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联基础语法知识

 杏坛归客 2017-01-02
 对联基础语法知识

  一、词类、词性和词类活用
  词类——词的语法分类。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意义比较具体的词。现代汉语的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虚词——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现代汉语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
词、象声词六类。
  词性——划分词类的根据(词的特点)。
  在不作精确界定的非学术研究场合中,词类、词性可看作一个概念。
  汉语绝大多数单字就是一个词。例:
  一心同步青云路
  万众齐描大地春
  |||||||
  数名副动形名名
  汉语有不少词具有多种词性(称为“兼类”),如“红花”的“红”是形容词,“分红”的“红(红利)”是名
词。
  有时根据上下文语义不同而多解,如“红眼”的“红”通常理解为形容词,但在“动不动就红眼”中“红”又是
动词。
  在诗词对联中,词类活用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词类活用不是词的兼类。活用是指原属于甲类的词,在特殊的条件
下,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用作乙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
  1.名词作动词
  面山而居——“面”作“面对”讲。
  二月草已芽——“芽”意思为“发芽”
  2.名词作形容词
  岁去江山不老
  年来松柏长春
  “春”,名词,这里形容松柏的繁茂青葱,作形容词用,与上联形容词“老”相对。
  3.形容词作动词
  物阜民康,风薰南面;
  鸢飞鱼跃,日丽中天。(岳阳金鹗公园南大门联)
  “丽”意为灿烂地照射着,作动词用。
  形容词作动词用,尚有“使动”、“意动”两种情况。前者是“使它怎样”,如“匠人斫大木而小之”,匠人使
木头变小。后者是“感到它怎样”,如“登泰山而小天下”,感到天下小。
  松声竹韵清琴榻;
  云气岚光润笔床。(康熙帝题苏州行宫联)
  上联说,四围传来松声竹韵,使人感到琴榻分外清凉、清雅:“清”是意动用法。下联说,因云气岚光近在咫尺
,令人感到笔床也是湿润的:“润”仍是意动用法。
  4.形容词作名词
  邻碧上层楼,疏帘卷雨,曲槛临风,乐与良朋数晨夕;
  送青仰灵岫,幽涧闻莺,闲亭放鹤,莫教佳日负春秋。(上海豫园卷雨楼联)
  “邻碧”,是邻近碧色的假山。“送青”,是送来青翠的山色。“碧”、“青”都作名词用。
  龙涎翠袅金仙宇;
  鹤焰红翻宝相花。(乾隆帝题沈阳故宫大政殿联)
  此联极写宫殿的华美。上联说,龙涎香的烟气袅袅上升,缭绕着殿上“泰交景运”的金字匾额。下联说,燃着的
香料在铜制的仙鹤炉里翻腾着红浪,与柱壁间雕饰的珍美花朵相辉映。“翠”,翠色的烟气。“红”,红色的火焰。
两处都是形容词作名词用。
  5.动词作名词
  禅门无住始为禅,但十方国土庄严,何处非祗园精舍;
  渡世有缘皆可渡,果一念人心回向,此间即慧海慈航。(清吴镇撰天津大悲院联)
  “无住”,佛教语,指事物不会凝住于自身不变的性质,“住”作名词用。“慈航”与“慧海”自对,动词“航
”也作名词用。
  二、词组(短语)
  词组——也称“短语”。即两个词或更多的词组合而成的造句单位。
  常见的词组类型有:主谓词组、动宾(述宾)词组、偏正词组、并列(联合)词组、动补(述补)词组。
  词例:
  主谓:面熟、性急、地震、祖传、你来、我往、春风得意、鸟兽飞腾
  动宾:司令、革命、联系实际
  偏正:铁路、春风、晴空、狂欢、微笑、雪白、桃红、炎黄子孙、艰苦创业
  并列:声音、朋友、飞腾、歌唱、甘苦、好歹、山欢水笑、山明水秀、红男绿女
  动补:鼓足、提高、好得很、交代清楚
  联例:
  戌年/导引/和谐/路
  亥岁/接迎/锦绣/春
