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医学堂丨道教医学针灸疗法!...

 为什么73 2017-01-04

道医学堂丨道教医学针灸疗法!

2017-01-04 点蓝字收藏? 道医


中国道医


道教医学针灸疗法!
编辑/中国道医研究院




点击下面链接:

免费结缘2017丁酉鸡年道家春节对联福字,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学习目的:初步了解道教医学的常见疗法;了解道教特殊的针灸疗法及其特征;了解道教药食疗法的特点及其养生、医疗意义;服食疗法的源流历史发展及现代运用;丹药及其在现在外科治疗学中的运用;以及其他常见道教医学疗法。


所谓道教医学疗法就是指道门中人从其独特的病因、病机认识出发,发展与创造出具有显著道教色彩的特征,一类预防或治疗疾病技术手段。其常见疗法主要包括信仰疗法、内丹心里疗法、针灸疗法、服食疗法以及按跷推拿疗法、丹药在外科治疗方面的运用等几个方面。道教医学疗法体现了显著的道家、道教生命观、疾病预防治疗观。从道教学的角度而言,其最有特色的疗法当属信仰疗法(符咒、祝由)以及内丹心理疗法,故本书将在第五章中作专题论述。道教医学疗法的内容十分丰富,本章拟就针灸、服食、外丹及其他四个方面作概述性的论述,目的在于以展示道教医学在治疗具体疾病方面的成就或其最新创获,从而能够让学者获得一个关于道教医学疗法的整体认识。


道教医学针灸疗法


1道教医学特色针灸疗法的形成与发展


上古时代,传统医学各家之中的“医经”派医家就擅长针灸疗法。如战国后期扁鹊就以“针石”救治虢国太子的尸厥之症,成为后代传诵的佳话,故称为能“起死回生”。传统医学针灸理论以经络学说为依据,《灵枢·海论》指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藏腑,外络于肢节。”针灸之术之要旨即在于调畅人体经脉之气机,促使人体阴阳复归于和调状态。秦汉时代医家对针灸理论体系已经形成了以针灸为主。唐王冰补入《素问》关于五运六气七篇(《天元纪大论》、《无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中,通过五运(金、木、水、火、土)和六气(风、火、热、湿、燥、寒)六气之间的运动变化关系,阐述了自然界运气与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关系,是道家关于人体生命的实践节律的系统总结。道教医学针灸疗法关于时间节律与针灸关系的认识正是基于传统医学经典著述之上。


晋康之际,道教医家对针灸理论与治疗实践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一时期的著名道教医家,如皇甫谧、葛洪、陶弘景、孙思邈、杨上善等人都对针灸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例如,现存最早的第一部针灸学专著《针灸甲乙经》(256-259)就是西晋皇甫谧(215-282)据《素问》、《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分类编纂而成的。现代中医文献大家张灿珅先生指出,本书是最早最多地收集和整理古代针灸资料的重要文献;它使针灸学的内容更加系统和切合实用,将上述三书的有关内容进行编纂,取其精要,删其浮辞,釐定十二卷,从而奠定了针灸学的理论基础,开拓了针灸学这一专门学科。其中,葛洪(284-363)是道教医学理论的奠基人,他不但在金丹术理论与实践做出了重大贡献,而写作了医学价值极高的《肘后备急方》。


书中葛洪提出了医生处方用药要以“价廉、简便、灵验”为原则,选择和实施医疗措施要力求“救急、方便、实用”的临床治疗学思想。书中收载了急救方109首,还介绍了许多简单易行的外治法,如针法、灸法、角法(拔罐)、推拿等。现代中医刘正才认为葛洪开创了针灸用于急救的先河,还特别促进了针灸学中灸法的发展;由于葛洪提倡灸法,所以后世道教医学家多以灸法见长,南朝梁道教医家陶弘景(456-536)在其所著《真诰》中也载有针灸诸法,还记录了道教针灸特有的腧穴。


南北朝时期,道教医家在人体内真气运行时间节律方面的深入探讨对金元时代子午流注针法的出现具有奠基的意义。在六朝之时,无名氏撰的《黄帝蛤蟆经》较早对人体真气(元气)在经脉通道起止运行的位置(穴位)与具体日期(月内)进行理论性总结。本书出版“前言”指出,“据此用以说明人体的气血周行,可随月亮之圆却而变化,从而指出灸刺的宜忌和补泻的方法,次列灸刺避忌法八则。”这是《内经》“刺禁”的思想发展。其中,“虾兔随月生毁日月蚀避灸判法第一”,描述了人体的气血周行随月亮之圆缺而变化的特点,即是在身体的特定部位或窍穴中特别充盛的现象和出现的规律性,从而形成真气运行的月相模型。此后,历代道教内炼家、医家从天人相应思想出发深入探讨了人体生理,年、月、日之中气血运行的规律性。


