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程回顾】教育部科学教育课题组专家翁亦奇 科学育儿系列课程第三讲:读懂孩子心

 长沙7喜 2017-01-05

懂 ● 孩子心


vol. 1


夫妻关系是第一亲子关系


课程开始,翁老师先是分析了男女思维的不同,比如女人受委屈时,希望男人耐心倾听;而男人难过时,可能更希望自己呆着,不要打扰他。男人送礼物时,是以价值来衡量,而女人收礼物时,喜欢以数量来衡量。比如,男人送一颗两万块的钻戒,然后从此不再送女人礼物,还不如天天一朵几块钱的玫瑰花,坚持送,这样更让女人开心(当然,婚后的女人可能另说)。


翁老师为什么要先讲男女的不同呢?一方面也是要大家清楚,夫妻关系在亲子关系中的重要性。因为教育需要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环境,这种环境不仅仅是好的地区,好的学校,好的培训机构,更是好的家庭环境。而家庭环境不仅仅是物质条件这一项,更重要的是家庭和谐。而夫妻和谐从了解彼此思维差异开始。另一方面是想要大家明白,成人与孩子之间的思维差别,就像男女之间那么巨大,需要你有耐心与智慧去了解。


vol. 2


家长容易犯的错误,是以成人思维去理解孩子


关于翁老师讲的这一点,很巧,几个月前,我自己就写过一篇文章叫《千万不要以成人的思维绑架孩子》。我们觉得孩子不乖,我们觉得孩子不可理喻,我们觉得太闹腾了……种种评论,基本都是建立在成人的思维去理解孩子。那么如何以孩子的思维去读懂孩子的心?首先就要先理解孩子所处年龄段的思维特征,行为特点,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翁老师特别介绍了两本书,分别是《捕捉孩子的敏感期》《3-6岁儿童能力发展指南》。这两本书一定要看,看完,你会发现孩子很多让你抓狂的行为,不过是他成长中很自然很正常的表现。当然,仅此还不够,有些方面,我们还需要更深刻的认识。比如翁老师分享了一个例子,我大受启发。


有一次,一对家长带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去上翁老师的课,到的时候,孩子一直哭着不下车。父母也都了解孩子是害怕,所以一直跟孩子说,不要怕,这里很好玩的,爸妈陪你进去。孩子还是哭着不下车。翁老师见状,直接走过去,坚定地抱起孩子走了。孩子哭更厉害,家长跟在后面看样子很像制止翁老师的行为。翁老师没管,边走边很温和地告诉孩子,你看这里有花,这里画一只小兔子耶……就这样一直沿路介绍。孩子一下子就不哭了,循着翁老师所指方向一直看。后来路过滑梯,他就跟孩子说,你看滑梯,我们来玩滑梯吧。孩子很开心地玩了起来。后来,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活动,以致时间到了时,孩子拉着翁老师不走了。


这个例子里,孩子为什么哭呢?因为他害怕,家长无论怎么哄,他还是害怕,因为孩子把自己陷入在自己想象的对未知的恐惧中,家长说什么也不信。翁老师为什么很坚定的抱走?因为,他相信不能让孩子一直沉浸在自己营造的恐惧情绪里。解决方案就是直接让孩子接触现实,让他看到现实是好玩的,而不是他想象中的那么恐怖。


vol. 3


跟孩子沟通


了解孩子的另一要素,就是跟孩子沟通。重要的事,说三遍:

沟通不是说,是问,是听!

沟通不是说,是问,是听!

沟通不是说,是问,是听!

要当好一个好的父/母,首先要是一个好的发问者,倾听者。


vol. 4


通过游戏的方式了解孩子


比如你拿着一支笔假装是棒棒糖,一口咬下去。有的孩子会说,不要吃不要吃,那是笔不是棒棒糖。这种孩子很实在。而有些孩子,也假装一口咬下去,很做出一副很享受的样子说好好吃啊。这样的孩子很会玩,他不仅理解了你的行为,还会配合你把游戏玩下去。总之游戏中可以发现很多孩子特质,勇敢型,智慧型,领导型……


vol. 5


涂鸦心理学


简单地说,就是从孩子的画画中,看出孩子的内心。比如下图这张画,画着爸爸,妈妈,孩子。孩子虽然站在中间,但是明显离爸爸远,靠近妈妈。


画的底端是草地,这个很清楚。大家一般看不太出的是,孩子手上位置那个东西是什么,是房子。问孩子为什么房子这么小,孩子说因为家里很远啊。问为什么家里远,孩子说因为我不喜欢在家啊。问他为什么不喜欢在家。他说他希望爸爸妈妈能一起带他去草地玩。说完,孩子父母就流泪了。孩子父亲是个大老板,很忙很少陪孩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