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练读写】从儿童小说学写作

 悦读生活空间 2016-12-29

  练读写
  被你的光芒所吸引,
  我一步步走近你,
  心灵渐渐温暖。
  在你的世界里,
  我不仅认识了很多的小伙伴,
  我也重新认识了我自己。
  握着你的手,
  看细节如花,
  听生活如歌,
  我和你
  一起编织童年的纯净、美丽
  与爱恋。
  ——邵龙霞
  邵
  龙
  霞
  从儿童小说学写作
  一
  儿童小说的描写手法
  朱自强先生认为儿童小说包含小学中年级以下儿童阅读的小说和小学高年级、初中生阅读的少年小说。个人以为,儿童小说应该是从儿童的世界出发,以儿童独特的视角来展示儿童生活的,故事性很强的散行的叙事作品。这样的作品适合儿童阅读,充满儿童的情趣,主人公大多是少年儿童。儿童小说中所运用的很多描写手法值得儿童写作时借鉴、学习。
  细节描写
  如果把小说比作一棵树,那细节描写则是树上的绿叶和花朵,没有了细节描写,小说的美感就失却了一大半。从某种程度上讲,细节描写决定着这部小说的好看程度。
  作家樊发稼在读罢秦文君的《贾里日记》后,说了这样的一段感想:文学作品,特别是像小说这样的叙事文学再现现实生活和刻画鲜活的人物形象,是绝对离不开情节和细节的,如果说情节是故事的基本构件,那么精湛生动的细节则是展开故事情节、凸显人物性格特征、增强作品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的重要元素;血肉丰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借丰富生动、细致入微的细节,得以恒久地镌刻在读者的心版上。重视并精于细节描写,是小说作家的艺术功力臻于完善和成熟的标志。他还例举了《贾里日记》中很多的细节描写:
  《贾里日记》可以说是一部高密度细节描写的作品。这些直接采撷自生活的细节,恰如朵朵水灵的鲜花,将作品织缀得摇曳多姿,煞是好看。这些动人的细节令人过目难忘,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可读性。
  细节也包括一些有趣的小“噱头”,例如“小奥特曼”在语文课上出洋相将古文里的“周襄公”念成“周囊公”;爱钻牛角尖又喜欢出风头显摆的女生张飞飞问英语老师“怎么把‘一行白鹭上西天’翻译成英文?”她本来想说“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结果昏头昏脑说成了“一行白鹭上西天”……
  在很多的优秀儿童小说中,这样的细节描写比比皆是。怎样来引导孩子关注这些细节描写,了解细节描写的妙处,并将之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中呢?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1.寻找细节。阅读一部儿童小说,画出相关的细节描写。
  2.谈谈自己最感兴趣的细节描写,说说这样的细节描写有什么好处。
  3.创设具体情境,让儿童展开细节描写。比如可以当场表演小品,让儿童抓住其中的一个细节进行描述,也可以带领儿童走出校门,观察生活,把自己看到的细节描写下来。
  环境描写
  由于小说中的人物活动以及情节的开展都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所以,无论是成人小说还是儿童小说都离不开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可以说是小说构成的一个重要元素。儿童在写作时能恰当地运用环境描写,可以使自己的作品更加真实可感,也有助于刻画人物,提升表达效果。学习儿童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我们先来透过作品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奠定故事的基调。好的环境描写就像一个精心布置的舞台,所有的灯光、布景等,与整个故事相协调,为故事的上演提供了一个适宜的场景。即所谓的“未成曲调先有情”。请看曹文轩的《草房子》中的一段描写:
