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寻瑶民迁徙的背影

 楚中元 2017-01-03



追寻瑶民迁徙的背影(一)瑶族千家峒

岁月趋同:走遍大小瑶山,众里寻伊千百度,蓦然回首,似瑶非瑶正是瑶。

说来奇怪,踏上湘南江华瑶族自治县的土地,立刻感到了一种亲切和熟悉,难道这地方曾经来过?尤其是随江华县民委的老赵深入瑶乡雾江乡时,这种亲切熟悉之感更甚。乘一艘锈迹斑斑的铁板船,沿涔天河水库逆水而行。这是潇水的源头,江面不宽,水是蜿蜓碧绿的一线,如烟的白雾从两岸青山中升起。一会儿下起了小雨,气温陡然下降,山下平地正是暑热难耐时,这里竟有了丝丝凉意!

随后的几天,我们深入江永“千家峒”;登上海拔近两千米的广西灌阳县的西山;考察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大岭山西岭乡等地时,当地民委的同志和我们谈得最多、我感同身受的也是两个字:同化。

一到灌阳县,西山和洞井两个瑶族乡正筹备同时乡庆,据说需要20套瑶族服装,竟也找不到,只能外去定做。富川的情形也一样,富川作为“湘粤桂三省区十县市第七届南岭瑶族盘王节”东道主,眼下也正抓紧采办定制各类瑶族服装服饰!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千年的文化渗透和融合,尽管是在少数民族地区,除了某些特殊的节日,许多传统的东西也并非原滋原味了。

船至雾江龙虎村,雨下得更大了,江雾蒙蒙,山岚四起。一行人上岸边躲雨边走访了傍水而居的一户瑶家,从木屋结构看有些不同于别处,但走进中堂屋,神台下方竟也有一尊“翻天 张五郎”桃木雕像!我一时怀疑自己走进了那远在千里之外的湘中老家了!

家里十几口人,由于人多田少,都外去广东打工了,家里只有76的老奶奶周木清和她的五十左右的儿媳妇在家。周木清老奶奶,一身蓝竹布衣裤,满头银发一丝不苟地盘在脑后,清清爽爽,见人进屋便赶紧让坐,然后又是端茶递水,家长里短和我们说个不停。除了口音有点难懂,言语间偶尔夹带古词的说话习惯也与我老家乡下伯娘惊人一致!

走遍大小瑶山,众里寻瑶千百度,蓦然回首,似瑶非瑶正是瑶。是的,这就是同化。建筑、耕种、服装、饮食……山里与山外有了许多相似之处。这正是时代进步的趋势。

当然,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除了“同一”,灵魂深处也仍然保留着自己独特的宗教、文化 ,只是某种独特的东西早已依稀难辩了。




逐本溯源:盘瓠,瑶民传说中威猛神奇的始祖。盘王,一个民族的传奇。

从瑶族众多的节日来看,最能激发瑶人怀古幽情的要数“盘王节”了。因为盘王节是瑶族人民为逃避追杀,历经磨难,爬山涉水,辗转万里,找到新生之路后的“狂欢节”。

这个节日设在农历十月十六日。

相传远古时代,瑶人走出千家峒,乘船飘洋过海,遇上大风大浪,船在海中三百六十天不能靠岸,并有覆灭的危险。人们在船中许下盘王大愿。许愿后却风平浪静,船靠了岸。这一天 正好是盘王的生辰,于是人们爬上海岸,挖坑搭灶打糍粑,扯船蓬叶子包糍粑,唱歌跳舞,酬谢盘王,庆贺新生。

这便是“盘王节”的起源。

那么,盘王是谁?那天,江华瑶族自治县民委老赵陪我们参观了位于县城中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题写的“盘王殿”。

盘王就是瑶族人民的始祖。据介绍,瑶族人民每到一地都要建立盘王殿,以纪念先祖。江华瑶族进入县境后,曾立有数座盘王殿,但风雨剥蚀,早已毁坏。为缅怀祖先,昭示民族传统文化,根据瑶族人民的意愿,该县将原建于姑婆大山中的盘王殿迁建于县城沱江镇。

现在的盘王殿,是由县政府和海内外瑶族同胞出(捐)资千余万元于199510月迁建的。殿宇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平头岩公园内,占地21亩,地势依序为低、中、高三级,与平头山相对应。

