每月一刊的谆谆论语,我们也跟着一起享用了





【特刊 · 连载 之 1.x

郑玉虎 | 我读《论语》

                            ——用心理成长经验做注解

 



-------- 序 --------


小时候读《论语》,读过就过了,没什么感觉。后来读了好多书,其中觉得语言最优美的是《圣经》,中文英文都特别美(中文、古中文、英文、古英文都很美),一字一句反复读,耐看,耐人寻味。然后有一天想起孔子,又觉得孔子的语言特别优美,比《圣经》还美,简练、精准、舒适、自然、上口、质朴,百看不厌。再读《论语》的时候,跟过去观感已不同,是心理经验上的不同,因为我用心理学的方法,多了一点自我体验。很兴奋地发现,它讲述的,跟我们心理成长所要表达的,可能是同一个东西,如出一辙。我想要分享这种经验,只是分享给非常少数的几个同行看。目的是抛砖引玉、拉人入伙,拉更多的几个人,来享受《论语》的语言美。同时享受今古不变的心理智慧美。



1. 学而第一


 

1.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释义】习,习练,演习。说,通,喜悦,愉悦。兑本身有愉悦的意思,八卦里兑卦也有内刚外柔,交流通畅,滋养愉悦的意思。孔子说:“学,然后在适当的时候习练,不也愉悦?”

【注解】学习是人的天性,人天性喜欢学习,学习本身会带来快乐。猴子就喜欢学习,模仿学习,是一种玩乐。另,学习可以用于消遣,满足兴趣,它是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之后的一种精神追求,是一种精神上的享乐。为兴趣而存在的人,幸福指数高于为生活所迫而存在的人。书院式的学习,环境本身就很滋养人。回归书院,心灵上自然就会安宁,有精神上的归宿感。且书院式的学习,往往跟精神修养紧密相连,在一个滋养人的环境里,精神修养得到提高,所以书院学习的这种方式是很符合人性,符合深层精神需求的。学习本身也能静心,古人提倡书法、诵读等,不仅仅是为了训练一门技巧,它能让人静下来,心态上宁静。学一学,练一练,杂乱的心很快就能安静下来。成长式学习还有一种快乐,是领悟带来的快乐。心理成长跟知识性的学习不同,不是用意识学习,是用心学习。学了之后反复练,慢慢练,练的过程中,才逐步的偶尔有所领悟。领悟的时候,会伴随有通畅、愉悦的感受。学习本身是快乐的,但这种快乐,不是别的快乐,是心的领悟带来的舒畅、愉悦、轻快。

 

1.1.2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释义】朋,本义,身体挨着身体,这里有可能指学生、同门、或者学问方面合得来的人。孔子说:“同门从远方来,不也快乐?”

【注解】同门见面,待在一起,会自然地有种快乐,这种快乐是偏温暖的,和谐的,舒适的。

 

1.1.3  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释义】昷,指暖、热。愠,心中有热躁,愠怒。孔子说:“别人不知,却没有愠怒,不也是君子么?”

【注解】自我成长做得特别好的老师,他会热衷于教学,热衷于启发后学,做自我成长。因为他自身通过成长,获得了内在的安详和快乐,他希望把这种东西带给他人。内在的这种安详和快乐,是一种基数,不会受外物影响,不受外在事件影响。不是不会生气,是生气的时候,他依然有一种快乐的基数在。这种基数已经获得,已经成为内在一种稳定的存在,始终不变地存在。别人不了解自己,这个基数不会变;别人不懂,这个基数不会变;别人泯顽不化,这个基数还是不变。他还是会快乐地热心于教学。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释义】孝,孝敬。弟,即悌,尊重(兄长)。鲜,少。有子说:“孝敬父母,尊重兄长,但却忤逆上级,这样的人很少见;不喜欢忤逆上级,却喜欢作乱,这样的人还没有过。君子追求根本,树立根本,道才产生。孝敬父母,尊重兄长,这是仁的根本。”

【注解】严重的心理疾病,都是从微细的心理问题发展而来;微细的心理问题,都是从不起眼的创伤、情结发展而来。行为上的失常,都不仅仅只是行为的失常,背后有着深远的心理基础。根上的小问题没得到解决,问题就会发展变化,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壮大,越来越盘根错节,越来越泛化。一个孩子小时候有反父亲的情结,以后会逐步发展为反权威,领导、老师都反。再发展,可能反学校,反法律,反社会。根上没有反父亲的这个结,他也就根本不存在反社会这回事。心理成长就是要回到这个问题的根本,回到根上,从根上解决问题。问题得到解决,也就可以从根上重新塑造人格,培养健康的价值观。根上就有仁爱,孝顺父母,这样的人跟反社会没关系。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释义】令,美好。孔子说:“花言巧语,表情虚伪,这样的人很少有仁爱。”

