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课逐字稿|咨访关系:在移情与反移情之间

 舍得付出 2020-08-19

讲者:王晓艳

大家晚上好,时间到了我们就开始了。

我们今天讲咨访关系,咨访关系对于心理咨询来讲,是一个最最基本的议题,因为不论如何,人得在,关系得在,哪怕暴风骤雨,只要关系还在,就有探索讨论前进的可能性,如果人都没了,关系都没了,那一切都免谈了嘛!

而从维系关系的角度上来讲,可能对于任何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流派,一些基本的东西都是共通的。比如说共情、理解、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等,卡尔.罗杰斯创立的人文主义所说的那些,是任何治疗工作能够进行的必备的基础。因为如果来访者没有觉得被理解或被尊重,或者觉得在这个环境里是被评判的,是不安全的,那他/她就不可能把内心深处最隐私、最不可告人的、最困顿的部分,向咨询师慢慢展开。然后才有探索的可能,对吧?

而我们今天讲咨访关系,主要聚焦在移情、反移情的这个维度。而移情反移情精神分析或者精神动力取向心理治疗比较核心的部分。

我们知道精神动力取向心理治疗的核心就在于病人与治疗师的关系,而它与其他治疗流派在治疗方式上非常重要的差别是:可能大家都想咨访关系需要建立得足够牢固,但是其他的流派可能不会去探索,在来访者和咨询师关系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而这个里面所发生的东西,就不是我们所说的基本层面的正向积极的治疗联盟了。它可能涉及到爱,也可能涉及到恨;可能涉及到欲望,也可能涉及到恐惧;可能会有自负、看不起咨询师的部分,也有可能会觉得自卑、非常羞耻的部分;也许还会有内疚或者是攻击,觉得不安全啊、或者害怕被抛弃啊等等……就是各种我们所谓爱恨情仇的东西发生在咨询当下的场域之中。那这部分的东西,除了精神动力取向的咨询以外,其他的治疗流派不太关注在这个点上的工作。

移情与反移情的基本概念

这个当下的情感互动的部分,就是我们称之为移情与反移情的部分。而关于移情和反移情的定义或者是大致的理解,我还是蛮喜欢卡巴尼斯(Deborah L. Cabaniss)他们写的书《心理动力学疗法》,这是一本针对新手的动力取向咨询师的黄皮书,我觉得可以作为必读书目,非常好,通俗易懂,但是又把核心问题讲得很清楚。它里面就谈到,所谓移情就是病人对于咨询师的总体感觉,而病人对我们有感觉,我们肯定相应地会受到影响,也会对病人产生不一样的感觉,而所谓反移情也就是咨询师对病人或来访者的总体感觉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这个部分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不也有吗?对吧!在日常生活中,我对你感觉挺好的,我对他感觉挺坏的;你挺喜欢我的,他非常不喜欢我。也可能我对你一点感觉都没有,见过就忘了;或者我俩都有好感觉,我俩的关系就很好;或者我俩互相犯冲,关系不好,天天吵架……这不就是日常生活中都有的东西吗?

移情、反移情是个术语,好像建立起来了一个壁垒,但其实就是这种情感状态、关系模式、关系形态,其实就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只要有人有关系就会发生,并且它可能比咨访关系更复杂更多样,因为它会涉及到各种不同的人的真实碰撞。

只是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可能都非常无意识的,因为我们的逻辑思维意识到的东西都不在关系的层面上,诸如我为什么爱你,为什么恨你等等,可能都在谈论其他的一些事情上,譬如股票啊、房产啊、孩子啊、升学啊等脑子意识到的方面。而意识并没有关注在为什么我对你有这个感觉,而对他有那个感觉?为什么我一见你就想躲,而一见他就想冲上去?而这个部分,在心理咨询的场域里,在精神动力学的取向之下,构筑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场域,在这个场域里我们可以把这些无意识、茫茫然、行动化的东西慢慢地意识化、慢慢地去理解。

 

该图摘自 Edmund C. Neuhaus 教学PPT 

而当我们在说总体感觉的时候,好像只是在说感觉、感受啊,喜怒哀乐啊。但是,如果我们从一个更宽泛意义的、更广谱的角度来讲的话,它涵盖了更多的信息。我刚才发给大家的一张图,我们称之为CBT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三角,也就是认知行为治疗三角。当然其实,它涵盖了我们一切的认知、情绪、行为的模式,就是放在任何场域下都可以的。而在这里,当我们谈到感受的时候,不仅仅是情绪的感受,还包括身体的感受,有可能你觉得脑袋一片空白,然后心跳加快、手心出汗,这也是感受,只是它以躯体的形式呈现出来,甚至连这个都没有,而是拔腿就跑。为什么?吓死了!

