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渠,先秦运河,让水往高处流!

 炫叶楓雪 2022-03-21

这是一条因为统一华夏版图而修建的运河,是秦始皇在南征百越期间建造完成的,它就是把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连通起来的灵渠水利工程,灵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

不过灵渠运河是位于湖南与广西的崇山峻岭之中,那么灵渠的水是如何从海拔较低的湘江,流入海拔较高的漓江呢?今天这期视频,就让阿星带你去了解一下。

灵渠,位于广西兴安县境内,于公元前214年,建成通航,相比同样有名的四川都江堰,晚了有将近40年的时间。

而由于湘桂边界处在五岭山脉之间,所以造成了当时行军困难、举步维艰。尤其粮草物资供应不足,对于进入岭南地区的军队十分不利。于是就打算开挖一条运河连通珠江与长江,把中原地区的富庶粮草,通过水路运送过来。

湘江上游与漓江水系,最近的地方仅有短短几公里,而且正好位于山岭的缺口之处。

灵渠在原有的漓江支流,始安水河道基础之上,通过人工开凿一条运河,连接湘江,这条连接湘、漓水系的河道,全长约37公里,人工开凿部分有十余公里,河道宽约8-15米,水深在0.5米-1.8米之间。

而原有的始安水河道,经拓宽挖深以后,约有20多公里的行程,这段东西连通的水道,也就是灵渠主体工程里的南渠部分。

那么怎样才能使湘江水,流入开挖的灵渠呢,最难的问题是湘江的水位要低于漓江,而想要水往高处走,就必须想办法抬高湘江的水位。

灵渠主体工程主要有铧嘴、大天平、小天平、南渠以及北渠构成,南渠是沟通漓江与湘江的基本河道,而其他部分的功能则是通过挡水、分水,把湘江的水位抬高。

位于河道中间的铧嘴,其目的是为了分流湘江,让一部分江水进入南渠,铧嘴后面的大小天平则是用来阻挡湘江,抬高水位,让江水顺着小天平分流3分水进入南渠,顺着大天平分流7分水,进入人工开凿的北渠。

而北渠河段在绕过湘江旧道不远之后,也就再次汇入湘江主河道。其原理大致和都江堰基本相似,不管是在枯水还是丰水期,在南渠与北渠入口处都有闸门调节水量,用于保证船只通航以及农田灌溉的正常用水。而且原有湘江旧道,也可以在洪水来临时,起到再次泄洪的作用。

当然也正是在灵渠修建完成的那年,岭南地区被平定统一,随即便设立桂林、象郡、南海三郡。至此,在先秦时期被称为蛮夷的百越之地,被秦始皇50万大军纳入了版图。

虽然如今的灵渠已经不再具有通航的作用,但它的历史作用以及对历代后人的造福,却让我们永远佩服古人的聪明和智慧。而且在古代对巩固国家的统一,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密切各族人民的往来,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