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迷之伪装:穿迷彩能不能隐形?|致知

 cat1208 2016-12-30

EYEONHISTORY


身着数码迷彩的美军士兵



文|邢天宁



无论是对于职业军人还是门外汉,伪装都是一种莫名其妙的事物。

 

前一场战争人们都身穿卡其布制服,但下次就换上了炫目的迷彩。军舰曾被漆成黑白两色,可仅过了10年它们就统统换上了灰色的新装。面对变化,很多军队都显得无所适从。

 

在此之前,为了使士兵和装备难以被发现,人们尝试过每一种图案和颜色的组合。德国空军曾将喷枪发给地勤,让他们自行发挥创造力。一时间,上漆成了一种娱乐活动。

 

这种军事传统影响悠久,1991年“沙漠风暴”行动期间,美军直升机的棕褐色伪装就很随意,它们虽然隐藏了飞机的轮廓,但也使机身上的性感美女显得一目了然。由此观之,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想伪装”或许是不存在的。



特洛伊时代的启发



如果把诱饵也算在内,那么特洛伊木马便是最早的伪装案例,无独有偶,它与一战期间诞生的“观察树”有异曲同工之处。后者是一种有趣的堑壕战装备,外面覆有树皮,内部是一层装甲。


美军制造的“观察树”,树皮、树枝和树根被巧妙地粘合在一起。


白天,士兵会在阵地前选好相似的树桩,然后在晚上偷偷刨掉它,用“观察树”取而代之,而“树”下方则是通向主阵地的堑壕,观测员平时即隐藏在当中,一旦有风吹草动就可以召唤炮火。

 

大多数历史学家都认为是远程火器的普及促进了军事伪装的兴起。在拿破仑时期,滑膛火枪的有效射程只有约200码。然而,到南北战争的时候,子弹从1000码外便可以射杀生命,此时,身着鲜艳的军服便无异于自杀。

 

不过必须指出,现代伪装的原始形式出现得更早,而先驱者们又对此毫无察觉。“七年战争”中,为法军效力的印第安人知道如何利用环境悄然发起袭击,就像精明的猎手。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华盛顿的大陆军击败了装备精良的英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后者的红色制服过于醒目。当然,这并不代表英军指挥官都是无能之辈,而是因为红色源自悠久的传统,至于精锐部队则配发深绿色制服。

 

这种做法并非没有先例,奥地利军队在18世纪中叶便开发出一种带伪装作用的服饰,以便让精锐的猎兵部队在丛林和山地中潜行。美国内战期间,身着灰色制服的南军也给林肯的部队制造了重大伤亡。



单兵伪装的兴起



和很多事物一样,军事伪装从即兴创作转向科学研究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917年,一个叫“纽约迷彩学会”的组织在曼哈顿成立,成员包括画家、雕塑家、室内设计师、园艺家和舞台布景师等。他们提出了很多稀奇古怪的方案,有些甚至令人忍俊不禁。

 

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一直持续到二战,比如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迷彩服就是由《美好花园》杂志的编辑们设计的,其效果固然差强人意,但官兵们对它的印象并不好,平民百姓则戏称其为“猎鸭人”或“青蛙皮”——读者或许已经猜到,他们的灵感的确是来自“美好花园”中的野鸭和蟾蜍。


福克(Fokker)D.VII型战斗机的复制品,机身绘有典型的“五色菱形迷彩”。


艺术家也在献计献策,美术大师帕博罗·毕加索曾建议迷彩最好采用绚丽的菱形图案。此前,他已经发现了一种现象:面对多种颜色和几何形状的混乱组合,观察者将无法获得稳定的聚焦点,并最终产生视觉错乱。

 

现代生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观察和捕捉目标时,大脑会不由自主地寻找一个轮廓清晰的目标,并把视野中的影像与记忆中的影像对照,只要期待的物体在环境中出现,大脑就会立刻识别出来。

 

如果出现的物体与预期影像有一定差别,大脑的识别能力就会有所下降;如果差别很大,那么肉眼在大脑的指挥下就会忽略该目标,出现视而不见的情况。

 

但毕加索可能没有意识到,他提出的样式早在一战期间便被德国飞行员采用。不过后者的目标并不是伪装,而是展示个性,至于真正的大王牌从不依靠伪装,里希特霍芬的座机永远是红色,恩斯特·乌德特则长期使用深黑色涂装,并在机身上用白漆涂着妻子的昵称“Lo”。

 

创立之初,迷彩只用于舰船、飞机、建筑和车辆之上,极少有人想到单兵作战。到19世纪中叶,英军的制服都是以红色为主,1869年后才陆续更换为卡其色。一战期间德军制服的主色调是原野灰,而法军甚至在参战伊始还保留着鲜红的长裤,后来改为浅蓝色。

 

1917年,德国士兵的钢盔上出现了色彩鲜明的伪装图案,同时法军也开展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但统一的单兵迷彩并没有诞生,因为将军们更关心坦克、飞机等“有价值”目标的安全,而不是活生生的人。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对迷彩的研究陷入低谷。由于预算骤减,各国军队只能惨淡经营;保守思想也死灰复燃,很多将军甚至公然宣称,使用迷彩“违背了骑士精神”。直到30年代末,研究工作才重新步入正轨,而抢到接力棒的则是德国人。

 

1937年,一名叫威廉·勃兰特的军官加入党卫队特别任务部队(党卫军的前身),他依据自己在委内瑞拉担任军事顾问期间的经验,开发了一套别具特色的制服体系,并在第三帝国专利局获得了专利。

 

