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饺子年味解密:小小一枚水饺,竟然包着这么历史乾坤!

 欣情静苑 2017-01-05

饺子年味解密:小小一枚水饺,竟然包着这么历史乾坤!

2017-01-03

说起年味,人们在心中立刻想到的东西会有很多,对小编而言,年味就是春节饺子的味道——俗话说:“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为“子”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一是为了纪念盘古开天辟地,结束了混沌状态,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另外,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与女娟造人有关。女娟捏土造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蜗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把耳朵固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娟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着吃。

最早记载饺子的书籍是儒家经典《礼记》。该书是专门研究秦汉以前多种礼仪的论著,关于饺子的制作其中载道,“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但饺子究竟源自何朝何代谁人之手,众说纷云,莫衷一是,常见的有以下两种说法:

其一是“张仲景说”,据说饺子源自“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东汉时期,张仲景以“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为铭,济世救人,潜心钻研古代医书,广收有效方剂,著成《伤寒杂病论》,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对我们医学发展功勋卓著。长沙任太守期间,理政三年不忘大堂行医,诊病施药,他见白河两岸乡亲肌寒交迫,骨瘦如柴,不少人耳朵僵冻溃烂,心不能忍,辞官踮间为民行医。冬天刚到,他让徒弟在南阳东关搭棚支锅,把羊肉、辣椒和驱寒药材一锅同煮,熟后捞出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再煮制成“祛寒娇耳汤”,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服后周身血液上涌,两耳发热,寒气顿消,冻耳很快治好。1700多年来世代承传,人们每年冬至包食娇耳,纪念张恩师。

另一种说法是“李世民说”,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喜食丸子又怕油腻,令厨师在肉中加菜,结果炸、氽不能成型,厨师灵机一动用面皮包住水煮,唐太宗吃时问此为何物,厨师答曰用面皮包的丸子,这样做牢固,叫“牢丸”,不料唐太宗大喜,连称“这好!这好!”打那“牢丸”成为重大节庆的标志性食品。

饺子的历史沿革经历了漫长的渐进过程,至三国时期,魏张据所著的《广雅》一书中,就提到过这种食品,称其形如月牙,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的,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做“混沌”,这种吃法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如河南、陕西等地的人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据考证,饺子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时期的“僵月形馄饨”和南宋时的“燥肉双下角子”发展而来的,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唐宰相段文昌编的《食经》中也曾有“混沌、扁食”的记载。1972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发现的唐代墓葬饺子,是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饺子实物。该展品尽管已经严重钙化,整体颜色发黑,坚硬如石,但外形相当完整,能看的清其上的花边,非常漂亮。

宋代称饺子为“角儿”,为“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元朝称饺子为“扁食”。明朝万历年间沈榜在其著作《宛署杂记》中记载道:“元旦拜年,作匾(扁)食也。”明末张自烈作了很好说明:“水饺耳,即段成式食品,汤中牢丸,或谓粉角,北方人读角为娇,因呼饺饵,伪为饺儿。”颜之推在其文集中说:“今之馄饨,形如僵月,天下通食也。”清朝有关史料记载说:“元旦子时,盛慎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近人徐两在其编著的《清碑类钞》中说:“中有馅,或谓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汤叫做水饺。”千百年来,饺子作为贺岁食品,受到人们喜爱,相沿成习,流传至今。食饺最兴盛在清朝,那时饺子馆随处可见。据史料记载,清道光九年河北任丘人边福于创建了一家饺子馆名重一时,以后子承父业,三个孙子再继祖业。其中三孙边林,足踏江南塞北,到处搜集资料,融汇我国菜肴烹调原理和传统技巧,创立了名扬中外的独家风味饺子一一“老边饺子”。1929年他又在哈尔滨创立“老都一处”饺子馆,以海参、干贝、虾仁等海昧为主要原料的三鲜水饺,味美可口,工艺令人叫绝。

“没有饺子不过年,不吃饺子过不去年。”春节吃饺子并不是近代才有的新规,而是从古代承袭下来的。饺子成为中国人春节的当家食品的习俗定型于汉代,经过战国和秦朝末代社会大动荡,西汉初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稳定,新年日期确立,正月初一吃饺子形成。从汉到南北朝,过年习俗愈演愈烈。明朝的《明宫史·史集》记载除夕吃饺子情景,“五更起……饮椒柏酒,吃水点心,即扁食也。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者以卜一岁之吉。”春节是最富诗意的节日,以春季之始作为一年的开头,过年包饺子的时候包进去一两枚洗干净的硬币,谁吃到了就预示在新的一年里会财运亨通……

小小饺子,包着乾坤,包着人们对来年幸福、平安、吉祥的渴望,“纵有珍肴万席,不如饺子一垫”。由于饺子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春节吃饺子的时候,也有许多讲究:一是包必人多,能干活的人都出力,寓意家庭人气旺;二是烧必秸杆,不用风箱吹,只能用芝麻杆、棉花杆等秸秤烧,意为生活节节高;三是吃必守规,依辈分次序吃,辈分高的先吃.吃时吃偶数不能吃奇数,奇数不吉利,吃前先放炮,意为除邪驱恶,吃时尽量缩短时间,杜绝差错,饺子盛在大盘里,家人相拥而就,吃时不蘸汁,小孩不上桌,寓意稳妥、平安、吉祥。饺子有馅,馅心种类千变万化,各式各样。全家人围案包饺子,把面皮放在掌心,因圆的皮上放上馅,表达一种祝福。一家老幼围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品味着母亲的辛苦,共同体验时光流逝。温暖、祥和的气氛烘托着过年的气氛,吃下去的不仅仅是美睐,更重要的是享受亲情。

中国地域辽阔,对吃除夕饺子的习俗不同。清初河北《肃宁县志》载:“元旦子时盛馔同享,各食扁食,名角子,取更岁交子之义。”苏杭一带,除夕夜吃蛋饺和胖头鱼,但鱼只吃中间留头尾,蕴含金银元宝和有头有尾,一年到头,家事盛旺;云南昆明地区除夕年饭吃大豆制成的饵块,可炒、烤、煮成甜咸味,祈祝新的一年五谷丰登;东北除夕吃酸菜大肉饺,意“酸宝”;河南一带把饺子与粉皮共煮,叫“粉皮饺子”,意“玉带缠宝”。陕西一带则将饺子和面条渗合煮,叫做“金丝穿元宝”;山东,除夕夜全家坐在一起包饺子,年夜必须吃素饺子,意求新年素素净净、平平安安;南方省份年夜饭多食汤圆、炸年糕,意为团团圆圆年年高……虽然各地习俗尽管不同,但年夜饭吃素是共通共同的,吃饺子是共通共同的,美好的寓意是共通共同的,都是为了给新年添个好彩头。

点击展开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