盘王殿座北朝南,为混凝土仿古建筑。在宽敞的停车坪下车后即进入高8·9米的瓠圣门,两旁是瑶族的吊脚楼。沿着拼花鹅卵石路踏上数级青石条台阶,仿佛走进了瑶族那悠久的历史画卷中,越往前走就越容易看见瑶族先祖盘王塑像,他笑容可掬地在大厅里迎接你,欲与君畅谈瑶族久远的历史。拾级而上,则是亭阁式的后殿,整座盘王殿远望错落有致,红墙琉瓦,金碧辉煌;近看雄伟、古朴、典雅,雕梁 画栋,古色古香,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中殿是盘王殿的主体建筑,长26·2米,宽17·8米,高20·23米,建筑面积466·36平方米 。厅内的盘王座像高4·5米。盘王旁边安放着弩箭和神鼓。墙上是四幅反映瑶族历史的大型壁画,东为《盘王狩猎图》,是瑶族原始社会时期采猎经济的一个缩影;西是《飘洋过海图》,再现了瑶族先民迁徙不定的生活场面;北是《瑶族长鼓舞》和《度曼尼》,体现了瑶族丰富多彩的文化。梁上的彩绘则取材于瑶族传说故事《千家峒》和《南京十宝峒》,以及瑶山秀丽风光,内容丰富,画面赏心悦目。

静静观赏《盘王狩猎图》和《飘洋过海图》,耳边仿佛听到震天撼地的长鼓、腰鼓和铜钹铜锣穿越时空,在我们心底响起,那鼓声地动山摇,惊神泣鬼,急时如山呼海啸,缓时似霓裳起舞,重捶如万马奔腾,虚敲似岚岗生烟,有龙点头,有凤摆尾……大鼓在响,小鼓在响,铜锣铜钹铿铿锵锵——那是一个飘逸的精灵!一串神秘的符号,一团无形的罡气!


追寻瑶民迁徙的背影(二)盘王与千家峒


盘王就是传说中的盘瓠。   远古商周时代,平王与高王争天下,一时狼烟四起,战乱经年。最终平王自知不敌高王。当下有个臣子出主意:“主上若胜高王,只有张榜招贤,哪个替主上杀了高王,就将三公主许配为妻。”平王采纳了臣子的意见。可是贴出招贤榜,多日无人敢揭,大家心知肚明,虽然三公主如花似玉,但要征服兵多将广的高王谈何容易!

第三天傍晚,忽然来了一条斑斓龙犬 ,一口便将皇榜撕了。两个守榜军士大吃一惊,慌忙带龙犬到金銮殿前参见平王。平王见军士带来一条犬,以为戏弄,发怒要斩两个军士。

龙犬见状讲话了:“皇上息怒,榜是我揭的。”平王见龙犬讲话,猛吃一惊,莫非神仙下凡?!便封龙犬为三军大元帅,立即带兵出征,并赐名盘瓠。   盘瓠领旨,却不要一兵一卒,独自来到高王的京都。城门守兵见一条外乡斑斓猛犬串城,不让进,盘瓠只好在外面等候。正巧高王带领军士和猎犬到城郊围猎。

盘瓠趁机钻进猎狗群。 围猎开始了,盘瓠施展神威,将野兔、山鸡一一叨到高王面前,高王大喜,从此便将盘瓠留在身边作随身猎犬。有一次狩猎时高王忽觉腹痛肚胀,下马来到一个偏僻地方休息。盘瓠悄悄跟过去,一口便咬断高王脖子。

盘瓠叼着高王脑袋来见平王,平王大喜,立即给盘瓠加官封职,重赏金银,并把三公主许配盘瓠为妻。   日子久了盘瓠却不想做官,有些厌倦,便对三公主说,我虽然为国家立了功,但我在朝中总有些不习惯,我想离开这个地方,到南方山岭开荒种地,自寻欢乐。   

这天早朝,盘瓠就把自己的想法奏明平王,平王想了想,就准了旨,封盘瓠为南方疆王,号称盘王,到南岭山区定居。后来,他们生下六男六女,平王赐给了盘、奉、包、黄、李、邓 、周、赵、胡、雷、冯、唐,成为瑶族最早的十二姓。盘瓠子孙逐渐发展到一千家,这就是千家峒名称的由来。