到二战爆发前,党卫队特别任务部队几乎普及了迷彩服,但德国陆军的领导层却没有意识到整个事件的重大意义。他们的态度非常不屑,认为“原野灰制服让士兵像个男人,而迷彩服只会使他们成为懦夫”。

 

结果直到1943年,陆军的迷彩外套才正式列装,同时,空军也为伞兵和地面部队研发了类似的制服系统。

 

美军对迷彩同样兴致盎然。战争期间,他们共开发出四种不同的样式,而士兵们对其褒贬不一:参与过菲律宾丛林战的老兵认为它可以救命,投入欧洲战场的部队却表示迷彩服经常让士兵遭遇误伤,因为它们“太像党卫军制服了”。

 

同样,苏联、意大利和匈牙利陆军也有自己的迷彩装束,但配发量有限,英军和日军则从未使用过迷彩。许多二战大兵根本不喜欢伪装,而且怀疑此举会显得更为醒目,特别是在移动的时候。

 

从1943年起,迷彩渐渐失宠。根据不完全统计,越战期间美军使用的迷彩服超过20种,但没有一种百分之百令士兵满意,因为假如士兵开始移动,其所处的背景就会改变,而又没有一种现成的伪装能够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于是,一些国家开始研发所谓的“干扰迷彩”,它通过深浅两种色块的密集搭配,使对手误判目标的形状和轮廓,由此实现伪装作用。



徒劳的尝试



正如线膛枪的普及使军队扔掉了五颜六色的制服一样,飞行器的发明也催生了伪装的进步。在对重型武器的伪装领域,其作用尤为明显。

 

一战期间,军用飞机的主要作用不是战斗,而是侦察敌军的方位和动向,地面上只要有风吹草动,便注定逃不过高精度的摄像镜头。

 

为隐藏关键的炮兵阵地,法国工程师开发了伪装网和迷彩帆布,其间精心点缀着真假植物,迷彩样式也随季节变化而更换。

 

而德国人更是无所不用其极,表现主义画家弗朗茨·马尔克1914年被征召进入炮兵部队,服役期间开发出九种独特的伪装帆布,每种都借鉴了著名画家的风格,比如爱德华·马奈和瓦里西·康定斯基。

 

1916年3月,晋升为中尉的马尔克在一次炮击中殒命,死时仍对他的“杰作”满怀自信。但后来证明,法军正是通过空中侦察发现了他的阵地。因为大炮在开火后,炮口冲击波会吹散前方的沙土,在地面上形成一个独特的扇形,从高空很容易辨认——从这种意义上说,马尔克与其说是死于敌手,倒不如说是死于偏执的自信。


油画《利物浦船坞的炫目迷彩船》,爱德华·华兹华斯作于1919年。


一战期间,许多军舰都采用了黑白相间的“炫目迷彩”,它很快成为朴茨茅斯港小酒馆中的谈资。一些水手将涂着这种迷彩的船只比作“在海洋上奔跑的斑马”,另一些则表示他们看到色块就一阵眩晕。

 

这种伪装实际是“干扰迷彩”的一个早期范本,意图在于迷惑潜艇。“炫目迷彩”的实战价值远没有吹嘘的那样出神入化,有时它给海员的仅是心理安慰而已。

 

另外,一战期间潜艇的攻击手段也非常原始。它们经常大摇大摆地浮出水面,用甲板炮解决目标,只有对付大型船只或军舰时才使用鱼雷。

 

一战头号潜艇王牌阿诺德·德·拉·皮埃尔据说只发射过四条鱼雷,“用甲板炮例行公事”几乎让他作呕。为确保百发百中,潜艇经常逼近到200米的距离。此时,伪装是毫无意义的。

 

不过也有艇长坦承,他们的确会“把船首误认为船尾”,或是“将一艘大型船只误判为两个较小的目标”,不过只有“在距离极远,且观测员喝醉”的情况下才会发生。

 

二战期间,“炫目迷彩”的衍生品仍在沿用,效果只是聊胜于无。为弥补不足,战争末期,日本海军甚至在航空母舰上种植灌木,但这并没有阻止它们接二连三地沉没。

 

舰船伪装的失败并不在于手段本身,随着舰载机和雷达投入战场,海战依靠目视的模式已经彻底改变。但对老兵们而言,迷彩仍是他们记忆深处的一部分,直到今天,二战纪念舰“贝尔法斯特”号还保留着蓝灰相间的涂装,以提醒游客铭记那场决定人类命运的斗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无论是舰艇迷彩还是航空迷彩都走向了衰落,飞机带着迷彩升空的景象越来越少见,给人们的印象也极不专业。

 

20世纪70年代,航空画家基斯·菲里斯申请了一个专利,他在战斗机机腹涂上假座舱盖,空战时敌人便无法弄清它到底是要转向还是要脱离战斗。今天,这一发明还在造福美国空军的训练部队,加拿大的CF-18“大黄蜂”战斗机也是它的忠实使用者。

 

到目前为止,唯一真正有效的伪装形式或许在于隐形技术。和传统伪装不同的是,隐形技术的有效性是可以量化衡量的。但是,即使是隐形武器也需要借助黑暗或距离的保护。

 

200年来,伪装网、迷彩服、生物学理论、数码迷彩、光学伪装……科学和艺术的所有成果都已运用于军事。然而在变幻莫测的战争舞台上,人们还是没有找出一劳永逸的解决途径。

 

当然,假如人类真的能够凭借智慧而非蛮力解决一切,或许就永远不会出现战争,而迷彩这个大环境缔造出的诡异发明,也将注定不会有问世的可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