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觅踪毕节天后宫

 fsn9oule12e45h 2016-12-30

偶然翻阅一本有关贵州庙宇的资料,见一则记载:“舞溪(舞阳河)以上,天后宫(妈祖庙)只有三处,即湖南芷江、贵州镇远和黄平旧州。”心里颇不以为然。儿时记忆深处,毕节似乎也有—座天后宫。求证于年长的老毕节人,果然曾有一座规模不小、气势辉宏的天后宫。

古城毕节中心,在南关桥下狮子口处,有灵峰寺下灵溪河贯西向东而来,此河流经翠屏原野、桂花田坝,与响水滩奔流而下的倒天河汇合。那时生态平衡、水源丰富,两河交汇处,融合为宽阔十亩有余的一个迥水塘。天晓时初阳洒金,月上时银光粼粼,文人雅士在少白楼凭栏把酒,兴趣盎然间便赋与其别致的雅号——沉金塘。据上辈老人口述,沉金塘两岸密布合抱粗的柳树,柳荫之下,青石小径贯通南关桥与五龙桥。柳荫之外,则是木楼毗邻的商贸中心,飞檐环廊灯笼垂悬,招贴飘扬,日里人声鼎沸,夜来丝竹悠扬。偶然间一两声悠长而高吭的“炒米糖开水……”叫卖吆喝,常惊得夜宿水鸟飞腾,盘旋—阵子,便又先后落回那灯笼映红的水面之上。

这里不得不繁华。这座连接云贵川三省,并为西南内陆下湖、广,通沿海的城池,自古以来就络绎不绝地走过了茶马古道上(南丝绸之路)运川盐、载云茶的无数马帮商贾,加之乌蒙高原优质的生漆、桐油、药材、鸦片、蚕丝、汞、铜、铁、水银、铅锌、硫磺等物产逐渐为外商所青睐,成为了他们驻地采购的大宗商品;在运走高原特产的同时,客商们又带来了各地物产,毕节逐渐形成了云贵川三省、甚至襟带湖广的商品物资集散地。这里常年有天府之国的盐、府绸、工艺品、干鲜货;彩云之南的茶、云土(鸦片)、山珍、火腿、兽皮、珍稀木材;两湖及苏杭的丝绸、刺绣、衣裤、手工艺品、陶瓷器皿;更有福建、广州的海鲜、工业品,乃至外国“西洋钟”、“ 西洋镜”、“ 洋油” 、“洋火” 等等“洋货”。特别是雍正年间在这里设立宝钱局(铸币局)、鼓铸局、京楚局金融工业机构;光绪十二年又始建电信局,电话、电报贯通川滇黔鄂诸省,毕节城迅速扩张,人口殷繁,商贸活跃。在沉金塘周边,形成了新的商业街区,钱庄货栈、商号铺面、客店马栈、酒肆茶楼、烟馆戏院、“三省货物堆栈”等等商贸服务行业如雨后春笋,纷纷冒出。

生产力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总是伴生着文化的繁荣。西北、中原、两湖、沿海商旅及工匠的大量涌入,在促进商品物资贸易的同时,也促进了文化交流。中华民族常有不同地域影响而产生的宗教信仰,寻根与思乡之美德。为怀念家乡、联谊同胞、群聚乡党,在商会、行会的行业联系外,以省籍或邻近地域为单位的同乡会馆又纷纷建立。这些会馆又因共同的信仰而演绎为庙宇。以毕节为例就有不少这样的事例——如“陕西会馆关帝庙”(三旅社)、“四川会馆黄忠庙”(京剧团)、“湖南会馆张飞庙”(六小)等等。福广(浙)商人们,因常年在在毕节组织桐油、生漆、猪鬃等物资,商贾为数也不少,于是就沉金塘临水之滨处(今电影院、桥边饭店、南关桥畔),修建立了一座天后宫(妈祖庙),自然而然,因福建、浙江、两广人的信仰,故多在天后宫祭祀与聚集,也称福广会馆。

天后宫,南方地区多称“妈祖庙”。供奉的神女,历史上传说是宋代福建莆田县人,名字叫林默,她有特异功能:能观察风云变化,预测水性,告诉船户可否出海,保护渔民、商户的安全,被尊称妈祖。后经过宋、元、明、清各朝代的加封后,列入祀典成为人们信仰的海神。康熙二十三年(1684),大将军施琅率军渡海作战收复台湾。船至海峡中途时中风浪大起,颇有颠覆所有战船之势。情急之下,施琅遂于指挥船上焚香燃烛拜祷妈祖庇佑。说也奇怪,不一会儿海上突然风平浪静,渡船得以顺利登陆而大战告捷。施琅回朝后奏请康熙皇帝,加封妈祖为天后。故妈祖庙又有天后宫之称。

