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条文章

 jinniu863 2017-01-05

       去年这个时候,我写了一篇“无为2016”的文章,放弃非核心业务,不要思考太多东西,聚焦于擅长的地方,服务好商家,服务好客户,不求快,不求大,求生存,可能正是这种看似消极的战略,使优倍商城成为了目前所剩无几的电商平台之一。

        其实2016年是一个重要历史节点,非常难于把握,您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是错的,看到一个个被大家寄予厚望的电商平台相继倒下,令人扼腕叹息!

        对优倍商城来说,我们也看不准,只能选择保守,做了一件很多公司都能做、永远不会犯错误的事情:平台能力提升,如优化了交易流程,开放了云电商平台,推出了特产馆,上线了O2O供应链,改善用户体验,提升效率,为商家节约成本,满足客户深层需求。

        可能是我们的执着感动了上天,竟然在业内做出了一点口碑,成为了商家心目中技术见长的电商平台,给很多客户留下了稳健、可靠的形象;社会的浮躁好像也帮了我们,越是简单的事情,大家越做不好了,而我们却从做简单重复事情中找到了乐趣,把电商领域很多细节都做到了极致。

        要说取得了多大成就,根本谈不上,我们仍在风头浪尖上飘摇,随时有沉入大海的可能,唯一感到安慰的就是,我们看到了很多人没有见过的风景,有些时候,从盒子里面往外看和从外面往里看,景色完全不一样。

1、自营型B2C电商平台已死

       随着一个个充满理想的B2C电商平台黯然离去,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领域基本上没有机会了,整个2016年,哀鸿遍野。

       究其根因,我觉得有两点,一是商业模式创新建立在为客户提供高成本差异化服务之上,如物流更快、价格更低等,自身成本难于消化,发展不能持续;二是采购环节人为因素太多,规模一旦做大,内控就成问题,各种贪腐陋习相继而来,品控不可持续。

       京东把物流仓储资源独立出去,面向社会开放,是其流程模块化、标准化的体现,加快了向平台模式的转化,未来和淘系会殊途同归。

       共享理念已经深入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电商平台只有共享才能发挥其最大价值、体现出边际成本优势,自营型B2C电商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产品,绝非平台,成功的B2C电商一定是多平台战略,把产品部署在每一个消费者入口。

2、电商企业正在向上游实体渗透

       诞生于互联网的成功电商品牌,都在逐步向上游渗透,如收购或自建生产工厂,控制原产地、兼并重组传统企业等,已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电子商务,努力向实体企业迈进。

       电商领域技术及商业模式创新空间越来越小,随着消费升级,产品差异化需求市场空间巨大,我们现在感受到的产品过剩,其实是结构性过剩,几乎所有的消费者,都觉得买不到令自己满意的好产品。

       经过多年互联网洗礼,有电商思维的企业创新能力有了极大提高,渗透到上游后,和产品紧密耦合,预计很快,让人心动的产品会接憧而来。

3、传统企业电商化越走越顺竞争升级

       传统企业对电商也已不再迷茫,尤其是2016年,很多企业瞅准纯电商企业或团队举步维艰的现状,采用整合收购方式,快速实现了电商赋能,依托自身资金及品牌优势,迅速发力。

       预计2017年,很多领域都会有传统企业转型电商成功,这些企业深谙实体经济复苏脉搏,借力电子商务,产品销量快速增长,有能力对同类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形成全网垄断型巨无霸。

       面对传统企业电商觉醒,起源于互联网的电商品牌明显有些力不从心,电商平台也把服务重点转向了传统企业电商化,甚至为其量身定制差异化线上商业流程,其结果可能是纯电商企业将来会很难生存。

4、电商平台成为了提供交易服务的传统IT企业

       和其它IT服务商一样,电商平台提供的是产品展示、交易、订单管理、产品分发、搜索等IT服务,且形成了相应的行业标准及用户使用习惯,平台之间的技术差异在逐步缩小。

       用户网购行为趋于成熟理性,关注最多的是产品和品牌,而不再是电商平台;对企业来说,入驻一个电商平台已经成了标配,不管是做电商、微商、还是社群,都必须有这样一个交易入口。

       好像已经没有人再把电商平台作为创业首选了,这个领域也不再是资本的关注点,因为它太成熟了,格局已经确立,门槛很高,投入巨大,但收益不高。

       优倍商城作为一个独立电商平台能生存下来,和团队的强技术背景有很大关系,我经常开玩笑说,因为我们只懂技术,没法转型,才坚持了下来,如果有其它特长,我们一定不会坚持纯平台战略。

5、线上流量仍在高速增长但已和绝大多数卖家无关

       网购人数仍在增长,购买频次也在提高,整体线上流量增速超过35%,但流量越来越集中到极少数卖家那里,消费者越来越没有耐心翻看后面的产品,尤其90%以上客户用手机下单,基本上打开APP之前已经有了明确的购买目标、或有了品牌倾向,直奔产品而去。