   我们在江永、恭城等县采访时发现,关于瑶族起源的传说还有多种版本,虽有差异,但万变不离其宗:盘王为平王时一条神化了的“龙犬”,这也充分反映了远古瑶族先民的图 腾崇拜,也符合瑶民忌食狗肉的习俗。   安居乐业:一入江永别有天,瑶胞鼓笙舞蹁跹;隘口石城金汤固,千家峒里好耕田。

   天高云淡,暑热难当,南岭的天空格外高远蔚蓝,远望都庞岭层层叠叠,石岭生烟。这天下午,我们结束了江华瑶族自治县的采访,驱车前往40公里外的江永县。   究竟哪是瑶族的祖居之地?民间传说,史料文藉均无定论,瑶学家们众说纷纭。

幸而有一点是一致的,瑶族祖居“千家峒”……但又有人说千家峒在海南,或者在浙江绍兴会稽 山,亦有人说是台湾附近海岛。   即使博学如费孝通,在考察江永千家峒后的题词也暧昧不明:“瑶胞寻根千家峒,史实有待百家争”。

   虽然历史尚无定论,但是,我们进入离江永县城仅5公里的“千家峒乡”,就突然萌生了一种特别的情绪,仿佛终于找到了盘瑶祖居圣地!   车到千家峒瑶族乡,迎面壁立一块高达四五米,上饰牛角长鼓结构的石碑,基石上镌刻着《瑶族千家峒简介》。   瑶族故地千家峒,位于都庞岭南麓,东北临道县,北面交灌阳,面积200平方公里,是瑶族的祖居地。

宋元以前隶属道州,峒内居住千户瑶民,过着自由富裕的生活。元朝大德九年,遭官府重兵围剿。峒内十二姓瑶民各持一节牛角逃生他乡,约定五百年后合拢牛角,吹响入峒相聚。迁徙到国内外的瑶民都流传着一份《千家峒源流记》。

数百年来,到此地寻根访祖的瑶胞络绎不绝。   千家峒出入通道是穿岩。峒内群山环抱,中间一个盆地,分上、中、下三峒。有盘王庙、圣会庙、罗平庙、盘宅妹墓、马山石童、石狗岩、白石岭、四块大田、古石墙、古窑址等历史古迹。

境内有古朴的风情,迷人的景观,美丽的传说,山幽、林深、峒奇、瀑美、泉温。   千家峒分为上、中、下三峒,有九股泉水从四方山间溢出汇入掩水,注入消江。马山如骏马蹲伏,石童子与当年一样年轻,鸟山、狗头山朝外张望仿佛恭候主人的归来……   千家峒依然完好地保存着一些原始旧貌和地名,在千家峒外,仍然是往日的九疑山、灌阳界、道洲浮桥,容罗岭,永明地界源口乡。

六百年前,从道洲、灌阳可以进入千家峒,而今天 的道洲、灌阳具体地界,在瑶族人民的心中,虽然管辖地段各有其主,但千家峒瑶族过去是一家,今天还是一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千家峒也在变。过去,四面都是深山老林,峒中开垦的耕地也只是局部。有《盘王歌》为证:“千家峒里大峒田,三百牯牛犁一边,还有一边犁不到,山猪马鹿里头眠。”相传,千家峒里有四块大田:南蛇大田、马颈大田、鹅颈大田、平西大田。而今天的千家峒里,四块大田还在,但是,原来躲藏山猪马鹿的地方,今天也已成为良田了。

山上的苍天古树不复存在,多为新种上的人工林。在1967年以前,出千家峒依然是要经过古代留下的那道石门。   1967年省林业厅拨款修筑了林业公路,把一个偌大的石山劈开了,载重汽车往返如梭。给人们方便之余也留下几分遗憾!   在都庞岭主峰南向江永境内有8万亩原始次生林,国家保护的二、三类动植物有50余种。现已成为国家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外住着1400户,8000余瑶族同胞,这就是今天的千家峒。   千家峒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加上南楚奇字——女书,分别被人们称之为“中国一绝”。

