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土 炕

 冬歌文苑 2022-06-20 发布于北京

土   炕

张志荣||甘肃

近日,坐公交车遇到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在一个公交站上来两位乡下人,坐在了两位靓女的身旁,靓女左看看右看看,极不情愿的离开座位,另找它座,还低声道“真难闻”,原因是那两位身上散发着一股“炕焦味”。

我的家乡在黄土高原河西走廊的农村,祖祖辈辈一直住着土炕,家家都有土炕,数九寒天,虽然窗外北风呼呼吼,但是房子里的土炕上却温暖如春,坐在热乎乎的土炕上,拉家常、谝闲传、打扑克、说古道今。土炕是农村传统的娱乐和社交及沟通思想、联络感情的最佳场所之一。但土炕年长日久就会散发出一种“炕焦味”,现在的人们已经不习惯这种味道,尤其年轻人和城里人,一闻到就会避而远之。    

土炕是乡下人的独特标志,是乡下人生活的温床,他们在那里繁衍生息,代代居住,那里响彻着他们的欢笑,承载着他们的苦乐,记载着他们的时光,那里也飞翔着他们的梦想。    

我出生在土炕上,据母亲讲,当时物资非常匮乏,生我的时候把炕上唯一的一块席子撤了,炕上铺了一些从炕洞里掏出来的炕灰,生下后成了一个灰娃娃,三天后才用水洗了一下(当地人称洗三),从此就睡在只有铺麦草和席巴的炕上。土炕伴随着我长大,直到十七岁以后离开家乡。每次回乡下看望父母,我睡在土炕上,总有一种亲切感,难舍难忘。    

土炕是我少年时的温馨港湾。我上初中时是走读生,学校离家七里多,那时缺穿少戴,同学们都穿的非常单薄,脚上穿的是布鞋和用羊毛捻成线编织的袜子,遇到雪天鞋子和袜子就湿了,一湿就会冻住,有时鞋就成了冰鞋,脚也会冻红或者冻肿。但当我放学回到家时母亲早早就在土炕上焐热了被子,让我脱了鞋钻进被子,热炕让我很快就感觉暖暖地,同时也传递了无言的母爱。    

土炕是农村人生活不可缺少的场所。记得家里人除了大忙季节,大部分时间就在土炕上。平时吃饭在炕上放一个小方桌,饭菜摆在上面,吃饭时都盘腿而坐,直到吃饱喝足。家庭遇到大事商议,如婚丧嫁娶,当家户族的长辈及亲戚或老人往炕头一坐,嘴里咬着旱烟锅,出谋划策,直到定夺。炕中间靠后墙为上席,代表着权威、辈分和尊贵,平时是老者的座位,来客人了让给客人上座。    

土炕是男人炫耀权威的天地。农村有的家庭大男子主义思想严重,男人活干累了,回到家里鞋一脱,脚一拌,上到炕上往被子上一靠,抽着旱烟或者打着呼噜睡觉。而妇女则做饭干家务。当然男人们干的是苦活累活,搞点特殊也在情理之中。同时,土炕也是男人展示阳刚之气的场所。村里开会,家族议事,少不了男人参与,也大都在土炕上进行。他们抽着旱烟,屋内烟雾缭绕,咳嗽声声,在履行着神圣的权利。家里来了客人男人们就盘腿而坐,几盘家常凉菜往炕上的小方桌上一摆,就猜拳喝起酒,一个个喝得慷慨陈词,面红耳赤,土炕上充溢着男人们的激情与豪放。    

土炕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农家孩子从呱呱坠地开始,就和土炕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咿咿呀呀的学语,到嫩声稚气的欢唱都在这土炕上。土炕也是孩子们嬉戏玩耍的广阔天地,在炕上冲锋、打闹、追逐、捉迷藏,爬上被垛,把枕头当大马骑。上学后也离不开炕,坐在炕上的小方桌边识字、背书、演算。每一个农家孩子,都曾有过土炕上天真快乐幸福的童年。    

土炕是家庭主妇缝纫的作坊。记得炕头上常摆放着的是针线笸箩等母亲针织缝补的用品。母亲几乎常坐在炕头上,在煤油灯下纳鞋底、纺线、做衣、缝补……甚至忙碌到深夜。到了腊月母亲邀请左邻右舍的妇女们坐在炕上捏栀子,一边做着活计,一边唠嗑,为过年早做准备。    

土炕是一家人团年的地方。记得每到年节,一家人就在热炕头上守岁迎新,吃年夜饭。通常父亲坐在上炕里,我们兄弟姊妹坐在两边或炕沿,母亲则负责年夜饭的端上端下及其它事情的安排料理。吃着年夜饭,听着爆竹声,一家人欢天喜地,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当然炕代表着人们美好未来的一种寄托,辛苦忙碌后,疲惫的身体和心灵,也只有温暖的炕才能理解。    

如今,随着生活的一天天富裕,炕也在变革,条件好的家庭用上了木板床、席梦思,或者炕头取暖用上了电热毯。绝大多数家庭炕上铺的也有了改变,不仅有草垫子,还铺上了毛毡、毛毯和床单。但那似“冬天里的一把火”的土炕,始终温暖在我的心里。不管未来路多远,不论往后天多高,热乎乎的炕头始终抹不去我对它的思念。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张志荣,1957年出生,1976年12月服役青海某部,1991年7月转业回原籍,长期从事政工、党务工作。退休赋闲,喜爱笔耕,以码字为快乐,偏爱散文,近百篇散文见与《中国工商报》《青海日报》《甘肃经济日报(副刊)》《工商时讯(甘肃)》及《冬歌文苑》《世界经典文学荟萃》《青藏线老兵之家》等网络平台。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无  之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