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張承榮等主編《隴蜀古道:青泥道研究論文集》出版(附:彭邦本/序一、馬強/序二)

 隨风飘逝 2016-12-30


 

 

 

【隴蜀古道研究】

高天佑:隴蜀古道考略

蒲向明:關於隴蜀古道的文獻和文學考察

劉雁翔:杜甫隴蜀紀行詩《木皮嶺》地理位置討論

曹鵬雁:徽縣通秦州古道與明代火站批驗茶引所

王使臻:唐宋隴蜀道研究:基於文物和出土文獻的考察

晏波:秦漢時期氐族與故道、下辨道設治及其隴蜀交通

魯建平:牛尾道與祁山道:宋金時期西垂與河池的馬鹽交易通道

余永紅:隴蜀古道隴南段幾處石窟造像的藝術特色與文化意義

蘇海洋:杜甫入蜀行程北段路線新考

孫啟祥:論隴南古道在蜀道申遺中的地位和優勢

程文徽:試論隴蜀茶馬古道的文化資源開發

羅衛東:茶馬古道“隴蜀道”探析

蔡副全、滿正人:沮道興廢考

蒲向明:隴蜀道詩:杜詩分地域研究之重要區間

劉吉平:氐羌遺韻:八峰崖石窟造像藝術的文化解析

焦紅原、秦戎:“隴蜀古道”研究概述

 

【青泥道研究】

梁中效:論唐宋青泥路的變遷及文化地位

蘇海洋:論青泥道的時空特徵與獨特價值

王浩遠:河池縣治與青泥古道考

孫啟祥:故道簡論

袁永冰:古代詩歌中的青泥嶺白水路

聶大受:杜甫與青泥道及其他——杜甫徽縣行吟二題

陶喻之:《過青泥嶺》:一首作者被誤傳許久的蜀道詩

馮歲平:北宋《新修白水路記》的書法藝術價值

石志剛:北宋以後白水路的變遷

許占虎:蜀道青泥嶺北周佛爺崖石窟造像考述

王義:青泥道仙人關古戰場遺址考辨

王敏傑:青泥嶺:唐宋時期的快活林

吳世剛:宋金仙人關大捷述略

蘇浩:關於青泥古道文化的思考

陳寶軍:青泥古道的人文底蘊和旅遊開發價值

 

【蜀道研究】

高天佑:蜀道學芻議

陶喻之:歷代入蜀棧道圖考述

高敏:從《儀制令》看蜀道重要節點——三泉

吳志文:廣元蜀道古樹名木的原真性及歷史文化獨特性與保護利用

李宜蓬:蜀道詩與蜀道旅遊資源開發——以褒斜道為例

鄭國穆:淺議GPSRSGIS技術在蜀道及茶馬古道考古調查中的作用

任夢一:《蜀道難》系列詩歌的承繼與發展

王平:宋琬《棧道平歌為賈膠侯尚書作》的文學價值——兼與李白《蜀道難》比較

冉加強:徽縣虞關鄉《許清虞關修路摩崖碑記》新識

呂方:關隴軍事家馬援的悲劇與啟示

龍青山:青泥嶺諸多歷史載述與發展旅遊業的思考

甘宏:透過歷史看隴蜀古道

高敏:詩山畫嶺話青泥——兼述其在蜀道申遺工作中的價值體現

蘇海洋:“隴蜀古道—青泥道”學術研討會(2015)述評

 

後記

 

序一

 

彭邦本

 

蜀道,通常指連接歷史上關中和蜀中(巴蜀地區)、進而連接南北絲綢之路的古老交通道路系統,包括金牛道、米倉道、荔枝道,和故道、褒斜道、子午道、儻駱道、陰平道、祁山道以至河南道(西山道)等重要線路。也有學者從廣義角度,以蜀道概稱古代通往巴蜀地區的所有交通線路,亦略可備一說。不過,作為長期以來約定俗成的習慣性範疇,學界仍多以上述秦隴至巴蜀之間總體呈南北向延伸的交通路線網路為蜀道,這也基本符合大量傳世歷史文獻和出土資料反映的史實。