【注解】成长中经常碰到这种情况:小时候差点被父母抛弃,于是他们发展出来一种功能,能极其敏锐地捕捉别人微细的情感变化,很准确,不会错,这是他们必备的一种生存技能。程度更轻也更常见的是这种情况:孩子内心觉得父母不太爱自己,于是发展出来一种功能,特别擅于察言观色,花言巧语,这是他们讨好父母,用以换取爱的方式。这种爱其实不是爱。这种技能换来了很多东西,但不是真爱。也有一些是社会环境导致的,现代社会尤其职场,人们习惯于这样的表达方式,花言巧语,不太真诚。有的人内心非常清楚,只是有意地这么适应社会,这种情况对健康损害较小。有的人渐渐自己内心也不太清楚,忘掉自我,习惯于这种讨好,这种情况对健康非常有害。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释义】三,多次。忠,尽自己的力。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为别人谋划有没有没尽全力的地方?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够诚信的地方?老师传授的学问,有没有还没习练的?”

【注解】忠、信、习,讲了生活中工作、交往、学习上的修学,是我目前能想到的最重要的三方面。为何不看忠、信、习,而要看不忠、不信、不习?成长其实都是在看不。忠、信、习的一面,不用成长,不用反省,自己也能看到。但是不忠、不信、不习的一面,只有通过反省才能看到。成长初期,是通过督导和反省,看到无意识层面重大的情结,把情结意识化。过了这个阶段,会进入一种自我反省、忏悔的阶段,看的不是情结,是习性,习惯,惯性。不是通过处理童年创伤来成长,是通过反省生活习惯来成长。曾子说的,似乎更像这个阶段的成长。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释义】道,治理。孔子说:“治理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对事要严肃认真,讲信用,节俭,爱人,役使老百姓要在农闲时。”

【注解】心理成长时,要破原则,要随意,宽容。回到现实层面做事情,却恰恰要讲原则。重原则,重赏罚,重信用。带头的人,他个人的态度和气场非常重要。老板是什么样的人,整个公司都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公司;老板什么样的态度,决定了下属是什么样的态度;老板个人的气场顺了,整个公司上下气场就都顺了。对事要认真,高要求,节俭,讲信用,其实员工喜欢高要求,喜欢有法可依。对人要有爱心,合理安排,合理使用,这样下属才会快乐做事,尽心尽力。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释义】孔子说:“弟子在家孝敬父母,出门敬重兄长,慎言,讲信用,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这些都能做到,还有余力,那么就可以去学习文献。”

【注解】心理体验上,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讲的特别好,必须亲自体验,才是自己的体验,体验到了,就知。只是理性上知,没有亲自体验到,这还没有知。知与行是同时的,真知的时候肯定有行,行到了,也就知了。这就是为什么,心理成长重行,重体验,而不重知识。必须先体验,体验到了的基础上,才可以去阅读,学习理论,学习知识。没有体验的情况下先去学习理论,会成为知障,阻碍进步。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释义】易,轻易,轻视,不注重。致,委。子夏说:“重贤德,轻外表;孝敬父母竭尽其力;为君上办事能豁出性命;与朋友交往言而有信。能做到这些,即使没有学习过,我也认定他已经学到了。”

【注解】眼睛看问题,以貌取人,通过外貌判断自己的喜好,这是本能,是动物性。用心看问题,注重理性修养,追求真理,这是人性,区别于动物性的地方。自我成长路上,人会逐步从本能转向理性,从外表转向内在,从容貌转向德行。的确会发生这个转变。是人成长的必然。这个转变不是很难。但加上后边三条,子夏在这里说的其实是非常高的标准,心理学范畴的修为根本做不到,超出很多。与上文同义,但似乎标准也是高于前者。所以前者可以开始入门学文,这里却可以算作内行了。能做到就认,这种破除门户之见的做法也是挺有趣的。其实心理成长也一样,真正健康,真正自我实现的人,不一定在心理学圈。懂标准的人,自己不一定能做到。能做到的,才是真学问,不用非得属于这个圈子。不过话说,这样的人,非常罕见的。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释义】孔子说:“君子不厚重,则没有威严。能向学,就不固化。行事当以忠信为主。不跟不如自己的人交往。有了过失,不怕改正。”

