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满清入关 | 命运掷的骰子(上)

 汉青的马甲 2017-01-04



▌特别声明:

文中所持观点,不代表溯古追风立场;

若无特别版权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

如有版权及其它争议,请与我们联系。

溯古追风世界历史网 www.xhistory.net

投稿、合作、版权争议,欢迎勾搭微客服:976204208



满清入关-命运掷的骰子(上)



  据说崇祯皇帝在北京城破之日,为了避免皇室受辱,要亲手斩杀自己的女儿,结果心慌意乱,一剑下去只斩断了女儿一条臂膀。看着女儿在血泊中翻滚哀号,崇祯皇帝叹道:“谁让你生在帝王之家?”


  其实这句话,崇祯也可以扪心自问。


  皇帝做到要自杀这个份上,真是还不如不要做了。


  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这一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乞丐出身的皇帝-朱元璋所创立的大明王朝,走到了尽头。三月十八日夜,朱元璋的后世子孙,大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帝朱由检,在得知太监曹化淳已经打开彰义门,向李自成献了北京城的消息后,心中的最后一丝侥幸终于也已经灰飞烟灭。自这一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称王,称国号大顺,改元永昌之后,崇祯帝的内心深处就处在一种急切渴望与隐隐不安相结合的复杂心情之下,渴望的是尽快剿灭李自成,不安则是源自李自成的声势浩大。随着李自成的大军在二、三月里渡黄河、破汾州、攻太原、克大同、进宣府、犯阳和,终于打过了居庸关,崇祯帝的渴望渐渐变成了侥幸,不安慢慢变成了恐惧。三月十三日李自成的军队打到昌平,并封锁了京城,兵部派出的侦察骑兵都被李自成的军队捉住,一去不返,李自成的骑兵侦察到了平则门,崇祯帝竟然一点消息都不知道。直到十七日崇祯帝召集群臣来询问,还是没有人回答,有的人还哭了。不久李自成大军开始攻城,崇祯帝恐惧更甚,但是毕竟他还心存最后一丝侥幸:虽然大明朝各地的驻军都挡不住李自成,但是有一支军队可不一样。这支军队的前身是已故兵部尚书、蓟辽督师袁崇焕的旧部。袁崇焕当年一介书生,统兵与大明朝的另一个心腹大患-后金-争战疆场,先后对抗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代后金大汗,带出了一支极具战斗力的军队。虽然袁崇焕心怀叵测,已被凌迟处死(实际上是崇祯帝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自毁长城,磔杀了袁崇焕),但是这支威震天下的辽东军还是保存了下来,目前这支军队由宁远总兵吴三桂统领,并且继续驻扎在辽东,阻挡着后金骑兵南下的道路。早在三月六日,崇祯帝就曾下诏令各镇兵入京救援,吴三桂自然也接到了这道诏书,崇祯帝还特意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命其放弃宁远,率部入关保护京城。崇祯帝知道,别处的明军也非李自成敌手,只有这一路是真正的精兵强将,足可勤王。吴三桂之所以迟迟未到,应该是顾虑后金会乘机有所行动。现在京城告急,吴三桂得到消息,必定会暂且扔下后金不管,星夜驰援。山海关离京城不远,相信吴三桂不久即可赶到,只要京城守军能守到援兵到来,大明江山就还有一线生机。对于吴三桂驰援京城,崇祯帝是深信不疑的,因为吴三桂的全家老小尚在京城,吴绝对不至于起了贰心。但崇祯帝没料到的是,三月十七日一天的战斗,京城城外的三座大营就全部溃败,望风而降。崇祯帝仍不死心,痛斥投降了李自成,又来劝自己禅位的太监杜勋,诏令亲征,指望依靠京城坚固的外城死守待援。