蜀道系統在中國和人類文明史上做出過極為重要而長期持續的貢獻,因而具有舉世矚目的歷史地位。

眾所周知,蜀道是東亞大陸起源和形成最早的交通幹線系統之一。在傳世文獻中,不僅《史記》《蜀王本紀》等典籍中有關於故道、金牛道等蜀道線路的明確記載,而且早在先秦文獻中就有諸多反映。如《戰國策·秦策》就記載戰國中期秦舉巴蜀之後,大修“通於蜀漢”的棧道,以至達到了“棧道千里,無所不通”的程度。儘管此事已越兩千餘載,遙想當年,仍不禁令人歎為觀止。實際上,史籍書寫的秦政府上述積極作為,僅僅是大規模改造提升蜀道的系統工程;至於蜀道的開創,則在夏商周三代以遠。如《尚書·牧誓》記載武王伐紂,周人聯盟部隊中引人注目的蜀軍,就是沿著蜀道北上加盟周人聯軍的。這和文獻反映商朝晚期周人已經開始經營“江、漢”,開拓南土的史實相符。不僅如此,《尚書》中傳統認為更早的篇章《禹貢》亦記載了大禹治水于巴蜀,先後於“岷山導江,東別為沱”,“沱潛既導”,“浮於潛,逾於沔,入於渭,亂於河”,這就從傳說的角度反映虞夏之際,由巴蜀地區沿著嘉陵江等水系北向延伸的水陸交通體系,已經抵達秦嶺以北的渭河、黃河流域,說明蜀道可能在五帝時代的秦隴和巴蜀之間就已經起源了。此外,《史記》《大戴禮記》《世本》亦記載了陝甘黃土高原上的黃帝與蜀地土著嫘祖聯姻,所產青陽、昌意二子降居蜀地的古老傳說。甚至《帝王世紀》中相傳居於寶雞一帶的炎帝之母,游華陽亦即秦嶺以南的感孕傳說等,亦無不隱約透射出秦巴南北族群交往互動已久的歷史,同樣反映了交流通道的起源和早期發展資訊。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文獻記載秦隴與巴蜀間族群交通互動的傳說,近年來陸續喜獲蜀道沿線考古發現的印證。20世紀70年代,寶雞竹園溝等處墓地就出土了許多古蜀文化風格的資料;而城固、洋縣一帶許多巴蜀文化風格的殷商時期青銅器,則在更早些時候就被陸續發現。這些與商周同時期的典型巴蜀文化資料在蜀道沿線地區的相繼出土,確切地證明了蜀道的存在。而投射更早資訊的新石器時代資料,近年來亦紛紛破土面世,如陝西城固寶山遺址的發掘者就明確指出,該遺址二、三期與成都平原寶墩文化存在聯繫。而四川廣元張家坡遺址、鄧家坪遺址、綿陽邊堆山遺址、成都寶墩文化均出土具有漢水上游龍山文化特點的黑皮陶。岷江上游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群,亦出土馬家窯、廟底溝類型彩陶。年代最早的資料,當屬廣元中子鋪遺址(距今約6000-7000年)出土的陝西前仰紹文化陶三足器的柱狀小實足。這些新石器時代中晚期以來的資料,令人信服地證實了前述傳世文獻記載並非古人的向壁虛構,而是有真實的依據。應當指出的是,上述具有鮮明獨特風格的器物自己並不能自動流徙往來,它們中有的固然可能是由先民族群間遷徙流動隨身攜帶而至,但更多的應是在出土地區的產品,歸根結底是族群遷徙流動的結果,至少是遷徙者把早在原居地就形成的工藝技術、審美情趣以至宗教信仰帶到新居地後生產出來的。倘果若此,那顯然已是一種深度互動交流和傳播的結果,這就有力地揭示:穿行跨越秦巴山地等地理屏障的交通路線,很早就已經存在了。簡言之,蜀道的起源應不晚於5000年前,夏商周三代時期已經初步形成,戰國中期以降遂逐步形成全貌。