以行为的方式呈现出来,也是涵盖在总体感觉里面的。也许这个来访者见到咨询师吓得话都说不出来,下次再也不来了,那也是在总体感受里面的。而在这个里面,可能有一部分的东西,在精神动力的角度里,可以更深入工作的,就是我们的思维或者意识的东西,潜意识里茫茫然的行为,高兴了就接近,不高兴了就逃跑。但是为什么会高兴?为什么这个人让我高兴了,那个人让我不高兴?你这个时候我跟你在一块开心,那个时候你做了什么事情让我不开心了?在这个里面触发了什么样潜意识的思维、想法、内心世界的状况,导致我产生了这样的情绪、身体和行为状态呢?

这个部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潜意识的内容意识化,对吧!当我们说到精神动力的时候都会说到这一点,而这部分对于我们的困境来讲,就是它有了一个转向,那个转向就是说,如果我们是按照日常模式的话,我喜欢你就靠近,或者一件事情让我觉得高兴了就去做,不高兴了就不去做。就是我们通过改变外在,来让自己舒服或者不舒服。但是当我们从改变外在到转向内在的时候,我们就不是说我的困难是因为别人和外部的事情引起的,而是我的困难是我内心激发了一种什么样的内在想法、不好的感受导致。就像禅宗六祖慧能所说的: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够在自身当中找到一个重新看待世界,重新调整自己内在情绪、生命状态的方式。当然在这里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并不是说我们所有东西都向内看,所有都是你的问题,只要你不幸福了,一定都是你的错。因为是你自己内在怎么坏了,导致你外在怎么坏了。也绝对不是这样子,它一定是混杂混合的。

打个比方,一个女人认同了她妈妈的亲密关系模式,也找了一个老公,然后整天贬低他、看不起他,觉得男人都是无用的,但是又离不开他。如果她慢慢通过自我的探索,意识到自己怎么重复了这样一种关系模式,怎么总是在关系里面总是看到很糟糕的、很坏的、她看不起的东西,当她把这部分东西慢慢消掉以后,或者说清除掉她真实地看待别人的有色眼镜或障碍,她可以更真实地去看待这个男人。这个男人是否真的一无是处、没有能力,根本不值得她依靠,她只不过是因为强迫性重复,重复了她妈妈的亲密关系形态。如果真的是这样子,那她这时就有能力可以离开这段关系去寻找更配得上她的亲密关系模式。而如果她的这些障碍扫除了,她重新看待这个男人,发现到他身上更美好、更善良或更有能力的本质的话,那她可以继续留在这个关系里,只是不再以一种相互挫败、互相痛苦的方式继续了。所以,这个里面一定是多维的。

那么既然说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困境,我们生命中有不同的困难需要去克服,其中包括关系中的困境,这是动力学所擅长的,说得更术语一点,就是潜意识的客体关系的模式的维度,所以我们就专注在这个点上。

就是同样看到的事情,为什么我是这个感觉、这个行为、这个想法,而你是那样一个想法呢?为什么彼此之间会有这样的差异呢?说到这里的话,我们要去看看所谓的童年决定论,也就是成长经历中的某些东西如何构筑了我们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到我们当下的人际关系,进而又如何在咨访关系当中重复?