唐代孙思邈是著名的道教医药学家,其《千金要方》第二十九、三十卷为针灸卷,又称“明堂经”(见《太平圣惠方》卷一百)。第二十九卷为腧穴部位,第三十卷载腧穴主治症。《千金要方》针灸篇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其一,“孔穴主对法”,该篇将《明堂经》腧穴主治按病症分类重编,开创了一种整理腧穴主治的新模式,宋代王执中《针灸资生经》即仿照孙氏这一形式编辑。其二,第二十九卷“明堂三人图”将四肢所有腧穴归经,其归经方法与六朝《产经》一书不同,不知是否直接采用甄权所撰《明堂图》之说。其三,六阴经单立一“源”穴。在《内经》、《难经》中阴经“以输为源”,而不另置原穴。但卷二十九载“六阴经于‘腧穴’之外,另立一‘源穴’”。


刘正才认为本书不但为已失传的《黄帝明堂三人图》留下了专篇,还有如下贡献,即:第一次对十二经的精明标题作了改称。如《针灸甲乙经·明堂》称“手太阴及臂”,《备急千金要方》(以下称千金方)则改称为“手太阴肺经,这种经名标题一直沿用至今;第一次调整了《针灸甲乙经·明堂》的腧穴排列,为后世腧穴的排列与继承提供了先例;第一次按十二经表里顺序排列经穴,即肺→大肠→心→小肠→心包→三焦→脾→胃→肝→胆→肾→膀胱的顺序排列。这为后世按单经排列树立了典范;对365穴归经有较大的贡献,《针灸甲乙经》(以下简称《甲乙》)只有349穴,孙真人新增加了4穴。


唐末五代内丹家也探讨了真气日中运行模式,《混元八景真经》认为人体内真气聚散有时,往来有定时。人身真气(文中称为气血)运行随着月相变化,也呈现在十二时辰的节律。宋代道教炼养家李景元亦构建了人体之真气年中运行模式,在《渊源道妙洞真继篇》(卷上、中)中,他对《素问》中关于年中人体真气随十二月在五脏之间的流转的假说做出了创新性发展,从五脏扩展到了脏腑、十二经络。他直接阐发了《素问》“诊要经终论篇”关于人气年中在五脏流转的观点,认为“人体”所在与相应的脏腑疾病发生有直接的联系;疾病所发不但在于四时所旺之脏气,“人气”如伤于所在之脏腑,则相应脏腑必受病,如孟冬之在“肝”,冬季在“脾”;梦秋之在“胆”,季秋之在“膀胱”;仲夏之在胃,孟夏之在“肺”;仲春之在“大肠”,季春之在“小肠”等。


故养生之要在于明察四时中各月日“人气”之所在,奉养其气。故历来内丹炼养家不断总结经验,就人体内月中每日真气盛衰,提出自己的运行模式。比较典型的如清末无名氏撰集的《养生秘旨》“天机潮候”就建构了一个人体真气运行的二十四时辰模型。清俞太真等人所著的《玄微心印》也运用易卦配合地支阐明论述人体真气日中十二个时辰的在相应的十二个气穴之内发生、流转的次序。


自汉代迄至五代宋初,道教医家从个体内炼及其生命体验实践为基础,深入探讨了人体真气运行与日、月、地球运行周期之间关系,并不断作出理论总结,为其后的创建独特的子午流注针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宋金元时期是道教鼎盛时期,也是道教针灸疗法繁荣发展并作出重大创新的时代。宋代皇室尊崇道教,任命道士王怀隐(约925-997)主编《太平圣惠方》(992),该书99卷、100卷均为针灸内容,收载了一些道教针灸内容。题为宋琼瑶真人著的《针灸神书》(又称《琼瑶神书》)(1106)是道教医家撰写的针灸专著,该书除了论述经络气血流注、穴位分部尺寸等基础理论外,还着重介绍了70余种病症的针刺取穴与手法。当时还有不少擅长针灸的著名道教医家,如蕲水道人庞安时(约1042-1099)等。


