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节文化习俗(上)

 唐1963 2016-12-30


 眼看咱们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就要到了,不知道大家在即将过去的这一年里收获怎么样。“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春节也是和家人团聚的日子。说到春节,其实我们身为炎黄子孙,很有必要清楚了解咱们的节日文化,尤其是春节的文化习俗。随着咱们历史文化的发展,春节的节日文化习俗也特别丰富。这里就为大家介绍一些。

 有这样一个民谣用通俗的语调反映了咱们春节期间的一些文化习俗:"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儿,捏造鼻儿(饺子);大初一儿,撅着屁股乱作揖儿。"北京民谣也有很多相同之处: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扫尘

《吕氏春秋》记载我国扫尘的风俗在尧舜时代就有。“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也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积累的在冬季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的传统美德。


做豆腐

民谚称:“腊月二十五,磨豆腐。”一些地方还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风俗,因为在民间传说里,灶神上天向玉帝汇报人间情况,玉帝会下来参看各家是否如灶神所奏,于是大家都吃豆腐渣以示清苦来瞒过玉帝惩罚。其实是因为古代生产力低下,没有那么多好吃的,于是做豆腐来存留食用。


接玉皇

旧俗、新俗都认为灶神上天后,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照田蚕

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也叫“烧田蚕”、“烧田财”。在腊月二十五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举行这一活动。


祭祖

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因为对于祖先的崇敬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在春节这样的大节里,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大多数地区都是在二十九日早晨请祖或者大年初一去祭拜。汉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正月之朔是为正月,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


除夕守岁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


贴门神: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门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来张贴。


贴年画:年画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


贴春联: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吃年夜饭守岁:也就是“熬年”,传说是躲避“年兽”,一夜不睡。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