蜀道系統的開發、建設,創造了人類交通史上的奇觀,是古代中國最重要的交通幹線系統之一。首先,它促進了歷史上中國西部的開發,是歷史上中國西部人流、物流和文化資訊流的大通道,先後造就了關中、漢中和蜀中三個“天府”。諸此“天府”,尤其是巴蜀,被學者譽為戰國以後中華統一帝國的王業之基,其經濟、文化在元代以前常領先天下,即使在明清以後雖不再處於先進之列,但仍然在全國舉足輕重。其次,蜀道的開通、持續存在和發展,為周秦漢唐盛世的形成,為古代中華多區域、多元一體文明格局的形成,大一統國家的產生、發展、鞏固、繁榮,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貢獻。其次,中國西部歷來地大物博,族群眾多,極為多元多樣,支系紛繁。正是蜀道和茶馬古道系統發達的交通,為各族群先民的彼此聯繫、交流互動、團結互助、文化融合、和諧共生,以至整個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形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基礎性歷史作用。最後,蜀道連通了整個南北絲路和“一帶一路”,成為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大動脈的中樞或曰樞紐型路段。秦隴和巴蜀地區間的這一數千年來的交通線路網路,儘管其具體形態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蜀道體系的上述這一核心或樞紐連接地位和作用,延續至今,並將繼續發揮作用。在我國今天“一帶一路”重大戰略的切實實施歷程中,這種作用將更為顯著。就此意義而言,蜀道既是中國和人類最偉大的文化遺產之一,又不僅僅是遺產,作為人類文明的紐帶,研究、保護和使用、發展好它,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蜀道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因而自古以來就受到重視,歷代文獻以至圖譜的記載可謂汗牛充棟。近年來,學界對蜀道的研究也日趨重視,成果頗為豐碩。但這些成果主要集中於川陝之間的故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金牛道、米倉道、荔枝道等線,其中除故道因有一段途經隴南而被研究所及之外,在整個蜀道系統中非常重要的隴蜀古道,則論者寥寥。此種狀況,與隴蜀古道的重要歷史地位和作用極不相稱。尤其是近年來國家已經正式將蜀道列入申請世界文化線路遺產的預備名錄,如無隴蜀古道作為蜀道整體的重要組成部分,蜀道申遺所必需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就明顯存在缺憾。因此,隴蜀古道研究的滯後狀況必須儘快改變。令人欣喜的是,一些學者已經在這方面邁出了切實的步伐,特別是甘肅本土的學者,近年來不僅大力呼籲宣導隴蜀古道的研究,而且導乎先路,通過踏踏實實的研究探索和考察,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這方面,隴南學者的成績尤其突出,並且已經形成了一個以中青年學者為主,頗具實力而初顯聲勢的研究集群,覆蓋了文學、歷史、哲學、地理、考古、文博、藝術等人文社會科學各領域,成果兼及實證研究和理論探討。

201510月下旬,由政協徽縣委員會主辦的“隴蜀古道——青泥道”學術研討會在徽縣舉行,這是學界首次以隴蜀古道為研討主題的學術會議,來自全國的60餘名蜀道研究專家、學者和一批知名作家,以及當地文化工作者120余人參加研討會。會議收到學術論文50餘篇,內容涉及蜀道學等理論探索,學術現狀梳理,蜀道文藝研究,蜀道線路走向、重要節點及演變考證,蜀道文化資源的價值及其利用,以及相關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研究等方面。擺在讀者面前的這部論文集,正是此次會議的集中成果。論文集的主編均屬中青年學者,但精心研究隴蜀古道以至更為廣闊的領域有年,有的已逾十年甚至二十年,探索有素,成績斐然。書中文章,馬強教授的序言已有精彩的點評,此處無須再贅。但需指出的是,本書不僅是此次會議的與會文集,也收入了此前學界關於隴蜀古道的若干代表性成果,可謂集研究探索之大成。如果說這次會議是隴蜀古道研究歷程的一個里程碑,這部論文集就是其內容豐富精彩的碑銘。一書在手,隴蜀古道研究的主要代表性成果即幾乎盡入囊中,對於有志於研究青泥道等隴蜀古道的學者,確實非常有用,功德無量。

