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灸调便秘,简单易学

 @知行合一 2016-12-29

便秘指大便干燥,排便困难,秘结不通超过2天以上者。

艾灸调便秘,简单易学

病因病机:偏实者多因素体阳盛、嗜食辛辣厚味,以致肠胃积热;或情志失调,气机不畅而肠腑传导失司。偏虚者多由病后、产后,气血未复;或年老体弱,气血不足,阳气虚衰而致肠失润下,传运无力,从而发生本病。

艾灸调便秘,简单易学

临床表现:便次减少,燥结难下,有时三五天或更长时间一次,因虚实不同可伴有烦渴、口臭喜冷、肋胁胀满、食欲减退;或头晕心悸、神疲气怯、面色无华等症。

艾灸调便秘,简单易学

【治则】补虚泻实,通调腑气。

【取穴】天枢、中脘、支沟、大椎等。

【灸法】艾条灸、艾炷灸、温针灸等。

【文献】1)按摩加灸治疗气虚便秘11例,治愈率54%,有效率81%。病人卧位或平卧位,沿肚脐四周向外顺时针按摩腹部10分钟,左右手可交替,随后用艾条或艾炷灸天枢、中脘、肺俞、肾俞、神阙、气海等穴,每次穴位交替使用,各3分钟,间隔2小时候重复上述操作,每日早晚进餐后30分钟各灸1次,连续治疗3日以上。

2)天枢穴温针灸治疗老年性便秘33例,27例痊愈,4例有效,2例无效。艾段长2.5厘米,每侧天枢温针4艾段,约30分钟。一般灸后30分钟即可排便。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

3)艾灸治疗便秘20例,痊愈19例,无效1例。先予患者番泻叶内服,每日3克,3日后停药,停药后患者便秘依然,改用艾灸。取穴 主穴:支沟、天枢、大横、气海。气滞型:加中脘、行间;气血虚弱型:加脾俞、肾俞;寒秘:神阙、气海。每次5-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艾灸调便秘,简单易学

【按语】大肠募穴天枢、胃经募穴中脘可调节肠胃,肺气通调,脾肾之气旺盛,水液得以蒸化不散而滋养全身,大便亦可通畅,且肺与大肠相表里,肾司二便,故肺俞、肾俞也可治疗便秘。支沟属手少阳三焦经,善于通调气机,《杂病穴法歌》云:“大便虚闭补支沟”;《玉龙歌》曰:“若是胁痛并闭结,支沟奇妙效非常”,支沟是治疗便秘的常用穴位。大椎治疗便秘的记载并不多,此处是取其温通阳气之意,通过“温”以达到“通”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