摘自台版《动力取向精神医学》p167

我刚才发的这张移情三角或者洞见三角的图,非常非常重要。当然对我每个人来讲,真的要化身为行为跟感受很困难,但是牢牢地把这张图记住。这张图是摘自那本厚厚的葛林.嘉宝著的《动力取向精神医学》-那本大部头的台版书,是从那里节选出来的。

这里其实就讲到了我们的成长经历,我们早年跟什么样的父母在一起生活?当年是被鼓励的还是被批评的?得到很好养育的,还是创伤不断的?所有这些尤其是幼年,因为是在成长期,长成什么样子是很受成长环境影响的。而长成了以后,可能人格中的某些东西就固着或定型了。而我们早年的成长环境、重要的关系,跟我们互动过程中对我们的影响,一定是会非常深刻地影响到当下我们的人际关系形态。当然这里会有很多种,我们如果自己体会一下,在不同的关系里,甚至在同一段关系的不同时段里,都能唤起我们不同的情绪反应跟行为模式来。

当然在这里要讲的是重复改变、过去当下共存的,并不是说过去固着了,现在永远都是那样的,一定还是会有变体的。而在这样一个重复的关系形态当中,如果早年的关系形态是带来痛苦的,或者早年通过一种方式获得了安全,但现在可能适应不良了。也许这个孩子,早年的时候被不断地更换了很多的照料者,他/她通过不依靠他人、自我依赖来获得安全感。但是长大以后,当他/她需要建立亲密关系时,这个方式就失效了。但如果他/她走进亲密关系,那个痛苦就会唤起来。对吧?这些就是我们所谓的早年影响当下,而这种当下外部的关系模式,也很有可能在和咨询师的关系中重新被唤起。

也就是我们的过往关系,移情以外的现实中的关系,以及当前和咨询师的关系,就是这三点来来回回前后移动。

而既然我们说移情的关系,那它移的是一个什么情呢?它里面再具体分一下,包含什么样的内容呢?我刚才发的这张图,就是内部客体关系的模式图,基本上就是由这些内容组构起来的。我们知道:我不其为我如果没有一个你来指认我还是很喜欢这句话的,所以经常时不时地讲客体关系时会来讲。所以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没有一个来指认的话,我们根本没办法知道,所以那个是没办法真正独立的,一定是在一个客体或者是依赖一个背景的情况之下才能够镜映出的存在来。

所以在这里一定是就是我跟那个很重要的他人在相处的过程中,他是严厉的,我是害怕的,那就有情绪了,对吧?我太害怕了,所以我逃掉了,行为就有了。或者害怕至极的话,可能身体发抖了,甚至都尿裤子了,对吧?这也是生理症状了。或者是我看到这个慈眉善目的,觉得自己是很被爱的,对吧?里面就有一种喜悦的感觉,那我可能靠近了,这就是行为了。

在这里面我们一定牢牢记住人类的本性,一定是就是乐避苦。包括现在我们整个社会,都是怎么舒服怎么来,味道变得越来越精致,让我们的嘴巴很舒服,你真要吃最原始的食物,现在几个人能吃得下去呢?所以从情绪体验的角度来讲,也是愉悦了就靠上去,如果痛苦了,就变着法子要把这个痛苦缓解掉,或者是转换一下。而这个处理痛苦情绪或者身体痛苦的方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防御。它通常都不够有效,因为可能这部分减轻了,那部分的困境增加了,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你逃避不依靠了,但是关系没有了,总是会有一些弊端在这里。

那么讲到这里,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把前面讲的内容串起来,就是在咨访关系中,这个移情、反移情的过程如何发生?因为它不是单维的,而是多维互相影响的。我们假设一个男生,他跟他的男领导总是搞不好关系,一见到领导就很害怕,话也讲不好。所以让他在大会上发言时,或者做演讲时,就经常会很焦虑、表现不好,所以非常大地影响到他的职业升迁了。所以他因为职业发展的困难,过来寻求帮助。

那么这个男孩子他从小的生活环境,他父亲是一个非常严厉的人,对他要求非常高,不苟言笑,他也靠不近的。不像其他有的父亲,对孩子非常温和体贴的。他来见咨询师了,而他找的这个男咨询师呢,偏偏年纪也比较大,同时也比较奉行传统的中立、节制的原则,所以比较少在咨询过程中表露他的情感。

然后当这个来访者进入咨询室以后,他的不安紧张,很快就被唤起来了。因为这个咨询师他看上去也很有距离,而且也不太说话,是不是他对自己不满意,觉得自己怎么会有这样的问题,连这个事情都处理不好。而他的焦虑不安,结结巴巴讲了半天讲不好的情况,在咨询室当中也又重复出现了。