       对新电商企业来说,不管进驻哪个电商平台,都很难获取站内自然流量了,因此,现在做电商的关键重新回到了品牌推广上,通过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把品牌传播出去,把客户汇聚过来,形成有效销售,平台只是一个收单工具。

       对优倍商城来说,目前由于商家数量还不是特别多,产品排在靠前的位置相对容易一点,还有那么一点点流量红利,但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多,流量红利很快会消失。

       近期很多电商品牌占据了不少传统媒体渠道,如电视、电台等等,就很能说明问题,电商也是商,和传统商业本质一样,只是购买渠道不同。

6、平台和商家之间由三心二意逐步演变为一心一意

       平台自然流量基本上集中在了同一品类下1~3个有品牌号召力的卖家那里,如果不出意外,这些卖家会越做越大,成为所在行业的巨头,为了稳固其行业领先地位,这些卖家正在寻求和平台的战略伙伴关系,有些甚至用股权换取垄断流量,如天天果园换取了京东的生鲜频道入口,易果网2015年成为了天猫喵鲜生的合作伙伴,2016年12月又成为了苏宁易购的生鲜合作伙伴。

       对于电商平台来说,总是倾向于把流量给予转化率高的卖家,实现其价值最大化,支持行业做的最好的卖家,比分散流量给多个卖家效率更高。

       各个品类的领导者都在使出浑身解数积极获取电商平台的永久居住证,得渠道者得天下,只有获得电商平台的支持,为自己专门设计一些个性化流程,才能把自己的产品差异化完整展示出来,获得更好的客户认知。

       优倍商城2017年的重点工作也是扶持各个类目排名前三的卖家,其实这也是很多行业大卖家积极入驻优倍商城的原因:卡位,如果不能成为某个电商平台重点支持的对象,做大做强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只能做小而美,靠其它方式如特产馆、社群等方式获取有限流量。

7、基于地域的特产馆为原产地小卖家提供了流量入口

       城市化进程使越来越多的人“背井离乡”,这些生活在大城市的农村人,对家乡特产的怀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过,去地方特产馆寻找老味道已经成为很多70/80后的必修课。

       对原产地小卖家来说,其最大的客户群其实就是出门在外的本地人,只要把产品放进特产馆里,做好服务,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客户。

       对消费者来说,选择特产就是选择一种原著居民生活方式,原产地发货是标配,并不会苛求到货速度,这也是原产地卖家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8、社群电商成为了中小卖家流量入口

       对消费者来说,又重新回到了选择困难时代,要找到满意的好产品,非常不容易,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比较、尝试,时间成本很高,比较简单的方式是追随,选择自己信得过的名人或社群推荐的产品。

       社群电商起到了为消费者优选产品的作用,在快节奏的今天,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也是众多中小卖家获取初始流量的便捷渠道,只要产品好,获得一个社群的认可还是比较容易的,如新张利原产地年货节,已成为优质小卖家的摇篮。

       2017年优倍商城会重点扶持社群电商,通过社群电商把数量众多的中小卖家集结起来,让他们通过社群电商获取流量,实现销售。

9、O2O是一种思想而非商业形态

       2016年最惨烈的就是各类O2O了,基本上证明了我们两年前的观察结论:O2O是伪命题,但是,作为一种商业思想,O2O已经被广泛接受,比如对遍布全国的中小型商超及水果店来说,从线上补货正成为常态。

       尤其是消费多元化后,对特色产品的需求量大增,传统批发市场常规产品进货渠道已经不能满足线下门店,线上补货成为了最便捷高效的方式;不少电商企业看到了这个趋势,转型做原产地供应链,聚焦于几个单品,专门为全国的中小门店供货。

       优倍商城推出了O2O供应链频道,目前已有30多个供应链型电商的近150个单品进驻,基本能够满足小店的日常需求。

       虽然单一公司做O2O没有成功的,旦作为一种商业模式,O2O思想是成立的。

10、流量型APP和专业电商平台深度合作成为必然

       各个流量型APP都面临着如何盈利的压力,广告和电商是其流量变现的主要方式,广告天花板很低,多了会影响用户体验,于是电商就成为了其想象空间。

       但自身又不能太商业化,否则用户就会离开,自己的强项也不在于产品销售和服务,涉足自营的流量型APP基本都以失败告终。

       于是和专业电商平台合作成为了主流APP的首选,自己只做产品推荐,把繁琐的产品选择、交易和服务留给电商平台,既发挥了自身流量优势,又避免了自开发电商平台的巨额投入,同时还避免了电商对核心业务的淡化。

       祝大家元旦快乐,2017年心想事成!


优倍商城

2016年12月30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