  哪想到自己平素十分宠信的太监曹化淳竟然卖主求荣,偷偷在十七日夜里向李自成献了城,京城外城顿时陷落敌手,李自成大军蜂拥入城。崇祯帝见大势已去,于是出宫登上煤山。在黑夜中望着满城的烽火,此时的他该是怎样的一种复杂心情?他是否想到了当年他是何等的胸怀大志,要重整大明江山?他是否想到了自己初登大宝就英明神武,铲除了魏忠贤阉党,天下都欢欣鼓舞,向往从此太平?他是否想到了自己在位十七年,不沉溺于声色,忧勤惕励,竭力治理国家?他是否想到了这十七年来在朝则有党争之祸,在边境则将士骄横懒惰,四处兵荒马乱,流寇大起,终于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他又是否能意识到是自己不能知人善任,所用非人,又刚愎自用,懦于决断而果于杀戮,才使政事每况愈下?他又是否想到了大明朝的列祖列宗,历代忠臣良将,乃至被他凌迟处死,从而酿成千古奇冤的袁崇焕?连天的烽火映红了京城的夜空,震天的杀声打破了平素的寂静,往事一幕幕闪回,被绝望击垮了的崇祯帝站在煤山之上,时而微笑,时而切齿,时而流泪,徘徊良久,最后只能叹一声“苦了我的百姓们了”。虽然绝望,但是皇帝必须有皇帝的尊严,不能束手就擒。于是崇祯帝回到乾清宫,派人将太子和永王、定王送到外戚周奎、田弘家里,拔剑斩长公主,催促皇后自尽。天还没亮,皇城已经失守,崇祯帝下令鸣钟召集百官,竟然没有一个人到来。此时的崇祯帝,只有太监王承恩陪在身边。于是崇祯帝又出了宫去,登上煤山,去掉冠帽,打开发髻,披发遮面,用帛上吊自杀,太监王承恩也一同吊死,只留下了崇祯帝写在衣襟上的遗诏:“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勿伤百姓一人。”平心而论,在漫长的中国历史当中,崇祯帝朱由检并不算是一个无道昏君,荒淫无度、酒池肉林等等与他毫不相干,倒能称得上励精图治,勤于政事,后人最多也就只能说他有心无力,志大才疏。这样一个皇帝,若是生于太平盛世,做个守成之主其实并没问题,可惜朱由检似乎是命中注定要做亡国之君,他登上大明江山的宝座之时,面对的是一盘虽然表面上还能苟延残喘,但实际已经无力回天的棋局。“明之亡,不亡于崇祯之失德,而亡于万历之怠惰。”(《清仁宗实录》嘉庆九年三月壬寅)有时候历史真是不可理喻。在中国,皇帝是九五之尊,多少人梦寐以求?或许真的是要有足够硬的命才能享受做皇帝的福分,历朝历代的皇帝在位时间都不算很长,二三十年已经是了不得了,还有不少中途亡国或者被篡位,难免不得好死。在位超过四十年的皇帝寥寥可数,汉武帝、康熙、乾隆也都算是一代明君,偏偏这个明万历皇帝朱翊钧,在位四十八年,竟有二十年深居宫中,不问国事,和文武百官面都不见一次,明朝灭亡的悲剧在他那里就已经注定。如此昏君却做了这么久的皇帝,留下一副烂摊子最后落到朱由检手上,除了让人感慨历史沧桑,世事无常之外,也不由得要为朱由检的个人命运感慨一下:这皇帝做得实在是太背了。然而当年在绝望中自杀的崇祯皇帝不会想到,他这一死,个人的悲剧命运固然是烟消云散,但是将留下怎样一个错综复杂的局面?整个中华民族,在这种局面下将何去何从?现在的人们回首三百余年前的那段历史,忽然发现,崇祯帝留下的这个局面,以及随后发生的种种阴差阳错,机缘巧合,给中国的历史发展带来巨大影响,最终造成了令人扼腕叹息的永久遗憾。这遗憾,就是清朝的“痛”。


  泥腿子坐龙庭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


  电影《东方不败》里的这首诗,正是闯王李自成一生的写照。


  当李自成头戴毡帽,身穿淡青色衣服,骑着乌驳马进入承天门的时候,周围列队整齐的士兵们齐声高呼:万岁!万岁!万岁!”乌驳马蹄声得得,踏在皇城的石板路上,李自成青衣毡帽,依然保持着农民的朴素形象,第一次走进了这大明朝国家权力的核心之城。面对着这金碧辉煌的宫殿,他心中不禁回想起那一幕幕往事:回想当年,那时是崇祯元年的时候吧?陕西老家发生了严重的饥荒,那真是赤地千里,民不聊生。地里的庄稼颗粒无收,乡亲们都没饭吃了,于是人们先是吃掉了猪食狗食,然后吃树皮草根,最后吃得大地上一眼望去,只有干裂的黄土和成群的饥民,连一丝绿色都没有。于是人们又开始吃观音土。


  还记得那时候饥民中盛传,观音土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赐给老百姓的救命土,吃了它就可以永远填饱肚子,再也不会感到饥饿。对于好多天连树皮草根都没吃的人来说,那是怎样的一种诱惑啊!于是人们疯了一样地挖掘这种土,然后用它塞满自己的嘴,填满自己的胃。凡是吃过观音土的人,真的从此不会再感到饥饿了,可是这并不是菩萨的神通在起作用,而是那土吃了之后不消化,人会被活活胀死。没过几天,遍地都是腹大如鼓的死人,救命土变成了夺命土,没人敢再吃了。可是不吃观音土又能吃什么呢?又没过多久,有的人就又开始吃观音土了,只要能暂时抵挡一下饥饿感,人们也不在乎那即将到来的死亡了。那是一种何等绝望下的疯狂啊!那又是一幅何等恐怖的景象啊!成千上万形容枯槁、骨瘦如柴的饥民争吃着那致人死命的观音土,传说中的阴曹地府,十八层地狱,大概就是这样的吧?听说固原地方的官兵也没东西吃了,把本州的粮仓给抢了。抢吧!要想活下去,只有去抢!白水王二、府谷王嘉胤、宜川王左挂、飞山虎、大红狼等人都造反了,舅舅高迎祥和饥民王大梁也聚众响应,虽然官兵有刀有枪,但是横竖死路一条,与其等死,不如起来造反,还有活命的机会!崇祯二年春天,官兵来了。玩了几千年的官兵捉盗贼的游戏又开始了。官兵们毕竟是正规军,乌合之众是打不过他们的。到了崇祯三年,最初造反的人有的被消灭了,有的投降了,有的逃跑了……但是不断又有新的人起来造反。这也是没办法的,大家也只不过是想活命而已,若是太平盛世,人人有饭吃有衣穿,谁愿意造反啊?延安那边也有人造反了,领头的那个自称是什么八大王。那时候造反的人都给自己起个稀奇古怪的名字,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为了显得威风,吓唬别人吧?什么神一元、不沾泥、可天飞、点灯子、混天猴、独行狼之类,这个八大王也没什么特别。直到后来才知道,这个人真名叫做张献忠。


