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齐老师学拍照 入门篇07:初识构图原理(下) 姿态与高度

 百合仔 2016-12-28

构图第二大要素:随时注意你的姿态(垂直高度、相机的水平位置,光轴的仰俯摇摆等等)  

这个理论是我自己总结出来的,纽约摄影教材和任何一本摄影教科书上都是没有的。熟悉飞机的人都知道姿态仪、高度表是飞机上最重要的2个仪表。难道相机上也装有这2个装备。答案当然是没有。这2个仪表只能装在我们的脑子里,并且随时提醒自己留意一下。

 

 

我在这里提出姿态的问题,是因为姿态极大的影响到构图的优劣。在我们正常的视觉里,画面无论如何都是工整、水平的。就像侧着看电视就不舒服;俯瞰近距离的地面,也会感到头晕;仰视也只能维持数秒。因为人眼是长期保持双目水平正视这样一个习惯的。我来举下例子证明姿态对于构图的重要性。

我在拍照时,一般会将相机内置的电子水平线(或者九宫格)调取出来,随时显示在LCD屏幕上。这样基本保证了构图的工整。拍摄风景时,尤其是有天地线的时候,注意相机的水平位置十分重要。

 

请注意高度!

 

对于乐于拍摄人物的摄影爱好者,在拍摄人像时,最好将镜头光轴的高度降低到与人物脸部近似的高度,并且注意光轴既不要仰起也不要俯视,而是与人物脸部尽可能保持水平。掌握好这点,我可以保证您拍摄的人像作品不会得到差评。

上图:我首先使用14mm的超广角镜头拍摄一张,我的视点基本与模特的眼睛持平。

 

上图:我接着把画面裁切出来,使用的就是上面那张14mm超广角镜头拍摄的原图。

 

 

上图:作为对比,我特地保持原来的位置换上28mm的普通广角镜头也拍摄了一张。大家仔细对比一下,除了模特有轻微的变化,画面本身没有本质的差异。

 

上图:我接着再把14mm拍摄的原图拿出来,取出中心位置放大到接近135mm中长焦镜头的取景范围,大家对比一下下图,会发现还是上面这张比较自然一些。假设如果你的照片经得起足够放大,什么300mm、600mm长焦镜头的效果,你随便裁切。

 

 上图:采用135mm镜头拍摄。这幅照片就是站得比模特高,采用俯拍的姿势拍摄的。大家仔细比较会发现有一丝不太自然的感觉。正是因为俯拍所致。

道理就是一句话:“近大远小”!俯拍的时候镜头离额头近了,离嘴巴远了,额头大,嘴巴小,变形了!

这就是透视。透视与你采用什么镜头拍摄、什么相机拍摄,压根没有半点关系!透视只与你的视点,就是观察的出发点位置有关。

试着做一做,并且对比一下。您会明白为什么以前那么多摄影大师都很推崇双镜头的禄来福来相机(因为它的取景器可以反射90度,相机是挂在腰间拍摄的,拍人物时自然没有那种鄙视感)。我目前用的相机中有一个我很爱用的款式,可就是没有可以翻转的取景器,拍人物的时候每次都得试着降低一些自己的高度,确实够累。

说是姿态很重要,但是大家十有八九会忘记,即使是专业摄影师也不重视。我希望大家在进入高级的阶段后不要忘记这篇文章,能够经常检视一下自己相机的姿态和高度。

其实,不论垂直高度、相机的水平位置。还是光轴的仰俯、或摇摆,都是与“透视”的改变有极大的关系。

 

我注意到从初级入门者甚至到中高级的摄影爱好者对“透视”这个概念知之甚少,甚至罔顾它的存在。这是因为摄影是一门非常系统、非常综合的学问,少了某个知识看似不影响你按快门,可天长日久,某些问题总要暴露出来。在大家谈论这某个长焦变焦镜头“拉远、拉近”的时候就不自觉地暴露出基础知识的欠缺。一个真正系统接受过摄影教学的人是不会随便这样说的。

我自己也是在接触了大片幅座机(也就是可以调整透视的相机)后才慢慢对透视一词有了重新的认识。

今后我们91拍照网站还会推出针对初学者的实训课程,针对“透视”我们会有专门的线下付费课程开发出来。届时我会把报名的链接放进来,请大家留意。我不仅仅建议初学者过来学,也非常建议资深爱好者或职业人士来重新学一学。重新回到摄影的“原点”真的非常有意义。

 

课后作业:

 

这节课的练习应该多以人物肖像拍摄入手。设定好镜头的焦距(我建议大家模拟定焦镜头来拍摄,不要在意焦距段的设置,记得不要变焦)。然后找家里的小朋友试试不同角度带来的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