这里的自然景观确实迷人,峒内溪水萦回,风光秀丽,四周群山环抱,峰峦叠翠,林木蓊郁,林涛与瀑布声声入耳,峒内盆地,田园纵横,地土肥沃,一条清澈透底的河水流经全境, 在峒里可以看到白玉飞瀑、天女散花、仙童放牧、金童护蛙、雄鹰点水、双潭映月等美景,更使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   据说,已有不少外商瞄准了这块宝地,然而开发后的千家峒将给人们带来什么?笔者不得而知。

追寻瑶民迁徙的背影(三)血泪迁徙

“天下瑶人同根生,分散天下去流浪!”一个民族迁徙的背影。

据千家峒古书记载和瑶族民间传说,元大德九年(公元1305年),官府发现千家峒后,派都头刘名卿统兵数万,于道州容罗岭扎营,永明、灌阳与千家峒交界处亦有官兵守住隘口 。

呈合围之势,欲灭千家峒瑶民,全峒瑶民在罗坪庙聚会。决定选择经枫木坳溯大栗源过云盖岭至道州地,再过道州浮桥外逃。选择这条路线的原因,一是矮岭坳仅数百米高,便于老幼行走,容易翻越。二是此路隐蔽,官兵不知,可收到出其不意之效。于是三月十九日午时大小男女起行,午时出枫木坳,下午翻越大栗源坳。首批进入道州过浮桥应是晚间,便于偷渡。

过了枫木坳下了云盖,有一半转回九嶷山,另一半过了永明地界后,分散了。部分留在永明县境内,大部分从桃川经源口到了富川、恭城。

我们站在千家峒公路旁,举目西望,只见高耸入云的南岭山脉莽莽苍苍……究竟什么原因,封建统治者不能容忍这个纯朴而多难的民族?又是何种力量支撑着盘瑶数百年过着居无定所的迁徙生活的呢?

金优瑶族的《千家峒的传说》是这样记载的:

……盘王死后,十二姓瑶家继续垦荒立寨,勤耕苦织,先后开辟会稽山、玉明冲、九牛山等许多村寨,子孙繁衍,林茂粮丰。尤其美好的要算千家峒了,那里四周山峦重叠,森林茂密 ,山花四季不败,百鸟争鸣不息;山青水秀,无数的清泉汇成河流。山峦环抱之中,瑶民开垦着肥沃的土地,由于瑶民的辛勤耕作,加上风调雨顺,一个苞谷五尺长,苞谷秆可以当扁担;一粒谷子比巴掌大,谷壳可以做水瓢。山上牛羊成群,村里鸡鸭成帮,家家猪满栏,粮满仓,户户人丁旺,不久就发展到千户以上,所以取名“千家峒”。

峒内有一株高大的德芎树,农历三月才开花,它像布谷鸟一样,催促瑶家不违农时,抓紧春耕。按照十二姓瑶家的习俗,每年春节至春耕前,是千家峒极其欢乐的季节。家家户户置备丰盛的筵席,开怀畅饮;男女老少穿起鲜艳的民族服装,走村串寨,相互祝贺。姑娘和小伙子还打起黄泥鼓,吹奏木叶,翩翩起舞。

千家峒的瑶家对峒外的外族人也十分热情,无论谁人入峒,都当作贵客款待。但从来不向财主和官府交租纳粮。

有一年,天下大旱,山溪无水,深潭无鱼,树木焦枯,芭蕉、青苔焦得冒烟;到处颗粒无收,官方无米,百姓啃野菜。唯有千家峒照样林茂粮丰。官府要霸占这块宝地,便派了个七品官,进峒催租要粮。峒内盘翁拿出《过山榜》,对县官说:“上面写得清清楚楚,平王陛下敕令:盘瓠子孙,耕山不上税,种田莫纳粮。”

瑶家虽然抗租抗粮,但对待县官,仍当贵客。头人盘翁传令,每户待客一餐,不得有误。于是瑶家纷纷从地窖里拿出密封数十年的糯米酒,用清甜的泉水煮出香喷喷的粳米饭,还有山鸡、果子狸等新鲜山珍,让客人吃饱喝足。那县官从峒头吃到峒尾,一日三餐,喝得酩酊大醉,吃得肥头大耳。眼看就过了四个月,瑶人还不下地生产,他们说:“那株德芎树还未开花,早着呢,照样喝。”

