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灸上巨虚的功效

 源之艾 2020-12-15

  艾灸上巨虚的功效

  上巨虚穴归属足阳明胃经,有缓解治疗腹痛胀满、肠鸣泄泻、痢疾、阑尾炎、胃肠炎等作用,上巨虚穴的位置: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详见本文图解上巨虚穴的准确位置图及穴位疗法。

  快速寻找上巨虚穴位法:

  1、正坐位或仰卧位,根据骨度分寸法,膝中至外踝尖为16寸,折量出犊鼻下6寸所在,再以中指同身寸即可定位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上巨虚所在。

  2、正坐屈膝位,在犊鼻下6寸,当足三里与下巨虚连线的中点处取穴。上巨虚是大肠的下合穴.应该是肠胃有所病变.你可以按揉上巨虚,足三里,天枢等穴来调节一下.

艾灸上巨虚的功效

  【上巨虚穴位的作用功效】

  【主治病症】肠鸣泄泻、阑尾炎、胃肠炎、腹痛胀满、痢疾、细菌性痢疾、便秘、膝胫酸痛、膝关节肿痛、下肢痿痹、脚气等。

  【作用功效】上巨虚穴,调和肠胃,通经活络。

  【古代记述】胃热、腹痛,泄泻痢疾,下肢痹症,足痿,乳痈,癫痫,小腹痛,腰背控睾而痛,寒热身痛,暴惊狂言,气逆,转筋,胫重,足跗不收,跟痛。

  【近人报道】急慢性肠炎,风湿性关节炎,脚气症。

  【临床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单纯性阑尾炎等。

  【穴位配伍】上巨虚穴配阳陵泉穴、足三里穴治膝痛。配天枢、曲池治疗细菌性痢疾;配支沟、大肠俞主治便秘。泄痢脓血:下廉、幽门、太白。胸胁满引腹:下廉、丘墟、侠溪、肾俞

  上巨虚治术后腹胀

  手术是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术后腹胀以气机淤带为主要病机。上巨虚为大肠之下合穴,具有通调大肠气机之功能,可配伍胃经下合穴足三里,加强调理肠胃的作用。按摩上巨虚穴的功效:调和肠胃,通经活络。

  艾灸上巨虚穴可调理肠胃

  都市白领由于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饮食不规律等原因,不少人都饱受肠胃问题困扰。于是市面上便出现了不少相关保健品,不过质量良莠不齐。其实,每个人都随身携带着调理肠胃的最可靠的“保健品”,那就是你的上巨虚穴,经常按揉或艾灸此穴,你的肠胃功能会大大改善。

  大肠在消化系统中主要起“传导”作用,如果这一传导功能失常了,人就可能出现腹胀、腹痛、肠鸣、便秘、泄泻、里重后急、便血、脱肛等不适。上巨虚穴属足阳明胃经之经穴,为大肠的下合穴,有理气通腑、健脾和胃、化湿止泻之功,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类胃肠病症。

  临床研究表明,艾灸上巨虚穴能够增强胃肠黏膜的血流量,改善微循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促进炎症吸收而减少腹泻;还能够调节肠道免疫功能,保持肠道生理的恒定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