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痿独取阳明”——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奇妙

 九九生 2021-08-16
中医针灸疗法历史悠久,在很多疑难杂症的治疗中有奇效,而其在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中也得到较广泛的应用。早在《素问·痿论》中就提出“治痿独取阳明”“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顺逆”的治疗原则。根据对重症肌无力病因病机的分析,治疗原则以补益为主;循经取穴,以阳明经为主,配合局部取穴;手法用补泻兼施,以补法为主或平补平泻;如上可起到平调阴阳,补益脾肾,养血荣筋之功效。
 眼肌型
主要表现为眼外肌无力、上眼睑提肌受累、眼睑下垂、复视、斜视或眼球固定等临床表现。主穴:太阳、印堂、阳白、攒竹、丝竹空、百会、合谷、睛明、四白、光明。

         太阳、阳白、攒竹、丝竹空、四白、睛明等穴,均为局部取穴,能疏通眼部经络,疏散外邪,从而濡养睑部筋脉肌肉,改善局部微循环,刺激其眶上神经,恢复肌肉的收缩功能。百会、印堂居于人身之高处,故能开提升阳,取之以益气升阳。光明为治疗眼疾的经验取穴,《四总穴歌》所提“面口合谷收”,取合谷穴可增诸穴之功效。

 全身型
 要表现为眼外肌、延髓肌、表情肌、颈肌和四肢肌均无力。主穴:曲池、手三里、尺泽、环跳、委中、大椎、百会、中脘、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阳明经多气多血,选上下肢阳明经穴位,取“ 治痿独取阳明”之意,再搭配上肢尺泽,下肢环跳、委中,共奏四肢气血,疏通经络。大椎、百会为督脉之穴,加之任脉中脘、关元,一阴一阳,阴阳贯通,三阴交为足三阴之会,可健脾益肾,濡养经脉。

 延髓型
 要表现为咀嚼、吞咽困难,构音不清,说话多鼻音,连续说话后声音越来越轻,此型患者感染后常可加重症状,极易发生呼吸困难而危及生命。主穴:廉泉、天突、肺俞、三阴交、内关、地仓、颊车、照海、列缺、太渊。

       廉泉、天突为局部取穴,可疏导气血,通利舌窍;内关为心包络穴,可调理心神;三阴交之足三阴经交汇之所,一穴定三经,养肝肾,补精血,是调治肝、脾、肾经要穴;地仓、颊车为局部取穴,可疏调面部经筋,活血通络;肺俞为肺之俞穴,加之络穴列缺,原穴太渊,三穴共调肺脏,充肺气;照海为肾之腧穴,通于阴跷脉,交通一身阴阳,调节肢体功能。

 艾灸
       在《灵枢》中就提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其治以针艾”,而在我们临床中也深有体会,针刺配合艾灸的治疗,效果远远不止于一加一等于二。在施针的一些敏感腧穴上,施之以艾灸,艾条燃烧时皮肤灼热感很强,这种热感从局部透热,扩热,再到整体传热,直至气至病所,从而以达到促进血管扩张,血流加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穴区组织液和淋巴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强壮元阳,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的作用。

本文节选自《饶旺福四十年临证精粹——重症肌无力治验传承录》


……以下是广告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