  油麻地小学是一色的草房子。十几幢草房子,似乎是有规则,又似乎是没有规则地连成一片。它们分别用作教室、办公室、老师的宿舍或活动室、仓库什么的。
  在这些草房子的前后或在这些草房子之间,总有一些安排,或一丛两丛竹子,或三株两株蔷薇,或一片花开得五颜六色的美人蕉,或干脆就是一小片夹杂着小花的草丛。这些安排,没有一丝刻意的痕迹,仿佛这个校园里原本就是有的,原本就是这个样子。这一幢一幢草房子,看上去并不高大,但屋顶大大的,里面却很宽敞。
  这种草房子实际上是很贵重的,它不是用一般稻草或麦秸盖成的,而是从三百里外的海滩上打来的茅草盖成的。那茅草旺盛地长在海滩上,受着海风的吹拂与毫无遮挡的阳光的曝晒,一根根地都长得很有韧性。阳光一照,闪闪发亮如铜丝,海风一吹,竟然能发出金属般的声响。用这种草盖成的房子,是经久不朽的。这里的富庶人家,都攒下钱来去盖这种房子。
  油麻地小学的草房子,那上面的草又用得很考究,很铺张,比这里的任何一个人家的选草都严格,房顶都厚。因此,油麻地小学的草房子里,冬天是温暖的,夏天却又是凉爽的。这一幢幢房子,在乡野纯净的天空下,透出一派古朴来。而当太阳凌空而照时,那房顶上金泽闪闪,又显出一派华贵来。
  作家通过对油麻地草房子的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渲染了一种纯净优美而自然的氛围,拨动了整个作品纯美的基调琴弦。
  人物心情的晴雨表。把内心的“情”,自然地渗透到外部景物之中,这就是“情积于内而发之于景”。环境描写如果披上了“我的色彩”,也就印证了王国维先生的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常常喜欢默念《长亭送别》中的句子:“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样的环境描写因为渗透着作者真真切切的情感,而让我们一遍遍地吟诵,让我们一次次地感动。
  在《草房子》中杜小康的父亲因为想发大财,用几代人积累的财富购买了一条运货的大船,又跟别人借了一笔款,去城里买了一大船既便宜又好的货,可在回来的路上,他的船撞上了大铁船,结果一切化为乌有。当杜小康无钱上学,整天呆在家里的时候,作者进行了这样的一段环境描写:
  白天,村巷里也没有太多的声响,只是偶然有一串脚步声,或几句平淡的问答声。外面的世界,似乎也是沉寂的。杜小康总是坐在门槛上,听着红门外的动静。久久地听不到外面的动静后,他只好又把心思收回到院子里。
  阳光照着院子里的一棵柿子树,枝叶就将影子投在地上。无风时,那枝叶的影子很清晰,一有风,就把影子摇乱了,乱得晃人眼睛。风掠过枝头,总是那番单调的沙沙声。这沙沙声仿佛已经响了千年了。枝头上偶然落上几只鸟,叫两声就不叫了,因为安静,就立在枝头上打瞌睡。睡着睡着,忽然觉得太安静,就惊醒过来,一身羽毛收紧,伸长脖子东张西望,然后战战兢兢地叫了几声,受不了这番安静,朝远处飞去了。
  过于沉寂的世界,单调的风掠过枝头的声音,羽毛收紧、战战兢兢的小鸟,无不突出了遭受家庭变故后的杜小康孤独、失落、无奈以及无助的心情。
  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了情节的发展需要,作者有的时候要设置特定的环境,使情节的发展自然出现转机。比如在《草房子》中,为了写纸月留宿桑桑家里的情节,作者进行了这样一段环境描写:
  初冬的一天下午,北风越刮越大,到了快放学时,天气迅捷阴沉下来。桑桑家的那些在外觅食的鸽子,受了惊吓,立即离开野地,飞上乱云飞渡的天空,然后像被大风吹得乱飘的枯叶一般,飘飘忽忽地飞回草房子。
  这样的环境交代,离家很远的纸月只能住到桑桑家了。于是,就自然地又有了桑桑不好意思起来撒尿,而导致尿床的情节,细腻而传神地写出了桑桑那种懵懵懂懂的对纸月的好感。
  关于环境描写的作用还有很多,不再一一例举。那么怎样让儿童自然而恰当地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之中呢?我们可以运用这几种方法:
  1.关注环境描写。在阅读时,要求能找出环境描写的语句。
  2.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对相关的环境描写,讨论其在作品中的作用。
  3.补写环境描写。我们了解了环境描写的作用,那么能不能根据上下文,想象当时的情景,来补写出一段环境描写呢?