瑶家猜拳喊码,狂喝狂饮的时候,元朝官兵杀进峒来了。借口是,县太爷进峒四个月,不见回府,肯定被瑶人谋害。所以兴兵讨伐。瑶民说,德芎树还没开花,哪有四个月。谁知那株德芎树,早被官府收卖峒内一个“烂子”用石灰和盐水腌死了。瑶家这才清楚,这是奸贼的 毒计!于是拿起猎枪、砍刀、弓箭,吹响牛角,与官兵搏斗,杀得官兵死伤不少,尸横遍野。

峒头的瑶民,一边抵抗官兵,一边派人到峒尾报告盘翁头人。当时,头人家里还在摆酒席,宴请县官呢!县官闻讯立刻甩下筷子:“随便发兵,纯属胡闹,我去教训教训他们。”盘翁 情知是脱身之计,识破了他的花招,当机立断,一刀结果了他的老命。

朝廷官府却不惜一切代价,源源不断的增兵添将,要把千家峒踏平。瑶民终因寡不敌众,抵挡不住,最后只剩下十多户人家。头人盘翁召集大家商量,为保民族,繁衍子孙,宁愿含辛茹苦,流落他乡。

瑶族被迫离开千家峒,走了七天七夜,来到海边,乘上一条大木船,迎着风浪,向前驶去。

海上风大浪急,十多户瑶家齐心协力,又经过七天七夜,好不容易才到一个小岛。盘翁叫大家上岛歇息一阵,以便恢复体力,迎接更大的风浪。

可是小岛真怪,寻遍全岛却没有一处平坦,也没有一棵草木。幸好瑶民临行前想得周全,油盐柴米全部带齐,不然煮饭都困难。

这天天气晴朗,风也渐渐停了,瑶民在岛上歇息,便生火煮饭,准备饱餐之后上船航行。谁知,水还未烧开,小岛就渐渐下沉!盘翁立即下令:赶快收拾炊具饭菜上船。瑶民刚上船,小岛就不见了,大家正在吃惊,一个阿端(小伙子)往水里一指:“看,钻到海底去了。” 大家这才明白,原来是条大鲸鱼!刚才被火烧痛了下沉了。瑶家的木船再行七天七夜,仍然回到原来的地方,像陀螺一样,老是在原地打转,不能前进。糟糕,遇着漩涡了。木船力小 ,不但划不出去,还有被漩下海底的危险。盘翁无奈:“如今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前不能进,后不能退,拢不得岸,靠不得滩,只有祷告先祖,请盘王显灵搭救。”于是,他便打起黄坭鼓,唱起盘王歌,向祖先祈祷。果真灵验,不久便风平浪静,漩涡散开,木船又平安地在海上航行。再经七七四十九个昼夜,瑶家终于过海上岸了。

追寻瑶民迁徙的背影(四)寻踪觅祖、牛角下落

心中的圣地,失落的家园,千家峒你在哪里?

千百年来,千家峒像个聚宝盆,深深地镶嵌在盘瑶心里,在艰难困苦的漂泊中,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怀念、向往自己美好幸福的家园,因为千家峒代表祖先的业绩,是理想的圣地。朝拜 祖先圣地和追求幸福生活,这两个动机结合在一起,使盘瑶子子孙孙,以惊人的毅力、意志和牺牲精神始终不渝地寻找。

由此而产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寻找千家峒的运动,运动形式有自发的,也有组织性的。有单独一两人寻找,有三五成群的寻找,也有大规模的集体行动。

以下就是有名的《计开千家峒路引》:邓元珠,情因嘉庆丙子年,搬来小朝信居十余年,因红苗作乱,只得搬去云南开化府孟子( 蒙自)县居住三年。闻说石碧洞如何好,兄弟亲戚凑合银钱,我等入往云南省,串过向到广西柳州府所管石河县,离城一百六十里,以前石碧碑果有千家峒,今人改换石碧洞,我等入洗看石碑字,有十二名姓,在石碑上。


一姓盘福保,二姓沈成龙,三姓包保秀,四姓黄德才 ,五姓李文周,六姓邓元凤,七姓周兴才,八姓赵成祥,九姓胡昌贵,十姓雷天保,十一姓冯成虎,十二姓唐示辛,开列路引。白沙到中间三处,司辛山街到平乐府,又向德腾(胜) 向石河县碧石洞口,十二里程途,串过石顶入到火把洞,又串过小地平杨家树,瑶人三十余家,就到千家峒口,又入石板路上四十八步,石梯处头洞是也。