【注解】人没有沉淀,会显得轻浮。大器晚成的说法,符合人的健康发展。少年得志缺乏深厚的沉淀,人没法成大器。学问跟人是一样道理。大家风范,都是因为背后有深厚的沉淀。背后的沉淀对创作不一定有直接作用,但是有了沉淀效果自然不同,一出手就能显出分量。人生无常,学问无常,知识无常。深度心理成长的人多会深刻体会到这一点。固化的学问一定是不对的。人能时时放弃所学,学习新的知识,非常难能可贵。人都有惰性,期盼一劳永逸,放不下过去。然而真学问就是是没有止境的,是变化更新的,是没有绝对真理的。其实没有人能检验自己的忠实,没有人能检验自己的信用,这是一种不可证明的东西。但是人就是要有忠和信,这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不是为别人,是为自己。忠于事,对人有信用,则自己的心是踏实自信的,稳定牢靠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因为有认同的这种心理机制,不可能不受身边人的影响。跟什么人在一起,就会向什么人靠拢。而且人的人格不是绝对稳定的,你选择上进,就真的会上进;选择退步,就真的会退步。人品这种东西非常有影响力,因为人是活人不是死人,活着就会不停折腾。人品差的人,他的差会体现在方方面面,这里不差那里差,总有办法把你拉差的。人往往害怕承认错误,因为人有自恋本能。其实犯错误是人的本性,人性就是是会犯错误的。心理上,错误只有被承认,被理解,才会得到改正。否则只能掩盖,心理上并没有改正。无论掩盖的多好多深,实际都没有改正。错误在心理上留的印痕,其实是可以消除的。前提就是愿意承认,愿意去改。忏悔之所以有效,就是这个原因。当真能改错时,人会发现,其实犯错误不伤自恋,犯错误伤自恋是自我的一个错觉。错误只是错误,犯错误不代表我有问题。不但不伤自恋,而且犯错改错是很可贵的品质。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释义】终,死亡。远,先祖。曾子说:“认真对待死亡,追忆先祖,人们的仁德就会增加。”

【注解】成长中,个人生活史上的情结得到处理,家族情结会紧跟着出现。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甚至隔代亲人,甚至非直系亲属,他们身上未了解的心愿,会在这个阶段出现,有时出现在梦里,有时出现在幻觉中,有时只是一种强烈的感觉。替他们完成,同时也是让自己的潜意识更加完满。还有一种需求常在这个阶段出现,是寻根的需求,认祖归宗,理清自己的出处,会有一种找到根的归属感,安全感。自我更加完满,整个家庭的气场,氛围会变好。家族遗留的情结得到处理,整个家族的气场会更顺。我的成长会带动整个家族的成长,家族好的氛围又会反过来滋养我,是一种良性循环。现实中常见的是另一种情况:没有处理个人生活史上的情结,直接进入家族环节。由于家族环节,接触的多是亡灵,易唤起死亡氛围。等于个人心理力量没有得到足够的锻炼,而突然深陷死亡氛围中,易出现一种偏颇:非常好的直觉力,非常深的智慧,但是不够快乐,不够阳光。身体上易患病,也易出事故。但是前边基础扎实,个人情结通透,那么家族阶段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反过来可以很好地调节死亡氛围,让整个家族环境都变好。心理感觉上是阳光的、快乐的、自信的、深刻的、智慧的,也许这种氛围,才可以叫“德”。偏颇的那种情况,虽然很深刻,虽然很智慧,不能叫“德”。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释义】子禽问子贡:“老师到一个国家,就会闻知政事,是求来的?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子贡说:“老师温和、善良、恭敬、节俭、礼让,因这些品德而得来。这种求的方法,跟一般人求的方法也都还是不同吧?”

【注解】心理成长做的好的人,也会很关心国家政事,但他的关心,不是因为利害,不是出于自身的利益,只关心道义。温、良、恭、俭、让这几种品德很有说服力,说明他关心的已经不是利害,不是私人的利益。正因为不是出于利害,反而能得到。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释义】孔子说:“父亲在世看他的志向,父亲去世了,看他的行为。长期不更改父亲的原则,就可以说是做到孝了。”

【注解】一个人的内心什么样,外在呈现就会是什么样,外在呈现包括语言、思想、志愿、行为等。所以反过来,观察一个人的外在行为,也可以了知他的内心。一般说来,行为比语言和思想更能代表一个人的真心,因为语言和思想可以骗人,违背真心,而行动却更直接贴近心理能量。长期的行为,又比短暂的行为更能代表真心。也许孝道在这里只是一个代表,一个内心对父亲没有仁爱的人,别指望他在别的地方能尽孝道。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释义】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为贵,古代君王的治理之道,美就美在这里。然而小事大事都这么做,也行不通。为和而和,不用礼来加以约束,也不可行。”

【注解】规则是用来约束不自觉的行为,目的是和,不是为了惩戒,不是为了约束而约束。我们人,常常在做事的过程中忘了初衷,为做事而做事,为约束而约束,忘了目的是和。不自觉的行为,用规则来约束;不自觉的人,用规则来约束。本来就自觉的行为,不需要约束;本来就很自觉的人,不需要约束。圣贤君王所处的时代,民风本来就好,用不着太多约束,特殊时候需要一些约束,也大家都清楚,目的是和。世风日下,民风衰败,那么就不能还用这套,需要更多的规则制约。为和而和,追求和,忽视规则的作用,也是偏颇。心理成长也是完全相同的经验。有些人天生起点高,自我要求也高,这样的人适合放宽规则,放松自我压抑与克制,这样做会获得更多的成长。有些人起点低,自我约束力本来就差,必须培养规则意识,过度的放纵和包容,反而是有害的,阻碍成长。