而如果换一个情景,这个来访者早期成长经历和困境都是相同的。但他虽然也找了一个年长的男性咨询师,但这个咨询师的性格里面是有一种坚定的、抱持和支持的力量的。所以当这个来访者进入到咨访关系时,虽然他有男性权威恐惧症,但在这个新的男性权威身上,他其实感觉到了支持,感觉到了对他的肯定,所以他反而变得越来越有力量,越来越能够表达自己。所以在跟这个男性的关系中,似乎有某一些跟男性权威相处的纠正性的情感体验发生了,并且给予了他力量。只是当这个权威偶尔表现得不那么热情的时候,他内在那种这个父亲对自己不满意了,自己要被他指责的焦虑才会唤起来。

从这里我们会看到,其实是一个互相影响的过程,并不是说他所有的内在关系,在所有的情境下弥散地激发出来。通常和咨询师本身的特质有关,如果咨询师的特质正好激发了他的困难,那么这个困境的移情的形式就出现了。但如果咨询师的特质反而给了他支持、给了他力量,给了他修正的话,那这部分的困境就没那么容易被激起,或者只是在相似的情境下被激起,但也许相较之下,那种力量性的东西,让他反而更能够有力量去处理这些困难,也更容易表达出来。

同样的前面那个严厉、不苟言笑的咨询师,如果换一个来访者呢?如果那个来访者整体功能是比较好的,他没有跟男性权威相处的困难问题,那即便这个分析师稍微节制一点,其实不影响到他,而这个分析师身上其他优秀的品质,反而能帮助到他,对吧?那就不构成这种类型移情的出现。那如果再换一个来访者,如果这个来访者他是一个偏回避型人格的,他就害怕情感接触,然后这个咨询师偏偏正好呈现出一种节制的、情感不那么外露的、没那么热烈的触碰的,那对于他来讲可能会觉得真好唉、太好了,太安全了,因为他既可以自由表达又不用与情感太近,那他的体验又不一样。

所以我们会看到,所谓的移情-反移情,它就是每一对咨访关系都会有完全不一样的风格。或者某一个咨询师,他面对不同的来访者,又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和在来访者心中完全不同的印象。是多维多变的,而不是单向的。

这是我们说来访者对咨询师移情的部分,而如果我们从咨询师对来访者反移情的角度上来讲。我们假设一下,比如说这个咨询师成长在一个很严厉的家庭,父亲对他要求很高,他没有办法自主地表达愿望,他必须让父亲满意,才能够得到认可。后来他成为了一名咨询师了,他接待了一个来访者,而这个来访者恰巧是自恋性的人格。对于这个来访者而言,他内心很害怕,把他内在脆弱不够好的东西呈现出来,所以他高高在上、颐指气使地说咨询师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不断地贬低他,看不起他,指责他。

如果这个咨询师的职业身份认同又没那么强,对于自己的专业能力也没有那么自信,在这样的双重撞击之下,他可能就涵容不了这样一个来访者,那他们关系可能就会破裂掉。那如果同样是这样一个咨询师,但他碰见了一个相对来说功能水平还不错的,人格基础到了神经症水平的来访者,他在关系中特别容易信任他所依赖的人,他的依恋关系是非常安全的,同时他也有一定的心理悟性。而对于这个咨询师来讲,他的专业水平其实还是还可以的,他可以通过他的诠释、理解、镜映、共情,让这个来访者在这个关系中得到一些成长,他可能也没那么深度的问题,也不需要那么深度的探索。那么也许这个咨访关系,就带来了一个非常好的咨询结果就结束了。

就是说这个咨询师身上一些优秀的品质能帮助到这个来访者,而这个咨询师身上比较困难的人格特质的部分,又没有被这个来访者的困境撞上,所以他们两个就能够达成一个比较好的咨询结果。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的移情-反移情或者是咨访关系的过程,永远都是过去与当下虚幻与真实的混合,永远都是两个主体共同构筑的互动场域,因为咨询师有他自身的特质。