蜀道是中國和人類最偉大的歷史文化遺產之一,是沿線地方最具特色的可持續發展資源。歷史已經證明,很多資源都是一次性的,不可再生,因而傳統的發展模式已經愈來愈遭遇到日益嚴重的瓶頸約束。而文化的資源不一樣,只要使用得當,不僅可以取精用宏,而且將生生不息,越用越豐富,越用越精彩,從而創造出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就青泥道等隴蜀古道而言,其線路蜿蜒於異常雄奇險秀的自然風光中,一路都是多元多樣的生態資源,而文化遺產資源源遠流長、積澱深厚,極為豐富而獨具特色,亟待學界和沿線地方聯手推進科學的梳理、保護工作,為此就需要深入持續地研究。當然,隴蜀古道研究畢竟仍屬起步不久的初期階段,這一古道系統自身也由若干線路、節點構成,其各自具體的史實演變、性質特點和相互關係,以及與整個蜀道的關係,在蜀道網路中的地位等,很多基本問題乃至基本情況都尚待深入探索。作為人文研究,見仁見智是學術常態。我們認為,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就可以成一說。如此,不同觀點越多,就越有助於我們從問題的不同層面和方向去接近研究物件,從而獲得學術研究的真知和進步。本次會議及剛剛出版的這部論文集,正體現了這種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學術探索精神,是一個可喜的開端,預示著隴蜀古道研究的可持續發展和學術繁榮的到來。

 

2016616

于川大竹林村

 

序二

 

馬強

 

201510月,為進一步提高隴蜀古道研究的社會影響力,並積極配合隴蜀古道的申遺工作,同時,更好地發揮政協在保護地方文化、存史資政方面的重要作用,由甘肅省隴南市徽縣政協主辦的“隴蜀古道—青泥道”學術研討會在徽縣隆重召開,國內蜀道研究專家學者紛至遝來,圍繞隴蜀古道研究及申遺工作出謀劃策,各發宏論。會後社會反響熱烈,媒體紛紛報導,在國內產生了良好的文化宣傳效應。

承蒙大會組委會邀請,我本來已經做好準備前往甘肅隴南與會學習,同時實現多年來去徽縣這一歷史文化名城瞻仰拜謁的心願。但事不湊巧,徽縣會期與教育部對西南大學的評估時間相衝突,學校要求評估的一周內一線教授一律不要請假離校外出,以備抽查、座談。臨時請假既未獲批准,無奈只好向組委會抱歉答覆不能前來,僅僅向組委會發去了原準備大會演講的PPT。雖然個別人不能與會對研討會的召開並不會有什麼影響,但自己好多天內一直抱愧,同時也為未能實現隴南徽縣之行遺憾不已。好在徽縣的同志寬宏大量,不僅沒有責備抱怨,而且在會後不久還快遞來了這次研討會論文集,使我能夠未與會而能對各位專家的鴻篇大著一睹為快。

寒假中正準備回陝南故鄉省親過年,不意又接到徽縣政協仇卓玲女士的來信,希望我為即將出版的《隴蜀古道——青泥道學術研究論文集》寫個序言。雖然我自感學力不逮,對作序之事向來惶悚,但為徽縣同志的古道熱腸所深深感動,同時也感到應該為甘肅隴南的申遺多少做點事情以彌補去秋之失約,於是就勉強應承下來。春節俗事纏身,直到年後返校才終於有空坐下來,邊細細拜讀這部厚重的研討會論文集,邊考慮如何作文,以不辱使命,完成隴南同志交給的任務。同時也想借此梳理一下自己多年來對隴南歷史交通地理及其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一些看法。

