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渠

 由感而发 2017-01-03

前言:

    人类历史上有不少的发明或直接、或间接地源于战争,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源于人的欲望。正是因为人有欲望、有想法,于是才有了所谓的“发明”,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促进文明的交流与发展。灵渠,就是这样一个由人类欲望而产生的智慧结晶。

    灵渠又称“湘桂运河”、“兴安运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的兴安县境内。它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与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齐名,并称为“秦朝三大水利工程”。

    这条运河虽然短小却极尽精巧,她的开凿,打开了一个广袤的神秘世界,把秦代中国的版图扩大了将近一倍。她有一种柔媚的女性美,和北方长城的粗犷雄伟交相辉映。

灵渠--穿越南岭的湘桂运河

打开岭南之窗

    时间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朝,秦始皇统一了北方六国,这位皇帝的野心空前地膨胀,又于公元前211 年,发动了一场征服百越地区的大规模战争。随着秦军在战场上节节胜利,战线渐渐拉长,运往南方的粮草也在漫漫途中消耗过甚,当秦军的兵锋扫到湘桂边境一带,便再也无力推进了。原来秦军的运粮船随着滔滔的湘江水来到海洋山下(今广西桂林兴安县)便无路可走,而南方战场催粮的快报却一封接着一封。就在粮草补给关系战争成败的节骨眼上,灵渠工程史上第一位重要的人物———禄(灵渠“四贤”之一,其后为汉代马援、唐代的李渤和鱼孟威),出现在了历史的舞台上。

    “兴安高万丈,水往两边流”。地处广西北部的兴安县,地势东南和西北高、中间低,是著名的湘桂走廊。这里又是长江水系的湘江和珠江水系的漓江之间的分水岭,“湘水北去,漓水南流”。在兴安,湘江上源的海洋河与漓江支流的始安水距离最近之处仅有1.7公里,但是两条河的高差足有7米。如何让一条河流向高出7米的另一条河?这在现代可能易如反掌,但秦代的水工还没有掌握这样的技术。可以想像,百般无奈中,禄不得不开始了灵渠的筹划。通过仔细地勘探和精确的计算,禄在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太史庙山附近,欣喜地发现两条河的高差只有1.1 米了,于是在这里他开始灵渠工程的设计动工。三年之后,一条36.5公里长的运河通航了,一部分原本流往湘江的海洋河水流进了运河,满载粮草的船队由湘江蜂拥而来,驶上起伏的临源岭,顺着始安水、漓江南下,直达珠江。时机成熟,秦军挥师南下,一举平定了岭南,从此“四海之滨,终为王土”。

    一条水渠的开凿,打开了一片广袤的世界,把秦代中国的版图扩大了将近一倍。灵渠究竟有何神奇呢?

 

闪耀古代水利智慧的奇思妙想

    进入灵渠公园,第一印象是这里的游人稀少,与以往在都江堰游览时所见到的拥挤人群相比,这里可谓门可罗雀。而且,站在渠首处观看灵渠,就是一道拦水坝与两条小水渠而已,规模与都江堰的渠首工程相比,亦是相差不少。同是列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相较于盛名的都江堰,灵渠确实显得有些落寞,但是在从容地看过灵渠,并浏览了有关她的详细介绍后,心中不禁肃然起敬。她虽然短小却极尽精巧,与都江堰一样,灵渠工程充分体现了古人的智慧,是我们祖先留下的骄傲遗产。

    灵渠的主体工程主要包括铧嘴、大小天平石堤、南渠、北渠和陡门等。铧嘴位于灵渠渠首工程的最前端,用石砌成,因锐削如铧犁而得名。铧嘴主要起着导水堤的功能,它将湘江上游的海洋河水分开,三分入漓,七分归湘,与都江堰渠首工程的鱼嘴功能相类似。紧接铧嘴之后的是大小天平石堤。大小天平石堤呈“人”字形,长者为大天平石堤,长343米,伸向东岸与北渠口相接;短者为小天平石堤,长127米,伸向西岸与南渠口相接。大小天平石堤主要起着拦水坝的功能,截断了海洋河水,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水库———渼潭,解决了两大水系的高度差问题。大小天平石堤的顶部略低于两侧的河岸,枯水季节可以拦截全部海洋河的水入南北二渠,洪水期时,又可使多余的水越过堤顶,泄入海洋河的故道中。

    海洋河河床多沙砾和鹅卵石,筑坝(大小天平石堤)很难稳固,聪明的古人巧妙地实现并做到了。首先是以2 米多长的松木打桩,再于木桩间横铺一层松木,形成纵横交错的布局,并在桩间填满沙泥和鹅卵石,再砌上石块,成就了“水浸松木,千年不腐”的神话。其次是落水面砌成了10:1的坡度,用长块片石直插,鳞次竖排,称“鱼鳞坝”。这样水在斜坡上滚落,冲击力减弱了80%,降低了激流对坝底的冲击掏空损害,对坝底的安全起到了保护作用。最后还在坝顶平铺巨石,并在对接的石块两边分别凿出倒梯形的凹槽,以灌注熔化的生铁,铁水充满两边的梯形凹槽之后冷凝收缩,产生巨大的拉力使石块紧固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整体,保持了大坝的坚固稳定。这项利用金属相变产生拉力的刚性物体紧固技术,历时两千年不改原貌,可谓水利工程史上的独特创举。