  ——“戌年、亥岁”偏正词组,“导引、接迎、和谐、锦绣”联合词组,“和谐路、锦绣春”又为偏正词组。
  词组也可按词性归类,如上例中:“戌年、亥岁”为名词,“导引、接迎”为动词,“和谐、锦绣”为形容词,
“和谐路、锦绣春”整体又为名词。
  三、句子成分
  主要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其中又以“主谓宾”为骨干成分。
  如“万众齐描大地春”按骨干成分缩减为“众(主)描(谓)春(宾)”,“万”是定语,“齐”是状语,“大
”是定语修饰“地”,“大地”整体也是定语修饰“春”。
  四、省略句、独语句、倒装句
  汉语中多数句子是具备“主谓宾”的完整句,如“万众齐描大地春”。
  省略句——依赖一定的语言环境和上下文,省略了一个或几个成分的句子(省略了的部分,如果需要,可以确定
地补出来)。
  独语句——在一定条件下,由一个词或一个偏正词组形成的句子。
  虽属生肖后
  却居六畜先——上下联均省略主语“猪” 。
  八方秀色
  一室清辉
  此例可两解:
  ——“八方、一室”解为主语,省略谓语:“八方(都是)秀色,一室(充满)清辉”。
  ——“八方、一室”解为“秀色、清辉”的定语,故又可看作独语句。
  诗词对联中独语句非常多:
  酸甜苦辣咸香涩
  柴米油盐酱醋茶
  古道西风瘦马
  小桥流水人家
  一竹一兰一石
  有节有香有骨(郑夔题书斋联)
  写作对联,为了协调平仄,或为了突出、强调某种事物,或者为了顿挫,形成某种气势和风致,在词序安排上,
有时前后颠倒,形成倒装句。常见的情况有:
  1.定语与中心词倒装
  红杏一枝,莺歌燕语;
  碧桃满树,日丽风和。
  正常词序,应是“一枝红杏”、“满树碧桃”,让作定语的数量词居前,中心词在后。这里颠倒,是为了协调平
仄,同时也强调“红杏”、“碧桃”,一开始就给人以鲜明的色彩和形象。
  2.动宾倒装
  正常的词序是动词在前,宾语在后,倒装句却相反。如常江挽魏传统联:
  联界最关心,长留座上清风、楹间翰墨;
  人情多寄语,又见老人慈爱、童子天真。
  此联是赞扬魏传统“最关心联界”、“多寄语人情”,如按此顺序写,既不合乎句脚平仄的规范,又失掉了沉郁
顿挫的气韵。
  3.主谓倒装
  一般词序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倒装句却相反。如郭沫若题陕西人民大厦联:
  勉哉,吾党二三子;
  猗欤,广厦千万间。
  本应作“吾党二三子勉哉;广厦千万间猗欤”,意思说:我们这些人要努力呀;千万间宽敞的大厦多么宏美!这
样倒装,突出了“勉哉”、“猗欤”,使行文多一点波澜,并且避免了联脚上平下仄。
  4.连动结构倒装
  两个前后两连的动作,没有按正常的时间顺序,而把后一动作先说,前一动作后说。如“凭栏纵目”,应是先凭
栏而后纵目,却加以颠倒,说成“纵目凭栏”。这多半是为了平仄对仗的原因而倒装。如长沙岳麓山岳麓宫联:
  二十年前此读书,记古寺夕阳,常看青枫红叶临绝顶;
  一千里外更穷目,数今朝风物,只有月色滩声似昔时。
  按正常顺序,应是“常临绝顶看青枫红叶”,节奏是“二二一四”,与对句“只有月色滩声似昔时”的“二四一
二”节奏不能对;而一颠倒,“常看青枫红叶临绝顶”,上下联句式节奏相同,正好相对。
  五、复句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句(分句)组成的句子。各分句之间表现为各种逻辑关系,常见的有“并列、连贯
、选择、递进、转折、假设、条件、因果、目的”等。
  在单句对联中,上下联也存在上述逻辑关系。本教材将此内容放在下一讲。
  在多分句对联中,单边各分句之间也存在上述各种逻辑关系。本教材不再举例,请参阅《汉语词类语法表》。

对联特有的语法——重复用字规则
 
  对联特别讲究用字精炼,即便是长联,也应该字斟句酌,不能因长而滥用和随意用字用词。而一些千古流传的短
联,虽然寥寥数字,却能包容很多内容和深刻的哲理。要使精炼的联句能包容更多的内容,就不能不珍惜每一字,除
非技巧和内容需要,否则不要轻易重复用字。重复用字用词的联作简称为“复字联”,连续重复又称为“叠字联”。
  重复用字规则:
  1、允许“同位重复”。如果上联(或出句)重复使用某个字时,下联(或对句)必须在相同位置重复使用另外一
个字。简称“复字”。例:
