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情】在彭阳农村, 曾经有一种待客礼仪叫上炕!

 源源不断 2016-12-31

我想每一个地地道道的彭阳人对炕并不陌生,因为我们都是在炕上睡着长大的。无论是在以前的窑洞、瓦房还是现在的平房在卧室里盘炕是必不可少的。

在彭阳农村,曾经有一种待客礼仪叫上炕。不论春夏秋冬,但凡来了客人,首先就招呼对方上炕坐。

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睡热炕。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炕大多是土炕,是土屋里必置的设施。一般情况,屋子大则炕大,屋子小则炕小,无论房屋大小,每间土屋里总有一张土炕。最早以前的炕,炕眼门是在房子里的。

后来,彭阳的能工巧匠们经过多次改进,既把炕眼门改到了房子外面,又把炕盘得漂亮精致,把炕几面的土块改造成了砖,而且还贴了瓷砖。现在的炕,和城里的席梦思床一模一样!

人们把建造新炕叫“盘炕”,盘炕是匠人活,经匠人盘的炕“填炕”后热的快、热的宽,还节省燃料,普通人是不能胜任的。虽然现在的炕经过了改造,但炕面子还是用土块做的,因为传热不是太快,又保热效果好!不过现在部分农村已经开始流行铁炕了。

每年冬天天气变冷的时候,不管外面寒风多么刺骨,躺在暖暖的炕上,想想都是一种幸福啊!炕虽然睡起来是舒服,但填不好,却怎么也热不了。在彭阳,把烧炕叫“填炕”,这可是一个技术活!“填炕”一词是家乡方言,有动词和名词两种用法,做动词用时,是指把燃尽的灰烬堆,用“推耙”(一种简易工具)往四周耙平,然后把新燃料推进炕洞,点燃;做名词用时专指可燃的填充物。


填炕的时候,首先要把干燥的麦草、菜草、等柴禾塞进炕洞点燃,记着一定要是干的,麦草这些东西千万不能潮湿,不然会烧不着的!等这些东西着完之后就用长长的灰耙均匀地把灰烬捅到每个角落,然后轻轻堵上炕眼门,稀薄的空气基本可以保持未燃尽的柴禾继续燃烧下去。用不了一会土炕慢慢就烧热乎了,整个屋子里也就跟着暖和起来。

印象中记得以前家里来客人了,爸爸妈妈就是赶紧让炕上坐着,这不仅是因为屋里太冷了坐不住。在农村吃饭啊什么的都会让年长的坐在炕上,这也是对长者的一种尊重。当这种生活成了习惯,在招待亲戚客人吃饭的时候,在土炕上放上炕桌,将饭菜摆放地炕桌上供客人用餐,“上炕”也就成了彭阳人每家待客的最热情的礼仪了,上炕也使主客形如一家。和客人们拉着家常,吃着粗茶淡饭,咀嚼着炒的大豆,打发光阴,人们的心情无比愉悦。

现在因为工作的原因,睡床的时间比较多了,慢慢的都快忘记那些小时候在炕上的趣事了。只有每次回到家的时候,妈妈总是会提前把炕烧的热乎乎的,把被子也提前暖好!晚上睡在暖暖的土炕上,没有了城市的喧闹,心里的平静和舒畅是难以形容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