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音唱准再讨论合唱艺术——杜晓华

 congsx 2017-01-03


把音唱准再讨论合唱艺术

注:上海杜晓华老师关于合唱音准


我国现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合唱团,一是我国没有专门的合唱音乐学院,合唱团团员都没有经过严格的基本训练如视唱练耳等(上个世纪60年时上海音乐学院有过三年制的合唱班);二是所谓的专业合唱团都不是靠合唱艺术来养活自己的,武警合唱团是国家供给的;音乐院校、大学合唱团都是父母养着他们的。

因此,音准问题,在合唱团中比比皆是,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所以,合唱指挥一般都会非常重视如何解决“音准问题”因此我赞同“在合唱这个框架下,如果你连音准都做不到,那么之后的一切问题(什么声音,处理)都是免谈的,因为根本没有资格再说下去,所以音准,音色,处理等等这些概念压根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一个过程的前后不同阶段,你音准了才有资格才有资本去做下面的事情。所以不存在什么“同样很重要”的说法,音准永远是前提。”(金融爱乐合唱团赵登安)

音乐是听觉艺术,合唱艺术是依靠人的声音组成不同的声部,其中构成和弦产生不同的和声色彩,配以调性、曲调的旋法、力度、速度的变化,来表达音乐艺术需要表达的情景、意境、情绪、情节等等,而此时音准的要求更高,音不准,就非但不可能产生作品所需要的音乐音响效果,而且音不准起到严重的破坏作用。为什么,有的合唱团建立了十几年、一个个都能够唱唱独唱的,自我感觉了不起的合唱团团员,但是就是停留在歌咏状态,他们的“合唱”产生不了和弦的共振,没有合唱的感觉。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他们没有合唱的状态,他们的“凑合”产生了新的音准问题,合唱在音准方面要求是相当相当高。

从我将近60年的学习音乐、从事音乐教学、音乐教育研究的历程中,我认为,真正生来就是听不准音的人是少而又少的,绝大部分的人,通过训练和本人自己的努力,是可以提高对乐音的听辩能力的。

从我的观察,造成音准问题的大致情况如下;

一、没有接触过或少有接触;

在现在的成人当中,系统地学习过基本乐理、和声、弹过几年钢琴的人微乎其微,在考合唱团时,对钢琴弹奏的简单曲调、甚至是单音,他们无法准确地唱出来,有的人,能够把人唱出来的简单曲调模仿到基本准确,却不会听钢琴的声音,这是因为对钢琴从来没有接触过或少有接触的关系

二、不会听、没有专心听;

有的人 ,和同伴一起唱,音可以唱得准或比较音准,让他(她)单独唱就会出现音准问题,例如,最近,我让大家唱音阶接龙,还没有轮到他(她),他(她)已经开始紧张起来,轮到他(她)了,就完全处于麻木状态,毫无反应,这是心理问题,心理紧张造成没有专心听,不会听别人的,想自己的,莫名其妙的紧张。

三、没有唱过合唱,或刚刚开始唱合唱的人:

从来没有唱过合唱,或开始唱合唱不久的人;因为以前唱歌就是一个旋律,现在两个、三个、四个他(她)摸不着北了,这个不仅仅在A、T、B声部中有,就是在S声部中也会发生,当女高音分成1高、2高时,2高临时作为陪衬的、旋律性不太强时,也会发生音准问题。因此,每次训练都应该进行基本的训练。有的合唱团以声部为单位排练,然后再排合唱,以为这样来的快。其实,有时分声部排练,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有些歌咏会要求唱合唱,而主办单位,根本不懂合唱团不是拉起了就能够成功的,真正的合唱团一定要进行比较长时间的科学训练而得到全面音乐修养的提高,这种拉拉团队或合唱团建团初期,于是,被邀请的指挥采取先分声部排练然后再合起来。这样不利于听觉能力的提高。

四、虽然唱过多年合唱、从来没有受到过规范训练的;

这些歌友唱过多年合唱、从来没有受到过规范的视唱练耳训练。栋梁爱乐合唱团中有XX街道合唱团9人,其中3人不识谱,唱不准音的,6个学习比较用功的没有严重音准问题。(这个合唱团团龄16年),2人是XX街道合唱团的,都不识谱,其中1人唱不准音的,有4人来自颇有名气的XXX合唱团的,有2个人有明显的音准问题的。这些合唱团团员,在音准训练中,大多数有明显的进步,但是,也有的需要下大工夫。

( 视唱练耳是所以音乐专业的共同课,恰恰是那些已经是“民间歌唱家”的人,什么是视唱练耳没听说过)虽然唱过多年合唱、但是,从来没有受到过规范的视唱练耳训练。他们并不知道音程关系、和弦结构、和声色彩,所以例如碰到半音、增二度等等就完全蒙了。不信,随便找一个什么合唱团,问问大家什么是大小二度、增二度、大小三度、大小和弦的结构其这些音程、和弦的音响、色彩等等。

彭天峰先生,我在讲“合唱团音准问题的成因”,如何解决大概是复杂的问题了。

五、不能有效控制气息、错误的歌唱方法造成音准问题;

比如,唱到高音时,完全不能控制气息,出现向上冒,接下来就可能完全离开了原来的调;又如,把装腔作势的喉音当作“美声”的人,往往也会出现到不了高音位置,出现了落下来的音准问题。这样的人,在合唱当中往往会起到破坏作用。

我以为上述五种情况,通过训练和自我的努力,音准问题是可以得到大大的改善的,甚至可能到达准专业的水平。但是,我这里所说的是严格的训练、用功的学习,心理学上讲,一个动作要重复七回,才能有所记忆,而把遗忘曲线、学习者的年龄、学习条件等等计算在内,那么就不是“重复七回”了,可能就要两个,三个......“重复七回”了。因此,我认为,学习合唱艺术,一定要有耐心、反反复复操练,用心、用耳朵、要大胆、仔细,敢于唱给别人听,有时,音准不准还真的要别人听,因此,相互练习、相互倾听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六、不学习、自以为天才的人;

在合唱团当中也有少数人,自以为是,多少年唱下来了,也没有人说过我“有音准问题”,其实,在长期的歌咏状态下,重政治、轻艺术、重形式、轻内涵的情况下,指挥注重的“快、高、强、齐”,而对“音不太准”的现象往往是“放他一马”而尽快地完成任务得了,于是就培养出了这种不学习、自以为天才的人。

七、极少数的天生听音障碍者。

我不排除在生活中确确实实有极少数的天生听音障碍者,因为喜欢唱歌,跑到合唱团来了,这也是实在遗憾与无奈的事情。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如果毫无起色,也只能以遗憾与无奈的方法处理了。其实,这些朋友可以作为多方面的爱好者,可以学习书画、下棋等等,就不一定非得到合唱团来......

我以为,不学习、自以为“天才”的人与极少数的天生有听音障碍者的人是不适合在合唱团长期待下去的。

真正的金耳朵也是非常少的,音乐本来就是个艺术实践而来的艺术,像赵登安先生那样的耳朵也是不多的。他自小就拉小提琴,键盘技能相当了得(钢琴、手风琴),因此,彭天峰先生的“我觉得解决之道只有一个,那就是:练!”,这是真理。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