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邮说灵渠 | 一段运河助力了秦朝统一大业

 木讷叟斋 2022-08-15 发布于四川

人们或许不知道,在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旁边,桂林市东北60公里的新安县境内,隐藏着一处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灵渠。

灵渠,是一道仅有三十多公里长的运河(兴安运河),建成于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它是秦始皇在统一中国的征战过程中兴建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水利工程。灵渠沟通了中国南方的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被誉为“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灵渠与长城、大运河、都江堰并称为“中国四大古代工程”。

秦国曾经修建过三大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都江堰和郑国渠,都是为了解决农业灌溉的生产和民生问题,而灵渠的修建,则是出于军事目的。

公元前223年,秦国大将王翦率军攻灭楚国之后,秦王嬴政(当时还未称“始皇帝”)继续向南方用兵,以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禄为护军都尉,率三十万大军(后来陆续增兵至五十万),征伐“百越”。

“百越”(又称“百粤”),是古代对东南、华南一带众多越人部族的泛称。春秋晚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掉吴国后,越国曾是长江下游的一个强国。战国中期,楚威王攻占越国,越人破散到华东、华南一带的山地丘陵地区,众多部族互不统率、彼此争斗,被中原各国称之为“百越”。

楚国一直想征服“百越”,始终未能成功。秦灭楚后,趁着军力鼎盛,大举征伐“百越”,以图完成统一大业。

越人所在的华东闽浙一带,由于水网密布,军需有水运供给的便利,进展顺利。但是华南一带的“南越”,由于南岭分隔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军需船舶无法“翻山越岭”到达岭南,秦军因此进展不顺。屠睢率十万大军深入打击到番禺(广州),击杀南越王。但是越人退入山林继续抵抗。一次越人偷袭秦军,屠睢死于乱军之中,赵佗只得率军退回岭北。

秦始皇任命任嚣接任主将继续攻伐南越,又决定在南岭开凿一条“渠”(运河),沟通湘江(长江支流)和漓江(珠江支流)。大军的第三把手——护军都尉禄,亲去督率士兵、民夫修渠。

开渠地点选在今新安县境内。新安城东有一条海洋河,是湘江的正源,也是楚国原有势力范围的最南端;新安城西有一条大榕江(“零水”),是漓江的上游,属于越人的地盘。两河之间隔着分水岭太史庙山,相间不过几十里,便是“咫尺江山分楚越”。“咫尺”间隔,利于减少开渠的工程量。“湘水”勾连“零水”,所以渠名“澪渠”,后来叫做“灵渠”。

灵渠不是简单的一条“人工渠”,而是由铧嘴、大天平、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秦堤和陡门等子工程组成的一个水利系统。

【灵渠示意图(图片来自网络)】

“铧嘴”,是在海洋河的河心用石材堆砌筑成的分水堤坝,因为前锐后钝,形似犁铧而得名。尖嘴指向海洋河的主流方向,将河道一分为二,北边分得七分水,由北渠引归湘江;南边分得三分水,由南渠引进漓江。

现存的铧嘴,是清光绪年间移建的一个斜方形平台,长约40米、宽约23米、高2米多,四周用石灰岩大石块砌成。秦国修的铧嘴,还在现铧嘴30丈外的上游,其工程气势应该比今日所见更为宏大。

铧嘴的尾部(下游),修建两座拦河坝,叫做“天平”,用来拦截铧嘴分流下来的河水。北边一座较长(近350米),叫“大天平”;南边一座较短(约130米),叫“小天平”。大小天平不在一条直线上,夹角108°,成“人字形”。它们截断海洋河故道,积水形成一个“分水塘”,抬高水位、控制水量。上游来水过大,便翻天平,流入湘江故道;水小,拦住来水不外溢,保持南渠水量,便于通航。“天平”拦水坝高达200多米,有效提高了渠口引水的水位,为南渠穿越分水岭创造有利条件。

【邮票 灵渠·铧嘴及天平】

大、小天平是“面流式拦河堰”,修建在海洋河(湘江)故道上,工程要求很高,稍有崩坏,则水归故道,无水入渠。现代测量其坝高超过200米,坝顶宽度20米左右。坝体用坚硬的石灰岩条石和石块砌成,用传统的“桐油石灰”粘合,上游方向的条石顶面用石榫连接形成整体。巍巍大坝屹立千百年而不崩坏,足见古人工程技术之高超、工程质量之可靠。

大天平尾部建设一出水口(北陡),挖掘一条“北渠”,将水引回湘江故道。北渠较短,仅有3公里多,宽10—15米。它保持被截断的湘江继续通航。

南渠工程比较复杂。第一段,从小天平出水口(南陡)到新安县城约3公里。渠道临湘江故道一侧修一道土石渠堤,即“秦堤”,将南渠的引水和湘江的故道隔开。秦堤留一缺口建“泄水天平”,丰水季节把进入南渠水回流一部分入湘江,保持南渠水量稳定。

【邮票 灵渠·秦堤】

南渠的第二段是咽喉工程,穿越分水岭太史庙山,到漓江小支流始安水,长度不足1公里,但是穿山处长约300余米,深挖约30米,水面宽6—13米,工程十分艰巨。第三段,始安水之后,基本上是利用天然小河道扩宽而成,约30公里,最后在灵河口汇入漓江的上游——大榕江。

从公元前219年至公元前214年秦国军民花了五年多时间终于修通了灵渠。由湘江来的船只,先走北渠,绕过铧嘴,进入南渠,经大溶江到漓江,转而向南入桂江,到梧州入珠江(西江)。灵渠一通,“湘漓同源”,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由此联通,秦军的军需物资得以源源不断经水路运往岭南。灵渠建成通航的当年,秦国就完全控制了“南越”全境。秦始皇在原来的“百越”地区,分设闽中郡、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等四郡,完成了中华版图的第一次大统一。

秦朝以后,历代都对灵渠加以维护修葺。唐代记载垒石修建大小天平,并在渠上修建“陡门”(斗门),用于壅高水位,蓄水通航,其作用相当于“船闸”。北宋记载有陡门36座,如今尚存14座。现在所见的灵渠工程建筑,是历史各代和新中国多次修葺后的结果。

【邮票 灵渠·陡门

灵渠贯通后两千多年里,一直是岭南与中原地区水路交通要道。它对岭南地区的开发,对中华民族的凝聚和国家的统一,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巨大作用。

如今,灵渠作为贯通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重要水上交通孔道,仍在通航,尤其是在灌溉方面发挥作用。三十多公里长的南渠,绕山婉转,桃柳夹岸,风景秀美,古迹众多,已经成为桂林的一处风景游览区。

2018年8月,灵渠等4个项目入选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