一、隴南在蜀道交通史佔有重要地位

在蜀道交通史上,隴南實際上佔有十分重要的特殊地位。近二十多年來,隨著蜀道研究的深入開展,不少學者已經愈來愈認識到蜀道交通網絡中隴南板塊的重要性。早在新石器時代,隴南就是仰紹文化向西北、西南傳播的交匯地帶,馬家窯文化、寺窪文化、齊家文化遺跡在白龍江、嘉陵江上游地區均有發現,即是考古學之證。秦漢以降,隨著中原與西南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加強,隴南的交通地位日益彰顯,形成諸如祁山道、陰平道、故道諸線。楚漢戰爭中,屈居漢中的劉邦漢王集團“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取道隴南,“漢王引兵從故道出,襲雍”(《史記·高祖本紀》),曹參“初攻下辨、故道”(《史記·曹丞相世家》)。正是迂回隴南“出散入秦”,一舉反擊三秦成功,拉開了與項羽西楚霸王集團決戰的序幕,也從此奠定了一代赫赫漢朝的根基;著名的三國時期,蜀、魏在秦嶺南北展開長期拉鋸戰,諸葛亮屯兵漢中,實施蜀漢集團“恢復漢室,還於舊都”的既定策略,重點以隴南祁山為主攻方向,演出了中國古代史上“兵出祁山”的悲壯之舉。諸多中外學人常感困惑,常常問及諸葛亮的軍事目標首先是西漢故都長安,為什麼不直接選擇空間距離較近的秦嶺子午道而要如此奔遠迂回至祁山(今甘肅西和縣祁山堡一帶)?筆者認為除了諸葛亮有刻意效仿當年漢高祖“出散入秦”的軍事戰略理想外,應與隴南歷史政治地理上的高屋建瓴優勢(秦、唐皆起源於隴右),進可攻、退可守,極具隱蔽性的隴南險道及其隴右地區系秦漢著名的產麥區有密切關係。至於三國末鄧艾劍走偏鋒,選擇人跡罕至的隴南陰平古道,繞開陽平、劍門險關奇襲江油、綿竹,迅速攻破成都導致蜀漢滅亡,更是作為中國軍事上的奇跡為後人所津津樂道,傳頌千載。兩晉南北朝時期,雖然南北分裂割據,但隴南白龍江流域卻是東南通往西北甚至敦煌的交通秘境,氐、羌、漢等各種政治、民族勢力交鋒於此,因而圍繞爭奪仇池等地的軍事戰爭也就十分漫長。這期間,隴蜀古道上常常烽火頻傳,金戈鐵馬,風雲際會,因而也促進了隴南通往秦、蜀交通道路的發育。唐宋時期蜀道諸線交通漸趨繁榮,褒斜道、儻駱道、金牛道、劍閣道的交通繁忙無須細說,即使異常險峻難行的河池(今甘肅徽縣)境內青泥道也屢有使臣往還,詩人題詠、商旅不絕,李白、杜甫、元稹等詩人名士對青泥道題詠詩無異於超級宣傳廣告,李白《蜀道難》更使“青泥道”隨著李白的天才詩篇揚名天下,柳宗元《興州江運記》、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則使“青泥道”成為歷史地理學經典中的一個知名古道語彙。宋代圍繞隴蜀道路的改線和整治,“青泥道”交通成為中央與地方官員的一項益國惠民工程反復進行。同時,作為關係到宋王朝國計與民族關係的茶馬貿易中,隴南是這一黃金貿易線中舉足輕重的交通區域,歷史上發揮過非同尋常的作用。為保證這條重要的商旅通道暢通無阻並提高交通效率,秦隴地方官員曾花大氣力整修隴蜀通道,至今保存在徽縣大河店鄉的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大宋興州新開白水路記》摩崖石刻,真實記錄了北宋仁宗景德與至和年間兩次疏通改線青泥道的史實,殊為珍貴。茶馬貿易歷經唐、宋、元、明幾個顯赫王朝,直到嘉慶十七年清朝詔令廢止,延續一千餘年,期間川北、陝南茶葉源源不斷通過隴南運輸至西北諸蕃。據徽縣地方史志工作者歷險勘察,迄今已經廢棄的青泥古道仍然散落著不少茶馬貿易通商碑碣,昭示著昔日這條商旅要道的繁榮與綿延。

在周邊陝西、四川蜀道申遺文化工程已經領先且有重要收穫而甘肅省古道申遺相對較滯後的背景下,“隴蜀古道—青泥道”學術研討會不僅是一次重要的學術會議,而且也體現了隴南政界、學人不甘落後、奮起直追的文化進取精神,其現實影響意義已經逸出學術範圍,從會後社會熱烈反響與諸多省內外媒體的爭先報導中可以證實這一判斷。但同時我們也無須諱言,“青泥道”在中國古代雖然有一定知名度,畢竟只是蜀道中的一個支線節點,過去學者在蜀道研究中只是捎帶涉及,深入的專題討論並不多見。這次隴南發起並成功召開的“隴蜀古道—青泥道”研討會,吸引了國內諸多蜀道研究名家,齊聚隴南徽縣,共商以“青泥道”為核心的隴蜀古道歷史地理與現代開發利用,必將把這條重要蜀道支線的研究推向一個新高度,誠為蜀道學術史與申遺史上一件盛事。

