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病,无非升降出入!

 秦皮 2020-03-02

《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所以,升降出入,决定了人体阴阳平衡的状态。

阴阳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时刻发生着变化,但是因为有气之升降出入的存在,使得阴阳在运动变化中保持平衡。

人体之中的气,无非四种运动形式: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由内向外,由外向内。

气之升降是五脏之气的运行状态。内经云:“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

肝气升发太过,则化火上炎。正常情况下,肝气上升到一定程度自然会下降,可是此时升发太过,所以原有通道不足以把这个气顺利的降下去,所以升到顶之后降不下来,就会化火上炎,出现头痛的症状。这个时候升降失衡,如果你用力捏一下额头,就会出砂,这个时候就是升降之气通过出入的方式进行自我调节。如果肝气升发不及,就会导致气郁。所以两胁胀,就是因为肝气推动力不足,所以就会积聚在那个地方,气堵在那里,时间久了就会胀。

所以中医研究五脏六腑的功能时,就是看一下这个脏腑主要掌管人体的哪个部分,这里既有有形的部分,也有无形的部分。

比如肺主一身之气,如果肺气宣发肃降失职,就会导致津液停滞,形成痰浊。这里宣发主要是指出入,而肃降则是从升降的角度来说。

所以在治病的过程中,把握气机的运转才是关键所在。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所以出入是通神的关键,是与天地通气的关键。

升降则是维持我们人体自身运转的关键。

所以,大医治病,即调升降,亦调出入。伤寒论的方子,都是升降出入同调。

气滞者行之,气逆者降之,气陷者升之。同时,找到气滞,气逆,气陷的原因。比如肺气不降,不降的原因是什么?是经络受阻还是肺气不足?不足则补之,受阻则通之。

所以,如果能够了解清楚升降出入,再去学习,我个人认为将会有很大的进步。比如气之出入分表里,如果人身外感邪气,就会造成邪气从表入里。从表道里一共分为多少层次?到了哪个层次就会影响气之升降?

比如肺主一身之气,主表,主宣发。同时肺主肃降,与大肠相表里。所以伤寒从表入里的过程,必然是先伤皮毛,则肺气出入之路受阻,而升降的个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那么我们看一下《伤寒论》在麻黄汤和桂枝汤的用药。

这里桂枝汤用了一味芍药,而麻黄汤用了一味杏仁。

桂枝汤: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

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即便我不懂组方,但是通过对单味药的分析,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杏仁主要是宣统肺气,所以不出汗的时候,就是因为肺之出入受阻。所以杏仁这味要,就是调节气之出入的。

同样的道里,桂枝汤中用了一味芍药,主要用来降肺气,实际上就是调节肺气升降。

我们总是喜欢用宣肃这个词来形容肺的功能,实际上,这个功能就已经概括了肺气运行的状态,即出入升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