  4.根据人物心情展开环境描写。出示相关人物的心理活动,叙写当时的环境。
  5.根据相关情节的需要,设置环境描写。
  心理描写
  在儿童小说中,心理描写也是经常运用的一种描写手法。其作用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比如在黄蓓佳的《我要做好孩子》中,就有很多成功的心理描写片段:
  金铃受宠若惊地反手抱住了妈妈,一边回报那些雨点般密集的亲吻,一边在心里盘算要不要把数学卷子拿出来。她决定不拿。她舍不得打破这一刻和妈妈之间的温馨,更不忍心看到妈妈伤心失望的样子。她就努力地笑,一直笑到眼泪挂在了睫毛上。
  金铃心里很烦、愤懑、气恼、苦涩、失落……许多情绪混合在一起。好学生,坏学生……自己在同学眼里是坏学生吗?好学生又有什么了不起?好学生做错了事就应该缩起头;让坏学生背黑锅?好学生如果这么自私、怯懦,算什么好?100分再多,三好生奖状再多,假的!人格上只有“0”分!她金铃看不起他们!还有于胖儿,溜须拍马的家伙,为了抄人家作业,连良心也不讲了。如果现在有战争,于胖儿一定是叛徒,是告密的小人!
  金铃独自站在树下,用眼角瞄着那只塑料袋。袋里的小蚕浑然不知发生了何事,仍旧在努力地爬来爬去。金铃心跳如鼓,两手出汗。捡回去吗?捡不捡?这可是别人扔掉的东西呀!乞丐才会捡别人不要的东西呀,同学们知道了一定会笑话她。可是就这么走了吗,让这只蚕宝宝躺在路边被行人踩死?被车轮压死?或者被顽皮的小孩们一把捏死?她终于飞快地向四周扫了一眼,觉得并没有人注意她的动向,就猛地弯下腰,把那只塑料袋一把抓在手里。天哪,但愿不要有人看见,千万不要有人看见!她背过身,把肩后的书包卸下来,装作从书包里拿什么东西,趁机将一袋小蚕放进书包里去。而后她不敢背着了,用两只胳膊小心抱住,就像一只随时就会压碎的薄胎花瓶。
  这些心理描写生动地展示了金铃丰富而真实的内心世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学习成绩中等的女孩,一颗敏感、善良的心。
  从儿童小说中学习心理描写,我们以《我要做好孩子》这部小说为例,谈谈主要采用的方法:
  1.心理描写记录簿。让孩子阅读《我要做好孩子》,摘录其中精彩的心理描写的语句。
  2.真情告白。比如《我要做好孩子》中金铃在“扔垫子”事件中被于胖儿诬陷,愤懑、气恼、苦涩、失落的情绪一齐袭上心头。晚上睡觉时,金铃睁着眼睛想了好一会儿心思,她会想些什么呢?请孩子们以“心灵的声音”为话题,代替金铃作一番真情告白。
  3.吐露心理活动,学会与人沟通。仔细阅读“狼狈的模拟考试”这一片段,然后写一篇短文“考砸以后……”与自己的父母进行一次心理交流,通过展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自己的爸爸妈妈沟通。
  二
  形象的塑造
  这里所说的形象指的是人物形象。在一些文学理论中,人们又称之为“典型”。巴尔扎克在《〈一桩无头公案〉初版序言》中说:“‘典型’这个概念具有这样的意义:‘典型’指的是人物,在这个人物身上包括着那些在某种程度上跟他相似的人们的最鲜明的性格特点;典型是类的样本。
  因此,在这种或那种典型和他的许许多多同时代人之间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出一些共同点。但是,如果把他们弄得一模一样,则又会成为对作家的毁灭性的判决。”所以,较为成功的人物形象,既要让读者有似曾相识之感,甚至在“形象”的身上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又要通过独特的形式表现出来,正如别林斯基所讲:典型是对于读者的“熟悉的陌生人”。
  儿童小说中的主要形象是青少年形象,这些形象的塑造有如下的一些显著特点,值得我们写作的时候模仿、借鉴。
  形象来自于生活
  很多优秀的儿童小说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普通儿童,写他们的日常生活及喜怒哀乐等。这样,塑造出来的形象更真实,更能打动读者。
