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偏执型患者的治疗取向

 紫紫2266 2017-01-03

因为偏执型患者的疑心,以至于团体治疗对他们而言,往往疗效不彰,因此大部分治疗需要从个别治疗的情境开始。但因为偏执型患者易于引发别人的防御性反应(治疗师也不例外),建立治疗联盟的过程可能会变得更加困难。


患者:我真的对你很生气,因为我已经坐在这候诊室等了半小时了,你明明要我今天九点半来这里的。
治疗师:不,不是这样的,我说的是早上十点。
患者:你说九点半。
治疗师(有点大声且强硬地说):我说十点,我都已经记录在本子上了。
患者:你想骗我!你不想承认你犯了错,所以想让我以为是我错了。
治疗师(还是有点大声):如果我错了,我会承认。不过,我想你才是那个不愿意承认自己犯错的人吧,而且你还想把错推给我!
患者:我无法接受这样的侮辱,我要去找别的治疗师!


这略显夸张可笑的互动,说明了投射性认同的过程,这在偏执型患者身上经常可以看到。患者将治疗师视为迫害的坏客体,治疗师感觉到了,因而开始变得防卫,并且为了停止这种感觉而予以诠释,试图强将投射还给患者,患者因而觉得被攻击、被误解与被欺骗。

想要避免这种对立逐步升高的过程,治疗师需要去同理患者需要以投射的方式来维持情感的需求。治疗师必须愿意成为恨意、邪恶、无能与绝望的涵容者。太早将这些感受推还回去,仅会让病患感觉到内在的压力更大了,而变得更加顽固。治疗师必须能够接受指责,甚至是承认自己没有能力帮忙患者。大部分治疗师对于承担治疗失败的责任,有强大的反移情阻抗。然而,只要了解这是因为患者需要看到别人出错以避免低自尊的感受时,治疗师就能够同理患者的观点,并真诚地寻求如何让治疗提升效力的建议。

在建立治疗联盟的早期,治疗师应该尽量避免防卫性的反应——避免如同患者周遭的每一个人那样防卫着患者。治疗师应该避免去挑战患者对事件的理解或对治疗师的感觉,不论那是多么地负面。治疗师只需询问更多的细节,以及同理患者的感受与认知。最重要的,治疗师必须去抵抗那些常见的反移情倾向,例如想要借由不成熟的诠释来反击患者,以消除令人不快的投射。

运用以上的技巧,相同的状况可以有完全不同的处理方式:


患者:我真的对你很生气,因为我已经坐在这候诊室等了半个小时了,你明明要我今天九点半来这里的。
治疗师:看看我说的对不对。依你的了解,你认为你应该在今天九点半看到我,而不是十点。
患者:你说九点半的。
治疗师:那我可以理解你为什么会对我这么生气了。等人等了三十分钟,大部分的人都会生气的。
患者:那么你承认你跟我说是九点半要来的吗?
治疗师:坦白说,我不记得我这样说过,但我想知道更多你对那天对话的记忆,这样我才可以知道我说了什么,而让你有这样的印象。


在这情节中,治疗师毫不防范地接受责备,但也没有承认任何错误。治疗师包容患者的投射,并且寻找更多关于这事如何发生的资讯。借由愿意接受自己确实有可能误导了患者,治疗师认可患者的认知是合理的,而且值得更深入讨论。最后,治疗师不会企图用诠释的方式,把被投射的东西推还给病人。

治疗师也需要同理患者保持警戒的倾向,以及将焦点放在患者紧绷的状态。

与偏执型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的整体目标,是帮助他们将问题根源的认知,把焦点从外在转换到内在。这样的转换只能缓慢地进行,而且每个患者有各自不同的步调。第二种的转换与前面的第一种转换息息相关,就是将思考的偏执模式转换为抑郁模式,让患者可以允许自己去体验脆弱、软弱、自卑和缺陷等感受。治疗师必须能够抵抗患者反反复复的指责与多疑的炮火攻击,而不会被激怒或感到绝望。当患者变得更开放,治疗师可以开始将患者的感受一一归类,帮助患者去区分情绪与现实,治疗师也能够帮助患者发现想法中缺漏的环节。表达需要有技巧且中性地措辞,不要太过度地挑战患者的观点。治疗师在提问时不须站在正方或反方,仅需指出需要更多的资料才能判断。

在整个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治疗师必须涵容感觉,而不是将其行动化。这种涵容将提供新的客体关系,不同于患者以往所遭遇到的,这不一样的经验最后将随着时间被患者内化。关系模式的改变会引发思考模式的改变,关键在于这些患者对世界的认知会产生创造性的质疑。当患者远离偏执-分裂位态,并开始触碰到内在的抑郁成分,他们开始更有效率的心智化,并且体验新的自我以调适、诠释经验。思考会变得更有弹性,患者也更能够了解他们自卑与一文不值的感觉,因而抑郁的成分能够在移情中修通。最乐观的情况是,这些患者能够透露出对被接受、爱与亲密的渴望,并连结到他们早年的挫折与失望,于是,他们便可以开始哀悼这些依附的过程。


摘自:《动力取向精神医学》

作者:(美)Glen O.Gabbar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