 

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释义】有子说:“信用接近道义,说的话就能兑现;恭敬接近礼法,可以远离耻辱;依靠的都是亲近的人,那么也就可靠了。”

【注解】义和礼,都属于行为约束,有些人,不需要行为约束。讲信用的人,信用能代替义;有恭敬心的人,恭敬可以代替礼。并不需要有惩罚,才遵守礼法,遵守礼法不是为了避免惩罚,只是出于恭敬心。仅仅是出于恭敬心,有些事情自己就不做,却也因此而避免了违反礼法。有些餐厅卫生条件就特别好,因为他们有信仰。不过话说,这是一种很高的修养标准,心理咨询师能达到这种标准的,几乎没有。以这样高标准要求世人,或者说世人入门学习这么高的标准,其实容易虚假。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释义】孔子说:“君子吃东西不贪求饱足,居住不贪求安逸,做事利索,讲话谨慎,按照道来修正自己,这样就算得上好学了。”

【注解】最低一心理层面:我们吃东西经常被贪欲推动。七八分饱是最舒服的,但我们通常都会吃九分饱,十分饱,甚至十二分饱。仔细观察内心的话,十二分饱,其实很常见的。我们更多地是在为缓解焦虑而吃,为满足口腔的贪欲而吃,不只是为生理的需求和健康而吃。更高一心理层面:心理成长做得好的人,不完全依赖食物这种外在的东西来获得心安,他自身内在就心安,踏实,自在,所以他不多吃,不贪食,不过分追求食欲的满足,不过分追求饮食的享受。更高一心理层面:其实修心追求正道,这件事,真的比食物重要得多,他们更关心正道,不愿把精力放在食物这种东西上。受情结、情感、欲望掩盖,干扰,人的思维不够敏捷,心不够清明,不能直接实现自己的意愿,会有惰性;情结力量得到化解,思维和情感的力是同步的,意志和能量是同步的,知和行是同步的,做事会很干脆,并且目标明确;再提升,则做事是为了修心,每一件事,心都可以与事同在,通过事来修正心。我们一般人,心口不一,因为我们并不真的清楚内心深处怎么想;成长之后你逐步做到心口如一,语言不歪曲,不扭曲自己的内心;更进一步的成长,不随便讲话,因为不仅能接纳自己的内心,同时能接纳他者与自身的不同,能接纳他者对自己语言的误解,因为自己的语言,误导他人,这里边有自身的过错。不过成长过程中,这三个层面,是分次第逐步自然发生的。用第三个层面去要求第一个层面,就是混淆,我们实际上总在犯这种混淆的错误。古人修心的标准,真的是很高的。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释义】子贡说:贫穷而不谄媚,富贵而不骄奢,怎么样?孔子说:也算可以了;但不如贫穷也能快乐,富贵却喜好礼。子贡说:《诗经》上讲,切了还要磋,琢了还要磨,大概就是说的这个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跟你讨论《诗经》了,跟你讲其一,你已知其二。

【注解】成长入门的时候,能做到心理能量不外投,就算不错。贫穷,但是我不依赖别人,不讨好,不往外用劲。但是下一步的成长,这个标准就不够。贫穷的时候我清楚原因,清楚现状,我能清楚地看到现状的每一步进展,演变,因为看的清楚,所以我心里是踏实的,不但懂贫穷的现状,而且懂贫穷的本质。因为踏实,内心有一种快乐,懂事物本质的快乐。再下一步,又会有更高的要求。成长就是这样,跟雕琢玉器似的,切了还要磋,琢了还要磨,一步一阶梯,永无止境。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释义】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我,担心的是我不了解别人。”

【注解】咨询成长中使用的技术,只是表像,不是内在真正要传达的东西。真正要传达的东西,是背后所隐含的智慧。这智慧跟人们平常的价值观可能不是完全一致的。人们总是要带着自己的价值观来开始学习,所以,误解、攻击、批评、指责,不理解,才是正常的。咨询师自己内在的这种智慧,也是多年学习体悟积累而来,不可能一下子被人理解。所以不被人理解,他也是能理解的。误解、攻击、批评、指责,他也能忍受,因为他真正的目标,是让对方获得智能,这个目标不会被暂时的误解攻击而改变。更高的自我要求,咨询师会把引导别人当作自己修心的机会,别人不理解,不是看作别人的问题,是看作自己的问题,去反思是自己哪里出了问题,是自己身上哪个地方动力不顺,以至于对方不理解,接受不了,调整自身,自己这边顺了,事情也就顺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