既然说到是两个主体的互动,还是要稍微花点时间来谈一下匹配的问题。也许对于有的人来讲,他不知道怎么找咨询师,可能网上看了一个还不错的就去了,或者被分配的咨询师,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也不知道要找什么样的。而如果我们真的要悉心地为自己找一个咨询师,大家可以体验一下,你是怎么找咨询师的?要找男咨询师还是女咨询师?要找年纪大的咨询师,还是年纪轻的咨询师?要找资历深的咨询师,还是资历浅的咨询师?要找金光闪闪、高高在上的咨询师,还是低调平实的咨询师?……

当我们在寻找咨询师的时候,不论是我们内在的愿望、冲突、困境,抑或价值系统等,很多无意识的东西都在影响着我们会去选择什么样的咨询师,也就是无意识地去寻找能够跟我们匹配的人。这是在咨询没开始之前,就已经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发生着的。

同样对于咨询师来讲也是如此,你要让别人知道,就需要展示。你用什么样的形象展示你的照片,你在什么样的平台上展示,你去追求或者去发布什么样的背景、资历,你把你自己的价格定在什么样的位置之上,以及你怎么传播自己?……当咨询师通过不同的形式把自己的内在以符号的形式发布出来时,其实也在某种程度上在告诉对方我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那势必也会吸引到对于他/她身上的某些特质能引起共鸣共振。或者甚至是既爱又恨的情感体验的,可能就是两个人碰到一块的话,会撞击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火花的。

在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来访者说我就找你,我除了你谁也不要,非得就是你。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可能要小心,不要太高兴了,觉得太好了,你看他除我谁也不要。我们知道就,越强烈的非你莫属,可能内心深处埋藏的也是根深蒂固的和巨大的情结或或冲突,也许是你们未来要面临非常大的挑战。如果能闯过去可能就成功了,而如果卡在里面,可能就陷入僵局了,走也走不掉、进也进不了。

好,我们刚才讲了关于咨访关系移情-反移情的基本的东西,那么接下来,我们稍微谈一谈来访者的特质,对于咨询师来讲会激起什么样的反应?这个跟他们身上什么样的特质会有关系?

来访者的移情特质

首先是移情-反移情的这个强度,多多少少是跟他的人格水平有很大的相关。在这个维度,我假设大家已经知道了关于精神病性-边缘性-神经症性水平的人格谱系。精神病性是病得最重的,边缘性在中间,神经症性相对来说更偏健康维度。

我们知道这个里面很复杂,并不仅仅只是养育的问题,还跟先天气质有很大的关系,它是一个混合。但不论如何,一个人在根基层面就是前三年这个很重要的养育时期,前三年甚至胎儿期,其受伤程度越高,病理程度也就越高。也就是说在最原始的人际关系,大家想想看婴幼儿的时候是尤其需要人来照顾的,大了以后反而对人的依赖减少了,也许他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获得自体的成长了。也就是说,创伤越早,困难或是痛苦糟糕程度也就更高。

从依恋的角度来讲,内心很可能是不安全的,在关系中觉得是不可靠的,他人可能会迫害他、抛弃他,或者非常严厉地批判他。而内在好与坏的部分无法整合,要么理想化,要么是极度的贬低化,或者觉得对方是很邪恶的,好、坏的部分是非常分裂的。严重程度越高,他的这种内心戏会弥散性投射在各种关系里,他看不到关系实际的样貌,而是别人一点点的风吹草动,内在不安全的、被攻击的、受伤害的,可能被抛弃的、被鄙视的,所有的关系当中痛苦的体验都会被唤起。

那么由此我们也不难想象,相对而言困境程度越高的来访者,在咨访关系当中越容易产生移情,而且往往越有可能产生负向移情。因为他早年的体验都是非常非常坏的,除非你理想到、美好到他可以把你理想化,但这也很可怕。因为理想化的反面,稍稍有一些说不理想的东西的话,他可能迅速会转到理想化的反面,也就是贬低的、攻击的,觉得没用的可能就离开的。越困难的个案通常也反映在咨访关系的负向移情越多、越快、越容易、越猛烈出现,并且对咨询师的考验也越大,咨询关系也有可能越难维系。

