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痢疾、急性(慢性)杆菌性痢疾、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按三个穴位

 Amanda8134 2016-12-31

导读:按摩天枢穴的作用与好处:促进肠道蠕动、增强胃动力,治疗便秘、治疗腹胀、肠鸣、痛经、肾炎等。

一:概述

痢疾、急性(慢性)杆菌性痢疾、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按三个穴位

拼音

Tiān Shú

所属经络

足阳明胃经,大肠之募穴

主治

《针灸大成》

主奔豚,泄泻,胀疝,赤白痢、水痢不止,食不下,水肿胀,腹肠鸣,上气冲胸,不能久立,久积冷气,绕脐切痛,时上冲心,烦满呕吐,霍乱,冬月感寒泄利,疟寒热狂言,伤寒饮水过多,腹胀气喘,妇人女子癥瘕,血结成块,漏下赤白,月事不时。

按摩天枢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主治疾病:便秘、腹泻、细菌性痢疾、腹痛、腹胀肠鸣、呕吐、虚损劳弱、伤寒、中暑呕吐、急性阑尾炎、月经不调、不孕、带下,以及肠道蛔虫症,肠梗阻,阑尾炎,细菌性痢疾,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

天枢是大肠之募穴,是阳明脉气所发,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是腹部要穴。大量实验和临床验证,针剌或艾灸天枢穴对于改善肠腑功能,消除或减轻肠道功能失常而导致的各种证候。具有显著的功效。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阑尾炎、肠麻痹、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

【穴位配伍】1、天枢穴配足三里穴治腹胀肠鸣;2、天枢穴配气海穴治绕脐痛;3、天枢穴配上巨虚穴、下巨虚穴治便秘、泄泻;4、天枢穴配上巨虚穴,有解毒清热化湿的作用,主治急性细菌性痢疾;5、天枢穴配足三里穴,有和中止泻的作用,主治小儿腹泻;6、天枢穴配上巨虚穴、阑尾穴,有理气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急性阑尾炎;7、天枢穴配大肠俞穴、足三里穴,有温通气机,调理肠腑的作用,主治肠炎;8、天枢穴配中极穴、三阴交穴、太冲穴,有疏肝理气,调经止痛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痛经。9、急性阑尾炎配伍穴位:上巨虚穴、阑尾穴、天枢穴

10、腹泻配伍穴位:足三里穴、天枢穴

11、细菌性痢疾配伍穴位:上巨虚穴、曲池穴、天枢穴

便秘配伍穴位:足三里穴、大肠俞穴、天枢穴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穴位减肥:天枢穴位促进胃肠蠕动

【按摩疗法】用拇指指腹按揉天枢穴1~3分钟,长期按摩,可以改善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状。

二:定位

标准定位

《针灸大成》

去肓俞一寸,夹脐中两旁各二寸陷中。乃大肠之募。

《中国针灸学》

脐中旁开二寸。

《针灸穴位图解》

痢疾、急性(慢性)杆菌性痢疾、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按三个穴位

痢疾、急性(慢性)杆菌性痢疾、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按三个穴位

解剖学位置

胸腹部穴位

三:取穴《快速取穴彩色图解》

从肚脐中旁开3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痢疾、急性(慢性)杆菌性痢疾、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按三个穴位

四:针灸法《针灸大成》

《铜人》灸百壮,针五分,留七呼。《千金》云:魂魄之舍,不可针。《素注》针五分,留一呼。



导读:按摩气海穴的作用与好处有治疗妇科病、腰痛、食欲不振、夜尿症、儿童发育不良等。

一:概述

痢疾、急性(慢性)杆菌性痢疾、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按三个穴位

拼音

Qì Hǎi

所属经络

任脉

主治

《针灸大成》

主伤寒,饮水过多,腹胀肿,气喘心下痛,冷病面赤,脏虚气惫,真气不足,一切气疾久不瘥,肌体羸瘦,四肢力弱,贲豚七疝,小肠膀胱肾余,癥瘕结块,状如覆杯,腹暴胀,按之不下,脐下冷气痛,中恶脱阳欲死,阴症卵缩,四肢厥冷,大便不通,小便赤,卒心痛,妇人临经行房羸瘦,崩中,赤白带下,月事不调,产后恶露不止,绕脐?痛,闪着腰痛,小儿遗尿。

浦江郑义宗患滞下昏仆,目上视,溲注汗泄,脉大,此阴虚阳暴绝,得之病后酒色。丹溪为灸气海渐苏,服人参膏数斤愈。

按摩气海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主治疾病: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脘腹胀满、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泄痢不禁、癃淋、遗尿、遗精、阳痿、疝气、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脏气虚惫、形体羸瘦、四肢乏力。妇科病、腰痛、食欲不振、夜尿症、儿童发育不良等。

作用功效:气海穴,补气益肾、涩精固本。

气海穴位配伍

配三阴交穴治白浊、遗精;配关元穴治产后恶露不止;