  到了崇祯四年,官兵逼得是越来越紧,快支撑不下去了。听说山西那边有一帮人成了气候,原来跟王嘉胤混的那个王自用,在王嘉胤死后联合了一大帮人-老回回、八金刚、破甲锥、扫地王、射塌天、上天龙、蝎子块、阎正虎、邢红狼、满天星、混世王等等,还有舅舅高迎祥和那个张献忠-总共三十六营二十多万人,声势浩大啊!还不如去投奔他们,正好舅舅也在那边。于是我就去了,侄子李过也一起去了。舅舅他们正招兵买马,去投奔他们自然欢迎,舅舅自称是闯王,我在他手底下混,就给自己起了个名号叫做“闯将”。从此“闯”这个字就和我结下了不解之缘。闯吧,大明朝九万里山河,任我驰骋,只要能活下去,别再见到当年老家大饥荒时候的情景,怎么闯都行。陕、晋、豫、鄂、川诸省,哪里有活路就去哪里。官兵逼得实在紧了,就先他娘的投降,反正队伍是我自己的,各省饥民无数,要反随时都能反。张献忠他们不都是这么干的么?转眼十七年过去了,现在是崇祯十七年了。这十七年来,从大饥荒里捡回一条命的我经历过多少大风大浪?舅舅死后我继承了“闯王”这个名号,冲锋陷阵血肉横飞是家常便饭,我自己还被箭射瞎了一只眼睛;巴西鱼腹山那次,实在是走投无路,差点自杀,最后在神祠中连占三卜都是大吉,这才坚定了我的信心;后来收了一个叫李信的,我给他改名李岩,他教我如何减少杀戮,收服民心,我这才渐渐摆脱了流寇习气,成了气候,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的歌谣,才传唱开来……今年我在西安称王,建立了大顺朝,改元永昌!今年不再是崇祯十七年了,今年是永昌元年!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李岩说黄巢当年攻破了长安,最后还是战死狼虎谷。现如今我也进了北京城了!现在大顺朝的辖区包括了整个西北、华北、鲁豫两省、苏鄂两省的部分地区,地方数千里,可以说是鼎定中原。虽然江南尚有明朝残余势力,但是大明朝官府的腐败已经是无可救药,所以也不足为患。古往今来,草莽英雄之中,再无一人如同我李闯王这般威风的!心中回想着这种种往事,李自成登上了皇极殿,坐上了御座。这一刻,他终于明白什么叫做“踌躇满志”。


