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含咀“教育”

 昵称39259001 2016-12-30
含咀“教育”
教师节将临,忽而想起“如何理解‘教育’二字?”这样一个问题。
于是,冥思苦想,细细体味,终于想到了八个字:“教乃艺术,育为尽心”。
为什么是这八个字呢?容我缓缓道来。
先说“教乃艺术”。
所谓艺术,是向世人创设一种氛围,是向世人展示一种诗情画意的气场。用于丹先生的话就是“沐春风而思飞扬,凌秋云而思浩荡”的境界。
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她是人们对“悲天悯人”理想的追求,对“从容淡定”人生的深深的情意。
艺术的表现方式,更多的就是“不着痕迹”的熏陶,就是“润物细无声”的感染。
教育则是“面对面的艺术”,是“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珍爱人的艺术”,更是“震撼心灵的艺术”。教育确实需要有专业技术的成分,但更多的应该是艺术。教育强调的是,要对人生理想注入活力,要对现实生活迈出踏实脚印;教育强调的是,要营造诗一般的境界,要创造润物细无声的氛围。
这样看来,教育艺术就是小心翼翼地使学生融入艺术的氛围,就是无声无息地让诗情画意流进学生的心底。
从事教育,研究最多的课题是“好课”。所谓好课,当然是诗意盎然;所谓好课,当然是使所有听课的人回味无穷;所谓好课,当然是引莘莘学子竞相折腰;所谓好课,当然是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智慧、心智和灵感”。
能够上好每一节课的优秀教师,应该称之为教育艺术家。
再说“育为尽心”。
尽心,就是用尽心机。教育,需要教师全身心的投入。
尽心,那就是事业心和责任心的外显。育人,特别需要事业心和责任心的支撑。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不光是要有爱心,更多的是表现在严格要求学生,让孩子们的心灵更健全、更美好。因为前辈告诫说“教不严,师之惰”也。
小诗《野花》很形象生动地阐述了“育为尽心”的内涵。
野花
执拗地立在道旁
以沉默
面对尘埃的喧嚣
总是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