  春回大地春阳暖
  国至新元国运昌(上联重复“春”,下联在相同位置重复“国”)
  病例:
  春回大地春阳暖
  岁至新元国运昌(下联1、5位用字和上联没有对应,这种情况通常是不允许的)
  另一种重复用字是连续重复,称为“叠字”或“连珠”。例:
  岁岁春光好
  家家富路通
  曲曲弯弯走路
  堂堂正正做人
  重复用字能强化思想感情:
  年年难过年年过
  处处无家处处家
  出自《清末民国讽喻联集》。这是在旧社会流传很广的一副对联,联中的复字把旧社会穷苦人流离失所的痛苦处
境和对旧社会的不满与抗议充分地表达在联语的字里行间。
  熙熙攘攘暮暮朝朝可怜他去去来来个个劳劳碌碌
  我我卿卿夫夫妇妇但愿得平平稳稳年年喜喜欢欢(宾馆、旅店用联)
  重复用字还能横生妙趣:
  翠翠殷殷处处花花果果
  朝朝暮暮时时鼓鼓钟钟(福州西禅寺玉佛阁)
  贪贪恋恋恋恋贪贪愈恋愈贪愈贪愈恋
  死死生生生生死死先生先死先死先生(某恋家学生妻代对塾师)
  2、忌“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允许“异位互重”。
  同位重字病例1:
  春安夏泰人长寿
  秋福冬祥人进财(“人”同位重字)
  同位重字病例2:
  且咏清风寻皓月
  不教清风问浮云(“清风”一词在上下联相同位置出现,和同位重复单个字是一个性质,同位重字、重词都应该
力图避免。)
  作为特例,虚字、虚词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
  漏网之鱼,世间时有;
  脱天之鸟,宇内尚无。(“之”字可以重复)
  异位重字病例1:
  业流不住勿贪境
  命运相同不恨人(“不”异位重字。此例下联改为“莫”字即可。)
  异位重字病例2:
  玉女飘飘如天降
  珠花滚滚似玉倾(“玉”异位重字,应改为“雪”之类的其他字。)
  同位重字容易发现和避免,而一旦存在,即属大错。异位重字在字数较多的对联中常有被忽视的情况,包括一些
正规的赛事中,获奖作品也偶有异位重字,所以写作、鉴赏时须特别留意。
  同位、异位单个字词的重复是禁忌,但两个字或两个词的“异位互重”作为一种修辞技巧而被联律所允许,又称
“换位格”。如:
  本无月缺月圆,它随顺你
  虽有花开花落,你任由它
  室有奇书穷亦富
  胸无点墨富也穷
  万法一心,空不异色
  一心万法,色即是空
  一人千古
  千古一人(林森挽孙中山先生联)
  门生天子
  天子门生(孙家鼎自题门联)
  
词类对仗规则
 
  词类对仗规则是对联最重要的规则,不遵守词类对仗规则写出来的两句话即便具备对联其他要素也不能称其为对
联。
  一、原则上,上下联必须同类词相对
  一心同步青云路
  万众齐描大地春
  |||||||
  数名副动形名名——上下联相同位置的字(词)词类完全相同。
  二、上下联语法结构可以不相同
  古今多数对联作品上下联句法结构是相同的,即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宾语对宾语……
  如:
  春来眼际
  喜上眉梢
  || |
  主谓 宾
  但句法结构也可以不相同,只要对应的字词其词类相同即可。如:
  一心同步青云路
  万众齐描大地春
  ——“万众”是主语,而上联“一心”不是主语(主语被省略),而是“步”的状语。“万、一”数词相对,“
心、众”名词相对,是工整的对仗。
  再如: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杜甫《八阵图》)
  ——“三分国”是“盖”的直接宾语,“八阵图”却不是“成”的直接宾语。
  口衔山石细
  心望海波平(韩愈《精卫填海》)
  ——“细”字是修饰语后置,“山石细”等于“细山石”;对句则是一个递系句:“心里希望海波变为平静。”
我们可以倒过来说“口衔细的山石”,但不能说“心望平的海波”。
  牢骚太盛防肠断
  风物长宜放眼量(毛泽东《赠柳亚子先生》)
  ——“太盛”是连上读的,它是“牢骚”的谓语;“长宜”是连下读的,它是“放眼量”的状语。“肠断”连念
,是“防”的宾语;“放眼”连念,是“量”的状语,二者的语法结构也不相同。
  三、工对与宽对
  工对与宽对是个相对概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名词中的工对与宽对