  李自成,这个陕西米脂的放羊娃子,银川驿站的小小站卒,传说中下凡的“破军星”,在此刻走上了他人生的巅峰。


  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巅峰仅仅持续了四十二天。泥腿子坐上了龙庭,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但是或许是这种身份转换得太突然,李自成和他的大顺朝,都还没有做好准备,他们犯了很多错误,致命的错误。大顺军进京城之后,事务众多,新生的政权急需巩固。李岩这样的有识之士,知道收服民心的重要性,对李自成多有进谏。因此为防止士兵掠财扰民,李自成曾经严令:军人入城,有敢伤一人者,斩以为令。”大顺朝的兵政府也有告示:“大师临城,秋毫无犯,敢掠民财者,即磔之。”但是大顺朝的高级将领们都是盗贼出身,终究免不了流寇习气,所以进京之后不久,就有人开始违反上述两条禁令,大肆劫掠民财。另外对于前明的遗臣,大顺朝也采取了不明智的态度和做法,向他们索要军饷,不出钱的就要遭受酷刑。这样一来,李岩编的“闯王来时不纳粮”歌谣所苦苦积攒起来的民心人气,顷刻间消耗殆尽,化为乌有。而李自成本人,也没有对这些违反军纪,丧失人心的行为进行强有力的惩处,反而放松了警惕,不闻不问,甚至自己也有点骄傲自大,开始享受胜利果实,过上了腐化的生活:他见大将刘宗敏抢得的美女陈圆圆美貌,就从刘的手上将其夺过,并意图立她为妃。李自成和整个大顺朝的这种小富即安、胸无大志的思想与行为,不能不说是与他们并未完全摆脱的小农主义分不开的。后来牛金星、宋献策劝李自成多行仁义,以图长治久安,不要太过搜刮杀戮。李自成这才醒悟过来,说:“山陕、河南、荆襄已在我掌握中,大江以南传檄可定。只有山海关吴三桂是一骁将,应当招致麾下;而辽东劲敌,又使我衽席不安。”(清·孙旭·《平吴录》)于是李自成没有立陈圆圆为妃,派降将唐通致书吴三桂招降。李自成还让滞留京城的吴三桂的父亲吴骧写了一封信给吴三桂,信中说:“尔以君恩特简,得专阃任,乃怯懦观望,使西兵长驱。事机已去,天命难回,尔君已逝,尔父犹存。呜呼!识时务者,可以知所变计矣。及今早降,不失通侯之赏,犹全孝子之名。”应该说,李自成和大顺朝虽然犯了很多错误,但是仅就战争而言,他们对形势的判断还是很清楚的。他们明白目前自己的最大敌人已经不是明朝的残余势力,而是远在关外的新兴民族-满洲,也就是那令李自成衽席不安的辽东劲敌。满洲自努尔哈赤建国以来,国势日盛,大顺朝要真正平定天下,开邦立国,必须要防止满洲乘虚而入,逐鹿中原。而阻挡满洲的关键就在于原明朝辽东军的态度,也就是吴三桂的态度。因此李自成对于吴三桂的着力招降,应该说从战略上来说是没有错的,而且具体的手段也比较到位了:唐通在居庸关投降了李自成,此时已经是大顺新贵,被封为定西伯。唐通曾经与吴三桂在辽东共事,由他出面劝降,“盛夸自成礼贤,啖以父子封侯”,对吴三桂有很大的吸引力。吴骧更是吴三桂的父亲,用这两人招降,可以说是很有分量了。更何况吴三桂所有的家眷在北京陷落之时都落入了大顺军的手中,招降吴三桂可以说是十拿九稳。但是李自成还是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虽然李自成没有立陈圆圆为妃,但是他毕竟还是抢了陈圆圆这个人。按理说若是真想成就大事,对吴三桂全家不能有丝毫侵犯不说,还应该好好照顾,尤其是对在吴三桂心目中分量极重的陈圆圆,更不能有非分之想。李自成此人其实并不贪图酒色,当年行军打仗,吃的是粗米,睡的是草席,与部下同甘共苦。他曾有个共同起义的哥们罗汝才,妻妾数十,被服纨绮,还有好几部女乐,罗汝才对她们厚加供养,李自成还常常耻笑他。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见到了陈圆圆之后,李自成偏偏就动了心,再加上他不去仔细了解情况,没能充分考虑到陈圆圆在吴三桂心中的分量,或者是虽然考虑了,但是并没真正放在心上,以为吴三桂不可能因为一个女人而影响了自己对战争形势的判断决定和对自己前途的考虑,所以李自成就犯下了这样一个错误。要一个女人,对于一个农民起义的领袖来说,其实也算不上什么大错误,但是历史有时候总是出人意料,这样的一个错误在事后造成的后果,是李自成万万没有想到的。事后的故事以后再说,这里暂且按下不表,先来总结一下李自成:自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反秦开始,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免不了有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军:西汉末年有绿林、赤眉起义,东汉末年有黄巾起义,隋末有瓦岗寨起义,唐代有黄巢起义,宋代则有王小波、李顺、宋江、方腊等起义,元末则有红巾军起义……然而纵观整个农民起义的历史,却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农民起义虽然轰轰烈烈,波澜壮阔,但大多都失败了;有的封建王朝也确实被农民起义所推翻,但是最后夺取天下的人往往不是农民,而是早就有逐鹿问鼎之志的上层社会的野心家,农民起义者本身却鲜有成功的先例。秦灭后得了天下的是刘邦,刘邦是个小官吏出身,他已经算是身份比较卑微的了,但也毕竟不是彻底的农民;之后的刘秀、李渊李世民父子,也都或是宗室,或是地方豪强,跟农民完全搭不上边。黄巢倒是攻破了长安,但是那时候李唐王朝仍然占据着大半河山,黄巢并没有在全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随后黄巢兵败,战死狼虎谷,起义还是失败了。朱元璋则的确是自赤贫出身而得天下的第一人,然而他在攻打元大都之前,在南京“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多年,等到他最后取得天下之时,也已经早就不是农民的身份了。


  而李自成在十余年的起义过程中一直是转战各地,根本没有进行政权建设和身份转换,所以李自成及其大顺朝,在他达到人生巅峰的那四十二天里,的的确确可以说是历史上第一次“泥腿子坐龙庭”:真正的农民打进了皇宫,取得了起义的胜利。还是那句话:古往今来,草莽英雄之中,再无一人如同李闯王这般威风的!历史虽然无法假设,可是如果我们试想李自成最后真的能够成了大业,做了皇帝,建立汉族的政权,中国的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走向?中国数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到了明朝已经是腐败透顶;但是满清入关之后,个个皇帝都勤于国事,出现了康乾盛世,封建专制制度得以回光返照,又延续了二百六十多年。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回光返照,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是不是有可能不必等到1840年鸦片战争才被迫开始,从而就可以避免鸦片战争之后的历次国耻?毕竟明朝中后期在经济发达的江浙地区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而且在思想领域里也出现了追求个性自由和解放的新哲学思想。然而这一切终究都只不过是后人胸中的“块垒”,可以思考,可以借之下酒,但却永远也没有答案。


  让我们还是回到三百多年前,看看接下来历史的舞台上该谁粉墨登场了。


  天平的最后一个砝码


  究竟是谁创造了历史?教科书上说,是人民群众。这当然是没错的,但是在某些重大的历史关口,一个人的力量,一个人的选择,足以改变一切。


  公元1644年,中国的命运落入了一个叫吴三桂的人的手中。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妻子岂因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吴梅村的这首《圆圆曲》,讲的是他的本家吴三桂的故事,其中褒贬之义,颇有几分春秋笔法。据说此诗初成之时,吴三桂得知,要以千金购诗稿焚之,却被吴梅村拒绝了。吴梅村是前明榜眼,二十出头就金榜题名,半年后又奉旨完婚,给假归省,可以说深受皇恩,所以他对吴三桂自然恨之入骨,拒绝了吴三桂购诗之请,也算颇有骨气。但是世事难料,谁又能料想得到,后来吴梅村不甘心终生隐居山林,为了自己治国平天下的抱负,竟然也接受了清朝统治者赐予的官职。