  黄蓓佳的小说《我要做好孩子》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小学毕业生金铃的学校、家庭生活,塑造了一个学习成绩中等但机敏、善良、正直的女孩。而黄蓓佳介绍说,金铃就是以女儿为原型塑造出来的形象。当时女儿小学毕业,黄蓓佳整理着几大摞复习资料,不禁感慨万千。这本书她是一气呵成,用了20天左右就完工了。女儿是第一个读者,她边看边笑:“金铃真的跟我很像!”由于人物就在自己的生活中,就是自己朝夕相处的女儿,所以,作家写得很顺,且塑造出来的形象让许多小读者感同身受,非常喜欢。
  形象的丰富性
  在儿童小说,深受儿童喜爱,被儿童熟知的形象,大都追求性格的多样性、丰富性、复杂性,作家塑造出的人物形象血肉丰满,避免了单一化和脸谱化。
  比如孩子们非常喜欢的长袜子皮皮、彼得·潘,他们既具备呼风唤雨的神奇能力,又掺杂着幼稚可笑的弱点,而正因为人物性格的丰富性,这些人物形象与孩子的审美趣味相投,他们才能够存储在儿童的记忆深处,被一代又一代的儿童津津乐道。
  让形象“形神兼备”
  让所写的人物栩栩如生,如在眼前,就要使笔下的人物“形神兼备”。做到这点,就要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相关的描写来让人物自己说话、自己行动。秦文君说,搞儿童文学的作家,应该是幽默的、放松的、有活力的,充满儿童式的浪漫,并要有一种游戏精神。她塑造的贾里和贾梅让人叫绝。贾里聪明、活泼、热情;贾梅天真活泼、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为了表现人物的这些特点,小说中有很多的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
  比如《男生贾里》中的《舞台明星》这一章,讲哥哥贾里为妹妹鸣不平,因为邢老师让贾梅在舞剧中饰演一个母亲,只能在舞台的暗角里补一双旧袜子。为了让妹妹能够在舞剧中大显身手,让别人看到妹妹的实力,他想出了一个主意:让贾梅在“女儿”和同学群舞时冲进去表演一番,要把平时练的绝招显出来。结果,贾里失算,弄得台上台下乱成一片。作家这样写道:
  贾里一直到饿得快倒下来才回家。他踮着脚跳芭蕾般溜进屋,妹妹已经哭够了,眼皮肿得像桃子。她边擦眼角边说了两句话,令贾里鼻子发酸。
  她的原话是——我不会不睬你的,也不会跟任何人提这事,因为你是好心,我懂。
  这样的描写突出了贾梅的善良、宽容,自己伤心到眼睛“肿得像桃子”,可是她却不责怪自己的哥哥,贾里觉得“妹妹真有义气,像女侠”。
  如何让儿童来习得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呢?我们结合《草房子》谈一些具体的做法。
  1.猜猜他(她)是谁。由老师或同学说出相关人物的外貌,着装等,让孩子们猜出人物的名字。
  2.分别用2~3个词语来准确描述桑桑、陆鹤、纸月、细马、杜小康,并结合具体的事例来说说你的理由。
  3.为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物设计名片,要求能列出他(她)最重要的信息。
  4.找到你自己。曹文轩在这本书里为我们描述了大大小小的二十几个人物,在这么多人当中,你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影子?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些什么?
  5.在4人左右的朋友圈里用三个形容词来准确地描述你自己,并结合具体的例子说明你为什么用这三个词。然后,再听听你的朋友是怎样形容自己的。
  6.以一个全班同学都熟悉的人为例(例如老师),写一篇文章,要求能写出他的特点,包括他的外貌、着装、说话方式和个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