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药——党参

 茂林之家 2016-12-28

党参,又称黄参、台党、防党参等,为植物党参和中药材的统称,草药来源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等的干燥根。其性味平,味甘、微酸,有补中益气、止渴、健脾益肺,养血生津之效,常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等症,在《中国药典》中被列为上品。

每日一药——党参

性状鉴别

多年生草本,有乳汁。茎基具多数瘤状茎痕,根常肥大呈纺锤状或纺锤状圆柱形,较少分枝或中部以下略有分枝,长15-30厘米,直径1-3厘米,表面灰黄色,上端5-10厘米部分有细密环纹。

茎缠绕长约1-2米,直径2-4毫米,有多数分枝,侧枝15-50厘米,小枝1-5厘米,具叶,不育或先端着花,黄绿色或黄白色,无毛。叶在主茎及侧枝上的互生,在小枝上的近于对生,叶柄长0.5-2.5厘米,有疏短刺毛,叶片卵形或狭卵形,长1-6.5厘米,宽0.8-5厘米,端钝或微尖,基部近于心形,边缘具波状钝锯齿,分枝上叶片渐趋狭窄,叶基圆形或楔形,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疏或密地被贴伏的长硬毛或柔毛,少为无毛。

花单生于枝端,与叶柄互生或近于对生,有梗。花萼贴生至子房中部,筒部半球状,裂片宽披针形或狭矩圆形,长1-2厘米,宽约6-8毫米,顶端钝或微尖,微波状或近于全缘,其间湾缺尖狭;花冠上位,阔钟状,长约1.8-2.3厘米,直径1.8-2.5厘米,黄绿色,内面有明显紫斑,浅裂,裂片正三角形,端尖,全缘;花丝基部微扩大,长约5毫米,花药长形,长5-6毫米;柱头有白色刺毛。蒴果下部半球状,上部短圆锥状。种子多数,卵形,无翼,细小,棕黄色,光滑无毛。花果期7-10月。

每日一药——党参

性味

①《本经逢原》:甘,平。

②《本草再新》:甘,平,无毒。

归经

肺经、脾经

《得配本草》:入手、足太阴经气分。

《中国药典》:归脾、肺经。

功效

益气补中,生津养血。

功能主治

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懒言短气、四肢无力、食欲不佳、气虚、气津两虚、气血双亏以及血虚萎黄等症。

①《本经逢原》:清肺。

②《本草从新》: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

③《纲目拾遗》:治肺虚,益肺气。

④《科学的民间药草》:补血剂。适用于慢性贫血,萎黄病,白血病,腺病,佝偻病。

⑤《中药材手册》:治虚劳内伤,肠胃中冷,滑泻久痢,气喘烦渴,发热自汗,妇女血崩、胎产诸病。

每日一药——党参

产地生境

产中国西藏东南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甘肃东部、陕西南部、宁夏、青海东部、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及东北等地区。朝鲜、蒙古和苏联远东地区也有。生于海拔1560-3100米的山地林边及灌丛中。中国各地有大量栽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大剂1~2两;熬膏或入丸、散。

《中国药典》:9~30g。

临床药理作用

1、对消化系统作用。党参能调整胃肠运动功能,纠正病理状态喜爱的胃肠运动功能紊乱,党参多糖可以促进双岐菌的生长,调节肠道菌群比例失调。党参提取物可以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酸酸度,并且能够促进胃黏膜液的分泌,可以保护胃黏膜,有较好的抗溃疡作用。

2、对心血管的作用。党参醇浸液及水浸液均有降压作用,其降压作用是由於外周血管扩张所致,乙醇浸液对离体蟾蜍心脏有抑制作用。此外党参能提高外周血血红蛋白,促进脾脏代偿性造血功能。

3、延缓衰老。党参提取物能提高人血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增强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对人体有一定的延缓衰老的作用。

4、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党参煎剂可明显促进ConA活化的脾淋巴细胞D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对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也有增强作用。

5、抗肿瘤作用。党参中党参多糖等活性成分能直接抑制肿瘤细胞活性,通过调节免疫系统而达到抗肿瘤的作用。

6、对中枢的作用。党参水、醇提取液和党参多糖均能改善学习记忆力,具有益智抗痴呆作用。

用药禁忌

有实邪者忌服。不宜与藜芦同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