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清 纳兰性德的悼亡词】古诗词介绍系列五十三

 江山携手 2017-01-05

      今天要介绍纳兰性德的一首著名的悼亡词。

      生活在清代初期的纳兰性德,是位才华出众的词人。他的词几可上比宋人,后无追者。著名学者王国维评介他的词时说“唐宋以后,唯有纳兰性德”。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wbr>清 <wbr>纳兰性德的悼亡词】古诗词介绍系列五十三

      关于纳兰性德,我不介绍大家都己知道,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冰川天女传》都有他的踪迹,多部电视剧也记述了他。据说北京近年出现了规模不小的“纳兰追星族”,甚至到了定期沙龙集会的程度。和珅把《红楼梦》给乾隆看,乾隆看后说了句“这是明珠的家事”。于是有的研究红学的人,说纳兰性德就是贾宝玉,弄得沸沸扬扬。但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他这首悼亡词,我还是要简要地介绍一下他的生平。

      纳兰性德,字容若,满族人。1655年(顺治十一年)生,卒于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只活了三十一岁。父亲纳兰明珠,乃康熙时权倾朝野的相国。纳兰性德从小聪敏好学,通汉文,善骑射,是个文武全才。十九岁会试中的,但因病没能参加殿试。二十一岁中进士。康熙爱他才能,留在身边,授三等侍卫,后升为一等侍卫。别看他一直在官场上打滾,纳兰性德偏偏是“虽履盛处丰,抑然不自多。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者。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其词风格接近李煜,有“清朝李后主”之称。他的词清丽婉约,格高韵远,颇具特色。如今传世的约四百多首。

      纳兰性德二十岁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两人十分恩爱。但天不假年,三年后卢氏死于难产。这对纳兰性德来说,如同晴空霹雳。性德日夜思念卢氏,有一天卢氏果然来到梦中。两人执手含泪,相顾无言。临别時妻子对他说:“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纳兰性德醒来后悲痛不已。    

      有一天,他望着天上的月亮,想起了梦中亡妻说的话:“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这时天上的月亮已不是月亮,仿佛是卢氏的化身。纳兰性德不禁悲从中来,写下了这首将流传千古的著名悼亡词。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

                 一昔如环,

                 昔昔都成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

                 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

                 燕子依然

                 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

                 春丛认取双栖蝶。

  这首词没有苏东坡那首悼亡词易懂,原因是用了典故,还用了两个通假字。先说说通假字:昔就是“夕”,晚上的意思。无那即“无奈”。还有这个“玦”字,本意是有缺口的玉,这里表示月满后的月亏。古人如果赠人以玦,就表明决绝断交,这里顺便说一说而已。

  至于典故则是“不辞冰雪为卿热”。《世说新语》中有一则说,荀粲和妻子非常恩爱。有一次妻子发烧不退,这时正值寒天,荀粲脱光衣服到院里冷冻一会儿,然后再跑回去替妻子降温。这样做了不知多少次,可是老天并不卖他的帐,最后妻子还是死了。不久后他自已也因此命归黄泉。《世说新语》记述这件事的本意是想说荀粲这样溺爱妻子不值得。但是纳兰性德反其道而用之:只要能与卢氏团圆,即使夜夜“冰雪为卿热”也在所“不辞”。   

另一个典故是“唱罢秋坟”。这是来自唐代李贺诗“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表明自己别无他法,只能在妻子的坟前悲唱挽歌,以表哀思。

   当然,还有一个典故是“双栖蝶”,比喻死后要象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样,化作蝴蝶,永生永世永不离分!

   这样一来,这首词就不难读懂了。现在我们把它梳理一下。

“辛苦最怜天上月”,这是倒装句,就是说最怜天上月辛苦。为什么呢?因为一夕如环(圆),其它夕夕都是玦(亏)的。这里我们不要忘记,梦中的妻子离别时说的“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他是把月亮比作亡妻的。他说只要月轮夜夜团圆,我即使象荀粲那样为妻子“冰雪”自已也在所不辞!

    下阕诗人从想像回到了现实,现实是无情的。举首不见了爱妻,但是旧时的燕子却依然双双在软帘上呢喃细语。怎么来排遣我的哀伤呢?别无它法,只能在您的坟前悲唱挽歌,寄托哀思。据说相爱的人死后魂魄会变成蝴蝶,永远比翼双飞。不知道自己和妻子将来会变成哪对蝴蝶,那时便可以不再忍受离别相思之苦了。

    当我们理解了本词的意思后,设身处地的为纳兰性德想想,那是多么断肠的痛苦啊。让我们多朗诵几遍,把这首词铭记心间。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