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定浩 | 既见君子:思无邪

 静雅轩345 2017-01-01

元日登高,且借定浩兄的好文,看古今视野里的《诗经》。若不能回到“过去的过去性”之中,如何企及“过去的现在性”。                     ——编者   

  

学问有古今之变,文学也有。在中国,这种古今之变,虽然可以追溯至宋代,所谓“近世社会”的肇始;更可以聚焦于晚清,所谓“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从此对于依旧使用汉语思考和写作的学者文人,有了一个分水岭。 

  

张文江先生曾谈到过《西游记》的两种读法,“古代差不多都是把它当作传道书,以为此书讲的是佛道理论;现在渐渐把它当成小说”。这里面不是古今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视角有无能力变化扩展的差异。而若不能先回到“过去的过去性”之中,也就无从企及“过去的现在性”。 

  

傅斯年写于1928年前后的《诗经讲义稿》是近代以来诗经研究的重要著作,其中,他曾举出今日研究《诗经》应当取的三个态度:“一、欣赏他的文辞;二、拿他当一堆极有价值的历史材料去整理;三、拿他当一部极有价值的古代言语学材料书。”这些态度,我们今天来看,可以说已经成为《诗经》读者的一种习以为常的阅读自觉,以至于有学者会指出,“在一定程度上,二十世纪的诗经研究几乎正是在傅斯年的纲领下进行的”。 

  

《诗经》由此被简化。据说,希腊古风时期的诗人是真理的言说者,这真理不单是确切的历史事实抑或需要推行的规训,更是有关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生生不息的洞见,《诗经》古义完全可以与之相通,乃至相互激荡。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这是《论语·为政》中孔子对《诗经》的阐发。思无邪,取自《鲁颂·駉》: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驈有皇。有骊有黄,以车彭彭。思无疆,思马斯臧。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骓有駓。有骍有骐,以车伾伾。思无期,思马斯才。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驒有骆。有駵有雒,以车绎绎。思无斁,思马斯作。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骃有騢。有驔有鱼,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 
   
这是一首赞颂鲁僖公牧马的诗。在中西古典思想中,放牧其实一直都可视为治国或育人的隐喻,因此,这首诗也关乎政教。 

  

駉駉,是肥壮之意;坰,是远郊。这几无疑义。薄言,前人多以为语助词。我们读各种诗经注疏时经常会遇到这样言之凿凿的含混解释,仿佛虚词的设置就是为了收容那些解释不通的词。然而造字之初,一个字自当有一个字的实在指向,王筠《文字蒙求》:“百官以治,万象以察,知文字为记事,世之虚字,皆借实字为之也。”虽略偏激,却堪为镜。威廉·燕卜荪在《复义七型》的开头说,“一行诗给人快乐的理由,我相信,像其他东西给人的快乐理由一样,即人们可以解释它”。相信那些留存于世的伟大诗歌无论多复杂,都出自健全的心智,可以得到整体性的合理解释;相信诗人选择的每一个字都是有意义的,都不可被轻易替代。这种对于作者和文字的纯然信任,与之相连的其实就是“修辞立其诚”的古学。 

  

关于“薄言”一词,闻一多《匡斋尺牍·芣苡》一节中说得详尽,“薄与迫通……薄本是外动词,薄言二字连用便成了副词成语,用今语说,就是‘急急忙忙的’,‘赶忙的’,或‘快快的’。薄言在《诗经》中,连本篇共见过十八次,都应该这样解释,没有半个例外”。这是以经证经的平实之论。 

  

《駉》中提到十六种马,对此我们一则可以用对待《鱼丽》中六种鱼的方式,不求甚解,但知其极言鲁僖公所养良马品种之丰盛,因为这些马的名称我们今天都不再用到,对我们而言它们名称的区别只是不可靠的僵死知识;但另一方面,我们却也可借机重温夫子“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教诲,在《诗经》中,几乎所有的事物都有一一对应的确切具体的名称,乃至位置,那是一个能指和所指尚未分离的世界,而每个杰出的现代诗人,其实也是在不断重建这样可以把握可以栖居的具体世界。 

  

