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欢迎的中医公众号 最具人气的中医公众号』
致力于中医尤其是中医民间的成长和传承
每天陪伴中医人成长
第 275 期
作者 / 赵冰 李海松 王彬 莫旭威 党进 马凰富 刘洋
编辑 / 冰无双 ⊙ 校对 / 许红
I导读:男性不育症是男科常见的疑难杂症之一,目前在国际上没有特别明确的特效药物和治疗方法,其也困扰着无数家庭的和谐生活。李海松教授在男性不育症的诊治中见解独到,运用化痰法论治在临床中收获颇丰,特将其经验总结如下,以飨读者。
长篇中医小说《中医冰无双》上篇之《太白古墓》(点击自动跳转阅读)可在历史文章中浏览查看。
关注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qhmjcc),享受健康快乐阅读。
男性不育症是困扰男女双方和家庭的全球性问题,尤其在自古就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观念的中国,不育对一个家庭的打击可以说是毁灭性的。据相关统计我国男性不育症的发病率在10%左右,并有增加的趋势,男性生育能力缺陷所致不育者占不育夫妇的50%,并且有相当数量的男性不育的病因不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男科李海松教授从医30余年,在治疗男性不育症时从痰论治,收效学验具丰,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祖国医学早有对不育症的论述,李海松教授认为男性不育症的发病主要责之于肾、脾、肝三脏,同时李曰庆教授认为肾虚的发病率明显下降,而湿热、血瘀、痰湿的机会增多。但痰贯穿于其中,影响精液的正常分泌、输布及液化,在治疗中要注重化痰药的运用。清朝名医陈士铎在其《石室秘录》中阐述:“男子不能生子有六病:精寒,气衰,痰多,相火盛,精少,气郁。”中也谈到痰多是导致男性不育的病因之一,所以“百病多由痰作祟”。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升高,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肥甘厚味、嗜食辛辣、饮食不节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写照,《杂病源流犀烛·遗泄源流》有云:“有因饮酒厚味太过,痰火为殃者……有因脾胃湿热,气不化精,而分注膀胱者,亦混浊稠厚,阴火一动,精随而出。” 可见这种饮食习惯一方面可以损伤脾胃,脾失健运,酿湿生痰,痰为湿邪,湿邪粘滞重浊,易致湿热下注,扰动精室,可发为早泄、遗精;另一方面,湿热熏蒸,灼津为痰,可致伤阴,精稠不化,死精过多、精子畸形率高。正如《素问》所云:“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是也,阳道阻滞而阳气不得敷布,精液得不到阳气温煦气化,影响液化。这些均可影响正常的受孕。
《内经》云:“年过四十,阴气自半。”随着年纪长大,或热病之后,或房事不节等,均易耗损真阴。阴分的主要功能,除了滋养、濡养各脏腑组织外,还负责制约阳气,以免阳气外露。阳气是以热、动、升为特点,阴分则以寒、静、降相对应。若阴分亏虚,无力制约阳气,人体会出现阳气偏盛的虚热状态,所谓“阴虚则生内热”。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当代人都过着一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加班、熬夜俨然成为上班族的家常便饭。这种生活方式容易或造成虚火内生,影响津液的运行。或放荡形骸,施精过度,不知保全,肾阴亏损于下,虚火泛炎于上,炼精(津) 为痰,导致精稠不化,死精子过多,活动力低下,进而影响生育。
肝藏血,主疏泄。肝的疏泄功能,对全身各脏腑组织的气机升降出入之间的平衡协调,起着重要的疏通调节作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组织的活动也就正常协调。 李海松教授认为在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巨大的社会条件下,很多人作息饮食无规律,又缺乏适度的体育锻炼,就会导致情志不遂或焦虑过甚,或郁怒不伸等不良情志的产生,日久可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导致肝气郁结。 另一方面,不育患者所欲不得,更会加重气郁的产生。因肝气不舒,气机淤滞,升降失常, 三焦气机不利,导致精液正常输布失去动力,精液、水液停滞,发为痰饮。同时阴茎的勃起与肝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气郁对生育影响甚大。
陈士铎在其《石室秘录·卷五》中云:“精寒者,肾中之精寒;虽射入子宫而女子胞胎不纳,不一月而即堕矣。”可见肾气和精是构成男子正常生育功能的关键,肾阳的温煦功能正常才能为精子的运动提供动力和能量。 若婚前手淫过度,或婚后房事不节,恣情纵欲,均可导致耗气伤精,精室亏虚,日久则导致肾气亏损,命门火衰,以使精室、精气失去温养和温化。而肾阳在津液的运行过程中主要作用体现在温煦和气化,如肾阳失去温煦和气化,则可导致寒凝生痰,发为精液寒冷,影响精子活力低下;或导致精液气化失司,精液量少,最终影响正常胚胎的着床及发育。
李海松教授在治疗男性不育症患者中时刻强调我们要在首重病机基础上,把化痰祛瘀贯穿治疗始终,同时在用药的时候要注重阴阳平衡,防止用药过寒、过热、过燥,以防矫枉过正。