于道光二十四年七月内付带 成周信行路费银三两,此言寄对行岭东大源心冲亲戚朋友,如意者乐来观看至是也。

十八世纪四十年代,邓元珠写信给自己的家乡湖南江华县的盘瑶兄妹,报告了他发现千家峒故地——广西石碧洞的消息。

而邓元珠从此下落不明,不知所终。一生仅留下一封带给瑶民无限希望的“路引”。

不料,此举竟揭开了波澜壮阔的盘瑶迁徙的历史。

至上世纪三十年代,终于引发了一起几百户盘瑶自发集资,派代表去石碧洞——千家峒定居的事件,历时一年多。发起人是湘江乡平冲村的赵明禄、高塘冲的赵柯贤和赛板源的盘仙建。

1932年冬天,赵柯贤和盘仙建变卖了自己的全部家产和大部分土地,赵明禄干脆倾其所有,作为活动经费。在他们三人的带动下,并有湘江、高塘等几个乡的几百名盘瑶纷纷捐钱捐物 ,共集资四百多块银元。

1933年春,赵明禄带领的十五人组成的先遣队出发了,他们的任务是到广西石碧洞一带去生产生活几年,如成功则大批人马随后到来。从清代邓元珠寄回“路引”以后,江华县已经有许多盘瑶单枪匹马或三五成群地去过石碧洞,但是像这次这样由几百名盘瑶捐钱捐物派代表前往,还是第一次。先遣队员们背着背包、担着行李和全部日常用品,在崇山峻岭中跋涉几百公里,终于来到了广西北部的石碧洞。

这里四周群山环抱,中间很大的一块平坦荒地,与传说中的千家峒地形相似。他们相信这就是祖先居住的地方,只要辛勤劳动,一定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他们首先在高山下烧香拜祖,请盘王保佑,然后就着手建房。接着,他们在平地上垦荒播种,在山坡上刀耕火种,但是这个地方的气候反复无常,野兽四处横行,居住条件极端恶劣。

更令人遗憾的是,播下的种子大部分被田鼠吃掉,长出来的庄稼稀稀拉拉,到秋后颗粒无收。在寒冷的冬季,先遣队员们和陆续赶来的盘瑶不得已只好返回江华老家。

恭城有10多万瑶族,地处湘、桂交界的都庞岭山区。在这里,大、小瑶山到处都流传着千家峒的传说。

历史上,这里不断有瑶民到湖南去寻找千家峒。1956年,广西灌阳县陡水乡一位姓赵的瑶族老人突然来到了恭城观音乡,他在狮塘、水滨一带到处宣讲,千家峒在湖南被找到了,鼓动那里的瑶民联合周围县乡瑶民同胞集体返回千家峒。

于是,在当时观音乡乡长周生降的组织下,他们联合了周围的灌阳、荔浦、富川、阳朔和江永桃川一带的狗头瑶、龙尾瑶、五排瑶、过山瑶等,自筹资金。至1957年春,一切准备就绪,会集于狮塘村,于农历2 月出发。

一行共36人,其中绝大部分是40-60岁的中老年人,他们肩挑背扛出发了,有人甚至还给家里留下遗言。大有“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之大无畏气慨!

于是队伍沿着都庞岭,冒着初春的细雨步行了三天,风餐露宿,吃尽了苦头,他们到了灌阳的杉木坳、瀑江等地,后来到了一个名叫“仙家峒”的荒岭,在那里住了一夜。第二天,他们又走了整天山路,到了湖南道县一个名叫“空树岩”的地方。

晚上他们还与这里的瑶族同胞一起打长鼓,吹芦笙,唱瑶歌。天刚亮,这支队伍不顾连日劳顿,又在山上走了几十里,终于来到了湖南江永县的“八都源”(大远瑶族乡,即:千家峒乡)。

这是一个宽广辽阔的地方,但见四野青山苍茫,古树遮天,他们对着青山含泪起誓:一定要搬回千家峒,回到自己的家园!