南渠与北渠即人工开凿的运河。南渠在湘江故道南,引海洋河的河水穿过兴安城,经始安水、灵河注入大榕江,再入漓江。因海洋河已筑坝(大小天平石堤)断流,因而又在海洋河故道的北侧开凿了北渠,使湘漓通航。南渠、北渠是灵渠主体工程,总长约37公里(包括始安水-灵河段)。

    大小天平石堤与南北渠是灵渠工程的核心,它们是如何实现分水的呢?天平的大小臂长与分水的比例是否有关系?假定天平能够实现(南)三(北)七分水,在丰水季节,北侧需要溢流的洪水肯定远远超过南侧,这才是大天平“臂”更长的直接原因。专家认为,根据水力学原理,分水比例主要是依靠调整渠道坡度和弯曲度来实现的。南渠线路长,影响因素较为复杂,所以短促的北渠是调整的关键。从现存的北渠看来,其设计理念具有极高的科学水平--因坡降偏大,水流偏急,采用了两个180度的大弯,巧妙地延长了渠道,降低了流速。假定没有这两个大弯,其水力坡度将非常之大,海洋河水在分水处将趋向北渠,甚至全部流向北渠,南渠可能涓滴不入。由此可见,弯弯曲曲的北渠也是灵渠2000多年前就能实现通航,而且至今仍能保持按比例分水的关键之一。

 

陡门弯弯三十六

    在整个灵渠的工程中,还有一个极为特殊的设施,那就是陡门。陡门为提高水位、束水通舟的设施,相当现代的船闸。灵渠陡门出现的最早记录是在公元825年唐代的李渤主持重修时;到其后几十年鱼孟威主持的大修时,陡门已增至十八座;至北宋期间,陡门更是多达36座。1986年,世界大坝委员会的专家到灵渠考察,曾盛赞陡门是“世界船闸之父”。陡门主要建于河道较浅、水流较急的地方,是使船在水浅急流的运河上航行的一项创造,是巧妙地规划和科学合理的工程建筑,灵渠有了陡门,几千年来才能久运不衰。陡门都是用方形石块在两岸相对叠砌而成,宽约五六米,其工作原理相当于现代的船闸。它们把渠道划分成若干段,船来之时,打开两段之间的闸门,先架陡杆,再将数层竹箔逆水置在陡杆上,等水位升降到同一水平可以行船时,用锤击陡杆开启陡

门,则往来船只“循崖而上,建瓴而下”,出现了爬山越岭的奇观。对于此景,清代大文豪袁枚曾有这样生动的描写:“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此外,灵渠上还建有多处溢流堰,如南渠上的泄水天平、北渠上的回龙堤等。它们的坝顶高度都略低于渠岸,平时可以当做堤防,汛期则可从坝顶溢流泄洪,从而保证渠岸安全。而且,南渠上的泄水天平其坝顶还建有石墩石桥,是从兴安县城去大小天平的主要通道。因其堤面是用条石直插、块块相叠而成,形似鱼鳞,所以称作鱼鳞石。用这种方法砌成的堤经久耐用,灵渠的工程设计,就是这样随处闪耀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打通中原百越的交融通道

    站在高处俯瞰不远处的灵渠工程,耳畔流淌着奔流不息的海洋河水声,眼前似乎幻化出这样一幕画面:通过铧嘴分流的海洋河水(此处的海洋河水低于漓江水系的始安水约1.1 米),滚滚流向被称为大小天平的水坝,经拦蓄而提升的流水,分别导入连接湘漓两江的运河———总长约37公里的北渠和南渠,于是,一艘艘满载着北方军民与南方物资的船只,南来北往不断地穿梭于灵渠。沿着这条运河,岭南的土地无数次地接纳了中原的徙民与文化,同时中原的王朝也无数次地笑纳了岭南的物产与朝贡。

    曾经导引过无数南来北往舟船的灵渠,有过无限的风光。只是随着近现代交通的发展,灵渠慢慢淡出了历时的舞台。湘、桂间铁路和公路建成后,灵渠航运的功能彻底被灌溉所取代,成了一条以灌溉为主的渠道。如今的灵渠,安祥得就像一位饱经风雨的隐者从容淡定,终日以清清流水为伴。但是,灵渠的魅力绝不需要依靠热闹来体现,灵渠的价值和吸引力也并不以游客多少来衡量。作为世界最早的人工运河,灵渠实现了引湘入漓、沟通航道的目标,最终达到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连接,是人类水利史上充满智慧光彩的一笔。

    随着灵渠的开通,湘江与漓江的水运航道衔接起来,存在于中原和百越之间的天然阻碍被潺潺流水所化解。两个天然相隔的地域、两个本来并不相通的世界,让一段悠悠的渠水轻巧地系在了一起,从此再也无法分离。在舟楫的往来中,社会政治的分水岭不复存在,南北两地的货物得以互通有无,中原与百越之地的文化、经济得以相互交融。更为重要的是灵渠的开通,极大地促进了两地各族人民的交流,使华夏民族的血脉流淌得更加圆融舒畅,更加雄浑有力。



灵渠--穿越南岭的湘桂运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