二、《隴蜀古道——青泥道研究論文集》彙聚了我國近年來隴蜀古道研究的最新成果,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隴蜀古道—青泥道”學術會議徵集多篇專題論文並彙集成冊,不僅為研討會的成功進行提供了有力的學術保障,也集中反映了我國近年來蜀道特別是隴蜀古道研究的前沿成果。《論文集》計收論文50餘篇,最終錄用44篇,分別從歷史學、文獻學、古代文學、歷史地理等多個角度對以“青泥道”為重點的隴蜀古道進行了多維、多學科的全面探討,其中不乏富於學術創見與分量厚重者。這裡擇其要者略加評述,以抒學習心得之一二。

高天佑先生是國內隴蜀古道較早的研究者之一,其《隴蜀古道考略》雖作於23年前,但至今仍不失真知灼見,其中對於“隴蜀古道”概念的提出與其分支道路的歸類分析,實具爬梳草創之功,應視為我國學者隴蜀古道研究中的代表作之一;高先生另一篇《蜀道學芻議》,則從理論上和學科建設方面將蜀道研究提高到專門學問的高度,並給予了充分的論證,視野廣闊,高瞻遠矚,古為今用,持之有據,言之成理,讀後頗受啟發。蒲向明先生《關於隴蜀古道的文獻和文學考察》,以深厚的歷史文獻學功底全面系統鉤沉闡釋了大量有關歷史文獻與文學文獻,對隴蜀古道的學術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基礎性論證,並從文獻的梳理中重點探討了故道、祁山古道及分支陰平道、河南道的變遷及其學術史上的疑案問題。孫啟祥先生《故道簡論》以寬廣的歷史視野,從宏觀的歷史背景上探討了蜀道主線之一的故道歷史變遷,並運用歷史地理考證方法對故道研究中諸多訛誤進行了深入分析與學術批評,澄清了故道研究認識中的不少誤區。作者研究隴蜀古道有年,並且在隴南蜀道申遺研究中有敏銳的前瞻性,其早先在《天水師範學院學報》上發表的《論隴南古道在蜀道申遺中的地位和優勢》,旁徵博引,論證有力,應該是隴蜀古道申遺中的一篇重要文獻,頗可作為隴蜀古道申遺的重要參考。王使臻先生《唐宋隴蜀古道研究:基於文物和出土文獻的考察》通過大量隴蜀古道沿線出土的歷史文物及其作者所擅長的相關敦煌文獻,為唐宋青泥道的研究提供了不少鮮為人知的新資料。梁中效先生《論唐宋青泥路的變遷及文化地位》運用大量歷史文獻與地方石刻資料,對蜀道交通全盛時期的唐宋青泥道的行經路線、沿線重要軍事節點、路線變遷、交通盛衰及其相關歷史事件等進行了詳細分析,並且對唐宋青泥道相關詩詞美文及其青泥道的文化意義作了探討,對於認識這一時段青泥道的存在、變遷及文化史價值有重要啟發意義。蘇海洋先生的《論青泥道的時空特徵與獨特價值》則從歷史地理學的空間理論和“文化線路”理論出發,結合豐富的歷史文獻與衛星圖片對歷史時期的青泥道里程、線路走向變化進行了縝密的復原與定位,復原了青泥古道線路的具體走向和沿途所經,厘清了古代青泥道從徽縣銀杏鎮(唐代河池縣所在地)東南經青泥河店子(唐代青泥驛所在地)至白水鎮,最後由白水鎮西至白水江(唐代長舉縣所在地)的具體交通路線,並且指出青泥線全長2862公里(合唐五十三里),與歷史文獻記載的青泥驛至長舉縣的里程完全符合,這無疑是採用科學方法對青泥古道的一次扎實研究。一方面將青泥古道的路線與走向清楚地揭示出來,也使相關的古代文獻的相關記載得到坐實,是一篇頗有學術分量的論文。陶喻之先生多年關注陝南及蜀道,尤其偏重於棧道石刻、書畫、人物等方面的研究,發表了不少探微燭幽、富有新見的論著,此次為會議提交了《歷代棧道圖考述》等7篇論文,全面展示了陶先生近年來在蜀道研究方面的新成果,其中多為有關蜀道書畫、詩歌的新探討,為進一步認識蜀道的文化內涵與文化價值提供了論證。

