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胃还是喝粥吧~

 醉牛988 2017-01-03

养胃是个养生的大问题,那么中医里是怎么说养胃的呢,我就从两部经典来说明一下。

《黄帝内经·素问》中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黄帝内经说,我们除邪气就得靠毒药,正所谓以毒攻毒嘛,那么正常情况下吃毒药肯定就会出问题啦,而五谷为养,所以就涉及到日常养生了,所以养生最好食用五谷,另外五果为助,说的就是水果只是日常的辅助,五畜为益,益就是增益的意思,那么平时如果劳累我们可以食用些血肉有情之品,比如鹿茸呀,来壮阳等等,五菜为充讲的就是我们日常蔬菜,时令蔬菜哈,作为填充,根据人体五行偏盛偏衰来决定你适合吃什么,这样才能补益精气,就如黄帝内经说肝苦急,食甘以缓之,所以说呢,我们必须注意不要太急躁,容易耗伤肝气,肝血,我们可以用甘味的药物去缓解他的发展,因为木会克土,那么我们先要用甘甜之物去补益脾胃,不让肝木克脾土,缓解肝之急。

所以学养生还必须好好学学五行,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好对证养生。

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的是《伤寒杂病论》中关于我们应该用什么养胃的问题。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胡氏:不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我们看到发热怕冷,这就是典型的伤风感冒嘛,那么这时候呢张仲景用到了桂枝汤,而同时说明喝药后呢,要喝热粥,以助药力,你看特意叮嘱了,可别小看这粥,是必须和汤药搭配起来的,因为粥是能够养胃的,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当我们伤风感冒时,脾胃要给体表输送气血以抵抗风寒之邪气,那么此时如果后背军队粮草不足,也就是说气血如果不足的话就很难抵抗寒邪了,此时我们就得喝粥来帮助脾胃产生气血,能够充养脾胃,而且这时候脾胃主要产生气血供应人体体表,胃部稍微空虚些,就是说胃的精力不够用,那我们就得用一些比较容易吸收的食物,这里就强调了一定是粥。

那么这里说禁肉面,说的意思就是我们要禁止食用肉面,因为肉面都是不太容易消化的,所以说我们养胃需用白粥,而不是米面。

像我们中药就有三味药叫做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而这三味药加起来就是一个组合,不是SHE,而是叫做焦三仙,这三味药均有良好的消积化滞功能,但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焦麦芽有很好的消化淀粉类食物的作用;焦山楂善于治疗肉类或油腻过多所致的食滞;焦神曲则利于消化米面食物。三药合用,能明显地增强消化功能。这三味药常用量为各12g。

所以含淀粉较高的米面都不太适合,而稀粥是比较好的,健脾胃利水湿。所以啊,平时想养生,那么就得养人体后天之脾胃,脾胃就得靠这个粥,所以平时可以改主食为粥,可以延长你脾胃的寿命,不至于产生诸多疑难杂症,我在临床中发现百病基本上多见于伤脾胃。

难怪乎伤寒杂病论中的核心是“保胃气,存津液”,可见胃气是人体的一身根本,没有了胃气,人也就无法吸收产生能量,那么也就不会有人的生命活动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