金元时期,全真道对道教针灸也有所发展。最著名的就是王重阳大弟子马钰(1123-1183)(创立遇仙派)不但传承了道医取穴针灸要诀,还在其行医中有所总结与发展,世传有“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后被称“马丹阳十二诀”,首次被收入徐凤编《针灸大成》,对后世颇有影响。此外,“金元四大家”之首刘完素(约1120-1200),著《素问玄机原病式》、《图解素问要旨论》(由其弟子马宗素整理重编)发挥道教的五运六气学说,把五运六气与人体发病紧密联系起来,认为“一身之气,皆随四时五运六气兴衰,而无相反。”并结合其“火热论”,以五运联系五脏,以六气联系病机,阐发病机。探索治病的规律。这些发挥对道教子午流注等针法的发展起了促进的作用。


金代以来,道教医家根据太极、八卦、河图、洛书等道教学术理论发明了道教医学的特殊针法,如子午流注针法和太乙神针、八卦针法、无极针法等。现代针灸史学者林昭庚在《针灸医学史》中指出:《周易参同契》“纳甲法”、“阴阳交媾”以及夫妻配合与五行关系、宋初陈抟所倡导的太极八卦理论对上述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并推动了子午流注等针法的形成与发展。子午流注针法,首见于金人阎明广编著的《子午流注针经》(1153)。本书收录并注释了“贾氏井荥六十首法”以及何若愚的“流注指微针赋”。需要指出的是,阎明厂、贾氏、何若愚诸人均无从考证,这是道门中人重建功德而不尚虚名有关。林氏认为从其名之中亦可略见一斑,如“何若愚”取名“大智若愚”,其义同于“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以无功为功;“贾”音同“假”,假托也。


窦桂芳(约1116-1311)把《子午流注针经》编入《针灸四书》之中,并称他于“至元丙子(1276年)”“挟父技游江淮,得遇至人,授以针法,且以《子午流注》、《针经》、《窦汉卿针经指南》三书见遗。”所谓至人就是已得道、入逍遥之境一类道门中人,《素问》云:“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但道门中把素尚养生、品德高尚,而且掌握高超医技的道教医家,亦称为至人。


刘正才认为元代子午流注针法也主要掌握在道家手里,这是因为道教医家传统绝艺,往往要物色可造之才兼有德之士而心传口授。并举例:《嘉善县志》(嘉庆五年刊本)载:“吴宣遇异人授予子午流注针灸之法,传其子宏道,名显当时,疗人疾无不愈者”异人,也是指隐于民间的道士。灵龟、飞腾八法之传人乃是选择有道者传授,正如明代无名氏《拦江赋》云:“不得师传妄用心,不遇至人应不受,天宝岂可付非人。”


明代凌云弃学云游泰山时,得到无名道人传其针法,著有《子午流注图说》(1493年)。据《明史》记载“凌云(1434-1510),字汉章,归安(浙江吴兴)人。为诸生······遇道人授云针术,治疾无不效。······孝宗闻云名,召至京,命太医出铜人,蔽以衣而试之,所刺无不中,乃授御医。年七十七,卒于家,子孙传其术,海内称针法者,曰归安凌氏。”


另外,灵龟八法、飞腾八法的发明与道教的关系更为密切。这是因为虽然飞腾八法首见于元·王国瑞《扁鹊神图针灸玉龙经》,灵龟八法见于窦汉卿(1196-1280)的《针经指南》;但其均有道教医学渊源。明代针灸学家徐凤在其《针灸大全》(1439)中所指出为“明师”所授。所谓明师即指那些隐于山野林泉中的道门中人。追溯其理论来源,飞腾八法直接源于《周易参同契》八卦纳甲之术,所以学者指出《参同契》是源,飞腾八法是流。窦汉卿《针经指南·流注八穴序》云:“交经八穴者,针道之要······乃少室隐者之所传也。近代往往用之称验,尝得山人宋子华。”这就直接指出了灵龟八法乃是源于道门,所谓少室隐者与山人宋子华均指称道士。此外,明代尚存《飞腾八法》、《飞腾八法神针》、《碧峰道人八法神针》等专著,现均佚失。


清代以来,道教医学的特有针灸术在民间得到了持续传承与发展,其中最著名的当为“太乙神针”。单据文献所载,这一针法其实在宋金时代早已出现,如刘完素的《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中就记载了“太乙神针”方得配方、制备及用法。清代之时,由韩贻丰传出太乙神针针法;韩氏称其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在吴山道院紫霞洞得到一无名道人传其太乙神针之术。其“自序”云:“叩其治穴道,用针诀法,一一道之甚详。······遇病即医,往往多其效。”


