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药┃“是药三分毒”到底毒在哪里?

 渐近故乡时 2017-01-03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物的代谢过程往往需要肝肾参与,而药物性肝病是指由于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目前至少有600多种药物可引起药物性肝病,其表现与人类各种肝病的表现相同,可以表现为肝细胞坏死、胆汁淤积、脂肪变性或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诊疗要点】


根据服药史、临床症状、血常规、肝功能试验、肝活检以及停药的效应作出综合诊断。


诊断药物性肝病前应了解:


①用药史。必须询问发病前3个月内服过的药物,包括剂量、用药途径、持续时间及同时使用的其他药物。


②原来有无肝病,有无病毒性肝炎和其他原因肝病的证据。


③原发病是否有可能累及肝脏。


④以往有无药物过敏史或过敏性疾病史,除用药史外,发现任何有关的过敏反应如皮疹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对诊断药物性肝病是十分重要的。


诊断药物性肝病时应与病毒性肝炎、术后肝内胆汁淤积、胆总管炎、急性胰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肝病肝功能恶化鉴别。

 

【治疗原则】


●最重要的是停用和防止重新给予引起肝损伤的药物,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特别是应谨慎使用那些因对药物代谢酶有诱导或抑制作用而具有相互作用的药物,如CYP 450抑制剂西咪替丁、酮康唑和CYP 450诱导剂利福平、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地塞米松、奥美拉唑等。


●适当休息,加强营养,支持疗法,给予高蛋白、高糖、低脂饮食,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和维生素E


●应用谷光甘肽(GSH)以补充肝内SH基因,有利于药物的生物转化。淤胆者可试用苯巴比妥,有利于肝细胞内运载蛋白YX的生成,使间接胆红素转化为直接胆红素,改善胆红素代谢,严重淤胆患者可服考来烯胺30 mg,早晚各1次,减少胆酸和药物在胃肠道的再吸收,也可短程使用糖皮质激素和甘草酸二铵注射液。


●重症患者导致肝衰竭、重度胆汁淤积和慢性肝损伤进展到肝硬化时,可考虑人工肝支持和肝移植。

 

【处方解析】


处方1: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1.2 g,用法:1/d,静脉滴注3周。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甘草酸二铵注射液150 mg,用法:1/d,静脉滴注3周。


适应证:

药物性肝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增高者。


处方2: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腺苷蛋氨酸注射液1 g。用法:1/d,静脉滴注3周。


适应证:

药物性肝病血清胆红素明显增高者。

作者:河南省鄢陵县人民医院内科 葛建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