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 依山借山势, 山山不胜寒, 看似千山却恰似一山; 今日, 邻海则傍水, 处处水天相间, 哪知似水似相识; 阅过山,赏过水, 明日, 何处让人雀跃。 游客自远方来, 如何将其纳入怀中, 是众多景区的关心之处。 既有自信满满争创新高的, 也有寒气胜过人气的担忧。 因此, 如何吸引人气, 争取再创佳绩, 笔者悄悄告诉你: 1.莫怪人家不来,只因你魅力不足 除了山,除了水,你还有什么。旅游景区的最高服务指标在于满足游客的五感,很多景区以为让游客看到了美景就足够了,全然不在意去挖掘更高层次的旅游需求。倘若亲朋好友都不感兴趣,你还要求游客来吗? 就旅游景区而言,要想把游客吸引过来,还能留的住,就必须精心策划出该景区的“亮点、热点、卖点”与游客的感官需求相互呼应。游客的感官需求是指“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情感”,这五点是景区在做营销策划时必须考虑的。 给不出一个来的理由,也就别抱怨没人来。 2.提升景区核心竞争力是根本 景区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品牌竞争力,打造品牌则要抓住品质、品味和品名,一味制造噱头,哗众取宠,就丧失了景区的文化内涵。 一些旅游区、旅游目的地迎合部分旅游者的心理,老是宣传本山、本地或其中的某座寺庙等如何有灵气,某某人来了回去就升官发财,或者治好了久治不愈的病。一些旅游目的地要定位为“幸运之地”、“转运之城”等,实际上也有媚俗的嫌疑。还有一些地方过多宣传、引导旅游者去观赏、联想与性有关系的事物,并编排出一系列故事。这些宣传给人的感受,至少是别扭、不自在和粗俗。旅游要宣传美、升华美、创造美,因此,旅游区、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宣传就不能庸俗、粗俗和媚俗。 着重加强整合景区资源,抓准本地域旅游特点,树立景区独特的气质尤为重要。 3.文化内涵是关键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内涵是景区的精髓,是吸引游客兴趣的根本点。 一个景区如果没有特定的文化主题,产品和业态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旅游者只会走马观花,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专注于文化内涵并树立品牌有利于推广旅游产品,形成固定消费人群。 江西婺源就是个好例子,游客白天可以在乡间古道享受田园风光,吸收徽派艺术文化养分,夜间则返回县城品茶、赏茶,观看纯粹的茶艺表演与傩舞演出,这就增加了旅游的趣味性与联动性。 4.营销策略创意为先 好的创意,可以打动“点石成金”的效果。它能够使文化活动摆脱低水平重复的尴尬,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境界。 在互联网时代,营销是所有企业都逃不开且必须重视的两个字,创意营销可以创造出“一夜爆红”的奇迹! 只有结合市场需求、结合人们景点游览需求、结合时下审美及生活情趣的活动才可能具有足够吸引力,需要在对市场的探知中产生活动策划内容的灵感。一个有创意的景区活动,必能脱颖而出,吸引眼球,集聚人气。 5.广告宣传不可少 如今已经是全媒体时代,电视广告片是非常重要的,但切忌不可在电视上吊死,一定要注意互联网、博客、微博,微信,要学会运用这些新的传播形式。 另外要确定目标消费者,针对特定的目标对象进行宣传平台的选择。真正好的广告不是广而告之,而是针对特定人群的。旅游产品和普通产品一样,不可能适合所有人群,而各种类型的人群所偏爱的旅游产品也不尽相同,旅游景区不可能大小通吃。景区需依据自身特色针对目标人群投放广告才能增加广告到达率,如沙滩旅游应更多的针对年轻群体而不是老人。 曾经, 玩的是山和水, 如今, 那些早已失去新意, 未来, 主题和文化才是聚客之道。 不用妒忌别人的人气高, 只需改变一点点, 游客便蜂拥而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