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西钦州市捡“金蛋” 养海蛋鸭赚了10多万元

 绿云c1m9upmtd3 2016-12-29

  广西钦州市农民黄合才现在才知道,奔往小康的路上原来可以这样潇洒:他们夫妇俩在海边养了4000多羽母鸭,每天早晨两人起床后就捡鸭蛋,把3000多只鸭蛋捡到筐里,交给上门收购的金海养殖公司就“OK”了。

  听说康熙岭镇横山村的黄合才去年养海蛋鸭赚了10多万元,记者慕名前去采访。只见一只只肥大的母鸭拖着沉沉的屁股相互嬉戏,有些则早早进了产蛋房,急不可待地要减轻身

上的负担。但是记者找遍整个鸭场,却找不到鸭子的主人。沿着20公里的海堤接连采访10多个鸭场,多是只见鸭群不见人。

  随行的镇委书记陈巨生解开了谜底:原来去年钦州市各级党政部门开展农村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后,通过走家入户,了解到沿海广大群众在致富路上最需要的是技术、信息和销售等方面的服务。钦南区提出了“党群致富联合体”的服务模式。金海养殖发展有限公司立即利用自身优势,成为农民致富的龙头,他们给高锌高碘的海鸭蛋注册了商标,将它打进了南宁、上海、北京等全国大中城市超市。从此,黄合才养海蛋鸭变得轻松多了。而养殖规模也一下子蹿了上去。整个钦南区的海蛋鸭养殖从去年的10多万羽,发展到今年的60多万羽。更多的农民加入了致富行列。

  说起这一年多来干部们的表现,76岁的黄文涣老人直向记者竖大拇指。黄老汉是尖山镇黄坡启村人,由于地处偏僻海滩,土地盐碱,难有好收成,出海也是捞点小鱼虾,全村生活都很穷困。有歌传唱:“有女不嫁黄坡启,三餐番薯两餐馊;逢年过节一块肉,苍蝇叼过九间屋。”但是从去年初起,区、镇干部下村带动大伙把盐碱田改造成高效养虾塘。农民手中没钱开发,干部们又从外地引来老板。现在可好了,不用出力,每亩还可以坐收500元租金,到养虾场做工,每月可以领到工资600元。谈起村里生活的变化,黄老汉爽朗地笑起来,现在都快变成“有女快嫁黄坡启”了,过节的那块肉呀,别说苍蝇,就是狗都叼不动啦!

  编辑点评:农民种养最怕什么?答曰:最怕市场风险。如果没有“党群致富联合体”,黄合才的鸭蛋就有可能变成臭蛋,想OK都OK不起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