毕节天后宫山门坐南朝北,排面宏大,九立柱八开间,后面观音殿与山门结构—致,左右两侧厢房以风雨桥式环廊与环廊连接,临河环廊设计坐凳与弧形靠背,中间为宽阔青石板院坝,中间为鱼池假山,形成体系完整、结构严谨的四合院式建筑。大门临排面之中前凸,翘檐斗拱,垂瓜吊柱,雕花挡板;两扇朱漆大门旁的两根立柱上部,采用了凸雕手法,雕刻了两条吞云吐雾盘龙,自然连接了门楣上的海涛与朝阳,一派气势磅礴景象。门后为过道,通向院内。大殿为歇山顶,前后四面坡,一正脊,四垂脊,山墙斜出四戗脊,屋顶伸出山墙之外,保护下面的柱子免受雨水的浸蚀。该房为三楼一底,在背面中间巧妙地设计了一五角星形楼梯,从下角开始可随五星形登缘四楼。底楼大殿内,雕刻精美而大气的神龛上,供奉着一尊专从福建莆田请来的红木天后娘娘。天后身高1.7米,面目慈祥,脚踏海浪,栩栩如生。殿门两边一幅对联,据说1905年云南护国军征讨四川时,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代大总统驻毕节督师,刚好大殿落成,福广同乡会长遂恭请章太炎题联。太炎先生提笔在手云:既为妈祖庙,还是移墨梁启超先生为台湾妈祖庙所写的一联增辉吧。稍着沉吟,随即写下了俊逸而苍劲的那幅楹联。右联为:“向四海显神通,千秋不朽”;左联为:“历数朝受封典,万古留芳”。的确,一联汇聚两名人,委实增辉不少。门额上的大字金匾是:“泽施四海。”

后殿为一楼一底两层式木楼,大红立柱,黑漆栏杆,从走廊沿左右禅房之上的风雨过廊,又可通往前殿。后殿为观音殿,供奉观音菩萨之外,侧殿还供奉有关羽,岳飞神像。在天后宫修建进程中,全聘了著名木雕之乡的莆田工匠,他们在施工中采用宋代建筑法式,形体固实厚重,外观雄伟稳健。在门额窗框、山墙顶端、屋檐瓦脊、亭台牌坊等处,运用深雕、浅雕、透雕、镂空雕等传统手法,刻饰了不少精美而典雅、灵动而又栩栩如生的图案。其题材有人物、动物、山水、花鸟以及书画、戏文、典故等,反映了生活风俗中的吉庆有余、五谷丰登、龙凤呈祥、平安如意、多子多孙、松鹤延寿、施善有报、耕读传家等愿望,很受人们欢迎。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在会馆议事处,福广商人们心胸豁达,知足长乐,在千百年读书做官为人生目标的价值观中脱颖而出,追求平凡的人生途径,寻常百姓普通的幸福观念在门枋上的一副楹联得以揭示:

祖宗忠厚,世德相承,且勿论富贵绵延,但使饥有食、寒有衣、居处有屋庐、比户各保安奎,便是享祖宗遗留福泽;

子孙贤明,家声乃振,亦不必才能奇异,只须士勤读、农勤耕、工商勤职业、合族尽无游惰,即可立子孙强盛根基。

在物欲横行、望子成龙、人心不古,甚至有人不惜违法攫取国家公共财物的情形下,这幅楹联所体现的价值观、幸福指数,不失为一剂家族、家庭良方和醒人警句。

在毕节采购的物资,不论是北去四川的,还是南进湖广的,无疑都与水上运输有关。所以但凡在每次物资打包起运前,货主均要到天后宫祈祷,望妈祖保佑运输途中平安,所以长期以来这里香火繁盛。相传杨森调任贵州省主席,从宜宾路过毕节时,率警卫营驻扎天后宫。玩惯了枪支的杨森,在焚香祭祀了妈祖、观音、关圣帝君、岳穆武候诸神后,登栏眺望沉金塘景观,曾赋诗一首题于粉墙之上:“沉金塘水连五龙,水陆明堂座向工,龙盘虎踞镇水口,母泽民生显神通。”

岁月的长河汹涌波涛,总是无情地让许多辉煌的传统文化的载体,在波涛冲击中磨灭。解放后,天后宫先是驻军,再又是日杂物资仓库,再其后设为毕节第四小学校。四小后移至灵溪河南岸后,这里建设成电影院、桥边饭店。由于市中心地皮金贵,桥边饭店后面又为房屋开发商垂青之地,水泥森林中这里又多了几幢模式僵硬的商品楼。而今,再也寻觅不到天后宫的一丝踪迹,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老人还保留着一份记忆。

天后宫从清代到民国在毕节这个内陆县城的存在,它反映了三省通衢之地经济贸易的繁荣,佐证了毕节作为大西南出海通道的交通地位,也突现了内陆与沿海文化共生的现象。(作者:李东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