今人彭静山氏的八卦眼针(《眼针疗法》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葛钦甫的太极六合针法(见葛钦甫等《太极六合针法》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尚有八卦脐针、八卦耳针、手针、足针等以及黄圣源教授的留针静止术等特殊针灸术(《黄圣源针灸学论著选集》),都是对道教针灸术的继承与发展。


现今在中国的一些地方(如北京等地)尚有部分明间中医工作者使用无极针法,即是道教医家所传。其特点就是针灸师手持金针或银针(不锈钢针),以内气催动患者之经气运行,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道教医学对灸法也有其独特的发明,特别是明代道教医家在灸方的创制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并用于养生保健之上。其中,明代朱权(1378-1448)不但在道教养生学方面具有很大成就,还擅长针灸之术,并著有《寿域神方》,其治法中有艾卷灸法,可能对道门中人发明太乙神针等特殊针灸术具有启迪的作用。此外,其所著的《乾坤生意》、《天元太乙歌》(1425)也收载了不少道教针灸法。集针灸学之大成的杨继洲(约1522-1620),也是一位具有浓厚道教思想的针灸学家,他根据家传编撰了《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一书,丛书名到内容都充满了道家思想。该书除收载了一些道教针灸资料外,特别是每一经后所列的《导引本经》还直接收录了许多道教言论和导引方法。这本书后来又经靳贤校正并补充采集了一些针灸文献,更名为《针灸大成》(1601)。该书内容丰富全面,是当今研究针灸学的主要依据。


2道教医学特色针法及其新发展


前文已经指出了子午流注、灵龟八法、飞腾八法等针法是道教医家独具特色的创新成果,现代中医对道教医学针灸疗法的继承已经做出很多的工作,并且有了许多成果,如王立早编著、单玉堂审校《子午流注传真》(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郑魁山编《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吴棹仙著《子午流注说难》(四川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版),等等。以下介绍道教医学特色针法的一些最新发展情况。


近年来,一直在海外(法国)工作的针灸医师朱勉生女士总结其运用传统针灸术治疗欧洲大陆病患者的有效案例,提出了“时空针灸”概念。朱勉生在《时空针灸的理论与临床》[《WORLD CHINESE MEDICINE》,2010(5)4:344-346]一文中提出其时空针灸理论,这一理论基于子午流注纳甲法纳子法、灵龟八法、飞腾八法等四类针灸法,将时间与空间紧密地结合起来。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

扩大了时间穴位的范围,将其归纳为五大类,提出了时间穴位具有记忆功能的新概念和新用法。朱氏概括了五种类型:就诊时穴,精神心理创伤性时穴,意外事故、自然灾害创伤时穴,手术创伤或医疗事故时穴(包括针灸负反应时穴),出生时穴(又称八字时穴)。他认为经络-时穴按时记录着人体的正常或非正常的运动信息,周而复始无有终结,在这个意义上,经络-时穴是一个活体记忆系统。异常刺激一旦影响了人的健康,经络-时穴就已经将其“按时”记录下来了,这有点像电影胶片,当时的创伤画面被拍摄下来,在放映时就重现了创伤画面。经络气血留注到保存了创伤的记忆穴位,可以激发画面重现,激活病机敏感性。针灸师找到这一记忆穴位施针,其作用好比“消磁”,将原有的创伤记忆抹去,于是就起到了治疗作用。


这些是朱氏长期同精神心理病学专家和医生交流合作取得的成就。西方精神心理病学专家和医生寻根底追查疾病的“原创因素”和对症情发生重要影响因素的思路,启发朱氏在针灸治疗中寻找与此相关的穴位。寻找此类穴位的思路可以是多途径的,她以“时间”为契机,抓住气血流注与时俱进、经络穴位的敏感性随时转移这一关键,回溯到与“原创”或者重要病机变化的实践相应的敏感穴位,应用这样的穴位,解除原创损伤或病机逆乱关键,在临床取得出出乎意料的疗效。