江华县的瑶族,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也曾多次自发集资,几十户人到广西石碧洞考察,他们背着背包、行李,在崇山峻岭跋涉几百公里,寻找千家峒。而地处湘、桂交界的都庞岭山区(恭城瑶族自治县)居住着的十多万瑶族,历史上却不断有瑶民到湖南寻找千家峒。

这样经年累月反反复复的“寻根”,终于引发了大规模的瑶民起义。就在邓元珠写“计开千家峒路引”后的第十二个年头,也就是1831年,江华赵金龙率领五六百人以祭祀千家峒始祖盘瓠为名举行还盘王愿的活动,借此机会发动了武装起义。起义队伍攻占锦田镇,杀死二十余名官吏。

湖南蓝山、宁远、新田、桂阳、常宁诸县和广东连州、广西富川等县的瑶民纷纷响应,起义队伍很快发展到二三千人。

清王朝先后派遣湖南长沙协副将蒿龄、湖北提督罗思举为统领,出动官军两万多人进行镇压,结果被起义军打得大败。清军不甘失败,又派湖南提督海凌阿和宝庆协副将马超,率领三千精兵,由宁远县进攻起义军,结果全军覆灭,海凌阿和马超战死。

大捷之后,起义军队伍发展到一万多人,势力扩及整个湘南和广西的贺县,富川以及广东的连山连南等十余地区。

1832年,清王朝调集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五省官兵前来围剿,起义军在常宁洋泉镇被几十倍的兵力包围。经过二十多天的奋战,赵金龙和大部分起义军壮烈牺牲。

此后,单枪匹马寻找千家峒的事件更是此起彼伏,最为感人的要数赵德标一家。

1913年秋天,广西荔浦县盘瑶青年赵玉林,不甘心在瑶山中过一辈子苦日子,决定出外寻找千家峒。他凭着一本祖传的《千家峒源流记》开始了一家三代对心中圣地的寻找!

他从《千家峒源流记》上看到“道州”这个地名,就带着干粮和钱,只身踏上了荔浦至平乐的山路,乐县走过了,恭城县走过了,到处都听到盘瑶讲千家峒,但谁也说不清楚千家峒在哪里?赵玉林心想,先走到湖南道县再说。

在广西与湖南交界的龙虎关,历来是强盗出没的地方。一个黄昏,赵玉林正走在崎岖小道上,冷不防被人用木棍猛击脑部昏倒在地,醒来后发现衣服和钱全部抢走,只留下几个冷馒头和一本没人要的《千家峒源流记》手抄本!没有盘缠,赵玉林沮丧地回到家乡。

1941年盛夏,赵玉林添了一孙子,起名赵德标,办过喜事,赵玉林便将儿子赵如田叫到跟前,现在你也做了父亲,有一件事应该对你讲了。

接着赵玉林给儿子讲了早年寻找千家峒的故事,然后郑重地将《千家峒源流记》传给儿子。赵如田当即向父亲起誓,冬天就去道县一带寻找千家峒 。

赵如田最后一次出外寻找千家峒是在1956年,那一次他步行走过永富、桂林、兴安、全州,风尘仆仆,行程2000余里,前后达两年,最后仍然空手而归,满怀惆怅,这一年,赵德标已长到十七岁了,他满怀信心地对父亲说,我长大以后一定要找到千家峒。

1982年夏天,赵德标的家乡来了两个纯朴厚道的山里人,一个叫熊峰龙,一个叫熊纯将,是俩叔侄,弹花匠,道县人。当赵德标向他们谈起自己家前辈寻找千家峒的往事时,两人不约而同地说,找千家峒还不容易,就在我们家附近高山上!赵德标一听非常激动,表示一定要去那里看看。

二人当下约定:当年815日,熊峰龙家见面。815日,赵德标和同村赵如旺如约到了熊家,熊家叔侄陪同二赵登上了附近都庞岭的韭菜岭。韭菜岭海拔2000米,地形颇似千家峒的传说。四面高山,一条大河,土地肥沃,森林茂密。

但是,传说千家峒住一千多户盘瑶,可是这块山巅小坪最多只能住几十户盘瑶,赵德标觉得不像千家峒。他们下山后,赵德标决定回广西继续寻找千家峒,不幸在全州,二赵的钱全部被小偷偷去了,只好打道回府。