  名词可分为很多小类,以下这种划分称为“义类”,狭义的词性工对即指义类相对:
  天文类:月、日、云、星、雪、风、雨、雾、霞、雷等;
  地理类:峰、山、谷、壑、江、湖、海、田、岭、原等;
  时令类:晓、时、夜、晨、春、夏、秋、冬、早、晚等;
  动物类:马、牛、羊、鸟、鱼、犬、鹿、猴、鸡、虫等;
  植物类:松、桃、林、桂、菜、竹、花、草、柏、李等;
  文学类:诗、词、歌、赋、篇、章、诏、檄、书、联等;
  人伦类:父、母、兄、弟、姐、妹、舅、婶、侄、孙等;
  身体类:眼、耳、鼻、舌、口、手、腰、脚、肩、背等;
  宫室类:房、廊、亭、榭、庙、寺、宫、殿、斋、闺等;
  服饰类:帽、领、袖、鞋、衫、裤、袜、巾、玉、佩等;
  器用类:笔、墨、纸、砚、剑、锄、刀、勺、钩、筷等;
  ……
  例:
  荷老尚余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荷-菊,雨-霜,属于义类相对。)
  春观鱼变
  秋听鹿鸣(春-秋,鱼-鹿,义类相对。)
  实际写作中,不能局限于义类相对,“工对”和“对仗工整”并不是一回事。片面追求这种死板的工对,会束缚
作者的思想。因此初学者特别需要注意,不能看见“春”,立即对个“秋”,看见“多”,只会对个“少”。这种生
搬硬套的做法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单个字词对仗工整了,却造成了内容不相关的大问题。这是网络即兴对联常见的
毛病。比如:一江春水向东流,两河秋波朝北动。这种一个字一个字生硬对仗、不顾联句是否通顺的做法,是万万不
可的。有人会提出:“无情对”难道不是这样吗?须知,无情对也必须有通畅而不生涩的完整意义。无情对的知识将
在以后讨论。
  初学者尚须注意另外一个问题:简单地将固定词组拆开后放在上下联中,错误地认为这是一种工整的对仗,如“
一江春水向东流,两河秋波朝北动”中的“流、动”,就因此造成联句的不通顺。因为“流向东”是通顺的,而“动
朝北”却费解了。词组拆开分别放在上下联中,是称为“嵌字格”的一种技巧,但必须嵌得通顺自然,所谓“天衣无
缝”。
  名词的宽对指不同义类的对应。例:
  桂下诗朋满
  杯中玉月圆
  此联中,“桂”对“杯”,植物对器用;“诗”对“玉”,文学对服饰;“朋”对“月”,人伦对天文。
  树深时见鹿
  溪午不闻钟(李白)
  此联中,“树”对“溪”植物对地理;“鹿”对“钟”,动物对器用。
  岭上晴云披絮帽
  树头初日挂铜钲(苏轼)
  此联中,“岭”对“树”,地理对植物;“帽”对“钲”,服饰对器用。
  2、词组结构中的工对与宽对
  例:
  有天皆丽日
  无地不春风
  丽日和春风同为偏正结构词组,属于工对;但是“春对丽”是名词对形容词,这种词组结构内的宽对是允许的。
 
  言论文章放之四海皆准
  丰功伟业长与日月同光
  此例中“放之四海”与“长与日月”也能勉强作为宽对来看待。这里主要讨论前四个字的对仗,言论、文章是名
词+名词的并列结构,丰功、伟业是形容词+名词的偏正结构,但是“言论文章、丰功伟业”同为并列结构,在这样的
对仗中,丰对言,伟对文的不同词性对仗是允许的。然而“丰功 对言论”单独出现时,因结构、词性的不同,通常被
认为对仗不工。但因两者同为名词性词组,当它们组合在其他相同的句式结构中时,可以作为宽对来看待。例:
  不幸周郎竟短命
  早知李靖是英雄(方尔谦(代小凤仙撰联)挽蔡锷联)
  “英雄 对短命”就是上面讨论的这种宽对。其中“英雄”是“形+形”构成的名词性并列词组。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毛泽东主席的这个著名的题词是个典型的宽对例子。有人认为这不是对联,因为一是“上平下仄”,二是每个词
甚至每个字都不同词性。但从另外的角度分析,它仍然能算得上是对联。原因:一、上平下仄并非绝对不可以,古今
有不少这样的例子;二、整体句式结构是相同的,都是状语+动词结构;三、天天(名词)、好好(形容词)这样的叠
字词可以看作一种特殊的并列结构。类似的例子:
  四面荒芜权向此间来坐坐
  一肩行李果缘何处去匆匆
  江苏南京雨花台楹联。匆匆形容词,坐坐动词。
  年年难过年年过
  处处无家处处家