  然而更令吴梅村和我们料想不到的是,清廷赐予他的竟然仅仅是一个芝麻小官-从四品的秘书院侍讲,他放弃了名节所换来的却是这样一种深深的屈辱,以至于他在后来的诗作中悲愤地写道:误尽平生是一官!”其实作为诗人的吴梅村,比做官的吴梅村高明不知道多少倍,可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修齐治平、兼济天下的梦想毁了他,令他在历史上留下了这样的遗憾,这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一辈子也跳不出的怪圈。其实直到今天,吴梅村留给我们的遗产,仍然是他的诗作,而不是他做官的功绩。个人历史的遗憾尚且如此令人扼腕,何况是国家和民族?让我们先忘掉吴梅村,来看看诗中的主人公吴三桂的历史,寻找一下他的遗憾和他带给整个中华民族的遗憾……崇祯末年,大明朝内忧外患,形势越来越严峻:李自成的势力已越过宁武关、居庸关;满清军队也从东北面发起进攻。危急关头,明朝廷下诏吴三桂以总兵身份统领大军镇守宁远。吴三桂,辽东人,原锦州总兵吴骧的儿子,能骑善射,智勇过人,曾中过武举。崇祯初年,吴骧因贻误战机而被革职,同时吴三桂则升为宁远总兵。有一次清兵进攻宁远,来势凶猛,明朝的军队则软弱懈用,不堪一击,致使宁远失守,吴三桂因之被连降三级。后来,吴三桂痛定思痛,加紧操练兵马,使他的部下成为一支劲旅。如今国难当头,急需将才,所以朝廷又将他提拔出来,以镇守国门,还连带起用他父亲吴骧为京营提督。一时间,吴家父子兵权在握,成了京城里的热门人物。乱世之时谁都想得到军队的庇护,所以吴三桂离京赴任时,京城里的达官显贵纷纷设宴为他饯行,想为自己今后找个靠山。当时正宫周皇后的父亲,国丈周奎也不例外,某一天在府中摆下酒宴,宴请小吴总兵。席间歌伎献舞,却让吴三桂看到了号称天下第一美人的陈圆圆。


  陈圆圆本是常州人氏,年幼时父母双亡,与奶奶相依为命。因为家贫在苏州卖身做了歌伎,迷倒了无数王孙公子,达官贵人。后来周奎因为皇上宠爱田贵妃,自己女儿失宠,就来江南寻访美女,准备把美女通过女儿献给皇上,以此挽回女儿在后宫中的颓势。经查访就选中了当时已经名声大振的陈圆圆。陈圆圆到京城之后,被周奎收为义女,经过一段时间宫廷礼仪的训练,就被带进宫去献给皇上。不料崇祯帝当时早已经被军国大事搅得心烦意乱,头昏脑胀,根本无心思亲近女色,陈圆圆虽然说是倾国倾城之貌,但是崇祯帝也只是欣赏,并无收纳之意。无奈周奎只好将陈圆圆又带回了府中。也是前世冤孽,机缘巧合,偏偏被这兵权在握的小吴总兵见了,顿时一见倾心。当日宴散之前,吴三桂终于按捺不住,悄悄对周奎说:“倘以圆圆送我,战乱之时,我会先保贵府,再保大明江山!”得了小吴总兵如此千金一诺,周奎自然是求之不得。第二天,吴三桂派人带了千两黄金作聘礼,到周府求婚。周奎早已准备好丰盛的嫁奁,当天就亲自把陈圆圆送到了吴家。不过吴三桂带兵镇守边关,崇祯帝对他也是不放心的,不仅父亲吴骧做京营提督必须留在北京,吴三桂的全家老小也都必须留在北京。崇祯皇帝对吴家大加封赏,实际上却是把吴家人留做了人质,以免吴三桂心怀贰心。所以陈圆圆和他新婚不久便即分离,吴三桂独自领兵往宁远去了。崇祯十七年三月,因李自成大军直逼京师,崇祯帝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命其放弃宁远,率部入关保护京城。由于放弃关外土地,官绅家属和相当一部分辽东百姓跟随进关。结果吴三桂安插未定,京城即告陷落,明朝就覆亡了。三月十六日吴三桂抵达山海关,二十日到达丰润,闻听京城已经失守,就立刻回师山海关。此刻摆在吴三桂面前的形势之严峻、压力之巨大,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他的部下与山海关总兵高第的军队加起来一共只有五万之众。而山海关恰好处于清、顺两大新兴势力之间,李自成几十万大军近在咫尺,满清多尔衮正率大军南下,克日就能到山海关下。据当时的朝鲜使者说:九王(指多尔衮)闻中国空虚,数日之内,急聚兵马而行。男丁七十以下,十岁以上,无不从军。成败之判,在此一举。”动员兵力之多连满清人士也说“前后兴师,未有如今日之大举”。对于局促在山海关一隅之地的吴三桂来说,对抗任何一方都是自取灭亡。然而吴三桂虽然夹在顺、清之间,实力弱小,但是他的态度对顺清两方面来说又都是举足轻重的:若吴三桂降顺,则可坚守山海关抵抗清军,大顺军援兵转瞬即到,清军绝对没有机会入关,如此大顺朝定可一统江山;若吴三桂降清,则多尔衮的铁骑就会从多年难以逾越的山海关蜂拥而入,横扫整个中国,到时候大顺大清,鹿死谁手,犹未可知。所以说假如把顺、清两方看做是胜利天平的两边,目前处于一种危险的平衡状态的话,那么吴三桂就是放到这天平上的最后一个砝码,他的选择将会决定整个局势的走向。顺清两方也都明白这个道理,纷纷使出手段劝降吴三桂:李自成劝降吴三桂的手段上一章已经讲过,不再赘述。而其实满清之前早已经反复招降过吴三桂。早在崇祯十五年(1642年)四月,满清攻克松山、锦州后,皇太极就致书吴三桂告以其舅氏祖大乐、祖大寿等“因系将军之戚”俱获保全,劝他“幡然悔悟,决计归顺”。又命吴三桂的哥哥吴三凤及洪承畴、祖可法、张存仁、裴国珍、胡弘先、姜新、陈邦选等各以上司、亲属、旧谊的关系写信给吴三桂,晓以利害,竭力劝说其降清。吴三桂对于这些劝降信都没有什么积极反应,但也没有拒绝,态度暧昧,犹豫不决。到了目前这个局势,显然吴三桂继续效忠明室已经是不现实的了,因为崇祯皇帝为首的明朝已经不存在,而当时南明的弘光朝廷还没有建立。山海关同淮河以南的残明势力相距太远、音讯不通,李自成在山西、北直隶和山东横冲直撞时,已经使南北交通遭到严重破坏。对吴三桂来说,他可走的道路只有两条,要么降顺,要么降清,时间和局势都逼迫他必须作出选择。接到李自成的劝降信后的几天,吴三桂一直在反复考虑对策,到底要怎么办?对任何人来说,这都是不容易作出的选择。当然,最后吴三桂的想法跟京城中大多数投降李自成的前明官员一样,顺理成章地将明亡顺兴看成是历史上常见的改朝换代。另外关键的一点是,吴三桂所部的辽东官兵一直同满清处于对峙的状态,互有仇杀,而同大顺军并没有多大恩怨。吴三桂想通了后,决定迅速投靠大顺政权。山海关防务由李自成派来的唐通接管。