最近在读一本我觉得非常好的书,真的需要非常非常多的临床经验,才能写下那样的话来。是英国的一个很著名的精神分析师罗森菲尔德(Herbert A. Rosenfeld)写的《僵局与诠释》,里面主要就是谈精神病性结构的来访,如何用动力学的角度去治疗。

书里谈到他们的移情是非常猛烈的、非常剧烈,并且通常都是非常负向的。而在这样一个负向的过程中,我们说在投射性认同的过程中,对咨询师的考验会非常大,他们会完全相信你就是那个很坏的、很恶毒的或者没有能力的人,而他们的边界不分,如果我们自己的中立位置感不强,很容易被他们拉到认同他们所投射的那个位置上,并且和他们的内心世界搅和在一块,而失去我们自己思考和探索的能力了,可能自客体不分了。来访者越没有空间去思考,投射性认同的东西越强烈。我们在这样的关系当中,有时候会觉得自己真的变成像个傻子一样,真的脑子不动了,真的就跟他所说的那样是一个无能为力的笨蛋了,因为自我功能的那部分完全就被他拉进去损耗掉了。

所以相对来讲内心结构越混乱、越困难,病症程度越早期的来访者,越考验咨询师的涵容力和诠释力。而相对来讲越右边的,也就是我们所说越偏神经症水平的来访者,他们主要是一些冲突或者无意识人际模式的重复。但是对于人格底层来说,他们相对而言有比较安全的依恋关系,也能够比较整合的,或者比较能够容忍咨询师的某些缺点,然后他们自己的能量和向上的功能,也能够让他们把咨询师并不是很贴切的话,加上他们自己的理解和触动,从而有所收获与成长。而咨询师在这个过程中,相对来说自己被扰动和被往下拖的力量的干扰度会比较少,咨询师会发现能够更好地发挥功能,甚至有时两人可以撞击出意想不到的火花来。咨询师也会觉得,噢!自己怎么那么牛逼啊!这里其实有一个共同的场域,那个场域对于双方来讲都有可能构成一个推力。这和与困难的来访者工作时的被往下拖的下坠感,是会有非常大的差异的。


而在这个里面,又有一个调和的部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我功能,尤其是内省力或者心智化的部分。我同意《僵局与诠释》的作者罗森菲尔德所说的:即使再精神病性的病人,其实内心都会有健康的部分,就是说正常的能够形成咨询联盟的部分的。

同样也并不是说你越健康,就越好治疗。也许非常健康,也很信任咨询师,但可能来了以后,觉得好像没什么可探索的,他也不要往内看,去看自己,也许来了一次觉得没啥意思,觉得心理咨询就是聊聊天,然后就走了。但也许有一个我们觉得早年创伤很重,但内在对自己的问题还是有一种潜意识的了解,也有一定的自我领悟,或者所谓偏心智化的部分,以及潜在的对于咨询师和咨访关系的信任。那么即便他有很大的困境,但是这些部分会使他还留在咨询当中,并且能够获益,所以没有绝对。

而在这里所说的内省力,也是向内看的过程。是把所有的问题外化,譬如觉得都是男人的问题,这世界上好男人都死绝了,为什么我这么倒霉,总是碰见这样的男人?还是说我到底怎么了?让我在跟男人的关系中,总是陷入到相同的模式中。他能够把问题不是指向外在,或者寻找一个外在的方案,而是能够向内去探索或者是有一个觉察向内去看看自己到底发生了什么,也就是所谓的内省的部分,或者我们所谓心理悟性的部分。当然这需要有自我功能作为基础,必须要有一定的自我功能去把情绪涵容住,才有空间去思考

而心智化的部分,在《心智化临床实践》中有非常详细的描述,有不同的模式。心理等价模式,就是我看到的就是事实。而佯装模式,是太看外面的所谓现实,而忽略内心的感受。而心智化,其实是会说外部是有这些现实,但是好像里面有一个“我”作为中介,使得从我的眼睛看来是这个事实,而从你的眼睛看的是那个事实。这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有一个主体,我这个主体使得这个世界在我的眼睛里呈现了这样一个状况,而你的主体使得在你的眼睛里这个世界呈现出那样一个状况,这是我们所谓心智化的部分。

