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口难言 医院里这些岗位最难干

 默zhang爱 2017-01-04

医院里所有在临床一线工作的人都“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其中还是难中有难、难上有难,有些活儿的难度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1.医务处长的难言之隐首当其冲

大型医院里有几个重要的职能部门,包括医务处、科研处、人事处、教育处和财务处等。除了医务处之外,其他部门面对的都是必须讲道理的本院职工或/和学生,工作都有固定的套路,不需要散打出招,虽都有难处,但都不至于引发大伤元气的重病。

医务处主要的工作当然就是在主管医疗院长的领导下,处理与医疗直接相关的日常事务和突发事件。

一句话可以凄美地概括医务处长的难当:那可真不是人干的活儿!

干上一些时日之后,神州大地几乎所有的医务处长都被丧心病狂的医闹犯罪分子武力侵害过,从未被医闹分子非法骚扰过的医务处长是不存在的。

2.麻醉科医生的窘迫,紧随其后

有些外科医生的潜意识里有一个屡试不爽的逃脱绝招:“手术是成功了,没想到还是过不了麻醉关。”

没有纠纷的时候,所有手术的成功都是单纯源于手术者的高明,出问题的时候总是希望能够找来一个垫背的,最容易中招的是麻醉科医生,是为“麻醉跟不上”。

扛过了麻醉关之后,接过麻醉科医生烫手山芋的是外科ICU医生,后者是同样的命苦。

3.内科ICU医生的处境通常是内外夹攻

上述所说的外科ICU医生已是难当,内科ICU医生的活儿同样不好整。ICU里面住院的本来就是危重症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医生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花大量的时间和家属沟通病情,这是理所当然的。

问题是如今这年头,医院已经逐步发展演化成为不能死人的地方,死人就有可能要赔钱,广大人民群众已经习惯于有理无理先闹再说。

除了外部压力,ICU还要应对来自兄弟科室转嫁过来的苦难。遇到特别不讲道理的家属、有纠纷苗头、已经欠费而不愿意出院、长期卧床后睡出大片褥疮的患者,一些科室首要念头就是动员病人转科到ICU去“接受更有效的深切治疗”。

4.儿科医生队伍大有日渐萎缩之势

由于风险居高不下、收入奇低无比,如今愿意干儿科医生的医科毕业生越来越少,第一志愿选择此一行当者在神州大地应该不复存在。

前年我离开武汉的时候,听说一家综合医院已经关闭了整个儿科病房,只留形同虚设的儿科门诊应付检查了事,大部分儿科医生改行去别的部门干活。

现在还无法预测若干年之后全国综合医院儿科专业的确切形势,但可以肯定的是只会更加糟糕。

5.产科医生的境况同样不妙

由于政治上有“产妇零死亡率”的硬性要求,这形同一把明亮的到在产科医生的头顶上晃来晃去,广大产妇医生终日噤若寒蝉,苦不堪言。

另外,在社会上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端着鸡汤等候在产房门外的丈夫和婆婆听说新生儿是个闺女,立马翻脸弃汤绝尘而去。

如果新生男婴出现某些不可预知的意外,行凶几乎可以成为天经地义的后续行为。

曾经听说过这样的荒唐事,一位新父亲从孩子的血型正确地推导出孩子另有他爹之后当场发飙,一口咬定医院检测血型有误并大打出手。

还有“缝肛门”、“纱布门”等事件......被曲解的产科护士、医生,委屈有谁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