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写半古半今习作,以朴实平简易懂的时代语言为主,旨在抛砖引玉,发扬时代文化。。。 --试说诗-- 诗之初,源于文,文无韵,诗同体。因演变,诗象生,经规范,始步韵。再演进,日趋旺,分体裁,诗规立。 诗之本,简于文,精字句,美音韵。诗因韵,韵律生,节奏起,宜吟咏。诗乃文,异于文,文可诗,文非诗。 --注释-- 诗初始时源于文,文是无韵的,诗也是同文差不多的体裁。因年长月久的演变,诗便有了音韵(诗象生),人们觉得有音韵的比较好听,随着便有人开始规范,继而诗便开始有了押韵。再经不断地演进,诗的趋势日益兴旺,诗也因此有了体裁的区别,于是乎诗也正式有了名称和定义。诗之根本所在,是比文简短,有精炼的字句幽美的意境,并有美妙的音韵感。诗因音韵而趋于有节奏,诗因音韵才趋向有韵律。诗有了音韵,所以才特别适合吟咏。诗可称为文,但异于文,文可以很具诗意,但文却不是诗。 --试说人-- 人之初,无善恶,求生存,袭世俗,俗亦善,俗亦恶,善之始,习于教,恶之初,萌于俗。善与恶,非天成,因是种,果是命,畏因果,惧报应,言守信,行遵道,把方寸,人定性。 ==注释== 人刚来到这个世界时,是没有善恶的。为了生存,便承袭了世俗的观念。世俗的观念有善的,也有恶的。善的开始是因为有良好的教育,恶的形成是萌芽于不良的习俗。无论是善的还是恶的,都不是先天具有的,均是自己行为的结果。正所谓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因就和种子一样决定了果的命运。唯有畏因果,惧轮回报应,言语谦和守信,行动遵从道德,把持做人的方寸不乱,人的性情就会因此稳定。 ==== 编辑好! 在消息里看到你们的提问,不知为什么,在那边回复发送不了,故在此作答; 本人的网名是【欧江情】笔名【陈庸】,所发之文,若无注明是转载,均为原创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