Jon G. Allen等著的《心智化临床实践》里,他们会认为从心理悟性拓展的定义来讲,也等同于心智化的能力,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它们类同起来。

也就是说这个人有一个或隐或显、或强或弱的隐隐的感觉,好像是因为我自己内在、我这个主体的某些部分,使得我所看到的世界和我的生活变成这个样子,这是发生改变的非常非常重要的功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我功能中内省力、心智化的维度,它在改变的力量上起到一个推力跟中介的作用。如果这个人的内省力足够好,他会表达出对咨询师移情部分,但同时不会完全地付诸行动,觉得咨询师就是这样,而是有个空间可以去探讨,为什么他的内在唤起这样的一个感受?而当有这个部分发生,改变就成为一种可能。

当我们说移情反移情的时候,不要把它神话,并不是所有的咨访关系都需要移情反移情。相对来讲越早期客体关系问题的探索,因为移情反移情是一个更底层的问题,探索底层的问题的重要性就更大。那有一些可能只是需要一个空间,一个正向的关系去把他自己的问题呈现并反思就可以了,没有那么深的问题需要去处理。也未必说一定非得走到移情反移情的维度,但是这个维度的工作是精神分析一个独特的工作方式。

而说到来访者会带来的移情或者谈到咨访关系的氛围,来访者的气质类型一定是要评说一下的,因为我自己也会有蛮深刻的体验,气质维度在咨访关系中呈现的状况还是挺明显的。有一本书我以前一直都推荐,就是美国的斯泰拉.切斯和亚里山大.托马斯,他们是纽约纵向研究的研究者,他们《气质论》。书中谈到了三种气质:

一种是随和型儿童。这也是后来卡根做过比较的,觉得随和性儿童,在正常养育的情况下,更容易发展成安全型依恋,就是一个相对而言内在比较健康稳定的孩子。

还有一种被称为棘手型儿童,如果养育没有适当地调整,很容易发展成我们所谓的矛盾型依恋,他的情绪和情感浓度是很强的,情绪很容易激惹,情绪的张力非常明显,更表现出在关系中的纠缠,他们是需要关系的一类人。相对来讲,能量也比较足,情绪是向外的,所谓偏外向型的。

而另一种被称为慢热型儿童,他们跟棘手气质儿童一样,也是很敏感、很容易被激惹的,但他们的能量水平看上去没有棘手气质儿童那么高,他们不舒服的话更多是退缩或者温和地抗拒,表现得很温和,但是内心其实情感非常剧烈。他们不是跟你争跟你吵,跟你斗,而是慢慢躲开、回避掉,我不跟你连接还不行嘛,打不过还躲不过吗?属于这类的。这类的话,如果养育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调整或改善,很容易发展成所谓的回避型依恋。

当然这两个类型也不绝对,有很多混合,讲课有时候会把两个极端讲一下。而所谓棘手型气质可能变成矛盾型依恋的,这一类谱系从人格类型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边缘型、臆症型的这个维度。而回避型依恋或者慢热型气质的,则在我们所说的偏分裂样的、羞怯型自恋的、回避型人格的、强迫性人格的维度。关于气质类型和人格特质的对应,在《心理治疗中的依恋》那本书里有写到,我自己是比较认同的。

所以如果来访者来的话,我们大致可以感受一下他是偏哪个维度的,是更偏热烈的,不断表达出来,似乎要扑上来的,当然扑上来的程度因人而异。或是相对来说感觉好像很遥远,抓不住,也不谈你跟我的关系。前面一类相对而言比较容易进入到你我的关系里来,后一类有可能更多地在谈外面的事情,你似乎也靠不近,但这不绝对。

而这里也会有咨访关系匹配的问题。如果来访者偏回避的,咨询师也偏回避,他们俩碰上以后,可能都感觉很舒服,因为情感对撞没那么强烈。但是如果这个来访者慢慢发展成会去靠近,想要跟人建立链接了,但这个咨询师很害怕最深处的链接,那么这个时候关系可能就进行不下去了。因为咨询师的个人议题卡住了,没办法帮助来访者成长。所谓反移情,因为反移情会有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来访者激发咨询师的,还有一个部分是咨询师自己没有处理掉,被来访者激发的。