  这个例子稍有不同,“处”和“年”单独看词性是不同,但是“处”连用为“处处”时,已经名词化,表示“每
一个地方”,和“年年”(每一年)的词性是相同的。(这是在旧社会流传很广的一副对联,联中的复字把旧社会穷
苦人流离失所的痛苦处境和对旧社会的不满与抗议充分地表达在联语的字里行间。)
  四、当句对
  当句对也称“句中自对”或简称“自对”,是对联格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则和技巧。利用当句对技巧,可以大
大拓宽对联创作的思路。
  (一)当句对也有工、宽之分
  世事亦何常,成固欣然,败亦可喜;
  文章久零落,人皆欲杀,我独怜才。(杨度挽梁启超联)
  上联“成固欣然”与“败亦可喜”成对,下联“人皆欲杀”与“我独怜才”成对。如果单独考察,“成固欣然”
与“人皆欲杀”的语法结构是不同的,单独出现这样的对仗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对应位置的词类不同。
  就上下联而言,这是“宽自对”的例子。
  山坡植树,河岸造林,青峰环绿水
  街道种花,社区栽草,闹市荡春潮
  上下联前两个四言句词组句式结构、词性均一致,因此不管在句中还是上下联均能形成工整的对仗;第三分句中
的“青峰、绿水、闹市、春潮”上下联词性结构也相同。
  这是“工自对”的例子。
  (二)当句对的各种形式
  1、并列结构的当句对
  常见的当句对是并列结构的互相对应。在上面的讨论中,我们已经知道,只要同为并列结构,即便结构内部存在
不同词性也是可以相对的。如同“言论文章”对“丰功伟业”,用当句对规则来解释就是:上联言论 对 文章,下联
丰功 对伟业,只要能形成这样的“句中自对”,联律也认为这是一种工整的对仗。但如果下联的“丰功”改为“功勋
”就不工整了,因为“功勋”并列结构不能与“伟业”偏正结构形成自对。
  两个字的并列词组相对是当句对的最小单位,下面是大观楼长联中的一个对仗句:
  喜茫茫空阔无边
  叹滚滚英雄谁在
  上联“空”对“阔”,下联“英”对“雄”,形成句中自对,如此,空阔、英雄尽管词性不同也可以放在上下联
的相同位置。用词组结构来解释,就是“两者同为并列结构”。
  南拳北腿
  短剑长枪(上联“南拳 对北腿”,下联“短剑 对 长枪”)
  七零八落
  东倒西歪(上联“七零 对八落”,下联“东倒 对 西歪”)
  2、连续的并列结构(连环自对)
  史君子花 朝白/午红/暮紫
  虞美人草 春青/夏绿/秋黄
  想吾生竭力经营无非是 之/乎/者/也
  问此去何等快乐不管他 柴/米/油/盐
  三绝 诗/书/画
  一官 归/去/来
  童子数椽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先生讲命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红面关/黑面张/白面子龙,面面护着刘先生
  奸心曹/雄心瑜/阴心董卓,心心夺取汉江山
  一竹/一兰/一石
  有节/有香/有骨
  2、不等字当句对
  尽管字数不等,但只要自对的两个部分是相同结构的词组或句式即可。
  风正民心顺(“风正”对“民心顺”)
  人和国事安(“人和”对“国事安”)
  红面关 黑面张 白面子龙面面护着刘先生
  奸心曹 雄心瑜 阴心董卓心心夺取汉江山(阴心董卓 和前面的两个三字词形成不等字自对,上联同)
  3、隔词、隔句当句对:
  是一原非一(是一、非一自对)
  无为便有为(无为、有为自对)
  山高人自小(山高、人小自对)
  雾乱景犹迷(雾乱、景迷自对)
  黄莺歌红梅(黄莺、红梅自对)
  紫燕舞翠柳(紫燕、翠柳自对)
  地灵更喜人杰(地灵、人杰自对)
  物阜又遇年丰(物阜、年丰自对)
  小忍构奇思,三落三升,大略定航向;
  平心描特色,一开一革,妙笔谱华章。(一、三分句隔句自对)
  隔句自对常见于长联中,下例取自“昆明大观楼长联”:
  趁蟹屿螺洲 梳裹就风鬟雾鬓 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尽珠帘画栋 卷不及暮雨朝云 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1、3,2、4分句分别为隔句自对)
