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课堂】十大经典课程年度汇总

 zhaoeliteD 2017-01-02


看点

01

冠脉CTA基础篇和进阶篇系列课程


此系列课程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贺毅教授和徐磊教授共同讲授,从冠脉CTA的基础阅片知识延伸至最新研究进展。共11节课,现已更新完毕。


牢记三要诀,轻松看懂冠脉CTA



冠脉CTA是诊断冠心病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无创性手段。在日常工作中,临床医师在面对大量冠脉CTA图像时,常感觉无从下手。那么冠脉CTA到底应该怎样看呢?


贺毅教授从冠脉CTA图像的三个部分教我们轻松看懂冠脉CTA:①表面成像:看大体,不看狭窄;②曲面重建:看指定血管,看狭窄;③冠脉探针:结合曲面重建,看横截面。


点此观看课程


冠脉CTA:FFRCT



FFRCT 结合冠脉CTA和FFR的优势,可从结构和功能两方面更精确的判断冠脉病变,用于评价冠脉狭窄病变是否具有血流动力学意义,提高对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软件及算法的改进,FFRCT 准确性会进一步提高,有望成为指导PCI治疗的重要无创检查方法。


点此观看课程


看点

02

IVUS/OCT系列课程


本系列课程邀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刘巍教授,讲解IVUS/OCT的有关知识。共7节课,现已更新完毕。


透视冠脉的“第三只眼”



冠脉造影虽被认为是评估冠状动脉疾病的'金标准',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需要“第三只眼”(IVUS/OCT)去透视冠状动脉,了解冠脉腔内情况,评估其生理学特点,从而弥补冠脉造影的缺陷,选择更合理的治疗策略。


点此观看课程


四步看图法



四步看图法:(1)先找中膜。IVUS和OCT图像上外膜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故识别中膜是阅片的第一个关键步骤。(2)往里看内膜。内膜是斑块沉积之处,识别出中膜后,需往里观察内膜,仔细分辨内膜是否增厚、是否存在斑块,进而判断斑块的性质和稳定性。(3)评价管腔内部。观察管腔是否规则、是否存在管腔狭窄、是否存在血栓形成等。(4)测量病变长度、评价斑块负荷、计算狭窄程度等。


点此观看课程


看点

03

主动脉疾病诊疗系列课程


本系列课程邀请北京安贞医院黄连军、黄小勇、吴文辉、郭曦四位教授,普及主动脉疾病临床诊疗的必知知识点。共6节课,现已更新完毕。


主动脉夹层的影像诊断



主动脉夹层(AD)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心血管疾病,影像学检查在其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黄连军教授详解讲授了主动脉夹层影像学诊断的“四大要点”:仔细观察主动脉破口和再破口;认真识别内膜片;分清真腔与假腔;观察分支血管的受累情况。


点此观看课程


急性主动脉夹层的鉴别诊断



AD可累及多个分支血管,从冠状动脉,到头臂动脉、腹腔、内脏动脉,再到下腔动脉。在实际临床诊断中,极易误诊,需要与多种疾病相鉴别。


黄连军教授简明扼要地讲述了AD与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急性脑血管病、急腹症、下肢缺血5种疾病的鉴别诊断,避免“盲区”、“误区”,一“课”了然。


点此观看课程


看点

04

遗传性心律失常诊治系列课程


遗传性心律失常是一组编码心脏离子通道和其调控蛋白基因突变所致的,以心律失常、晕厥和猝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遗传性疾病,是40岁以下人群心脏性猝死的主要病因之一。本系列课程特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刘念教授,详解讲解典型的遗传性心律失常疾病。共12节课,现已更新完毕。


长QT综合征的诊断



长QT综合征(LQTS)是以常规12导联心电图心率校正的QT延长和尖端扭转型室速为特征,以患者反复黑矇、晕厥,甚至猝死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


刘念教授对LQTS的诊断标准、Schwartz评分、心电图QT测量、相关的肾上腺素激发试验以及基因诊断进行了一一讲解。


点此观看课程


Brugada综合征概述



Brugada综合征(BrS)于20世纪90年代首次被描述,属于一种心脏电生理异常,可导致患者发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并且丧失意识,甚至导致猝死。


BrS特征包括:①心脏结构无明显异常;②心电图右胸导联ST段呈穹窿形或马鞍形抬高,伴T波倒置;③室颤或多形性室速引起反复晕厥、甚至猝死,依据心电图诊断可分为3型。刘念教授对其基因学特点、病理生理去极化假说和复极化假说,以及不同的临床表现做了阐释。


点此观看课程


看点

05

超声心动图系列课程


超声心动图系列课程分为基础篇和疾病篇两部分内容。在【微课堂】超声心动图系列课程(基础篇)中,“心在线”邀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杨娅、谢谨捷、李嵘娟三位教授,深入浅出地讲授超声切面的获取、常用超声技术、常见超声切面、心脏常用测量及其临床意义、心功能评估等基础知识。基础篇共13节课,现已更新完毕。疾病篇元旦后为您奉上,敬请关注!


常见超声切面



超声心动图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检查技术之一,可准确提供心腔大小、心内结构、心脏血流和功能等多种信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常见超声切面包括长轴切面、短轴切面、心尖切面及其他切面。杨娅教授通过4个课时,依次讲解了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及M型分区、左室短轴切面及左室16节段分法、心尖切面及左室18节段分法以及大动脉短轴切面、胸骨上窝主动脉弓切面及剑下切面。


点此观看课程(1)(2)(3)(4)


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



心脏功能包括心室功能和心房功能,其中,心室功能包括左室功能、右室功能。杨娅教授为大家具体讲授了超声评价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的各种指标及其意义,以及假性充盈“正常”的判断等。


点此观看课程(上)(下)






新年新气象,我们将在各位读者的陪伴下,继续前行。大家在新的一年中还希望学习哪些课程,请投票选出,如果您感兴趣的话题没有出现在选项里面,欢迎您给我们留言。新的一年里,小编们会围绕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推送相关内容。您对【微课堂】栏目有哪些建议或意见,请通过留言反馈给我们。您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心在线 专业平台专家打造
编辑 潘欢 崔凤娟┆美编 柴明霞┆制版 潘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