如果这个偏回避型的来访者,碰见的是一个偏矛盾型、很热烈的咨询师,有可能他去了一次就不去了,他吓跑了、吓坏了。因为那个咨询师太热烈了,这个来访者觉得太被侵入了。而如果是一个很热烈的咨询师,碰见一个很热烈的来访者,我不知道会怎么样,因为我的气质类型不是那种特别热烈的,我在想像会不会有很多的情绪扰动,但留不出一个空间来思考,不知道会不会也许是这样。

而如果是一个热烈的咨询师,碰上了偏回避的来访者,那也许在关系中,有可能会出现一个追一个逃的状况。我只是用这两个典型的类型来做一个比对,因为各自的气质类型的差异,会在咨询关系当中呈现出来,这部分我觉得在临床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咨询师的反移情

今天时间已经过了,但我们还是要把咨询师的部分讲完,刚才讲的是来访者的部分。如果我们现在反过来,我们来谈咨询师的反移情或者涵容的维度。因为我们知道对咨询师来讲,咨访关系当中每一个被卡住的地方,往往都是我们需要去成长的地方,而有的时候我们所谓的治疗成功,不要太沾沾自喜,因为可能并不是我们自己有多牛,而是来访者有多好,我们要注意、要记住这一点。

当我早年做咨询,那时候刚刚开始有几十次、上百次咨询成功结案的时候,我一开始很得意,我想终于跨出一步了。但是现在等我再回头看看那个时候的自己,实在是觉得来访者太好了。其实可能你只需要给他们一个基本安全的环境,然后在这个里面当他们能够言说的时候,他们就得到了很多的反思、成长,只要有个容器在那边也许就够了。甚至有的时候你做错了,但他们的那个功能反而能够在你做错的地方,有自己的领悟,又有新的思考与成长。

所以相对来讲,就是来访者的问题困难程度越高,对于咨询师的考验也就越大。而当咨询师自己的涵容能力和对来访者内心世界的理解能力越深以后,我们的功力也就会越深,也就能够去应对更多、更广泛、更困难的来访,基本原则是这样的。

因为我们刚才讲到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主体,他的主体如何去解读这个世界,影响到了他对世界的看法、情绪跟行为。所以对于我们来讲很重要的功力就是我们能够理解在来访者的内心世界里面,他究竟怎么去构筑了他所看到的这个事实。这个诠释力是很考验功力的,我现在只是知道,远远还只是在路上而已。

而关于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帮助的部分,我特别欣赏的是罗森菲尔德的《僵局与诠释》中说过的一句话:分析师的情绪能力能帮助他共情到底发生了什么,而理论概念上的理解力能协助他容忍这些情绪就是说对于我们来讲,自己的感受力和头脑都是缺一不可的,而再从更深的角度来讲,你做一个心理咨询师,尤其是做一个动力学取向的心理咨询师,可能真的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所以我们说咨询师成长的三驾马车,现在大家可能有很多丰富资源可以去获得的各种各样的培训,就是理论学习。理论学习多了去了,诊断啊、技术啊,更深入、更细化的部分啊,这些都能学到。还有就是个人分析、个人成长,这个部分就是我们所说把遮住我们能够清楚地看见来访者的迷障,或者是有色眼镜慢慢地脱掉的过程,而我们自己扫除得越多,相对来讲我们就更能够涵容来访者,更能够去理解对方究竟发生了什么,而不是把我们的主观意愿强加到对方的身上。而我觉得就是案例督导,尤其是个别督导,尤其是个别督导里督逐字稿的督导。它就像是,我刚才脑子里冒出来的,像是扁担一样,架住了两头,架住了理论的这一头和架住了体验当中情绪感受的这样一头,帮助我们把大脑跟心灵进行一个连接,并且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来访者内心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又能够有足够的感受力去感受和涵容方面,发挥了蛮重要的作用。

 

终于讲完了,发现已经超时了,准备的内容还是比我想象的多一点,最后讲咨询师的部分已经做了一些精简,大家听的也辛苦了,我们今天就不提问了。今天就到这里吧,谢谢大家收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