  三月二十二日,也就是崇祯皇帝煤山上吊三天后,吴三桂在永平府(府治在今河北省卢龙县)张贴告示,有“本镇率所部军队前往北京朝见新主,所过之处一定秋毫无犯,地方百姓不必惊恐”等语,证明他已率领部下兵马前往北京准备接受李自成的改编了。三月二十六日,吴三桂率领部下行至河北玉田县,离北京已经不远了。但就在玉田县内,吴三桂突然改变了主意,由准备投降大顺转而对大顺持敌对态度。产生这一急剧变化的原因据说就是吴梅村诗中所说的“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三桂在玉田遇到了从北京来的大顺军的使者,听说留在北京的爱妾陈圆圆为大顺军大将刘宗敏所掳,后又被李自成夺去,须发奋张,勃然大怒曰:“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见天下人!”随即抽出佩剑,一剑砍下来使的头颅,他的计划也就彻底改变了。


  但如果我们究其根底就会发现,吴三桂当时无论做出什么决定,最终的意图还是要维护和扩张自身利益,无论是降顺还是降清都是如此。陈圆圆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吴三桂作为一个当时名震天下的将领,是不是真的会因为一个女人而赌上自己的政治前途,恐怕还是值得商榷。很可能是从北京传来的消息-尤其是家人没有得到有效保护(陈圆圆被掳)的消息-使他疑窦顿生,猜测李自成的召见很可能是一种骗局,将会对自己采取不利行动。于是,为了保命,他骤然变卦,带领部下兵马又调头直奔山海关,从背后对镇守关门的唐通部发起突然袭击。


  唐通的兵力大约只是吴三桂部的五分之一,加以根本没料到吴三桂竟然变卦,猝不及防,山海关于是重新落入吴三桂手中。唐通率残部撤至一片石,大顺的其他官员也纷纷逃回。


  吴三桂又下令军士为崇祯帝服丧,设座遥奠,啮血结盟,立誓扫灭李闯,为明复仇。也就是“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具体事件原型。形势从这个时候开始陡转急下。历史究竟是不是因为陈圆圆而改写我们无从考证,但是历史因为吴三桂而改写却是不争的事实。历史人物在重要关头的选择,给历史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完全改变了国家命运的走向。吴三桂自忖光凭自己的兵力与闯王交战难操胜券,于是派副将杨坤持书到满清大营,求满清睿亲王多尔衮出师相援。如此一来,他是准备以父母妻子的性命作代价的。他还致书父亲说:父既不能为忠臣,儿安能为孝子乎?儿与父诀,不早图,贼虽置父鼎俎旁以诱三桂,不顾也!”在国家民族急剧动荡的历史关口,有些人处在特殊的位置上,可以对时局施加重大的影响;而更多的人则是被命运的漩涡所摆布,连性命都由不得自己!