2

对四种时间针灸方法的时空结构进行了系统解析,设计出了各法中与时间穴位有机结合的空间穴位。


朱勉生认为它的真正价值,时将时间与空间紧密结合起来,使得针灸不仅仅是一种针术,更是连接天地人的采气、聚气、行气而得通道和载体。


道医天乙神针属于道教神宵派天乙门的针灸法,长期以来在民间流传,在治疗相关疾病方面颇有疗效,并且其针法尤有独到之处。《道医天乙神针》介绍了以下几种,包括:金针渡穴、太极针法、河图洛书针法、术数神针、推宫换血针,以及具有开通奇经八脉的“八神针法”(或称八脉神针),并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时空针灸学”概念。这一针灸术其理论渊源于传统医学经典《内经》,充分发挥其治未病的思想,把针法与内炼养生紧密地结合起来,其特色在于继承了汉代以来道家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通过传统阴阳术数理论预测经脉气血运行的规律性,推演行针与时穴之间的关系。


3道教医学灸法


道家、道教以追求长生不老为目的,因而十分重视养生灸以防病强身,延年益寿。前文已提到,葛洪首先倡导急救针灸术,因为危急病症可使人生命丧于顷刻之间,有悖于道教追求长生的宗旨;所以葛洪广泛收集各种急救针灸术八十六方(含药方),撰成《肘后备急方》,后经南北朝梁代道家医学家陶弘景补充而成《肘后呗一方》。所以养生灸和急救针灸术都是道家医学家倡导和重视的。


道教养生灸


道家养生灸就其功能而言,主要有两种,即:一是预防疾病;二是改善体质而延年益寿。前者是相对于疾病治疗而言,后者体现了灸法的本质特征。


1.预防疾病养生灸:葛洪最早提出了灸小儿以预防百病,据南宋刘昉等辑撰《幼幼新书》(明抄本卷七,明刊本卷七15页)载“葛氏灸法,治小儿中客忤恶气方”云:“灸小儿脐上下左右各半寸,及灸鸠尾下一寸,凡五处,各三十壮,都主小儿百病。”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610年)亦载此法成为河洛地区民间疗法,卷之四十五《小儿杂病诸侯一(凡二十九论)》“养小儿候”载:“河洛间儿喜病痉(抽风),其俗生儿三日,喜逆灸以防之,又灸颊以防噤(痢疾)。”所谓逆灸、灸颊都是预防疾病的灸法。


唐代孙思邈还针对不同地域流动之人提出灸身以防病的方法,云:“凡人吴蜀地游宫,体上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灸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者。故吴蜀多行灸法。”上文指出北方人在进入南方吴(江南)蜀(西南)之地,为预防当地瘴疟毒气,必须于此前先灸三两处穴位,灸起了灸疮也要续灸。这样到了吴蜀就不会染上那里常流行的疟疾等传染病。


宋代医家张杲提出了常灸足三里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医说·针灸》卷二“三里频灸”:“若要安,三里莫要干。患风疾人,宜灸三里者,五脏六腑之沟渠也,常欲宣通,即无风疾。”


明代医家特别重视通过“蒸脐法”预防百病,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指出此法在立春已时,春分未时,立夏辰时,夏至酉时,立秋戌时,秋分午时,立冬亥时,冬至寅时施灸,可“合四时正气,全天地之造华”使“诸邪不侵,百病不入”。这种随季节变化,顺天应时施灸预防疾病的方法正是道家的一贯主张。


2.强身延寿灸:唐代以来,医家发明了不少强身延寿灸法,并且传播至海外。以下举二例说明:


(1)足三里灸:唐代王焘《外台秘要》(752年)云:“凡入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眼暗。”这种足三里强身灸法流传到日本,成为日本某些地区奉行此灸法家族的长寿秘术。据传日本在1159年9月11日举行永代桥换架竣工仪式,一长寿之家前往首踱,以祝福这座大桥永存。长者万平242岁,其妻221岁;儿子万吉196岁,儿媳193岁;孙子万藏151岁,孙媳138岁。人们见到这一家三代同行,都是百岁以上老人,无不敢到惊奇,纷纷上前询问长寿之术,万平回答说:“无他技,惟有祖传足三里灸耳!”后来日本民间也流传着一句谚语:“三里灸不觉,一切灾病息。”刘正才引述现代著名针灸医家承淡安先生的高足承邦彦教授的信,介绍了日本一些地区高寿与灸足三里的关系:“承淡安于1934年访日,在东京三河地区访问了20余名长寿老人,最高者194岁,130-150岁16人。”