此法用于湿热蕴脾证,临床表现为:头昏身重,肢体困倦,食欲不振,少腹急满,阳事不举,尿短赤或频数。精液量少而粘稠,或射精不能。苔黄腻,脉滑数。古人云:“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类证治裁·痰饮论治》中曰:“见痰休治痰者,以治必探本”。正如张景岳所云:“善治痰者,惟能使之不生,方是补天之手”。李中梓又说:“脾为生痰之源,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也。”故标本同治,则脾健、痰化、热清,精液气化复常而液化。 所以李老师在用药时常常选用生麦芽、陈皮、鸡内金、炒白术、土茯苓、茯苓、益母草等。这类药具有燥湿健脾之效,且专攻下焦湿热。但李海松教授使用健脾药相对燥湿药量要大,以防止苦寒伤胃,损伤正气。
此治法适用于肾阴不足证,临床表现为: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头昏耳鸣,腰膝酸软,性欲减退或遗精,舌淡红,少苔,脉滑数。周文彬等认为化痰需养阴生津:①治病求本;②防温燥伤阴;③阴中求阳,以补为消;④增水以行舟。 李海松教授在治疗男科疾病时强调要“微调阴阳”,在化痰时使用养阴生津之品,可以起到“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之效,同时,滋补肾阴可减轻睾丸生精上皮的免疫损伤。故用药多选用熟地黄、山萸肉、枸杞子、五味子、茯苓、白术等,以达到生津祛痰之功,使痰去而精道通,以助受孕。
此治法适用于肝郁气滞证,临床表现为:婚后不育,精神压抑,头昏沉,闷闷不疏,两胁作痛,善叹息,心烦少寐,性欲减退,或阳痿不举,舌淡红,脉弦滑。《存存斋医话》中曰:“痰属湿,为津液所化,盖行则为液,聚则为痰;流则为津,止则为涎。其所以流行聚止者,皆气为之也”。体现了“治痰先理气,气顺痰自消”之理。同时庞安常也指出:“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善治痰者,不治痰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 李海松教授在治疗气郁痰凝类型的不育症时注重运用疏肝理气化痰药,如青皮、陈皮、柴胡、郁金、百合等。在运用疏肝理气化痰药同时,李老常佐用一些活血化瘀之品,使气血运行正常,保证精液化生有源,精道输布通常。
此治法适用于肾阳不足,气化失司证,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靡,头识昏蒙,神疲乏力,四肢冰凉,腰膝酸软,性欲减退或阳痿早泄,或精液稀冷,小便清长,夜尿频繁,大便稀溏,舌淡胖,脉沉细。张仲景《金匮要略》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痰饮之邪“得温则行,得寒则聚”。痰为阴邪,遇寒则聚,遇阳则行,得温则化。同时阴邪最易伤人阳气,阳气被伤则寒饮难于运行。反之,阳气不虚,温运正常,饮亦自除。所以,治疗痰饮需借助于“温药”以振奋阳气,开发腠理,通调水道。阳气振奋,既可温化饮邪,又可绝痰饮滋生之源。 李海松教授在用药上多用茯苓、姜半夏、桂枝、白果、炒白术等,达到温化寒痰,助生精液的作用。同时佐以活血通络之品,以防瘀而化热,加重病情。
朱××,男,30岁,IT职员,经常熬夜,体型较胖,2013年4月14日出诊。主诉:婚后2年未育。夫妻性生活正常,结婚来一直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爱人身体健康,于多家医院检查、治疗,效果不明显。刻下:自觉腰膝酸软,性欲减退,阴茎勃起不坚,精液射出后黄稠,婚前曾有频繁自慰史,同房后小腹刺痛,胸胁满闷,舌边紫黯,舌苔黄腻,脉弦滑。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等,否认外伤史。专科查体示:外生殖器发育正常,睾丸、附睾、输精管、精索未见明显异常,阴毛呈男性分布,血尿常规及肝功能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查精液常规示:量1.5mL,乳白色,pH7.5,60min内不完全液化,密度为1200万/mL,PR:8%,PR+NP:17%,余检查(-)。西医诊断:男性不育症,少弱精症,精液不完全液化。中医诊断为男性不育,辩证:痰瘀互结、湿热蕴结。治法:祛痰化瘀,清热利湿,佐以疏肝。
处方:熟地黄10g、山萸肉10g、肉苁蓉12g、枸杞子15g、丹参20g、王不留行30g、鸡内金10g、生麦芽60g、黄柏12g、茯苓15g、仙灵脾15g、川楝子10g、仙茅10g、炒白术15g、五味子10g、夏枯草10g、青皮10g、合欢皮30g。水煎服1月,并嘱其忌辛辣刺激之品,生活规律,复查精液常规。
二诊时,患者诉腰膝酸软、勃起功能均明显改善,同房后小腹疼痛消失,无明显不适,舌淡红,苔薄黄,脉滑数。复查精液常规示:量3.5mL,30min不完全液化,密度为1700万/mL,PR:20%,PR+NP:33%。李老师认为患者目前病情改善明显,仍要注重化痰药的运用,在前方的基础上加陈皮15g、姜半夏10g、苍术10g。嘱其放松心情,并告知其妻子对男方监督不可久坐,加强适度锻炼。 三诊时,患者未诉不适,复查精液常规示30min完全液化,PR:35%,PR+NP:46%,嘱其停药,可让爱人做备孕准备。两个月后来门诊告知,其妻怀孕。 I 版权声明: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