  就这样,胜利天平的最后一个砝码,加到了满清那一边。


  猝不及防的机会


  后金-后来的大清-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代大汗,处心积虑,都没能打开通往中原大好河山的大门,结果皇太极刚刚驾崩,天赐良机竟然不期而至。


  这正是: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公元1644年,大明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而在大清,是顺治元年。前一年,也就是大清崇德八年,八月庚午日,大清的第二位皇帝,英明神武的清太宗皇太极,龙驭宾天。皇太极是一代雄主,他从父亲努尔哈赤手中继承了一个统一的女真族和强大的后金国,在位十七年,通过他自己的努力,重用汉臣,注重学习汉族先进的制度文化,把父亲的这份遗产发扬光大,改女真为满洲,改后金为大清,变成了更加团结和强盛的满清王朝,使得大清从一个明朝的藩属小国,变成了能与明朝一争天下的少数民族政权。对于满清来说,这是他们的龙兴之时,一切都是蒸蒸日上。但是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满洲的兴起,却是封建专制制度的一次回光返照,中国就此失去了刚刚露出的一丝近代化的曙光。


  因为满清所学习的汉族“先进的”制度文化,从世界历史宏观角度来说,实际上已经是腐朽落后了。皇太极不可能知道他的所做所为对后世会产生何等巨大的影响,他只知道,大清国日渐强盛,大明朝则是日薄西山。在这样的形势下,他难免会生出逐鹿中原,问鼎天下的野心。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只是在他眼下,却还是有一个巨大的障碍。那就是大明朝的宁远-山海关防线。这条防线是大清的伤心之地:当年先皇太祖努尔哈赤,就曾在宁远被名将袁崇焕的红衣大炮所伤,后来郁郁而终。后来皇太极虽然多次率兵绕过山海关,取道蒙古南下,还用反间计使得崇祯皇帝杀了袁崇焕,但是袁崇焕留下的辽东明军,以及辽东明军所镇守的宁远-山海关防线,仍然是大清八旗铁骑南下夺取中原的最大障碍。时不我待,大明朝内部很早就已经流寇大起,现在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已经成了大气候,大清若是再不抓紧时间,万一哪天李自成或者张献忠攻破了北京,夺取了天下,那时候大清要是再想逐鹿中原,难上加难。所以在皇太极生命的最后一年里,针对明朝,尤其是针对大明辽东军,还有很大的动作:大清崇德八年正月甲寅,明宁远总兵吴三桂回复了祖大寿给他的招降书。祖大寿是吴三桂的舅舅,已经归顺了大清,而吴三桂是明辽东军的一员虎将。皇太极早年曾在战场上亲见吴三桂仅率二十人溃围,救其父而去,赞叹道:“好汉子!吾家若得此人,何忧天下!”(事见《吴三桂纪略》)所以皇太极爱才若渴,一心想把吴三桂收服。吴三桂有很多亲属旧谊都已经降清,皇太极就利用他们招降吴三桂,可是这一次吴三桂的回信还是含义模糊,犹豫不决,于是皇太极当日就亲自给吴三桂回信,“复降敕谕之”。对吴三桂和明辽东军的重视可见一斑。正月乙卯,也就是给吴三桂回信后第二天,皇太极就派谭布等驻守锦州;后来在四月癸酉,又遣金维城等驻守锦州。可以说在对明辽东军的前线上调兵遣将,动作不断。五月份的时候,大清还与大明进行了两次局部战役:一次是庚子日努山败明兵界岭口;另一次规模较大,癸卯,阿巴泰奏我军入明,克河间、顺德、兗州三府、州十八、县六十七,降州一、县五,与明大小三十九战,杀鲁王硃衣珮及乐陵、阳信、东原、安丘、滋阳五郡王,暨宗室文武凡千馀员,俘获人民、牲畜、金币以数十万计,籍数以闻。”(《清史稿·太宗本纪二》)但是可以看出,阿巴泰的军队虽然大获全胜,攻城略地,但是无法立足,掳掠了大批人口、牲畜、财物之后还是放弃了攻取的地盘,又回到了关外。也就是说虽然大清在局部战役中能不断取得胜利,但是由于明军的宁远-山海关防线的存在,清军也只能通过绕道蒙古,南下进入大明境内劫掠,不能进行有效占领,这正说明了明辽东军的重要性。以上是皇太极那一年在军事上的动作,其实他也十分重视发展大清的经济实力。毕竟战争打的是经济,没有强有力的经济作为后盾,军事上的胜利都是暂时的。四月甲戌,多铎请暂息军兴,辍工作,务农业,以足民用;六月己卯,皇太极谕诸王贝勒曰:治生者务在节用,治国者重在土地人民。尔等勿专事俘获以私其亲。其各勤农桑以敦本计。”总的说来,皇太极在他在世的最后一年里,仍然念念不忘的是大清的国运。他的目标就是要与大明一争天下,盼望能建立入主中原,江山一统的大清朝。而大清要想征服天下,关键在于宁远-山海关;要拿下这道防线,关键又在于吴三桂。然而就在皇太极殚精竭虑、苦心经营的时候,他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大清崇德八年八月,庚午,上御崇政殿。是夕,亥时,无疾崩,年五十有二,在位十七年。”(《清史稿·太宗本纪二》)