  4、分句当句对
  世事亦何常,成固欣然,败亦可喜;
  文章久零落,人皆欲杀,我独怜才。(杨度挽梁启超联)
  上联“成固欣然”与“败亦可喜”成对,下联“人皆欲杀”与“我独怜才”成对。
  游不遍七二峰衡岳,流不尽八百里洞庭,无限吟情,如此江山容我醉;
  待谁反屈大夫离骚,问谁虚贾太傅前席,苍茫古意,满城风雨自西来。
  这是一个多至八言的分句自对例子。前两句为自对,而上下联相对应的两句结构却大不相同。
  一桌子点心 半桌子水果 哪知民间疾苦
  两点钟开会 四点钟到齐岂是革命精神(录自《清末民国讽喻联集》,前两个分句结构不同。)
  一楼何奇 杜少陵五言绝唱 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 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 前不见古人 使我
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 洞庭湖南极潇湘 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 岳州城东道岩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 此中有真意 问谁
领会得来
  这是分句的连环自对,即排比句。此例五个排比句上下联的句式结构是不相同的。除此之外,此联前后分句中尚
有多处词性宽对,值得玩味。
  五、联绵词
  联绵词在有的书刊文章中写作“连绵词”,还有人认为应写作“连绵字”。联绵词的语音表现形式为双音节,书
面形式写成两个汉字,但这两个汉字大多只是两个语言符号,拆开来便不能表达原来的意义。
  可以根据以下三种情况来判断一个两字词是否是联绵词:
  1、构成联绵词的两个汉字拆开后都不能单独表达意义。如“蝙蝠”、“唏嘘”、“朦胧”、“囫囵”等,这些联
绵词都不能拆开,拆开后都不表示任何意义,它们只是一些语言的书面符号而已。由于它们本身不具有任何意义,所
以,这些字都不能与其它任何字构成另外的词。
  2、构成联绵词的两个汉字拆开后,其中有一个字能单独表达意义,另一个字则不能单独表达意义。又分两种情况

  能表达意义的一个字就是这个联绵词本身的意义:蝴蝶的“蝴”不能单独表达意义;“蝶”可单独表示意义,指
蝴蝶。
  可以表达意义的一个字与该联绵词本身的意义无关:玫瑰的“玫”不能单独表达意义;“瑰”拆开后,读音由“
gui”变为“guī”,读音变了,含有珍奇的意思,与“玫瑰”无关。伶俐“伶”可单独表达意义,旧时指戏曲演
员,不能表示“伶俐”的意思;“俐”不能单独表达意义。
  3、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拆开后,都单独有意义,且能与别的字构成另外的词。但拆开后的字义与该联绵词本身的
意思没有联系,它们也不可能用双音合成词的任何一种构词方式组合成该词的意思。比如,“仓促”这一联绵词,拆
成“仓”、“促”两字,它们的意思分别为:
  仓(1)仓房,仓库(2)姓。
  促(1)时间短:短促、急促。(2)催,推动:督促。(3)靠近:促膝谈心。
  但是,“仓”的两个义项与“促”的三个义项无论用双音合成词的哪种构词方式组合,都不能表示“仓促”所含
有的“匆忙”的意思。“仓”、“促”这两个字,只是该联绵词的书面语言符号罢了。再如“马”单独有意义,“虎
”单独也有意义,但它们各自的意义同样与联绵词“马虎”的意义无关。
  以上文字摘录自卢广庭先生的文章《怎样识别联绵字》。在另外的文章中,诸如“空阔、英雄、短长、冰炭、伪
真、今古”这样的明显属于同类单音节词组成的并列词组也被划入联绵词范围。这些词超出了上述3种情况,主要特征
是拆开后的字义和原来的词义均有联系。这不是本节要讨论的重点。其实,由于对联规则允许联绵词和并列式词组对
仗,因此初学对联者可以把两个字的并列词组看成广义的联绵词,或者把联绵词看成特殊的并列词组,均无大碍。
  在对联中,同词性和不同词性的联绵词、并列词组都可以在上下联中相互对应。联绵词、并列结构双字词的对仗
也就是句中自对的最小单位。如同上面提到的“英雄”对“空阔”。楹联中这种例子很多,故不再举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