《駉》有四章,按王力《诗经韵读》,前三章每章前三句压鱼部韵,第四句开始换韵,三章分别压阳部、支部、铎部。而三四句在句法和意思上本为一组,中间却生出换韵,这正是王夫之后来在《夕堂永日绪论》里提到的“韵意不双转”,“古诗及歌行换韵者,必须韵、意不双转。自《三百篇》以至庾、鲍七言,皆不待钩锁,自然蝉连不绝”。待到第四章,则鱼部韵一压到底,一气贯注。整首诗的韵律节奏变幻,非读出声者不能体味。 

  

而各章末三句,虽句法上分属两段,但意思却紧密相连,且四章意思一层深过一层。前人解这末三句,或笼统认为只是意思相仿的复沓,含混带过;或依毛传所引《周礼》“诸侯六闲,马四种”,将四章强分为良马、戎马、田马和驽马。今日看来,似仍有进一步阐释的空间。 

  

“以车彭彭”,用来形容驾车威风凛凛,“彭彭”一词侧重形容威仪。“思无彊”,这里四章出现的“思”,也有各种解法,姑且先都用《诗经》中遇到此种句式通行的本义,即没有意义的语气助词,看看能否解得通;“无疆”一词,可以联系到《小雅·北山》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思马斯臧”,臧是形容美德;如此,论威仪而没有边界,如日光普照,如雨水覆盖大地,是谓王者的德行。 

  

“以车伾伾。思无期,思马斯才。”其中,“伾伾”侧重形容力量,“无期”是没有穷尽。用来驾车的马不能只有一时的爆发力,而要具有难以穷尽的力量,这才称得上治国的才干。 

  

“以车绎绎。思无斁,思马斯作。”这里的“绎绎”,有络绎不绝的意思,“无斁”通“无厌”,“作”字,是“作弄四足”之“作”,好比马奔跑之前的踢踏;此句是说,用来驾车的马既能够连绵不绝的发力,又能始终不厌倦,不满足,始终保持一种天马踢踏的振作,“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末句“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祛祛”是形容疾驱;“无邪”,宋儒以后多解释为“得情性之正”,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以为“思无邪之邪,应读作圄,圄通圉。无邪即无圉,无圉犹言无边”,于意稍长,但毕竟用到通假,《高本汉诗经注释》取“邪”的本义,释“无邪”为不偏邪,径直跑着,结合上下文,似乎更为妥帖。如此这句的意思就是,用来驾车的马跑得飞快,但它不能跑偏,要得其正位,方能抵达目标。“徂”字,可联系“我征徂西”,以及“岁月其徂”,是空间和时间双重意义上的“前往”,朝着某个理想。 

  

我们经过这般不惮其烦地细究,抵达的不是某个字某个词在语言学意义上的确凿解释,而是这个字这个词在具体的这首诗里所承担的独特诗意。我们由此也会隐约意识到,在《诗经》中,乃至更多的古典杰作中,诗人对于同义词并不是随便乱用或可以随意替换的,它们并不仅仅提供某种歌谣式的复沓,也不屈就于经师和学者的曲意附会。 

  

回到孔子所引的“思无邪”,它出现在《论语·为政》的第二小节并不是没有缘由的,“政”者,正也,万物各安其位,而诗三百一言以蔽之,就是每个字词都各安其位。诗人对于他要使用的形容词和动词,一如那些具体事物的名词,他极度敏感于其中的精细差别,像一个音乐家对待音符、像化学家对待元素一般,他知道这些词只有在相互作用中才能风姿绰绰、刚健有力、不断磨洗焕发且准确无误地抵达一个新世界。

  

推荐链接——

张定浩 | 既见君子:夜如何其

张定浩 | 既见君子:蜉蝣之羽 
 


本文即将刊于《文汇报·笔会》

………………………………………………

2016年12月好文推荐:

李娟:冬夜记

吴学昭:杨绛先生回家纪事

贾母:老年人里的清流 | 刘晓蕾

请转发,请存读。在这里完整弄懂二十四节气与中国阴阳合历 | 江晓原

孟彦弘:朱自清的苦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