  《清史稿·太宗本纪二》最后给皇太极是这样下定论的:太宗允文允武,内修政事,外勤讨伐,用兵如神,所向有功。虽大勋未集,而世祖即位期年,中外即归于统一,盖帝之诒谋远矣。明政不纲,盗贼凭陵,帝固知明之可取,然不欲亟战以剿民命,七致书于明之将帅,屈意请和。明人不量强弱,自亡其国,无足论者。然帝交邻之道,实与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无以异。呜呼,圣矣哉!”正史作者显然是站在大清朝的角度上给皇太极树碑立传的,这也符合中国史官的一贯传统。中国的史官对于历史都不用“写”字,而用一个“修”字,所谓“修史”是也。这一个“修”字真是风情万种。以此为例,明明是对于拿下宁远-山海关力不从心,欲染指中原而不可得,史书里偏偏说是“固知明之可取,然不欲亟战以剿民命”,最后得出结论说皇太极“交邻之道,实与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无以异。呜呼,圣矣哉”,真是一片歌功颂德之声。其实关于皇太极的死,野史倒是另有很多有趣的记载,有些野史情节之诡奇,近乎小说一类。最著名的一个传说就是关于皇太极、孝庄皇后以及皇太极的同父异母兄弟睿亲王多尔衮之间三角恋的故事,其间的种种纠葛,版本甚多,难以一一赘述,而各种版本的最终结局通常都是多尔衮因妒成恨,最后谋杀了皇太极。这些故事的可信度难以确定,但是至少可以说明一点,就是当时在满清上层统治者内部-虽然基本上都是一家人-也并非完全戮力同心,团结一致,而是有很多矛盾存在的。皇太极在世时,雄才大略,其他人不敢造次;他若一死,难免会有纷争。要知道那时候的满清八旗军可以说是天下无敌,个个亲王都是能征善战的猛将,皇上忽然暴病而亡,没留下遗诏,谁能服谁啊?所以说,等到了公元1644年,也就是李自成攻陷北京的那一年,大清朝内部并不安稳,其实并没处于一个适合出兵争夺天下的状态之中。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皇太极死后储嗣未定;各个亲王-包括皇太极的兄弟和年纪比较大的儿子们-都各怀鬼胎;孝庄皇后与五岁的儿子福临(也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孤儿寡母,无依无靠;而大清国皇帝的宝座,则虚位以待,不知道谁能坐上。《清史稿·世祖本纪》中这样写道:八年秋八月庚午,太宗崩,储嗣未定。和硕礼亲王代善会诸王、贝勒、贝子、文武群臣定议,奉上嗣大位,誓告天地,以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硕睿亲王多尔衮辅政。”史书流水账式的写法轻描淡写,其实这个过程其中的艰难曲折-明争暗斗、对抗妥协-岂是他人所能料想到的?最终结果是孝庄皇后抱着幼子坐上了皇位,而睿亲王多尔衮则成了辅政大臣,后来多尔衮做了摄政王,成了无名而有实的皇上。于是野史家们就又有了发挥的空间,多尔衮和孝庄到底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妥协?对此事件的种种猜测纷纷产生,甚至福荫后人,成为了当今热门的清宫剧的永恒题材。其实这种妥协必然是危险的,难免有人会跳出来指手画脚。不出一个礼拜,也就是八月的丁丑日,就有人不服了。不服的是多罗郡王阿达礼和固山贝子硕讬,这两人其实并不能算是皇位的有力争夺者,但是他们都是多尔衮的人,他们觉得多尔衮做辅政大臣委屈了,于是“谋立睿亲王多尔衮”,不料这一下子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二人反倒被多尔衮告发,然后就杀了头。说起来他们俩实在是笨得可以,看不清当时满清各王实力大体均衡,谁也降服不了谁的形势,多尔衮既然没有实力吞掉别的亲王,又怎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主动去争夺皇位?据说皇太极熟读《三国》,《三国》里面曾写曹操看到孙权劝自己做皇上的书信之后笑道: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到火上烤啊!”他们俩怎么不好好跟先皇学着点,多读读《三国》呢?这么做岂不就是把多尔衮放到火上烤么?多尔衮不想被烤,只好杀他们的头了。


  大清就在这样危险的政治平衡中迎来了顺治元年,也就是公元1644年。其间与明军发生了几次小规模的战役,均获得了胜利。三个月转眼过去,消息传来,李自成攻陷了北京,大明朝亡国了!局势顿时变得微妙而又紧急起来。先是消息传来,吴三桂已经决定降顺,山海关已经落入李自成之手!此时的多尔衮,一定是为大清失去一次进军中原的大好机会而惋惜不已。然而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不知道为什么,吴三桂忽然改变了主意,回师重新占领了山海关。多尔衮一定糊涂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同时也意识到,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混水摸鱼!于是在大清顺治元年四月,一系列的事情发生了:“辛酉,大学士范文程启睿亲王入定中原。甲子,以大军南伐祭告太祖、太宗。乙丑,上御笃恭殿,命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为奉命大将军,赐敕印便宜行事,并赐王及从征诸王、贝勒、贝子等服物有差。丙寅,师行。”很快吴三桂派人送信来,请求大清发兵攻打李自成,说是借兵为他报“君父之仇”。报君父之仇的鬼话多尔衮自然是不信,但是顺水推舟的事谁不会做?正合心意!到此处必须再强调一点,满清其实真的并没做好出兵的准备,或者说,并没处于适合出兵南下的最佳状态。因为直到那一年的四月,就是多尔衮出兵前夕,满清统治阶层内部还出了一场大事:“夏四月戊午朔,固山额真何洛会等讦告肃亲王豪格悖妄罪,废豪格为庶人,其党俄莫克图等皆论死。”(《清史稿·世祖本纪》)


  肃亲王豪格是什么人?是皇太极的长子,顺治皇帝的大哥。豪格年纪比较大,早年跟着皇太极东征西讨,是一员沙场虎将,手下也掌握着军队,皇太极死后,他也是皇位的有力争夺者之一。政治上的妥协和平衡刚刚取得没多久,就对这样一个人物下手,将会引起怎样的动荡不安?然而就在这样的局势下,多尔衮统率大军南征了。这就是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