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舌诊系列文(七)———有一份红就有一份热

 美酒佳酿 2016-12-28

往期回顾:上期《疏肝不只有柴胡》论述了肝郁的很多种类型,不可不问原因就上柴胡,治病求本,一定要尽可能追根溯源。



“点刺舌”与“寒热并用”———有一份红就有一份热


舌诊的目前除了为了诊断,对身体可能出的问题起到警示作用,最重要的目的是跟脉诊、问诊一样,为了服务临床,为处方用药提供依据。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类很常见的舌像。




这样的舌头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舌尖及两边满布红点,经常有人问,这个红点是什么?这个红点是发红肿胀的舌乳头,那么对于中医来说他有什么样的临床意义呢?


中医上叫这种舌为:点刺舌,所谓点舌:就是舌面有星点,但是突出表面不明显,刺舌:是指舌面不仅有星点,而且突出比较明显,突出舌面,高起如刺,摸上去还糙糙的刺手,因而成为:点刺舌、芒刺舌。


那么点舌、刺舌有啥临床意义?


点舌、刺舌主热证,根据点刺的分布部位,可以推测大概热邪的位置,舌尖生点刺:多为心火亢盛、舌中生点刺,多为胃肠有热,舌两边生点刺:多为肝胆有火。




看这个患者跟刚刚那个患者的明显区别,就是虽然红点少,但是分布在脾胃为主,而且突出舌面。




这个患者及上面第一个患者,舌质均不是特别红,淡白为主,是不是跟刚刚说的点刺舌主证为“热证”相矛盾。其实不然,你看这位患者胖大的舌体,齿痕明显,苔白明显的脾虚寒症,如果机械 的认为有点刺就用寒药,效果肯定不好,但是完全不顾这个点刺,一味地用温燥药,病人吃了也肯定不舒服,觉得有点难受。这种是寒热夹杂,以寒为主,夹有郁热,有点一片绿草坪,开着点点红花的味道。这里可以用仲景《伤寒杂病论》列的那几个泻心汤,稍稍改变一下寒热药的比例,热药为主,用一点黄连、黄芩效果就不错。


简单说明一下:仲景的泻心汤是治疗“心下痞”,古人对人体解剖定位不像现在这么精确,经常混淆心、胃、肠的位置,古人写的“心下”多是指的现代医学的胃,古人写的“胃”多是指的现代的肠子,古人和现代人容易犯的相同错误是:经常把心脏病的疼痛(尤其是心脏下壁的心梗)当成胃痛。


类似情况很多,再给一个。


看看这个小伙子,也是这样的,苔白腻,不黄,问诊的症状也是虚寒为主,但是熬夜熬的虚火,舌尖及舌面红点点很多,这样的情况我们一样寒热并用,热药为主,配伍些滋阴清热的药:玄参、沙参之类。



这个点点不是特别红,但是夹有舌边的剥脱,寒药就不能用太多,少用甘寒即可?(甘寒VS苦寒区别选用),你们还记得剥苔的主证?在看看剥脱的部位呢?看舌一定要结合部位看。


类似情况还有许多许多,就不一一例举。




上面列举的都是舌淡苔白为主,夹有红点,寒热并用,以热药为主,少佐寒药。与此相对的情况呢?



这个患者跟上面列举的,一样的是都有红点刺,但是他舌红,苔黄腻。这就明显是个热证了,就要凉药为主,佐以热药。这种舌质红的“热”跟红点刺的“热”,还是有区别的,宏观来看:舌质红的热,相对容易褪去,红点的热比较难褪去。


用温病里的术语来看的话,舌质红热多属于气分的热,红点刺的热多属于血分的热,程度不一样的。红点点表明热的层次深,想完全去掉,需要时间,不是那么容易。


看他清了一段时间以后


红点少了一点,黄腻苔也退了。


红点点不代表热盛有多重,但是表明热的层次比较深,想完全去掉,不是那么容易,需要时间。


开篇图一的患者






总结:舌面有红点,多是有郁热的表现,所谓郁热就是局部的热,要看红点的分布部位,适当选用归经清热药,但是有红点不代表身体整体寒热趋向,整体用药的寒热偏性还是要看舌质舌苔,处方用药要兼顾红点郁热问题,寒热并用是常法,寒药的选用也要慎重,必中病即止,不可久用伤阳。

寒药也分:大寒、微寒、甘寒、苦寒。

多选用甘寒、微寒的药物:生地、赤芍、丹皮、玄参、沙参、石斛

少选用大寒、苦寒药:黄柏、黄芩、栀子、龙胆草、大青叶之类。


声明:本文为作者原创作品,图片均为作者遇到或治疗的患者,有转载或引用者,请标明出处,非法盗用追究法律责任。私下交流请扫码加微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