(2)脐灸法:“蒸脐法”不但能预防百病,还是强身却病的要术,道家医家还出了十分合理的理论阐释,还创制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蒸脐方。明代医家龚延贤《万病回春》、李梃《医学入门》等书均介绍了灸脐疗法,并从道教医学生命发生论思想出发,指出选取人体之“脐”作为蒸、灸部位则是因为“脐”作为联结生命先、后天关窍,由此窍入手以后天药物补生命之先天元气。清代南昌方内散人认为药物灸脐之法具有见效神速之功,《南北合参法要》“闲情杂著”云:“惟医家外治,如蒸脐、针灸等法,治一切风湿阴寒、下元虚冷诸证,直达病所,见效极神。世皆视为秘诀,不肯传人,今不惜金针度世,一一刊出,救人疾苦。”南昌方内散人收集了前代灸药之方,并具体介绍其主治、用法。以下将上书所介绍的五个方剂(包括灸药、制艾法、摩药膏)罗列如下,以供参考:


彭祖小接命蒸脐秘方(治男子下元亏损,遗精白浊,阳事不举,妇人月信不调,赤白带下并皆熏之)乳香、没药、豭鼠粪两头尖者是、青盐、两头尖川续断各一钱麝香贰分右共为细末。如熏蒸之时,令人饱食,舒身仰卧,用荞麦面水和,捏一圈径过寸余如脐大者二三寸,纳入药末。用新槐皮一块,去粗皮止用半分厚,银针刺孔二十,覆圈药之上,如豆大,艾壮灸之艾用笔管,先筑紧。百脉和畅,毛窍皆通,上至泥丸,下至涌泉,冷汗如雨。久之觉饥,再食再灸;不可令痛,则反泄真气。灸至行年岁数为止,无病这连日灸之,有病者三日一次。灸至腹内作声作响,大便有涎沫等物出为止。只服米汤兼食白肉、黄酒以助药力,槐皮如觉焦则易新者。凡灸后容颜不同,效应无比,中秋日熏蒸一次,可以却病延年。


1
又蒸脐却病延年秘方


大附子一两童便浸一夜,灸干、鹿茸六分、茯苓人乳拌蒸晒六分、川椒六分、莲肉六分共为细末,药饼大小合鼎底略小一分,以便换火时不碍。鼎口厚约二分许先制一檀香圈过心,二寸许为鼎,太过恐药力不透,人乳拌作饼,银针刺孔二十,以荞麦面作粉圈围之,脐内用麝香一分,泡水洗,再以一分填脐肉。二分二至日,否则天月德吉星多者。净室秘糊四壁,厚褥仰卧,饼上盖以槐皮,蕲艾搓茸为丸,笔管筑紧,三十六枚。蒸毕安神静养。避风一日,断色欲思虑一月,如此病即去矣。


2
又蒸脐秘方


坎炁一条男女互用,先以乳浸一宿,次日用绢绞取汁,微火熬干,去滓,再以乳汁麝香三分放脐肉,上安药饼、真降香三线、上沉香二钱半、五灵脂、夜明砂、青盐、藿香、龟粪各二钱,麝香、牛黄各二分,以上九味共研细末,葱汁为饼,如钱大,厚二分,作三饼,放一饼于上,外用乳调荞麦粉围之。上安槐白皮,钻孔,用艾灸之。一岁一烛。若病人在明九暗九,及犯岁君月建,与人身神在脐腹日,俱不可灸。女人赤白带下,无子腹痛,加山药、红花、木香。腹胀如猪苓、小牙皂;腹痛加小茴、延胡各五分。天寒上下身遮盖,空脐仰卧。灸之务得温暖,不可过燥,致令热痛,如热痛药燥,须换药与槐皮。只令微汗为妙。此方神效。先忌房事十日,后当静养一七。阳事不举,下元虚冷,加附子、韭子、故纸、蛇床子。


3
制艾法


当归、小茴、川芎、防风、荆芥、羌活、杏仁、川乌、草乌、豨莶草各五钱,共煎一碗,制艾八两,晒极干用。


4
摩腰膏(治老人腰痛妇女白带)


附子尖、乌头尖、南星各二钱半,朱砂、雄黄、樟脑丁香各一钱半,干姜一钱,麝香大者五粒。右共为末,蜜丸,龙眼大,每一丸用生姜汁化开,如厚粥,火上烘热。放掌上摩腰中,候药尽贴腰上,即烘绵衣缚定,腰热如火,间二日用一丸(此法近有人专用此治形体之病,凡虚人、老人颇有效验,其术甚行)。又,此方加倭硫磺、人参、鹿茸、沉香木、安息等大补之品,摩虚损老人更妙,又一法,以麻油、黄蜡为丸如胡桃大,烘热摩腰上,俟腰上热,然后扎好。一丸可用数十次,腹中病亦可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