配灸关元穴、膏肓、足三里穴治喘息短气(元气虚惫);

配关元穴、命门穴(重灸)、神阙穴(隔盐灸)急救中风脱证。

配足三里穴、脾俞穴、胃俞穴、天枢穴、上巨虚穴治胃腹胀痛、呃逆、呕吐、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泄痢不止(脾气虚弱);

配足三里穴、合谷穴、百会穴治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

配石门治崩中、漏下;配小肠俞治带下 (《针灸资生经》);

配中极、带脉、肾俞、三阴交治月经不调(《针灸大成》);

配三阴交治白浊、遗精、经少、下腹痛(《腧穴学》)。

配关元、阴陵泉、大敦、行间,有行气通经,清热除湿的作用,主治小便淋沥不尽,少腹胀痛,黄白带下。

配血海,有补气养血,行气活血,通经散瘀的作用,主治小腹痞块,五淋,经闭不通。 配小肠俞,有行气化浊的作用,主治带下,淋浊。

配大敦、阴谷、太冲、然谷、三阴交、中极,有行气通经,养阴清热的作用,主治痛经,血崩,血淋。

配三阴交,有养阴填精,培元固肾的作用,主治白浊,遗精,下腹疼痛,经少。

按摩的手法:先以右掌心紧贴于气海的位置,照顺时针方向分小圈、中圈、大圈,按摩100—200次。再以左掌心,用逆时针方向,如前法按摩 100—200次,按摩至有热感,即有效果。气海是一个保健穴位,对男女都有好的保健作用。常用艾火灸之,可治百病,可长生久视。

二:定位

标准定位

《针灸大成》

脐下一寸半宛宛中。男子生气之海。

《中国针灸学》

在前正中线上,脐下一寸五分。

《针灸穴位图解》

痢疾、急性(慢性)杆菌性痢疾、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按三个穴位

痢疾、急性(慢性)杆菌性痢疾、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按三个穴位

解剖学位置

胸腹部穴位

三:取穴《快速取穴彩色图解》

仰卧或正坐位。从肚脐起沿下腹部前正中线直下2横指处即为此穴。

痢疾、急性(慢性)杆菌性痢疾、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按三个穴位

四:针灸法《针灸大成》

《铜人》针八分,得气即泻,泻后宜补之。可灸百壮。《明下》灸七壮。



【导读】按摩上巨虚穴具有缓解治疗腹痛胀满、肠鸣泄泻、痢疾、阑尾炎、胃肠炎、细菌性痢疾、便秘、膝胫酸痛、下肢痿痹、脚气等作用。

一:概述

痢疾、急性(慢性)杆菌性痢疾、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按三个穴位

拼音

Shàng Jù Xū

所属经络

足阳明胃经,大肠之下合穴

主治

《针灸大成》

主脏气不足,偏风脚气,腰腿手足不仁,脚胫酸痛屈伸难,不能久立,风水膝肿,骨髓冷疼,大肠冷,食不化,飧泄,劳瘵,夹脐腹两胁痛,肠中切痛雷鸣,气上冲胸,喘息不能行,不能久立,伤寒胃中热。

东垣曰:脾胃虚弱,湿痿,汗泄,妨食,三里、气街出血,不愈,于上廉出血。

按摩上巨虚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主治病症】肠鸣泄泻、阑尾炎、胃肠炎、腹痛胀满、痢疾、细菌性痢疾、便秘、膝胫酸痛、膝关节肿痛、下肢痿痹、脚气等。

【作用功效】上巨虚穴,调和肠胃,通经活络。

【古代记述】胃热、腹痛,泄泻痢疾,下肢痹症,足痿,乳痈,癫痫,小腹痛,腰背控睾而痛,寒热身痛,暴惊狂言,气逆,转筋,胫重,足跗不收,跟痛。

【临床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单纯性阑尾炎等。

【穴位配伍】上巨虚穴配阳陵泉穴、足三里穴治膝痛。配天枢、曲池治疗细菌性痢疾;配支沟、大肠俞主治便秘。泄痢脓血:下廉、幽门、太白。胸胁满引腹:下廉、丘墟、侠溪、肾俞。

二:定位

标准定位

《针灸大成》

三里下三寸,两筋骨罅中,举足取之。

《中国针灸学》

犊鼻下六寸,距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中指)。

《针灸穴位图解》

痢疾、急性(慢性)杆菌性痢疾、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按三个穴位

痢疾、急性(慢性)杆菌性痢疾、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按三个穴位

解剖学位置

下肢部穴位

三:取穴《快速取穴彩色图解》

正坐屈膝位。先确定足三里的位置,从足三里向下4横指,在胫、腓骨之间可触及一凹陷处即为此穴。

痢疾、急性(慢性)杆菌性痢疾、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按三个穴位

四:针灸法《针灸大成》

《铜人》灸三壮,针三分。甄权随年为壮。《明堂》针八分,得气即泻,灸日七壮。


  1. PS:按摩穴位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看到效果,如果能坚持按摩自会见到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