1982年的秋天,赵德标又一次出外寻找千家峒,这次他发誓:不找到千家峒决不回家乡!他变卖了全部家产,卖掉了一头把猪,带上全家老小,一行五人乘坐前往灌阳的长途班车出发了,幸运的是,他在班车上遇上了湖南江永县大远瑶族乡的赵顺旺。

真是狭路相逢,赵顺旺和他的弟弟赵顺德两人也已寻找千家峒十年了,兄弟俩靠打猎为生,走遍了广西、湖南交界的十几个县,到处打听千家峒的所在,共同的追求使赵德标和赵顺旺一见如故,情同手足。赵德标这次出来是孤注一掷,但并没有明确的去向,于是他一家人就随赵顺旺来到了江永县大远乡,住在赵顺旺家里。

赵德标惊奇地发现,大远乡很像千家峒, 四面是山,一条大河,土地肥沃,一个石洞通向外界。赵德标拿出《千家峒源流记》,居然还对上了几个地名,如马山、穿岩等等,赵顺旺这才恍然大悟:“我和兄弟外出寻找千家峒十年,说不定我们就住在千家峒里还不知道哩!”

中南民族学院宫哲兵教授,也对千家峒进行了调查研究,他从1982年至1985年,曾六次到南方各省进行调查,一方面调查搜集民间保存的《千家峒》各种手抄本,另一方面根据这些手抄本提供的地理特征寻找千家峒故地。他在湖南江永大远乡调查,将大远乡的地名与《千家峒源流记》手抄本提供的地名对照,核实了三十多个,初步认为湖南省永洲市江永县大远瑶乡就是千家峒故地。

1985年春,有关瑶史专家、学者和民族工作者在江永召开了专门会议,经专家实地考察论证大远乡与传说中的“千家峒”地形、地貌及其特征都非常相似,与会者确认湖南江永县大远 瑶族乡便是传说中的“千家峒”。故江永县呈报上级批准,把大远乡命名“千家峒民族乡” 。


历史的回声




失落几百年的十二节牛角今在何方?当采访结束时,临行时看到的下面一则故事又令我兴奋不已。

经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各级民族干部多年深入瑶寨走家串户反复查访以及广大瑶族群众的大力支持,1987年春,柳家乡民族干部反映在平寨村瑶族同胞邓益光家中发现了一节失落六百年的牛角。

据邓益光回忆,这节牛角是十二姓瑶民从“千家峒”分离出走时邓姓分的一节,从其祖先世代相传珍藏至今已经三十多代了。这节牛角是水牛角尾端中的一节,形似椭圆形柱体,竖看,高(长)3·1厘米;下底外直径最宽处为5·3厘米,内径直径为3·4 厘米;重量为47·5克。

一般一只成年水牛角大约为40厘米左右,恰好是一只成年水牛角的十二分之一,这与“将一只牛角锯成十二节”的传说是相吻合的。这节牛角在建国前均由村上最有威望的长辈(族长)妥善珍藏,每年“还愿盘王”才拿出来放在盘王神像前祭祀祖公 。

建国后,由于受极“左”思想的影响,把“还盘王愿”说为封建迷信活动而禁止了,这节牛角也随之消身隐迹。1977年农历613日,平寨瑶族村民过民族传统节日,拿出这节牛角祭祀祖公。当时有人认为这是恢复封建迷信活动,扬言要烧毁这节牛角。

这件事反映到柳家公社党委和管委会,公社主要领导听取了平寨瑶族群众的汇报并作了妥善处理,这节牛角既然是邓姓瑶民世代相传留下来的,是历史的见证,说不定将来还有用,那么,就让平寨瑶民留给子孙吧!这样,这节牛角便在厄运中妥善保存起来,一直珍藏到如今,乃是平寨瑶民的 “传世珍宝”,也是全国瑶族的珍贵文物。

一截牛角,凝聚着“千家峒”600多年的历史沧桑,蕴藏了一个民族几十代人的故乡梦,可谓奇迹。

看到这则故事,内心感到了一种强烈的震憾,透过车窗,我久久地凝视着那渐远渐逝的苍茫南岭,仿佛听到了十二节牛角合拢后吹响的那声回肠荡气,惊天泣鬼的回归号声!仿佛听到了来自莽苍苍五岭深处的回声:我们回家了——凄凉、粗犷而悠远……


(龙门蓝田瑶族风情园)

来源:法治快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