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画与形似,见与儿童邻' ,不是叫你鬼画符!

 伯乐书香小屋 2017-01-01



苏轼说过:“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意思是说,评论绘画用形似作为标准,这种见解与儿童的见识相似


当我们面对一幅国画作品时,拿什么作为好坏的评判标准呢?这时候,我们往往会觉得如果一幅作品如果对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对象表现得比较准确,也就是画的很像,多数人就会认为画的好;反之,画得不像,就认为画得不好。






潘天寿最注重骨法用笔,主张“强其骨”,他舍弃了传统文人画,以单纯化的浓墨粗线来强化画面气势。


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积淀的中国画,有着自己显著的艺术特征。中国画在工具材料、艺术追求、审美理想等方面,都与西画有着明显的差别。清代画家高其佩和现代画家潘天寿以指代笔,现代画家吴冠中甚至以钢笔、马克笔、拍刷、漏斗来代替毛笔作画,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艺术效果和奇趣。



高其佩



吴冠中在用色上,摒弃了了对自然色彩的简单描摹,注重色彩中主观情感因素的表达,把色彩当作一种具有生命力的视觉语言来运用。基本直接用原色作画,色彩灿烂明亮。


那么欣赏、品评中国画,究竟有没有一个标准呢?中国南朝齐梁时期的画家谢赫著有《古画品论》,提出了著名的“六法论”:


1

气韵生动

“气韵”具体地说就是生气和神韵。判断一幅画是否气韵生动,一看是否表现出生命的活力,二看是否表现出对象的精神、气质‘三要看是否表现出内在的节奏、韵律,四要看是否具有典雅之美。



齐白石



傅抱石《屈子行吟图》,画面笼罩着凝重苍凉的气氛,屈原表情抑郁悲愤。画家用屈原的形象抒发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忧患。


在近现代书画家中,达到这一点的不胜枚举。齐白石的工笔虫草、写意虾蟹。傅抱石、徐悲鸿、林风眠笔下的人物画;李可染的山水……



徐悲鸿《泰戈尔像》,注重人物内在精神特质的描绘,神性兼备、活灵活现地表现出印度大文豪泰戈尔睿智、文雅、博学的精神特质。



林风眠,他笔下的女性,无论容貌还是气质,都完全不同于古代仕女画和现代“月份牌年画”,既有东方女性的古典美,又蕴含现代女性的韵味美,展现出梦幻迷人的风姿。


2

骨法用笔

指所谓的“骨法”及与其密切相关的中国画用笔方法。近现代中国画大家普遍重视骨法用笔。吴昌硕的书法、篆刻功力深厚。黄宾虹用笔苍劲有力,把绘画笔法用“平、圆、留、重、变”五字概括总结。钱松岩喜用秃笔,用笔凝重苍茫……



吴昌硕,他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及章法、体势融入到画中,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用笔老辣,力透纸背。



黄宾虹,用笔苍劲有力,有纵横奇峭之趣。



钱松岩喜用秃笔作画,用笔凝重苍茫,参入沉稳的颤笔,将传统笔法中的“屋漏痕”发挥到了极致。


3

应物象形

顾名思义就是指画家的描绘要与所反映的对象形似。



徐悲鸿《九方皋》,人物和马匹都采用的是饱满宏大、庄严稳定的构图,笔墨上也表现出高超的技巧。骏马身上用墨更为彰显,一张一弛‘极具特色,特别是在九方皋的眼睛的表现上更为传神。


4

随类赋彩

指作画的设色要与物象相似。中国画大家都很重视设色。潘天寿喜用纯色;张大千晚年作泼彩……



张大千晚年受西方现代派影响而作的泼彩,云蒸霞蔚、缥缈奇幻。


5

经营位置

指绘画构图。谢赫在此用来比喻画家作画之初的布置构图。



五代 关仝 秋山晚翠图轴,画面正中画峭拔的主峰,山涧丛生寒林秋树,涧水悬瀑曲折而下,气势壮伟。画上无款,仅边幅上有明代王铎题语,指明为“关仝真笔”,并誉为“结撰深峭,骨苍力垕,”“磅礴之气,行于笔墨外”。画上钤有明纪察司半印及“秘园”、“乾隆御览之宝”等收藏印章,《石渠宝芨初编》著录。


6

传移模写

元代以后从明清到民国初年的绝大多数画家,大多轻视写生、注重临摹。



陈少梅是金城弟子中最有才华的一位,对传统文人不太重视的北派山水用功最深,完善发展了传统的中国古典山水画。


启迪·真知·鉴藏·价值


【98%的人在读】

这是,于右任最好的字儿

颜真卿的10大学生,个个都是大师!

好书法:民国之后再无大师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