此外,《論文集》所收一批隴南地方學者的論文提供了諸多地方史志資料和真知遠見,也十分珍貴。曹鵬雁先生長期致力於嘉陵江上游與青泥古道研究,並且多次深入荒莽古道進行實地考察並發表不少頗有價值的考察紀實文章,此次提交的《徽縣通秦州古道與明代火站批驗茶引所》結合歷史文獻和實地考察所見所感,對徽縣通秦州的古道及其文化內涵作了深入闡釋,以小見大,頗見功底。石志剛先生則對後世鮮有關注的北宋以後的白水路及其路線變遷進行了討論,特別是結合徽縣地方文獻與文物資料對宋元明清白水路的交通、功能、生態、重修及其與現代十天高速公路關係等的復原論證,對於認識“後青泥道時代”的隴南交通變遷有重要意義。

總之,這部論文集彙集了國內歷史文化專家研究蜀道,特別是隴蜀古道及青泥道研究的最新前沿成果,不少論文史料翔實、論證充分、觀點創新,特別是部分實地考察參之以歷史文獻寫成的論文,重要的科學價值不言而喻。

三、隴南蜀道研究及其申遺,必將助推隴南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發展

蜀道是中國古代著名的交通要道,歷史悠久,古跡密集,文化底蘊深厚,又是一條重要的文化遺產之路。這一豐富而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不僅屬於中國,也應該為世界所認知與共用。因而早在十多年前,一批有識之士就開始呼籲並推動“蜀道申遺”,並且愈來愈得到國家與地方政府的重視,四川、重慶、陝西等地紛紛投入了這場于國于民于歷史大有裨益的文化工程,其中四川省的蜀道申遺最為積極熱情,走在前面,且已取得重大突破。實際上蜀道申遺,從文化遺址分佈的實際狀況而言,應該由陝、甘、川蜀道沿線各有關城市和地區共同整合,聯合申請。正如2015年湘、鄂、黔三省聯合將土司遺址成功申請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為我國跨地“申遺”創造了成功範例,值得借鑒。

就蜀道文化遺跡而言,雖然陝、甘、川均有分佈,但主要還是分佈在陝、甘二省,如棧道遺跡,四川境內並不多。特別是隴南段蜀道諸線的古祁山道、青泥道、陰平道、陳倉道西段,遺存大量石刻、石窟、摩崖、古津渡、橋樑、古祠堂等,歷史文化遺跡十分富集卻鮮為人知。目前陝、甘、川申遺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三省步調不一致,缺乏長期有效的合作機制,學術研究與政府機構脫節,一些重要的古道文化遺存尚未得到應有的重視與保護,經濟開髮式的破壞仍然時有發生,一些蜀道歷史遺跡景點商業包裝氣息過分濃厚,蜀道沿線特別是甘肅省的蜀道文化遺產家底仍缺乏確切資料等。

因此,作為一個歷史地理學者,我強烈建議:首先,應當儘快組織成立甘肅或隴南蜀道申遺領導機構,進行組織協調工作;其次,應當組織包括高校、文博、考古、方志、旅遊部門的專家學者,儘快對陝、甘、川境內的蜀道古跡進行徹底調查、統計、分析、整理、建檔,並形成清單;其三,精選其中有重大歷史文化意義的若干遺址和文化線路寫出論證報告,上報國家負責申遺機構備選,如隴南境內的摩天嶺、祁山堡、青泥嶺、鹽官鎮,詩聖杜甫在隴南的行走路線,隴南境內的茶馬古道等均應該給予充分重視;其四,組織陝、甘、川相關學者集中精力,撰寫出版一批有學術價值的蜀道文化專著,為蜀道申遺提供有力的學術支援。在文化資源方面,隴南市境內的伏羲文化、贏秦文化、乞巧文化、三國文化、隴蜀古道文化等皆值得深入挖掘。從這個意義上說,《隴蜀古道—青泥道研究論文集》的出版,對於隴南的蜀道研究與申遺及其在國內外的文化影響力的擴大,必將發揮積極、深遠的助推作用。

時至深夜,窗外嘉陵江的夜風習習掠過,芬芳的花香帶來些許早春的訊息。拜讀諸篇研討隴蜀古道之宏文,不禁思接千載,心縈青泥古道,神往隴南勝跡,竟漸興奮而無倦意。於是,隨筆草成這些斷斷續續的感想,權作為序。

 

2016312

于重慶北碚

 

(感謝馬老師提供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